过程控制课件-第六章利用补偿原理提高系统.ppt
《过程控制课件-第六章利用补偿原理提高系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程控制课件-第六章利用补偿原理提高系统.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利用补偿原理提高系统的控制品质,2023/9/16,2,过程控制,6-1 概述,2)反馈控制系统的不足,在被控对象呈现大迟延,多干扰等难以控制的特性,而又希望得到较好的过程响应时,反馈控制难以得到好的效果(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干扰多:准确性难以保证,存在多种残差迟延:快速性降低,1)反馈控制的优点(PID控制),原理简单,使用方便,不需知道对象的确切模型适应性强鲁棒性强,控制品质对被控对象特性的变化不敏感,鲁棒性:控制系统在其特性或参数发生变化时仍可使品质指标不变的性能,2023/9/16,3,过程控制,3)反馈控制的特点:基于偏差来消除偏差;“不及时”的控制;存在稳定性问题;对
2、各种扰动均有校正作用;控制规律通常是P、PI、PD或PID等典型规律。,问题:是否可以在偏差产生前(扰动发生但还未影响到输出量)就让调节机构作出反应,通过对干扰进行补偿来抵消其影响,从而使被控对象不受干扰量的影响.这就是前馈控制(FFC),它是一种按干扰进行控制的开环控制方式.,2023/9/16,4,过程控制,例1 换热器控制(用蒸汽Q对物料F进行加热,保持出料口物料温度稳定),方案1-反馈控制,缺点:对干扰的响应不够及时,总是偏差出现后才开始调节按偏差大小进行控制的 e调节阀1,被调量:换热器出口温度1主要干扰:换热器的物料量F,2023/9/16,5,过程控制,方案2-前馈控制,控制思路
3、:以干扰作用的大小进行控制,干扰出现后马上进行调节,1,优点:对干扰直接进行控制,控制比反馈及时干扰F 调节阀1,蒸汽量,物料量,2023/9/16,6,过程控制,系统传递函数为:,系统对于干扰F实现完全补偿的条件是:,前馈控制的理论基础是不变性原理,或称为扰动补偿理论,2023/9/16,7,过程控制,不变性原理:控制系统的被调量与扰动量绝对无关或在一定准确度下无关,也就是被调量完全独立或基本独立,(1)绝对不变性对象在扰动Di(t)作用下,被调量y(t)在整个过渡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调节过程的动态偏差和稳态偏差均为零.实际中难以达到:对象的动态特性不可能绝对精确;扰动补偿装置实现上的困难,
4、设被控对象受到干扰Di(t)的作用,则被调量y(t)的不变性可表示为:,即被调量y(t)与干扰Di(t)独立无关,在应用不变性原理时,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完全实现上式所规定的y(t)与Di(t)独立无关,因此就被调量与干扰量之间的不变性程度,提出了几种不变性,2023/9/16,8,过程控制,(2)误差不变性准确度有一定限制的不变性可表示为:,(3)稳态不变性在干扰Di(t)作用下,被调量的动态偏差不为零,而稳态偏差为零,被调量在稳态工况下与扰动量无关.,(4)选择不变性系统中被调量对其中几个主要的干扰实现不变性.减少了补偿装置,节省投资又能达到对主要干扰的不变性,允许存在一定的误差,在工程上
5、容易实现,而且生产中也不会有绝对不变性的要求,所以应用广泛.如反馈控制从理论上应该属于误差不变性,2023/9/16,9,过程控制,6-2 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是以不变性原理为理论基础的一种控制方法.它把影响过程的主要因素测量出来,连同设定值一起,用来计算正确的输出,以适应当前的状态,无论干扰何时出现,都立即开始校正,使扰动在影响到被调量之前就被抵消掉.从理论上讲,前馈控制可是实现很完善的控制,即使是难控过程,其性能也仅受测量和计算精度的限制,一 基本概念,u=f(r,D1,D2,D3),2023/9/16,10,过程控制,例3 锅筒锅炉的水位控制,锅炉的水位控制系统,生产过程:给水G经锅炉
6、加热产生蒸汽输出,被调量:锅炉水位H,保持恒定,扰动:负荷(蒸汽D)扰动,给水扰 动.,控制方案:1.串级控制(反馈控制)2.前馈控制,2023/9/16,11,过程控制,1.串级空制,缺点:1.对扰动的响应不够及时2.如果负荷变化幅度大而且频繁,难以满足要求,水位H波动大3.负荷对水位的影响存在假水位现象,调节过程产生更大动态偏差,调节 过程加长,假水位:锅炉蒸汽负荷突然,气压,水的沸点,水汽混合物体积,则此时水位不因蒸发量大于给水量而下降,反而上升反之一样,2023/9/16,12,过程控制,如果直接以负荷的扰动来调节阀门,使给水量总等于负荷量,就能解决负荷扰动大,控制不及时的缺点.,20
7、23/9/16,13,过程控制,G=f(D,r),2023/9/16,14,过程控制,前馈控制的特点(1)前馈控制是按干扰作用的大小进行控制的,如果控制作用恰倒好处,一般比反馈控制及时,(2)前馈控制属于开环控制系统,(3)前馈控制使用的是依对象特性而定的专用控制器,(4)一种前馈控制作用只能克服一种干扰,(1)系统中存在着可测但不可控的变化幅度大且频繁的干扰,这些干扰对被控参数影响显著,反馈控制达不到质量要求时。,前馈控制系统的应用场合,(2)当控制系统的控制通道滞后时间较长,由于反馈控制不及时影响控制质量时,可采用前馈或前馈反馈控制系统.,2023/9/16,15,过程控制,二 静态前馈控
8、制,系统只需要在稳定工况下实现对干扰量的补偿,此时,前馈控制器的输出是输入量的函数,而与时间因子无关.对控制要求不是很高,只关心结果,不重过程,例4 列管换热器控制,1)生产过程2)调节量(2)3)扰动量(Q,1,p)4)热平衡方程及控制算法,2023/9/16,16,过程控制,无论Q,1如何变化,总有D=kQ(2r-1),Q,1的扰动都能由蒸汽流量D立即进行补偿得到蒸汽流量的给定值D*=kQ(2r-1).,5)前馈控制算法与对象数学模型关系:从本质上讲,算法就是数学模型,2023/9/16,17,过程控制,6)参数对控制的影响,QD2rD1D,k对出口温度2的影响:,通过调整k值可以调整出口
9、温度与设定值的残差,k过小,D的减小过小,残差为正 k过大,D的减小过大,残差为负 k适当,D的减小与Q的减小匹配,残 差为0,2023/9/16,18,过程控制,7)前馈控制与常规PID空制的比较,(a)PID控制过程,(b)静态前馈控制过程,前馈控制比PID空制及时,能更早地校正偏差 前馈控制超调量小 前馈控制作用时间短.静态前馈空制除了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外,还具有固有的稳定性和很强的自身平衡倾向如料液没流量后,蒸汽也会自动关断,2023/9/16,19,过程控制,8)静态前馈控制缺点,负荷变化时都有一段动态不平衡过程,表现为瞬时温度误差 如果负荷情况与当初调整系统时的情况不同,就有可能出现
10、残差.,右图中曲线-料液流量Q-蒸汽流量D-按静态前馈控制时Q 料液出口温度变化曲线.存在一段时间较小的偏差,是由于扰动通道和调节通道之间对象动态特性不同所引起的动态偏差.静态前馈补偿不能解决从理论上说,按静态模型设计的前馈控制装置可以保证静态偏差为零,但无法干预动态偏差的发生,2023/9/16,20,过程控制,三 动态前馈控制,动态前馈控制的作用在于力求在任何时刻均实现对干扰的补偿通过合适的前馈控制规律的选择,使干扰经过前馈控制器至被控变量这一通道的动态特性与对象干扰通道的动态特性完全一致,并使他们的符号相反,便可达到控制作用完全补偿干扰对被控变量的影响,动态前馈与静态前馈从控制系统的结构
11、上看是一样的,只是前馈控制器的控制规律不同.动态前馈要求控制器的输出不仅仅是干扰量的函数,而且也是时间的函数。要求前馈控制器的校正作用使被控变量的静态和动态误差都接近或等于零。,2023/9/16,21,过程控制,1.动态补偿器的设计,扰动量-D(s)被调量-Y(s),没有补偿器时,扰动量D只通过Gd(s)影响Y,即,有了补偿器后,扰动量D同时还通过补偿通道Gff(s)Gv(s)Gp(s)来影响被调量Y,则,根据不变性原理,有,补偿器传递函数为:,2023/9/16,22,过程控制,假定扰动通道传递函数Gd(s)和调节通道传递函数Gp(s)均为纯迟延,且为,调节阀特性Gv(s)=kv,则在扰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过程 控制 课件 第六 利用 补偿 原理 提高 系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28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