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第一章绪论.ppt
《过程控制第一章绪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程控制第一章绪论.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9/16,过程控制,1,过 程 控 制,2023/9/16,过程控制,2,一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发展概况和趋势1)过程控制定义2)自动化技术发展简介二过程控制的任务和要求,绪 论,2023/9/16,过程控制,3,一 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发展概况和趋势,1.过程控制定义:通常是指石油,化工,电力,冶金,轻工,建材和核能等工业生产中连续或按一定周期进行的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它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2.针对参数: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物位),成分和物性,2023/9/16,过程控制,4,3.工业生产对过程控制的要求,安全性(最基本,最重要要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保证措施
2、:参数越限报警,事故报警,联锁保护,在线故障预测和诊断,设计容错控制系统,经济性使生产同样质量和数量产品所消耗的能量和原材料最少,即低成本高效率.通过实现生产过程局部或整体最优化来实现,稳定性系统具有抑制外部干扰,保持生产过程长期稳定运行的能力,2023/9/16,过程控制,5,4.自动化技术发展概况(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经典控制理论)1)理论基础:传递函数(被控系统的数学描述)根轨迹法和频率法(对系统进行分析和综合)2)设计方法:将复杂的生产过程分解为若干个简单过程,实现单输 入单输出的控制系统 3)缺点:只能满足于保持生产的稳定和安全,属于局部自动化范畴 依赖手工和经验,2023/
3、9/16,过程控制,6,简单控制系统方框图,r-给定值(模拟,数字)e-偏差(e=r-ym)u-调节器输出-执行器输出 ym-被调量的测量信号 D-干扰y-被调量实际值,2023/9/16,过程控制,7,(2)第二阶段(现代控制理论),1)理论基础:状态空间分析方法,包括以最小二乘法为基础的系统辩 识,以极大值和动态规划为主要方法的最优控制和以卡尔曼滤波理 论为核心的最佳估计等,2)优点:能够深入揭示系统内在的规律性,从局部控制进入到一定意义下 的全局最优 在结构上已经从单环扩展到适应环,学习环,3)缺点:由于当时计算机技术的限制,计算机控制处于试验阶段 现代控制理论与工程实际之间有较大差距:
4、建模困难,性能指标不 易确定,控制策略缺乏.,现代控制理论是人们对控制技术在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为实现高水平的自动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为实现工业自动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出现了直接数字控制(DDC)系统和计算机监控系统,2023/9/16,过程控制,8,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特点:多输入多输出,在线实时控制分时方式控制灵活性、多功能性,控制由计算机完成,2023/9/16,过程控制,9,计算机监控系统,2023/9/16,过程控制,10,(3)第三阶段(第三代控制理论)特点:可靠性高,价格低由于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功能更强,价格大幅度降
5、低.在采用了冗余技术,软硬件自诊断功能等措施后,可靠性提高到基本上能够满足工业控制的要求 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突破了局部控制,进入到全局控制.,英文缩写DDC直接数字控制(Direct Digital Control)DCS分布式/集散控制(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CIPS计算机集成过程(生产)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Produc-tion System),2023/9/16,过程控制,11,二过程控制的任务和要求,任务:在了解掌握工艺流程及生产过程的静态和动态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安全性,经济性,稳定性的要求,应用理论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
6、 综合,最后采用适宜的技术手段加以实现,要求:安全性,经济性,稳定性,2023/9/16,过程控制,12,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加热炉控制流程图,1)确定控制目标,要设计过程控制系统,首先必须了解控制目标对于给定的被控过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各种不同的控制目标.本例中可以有几个目标:,在安全运行的条件下,保证热油 出口温度稳定,在安全运行条件下,保证热油出 口温度和烟气含氧量稳定,在安全运行条件下,保证热油出 口温度稳定,而且加热炉热效最高,2023/9/16,过程控制,13,2)选择测量参数(被调量),无论采用什么控制方案,都需要通过某些参数的测量来控制和监视整个生产过程参数由目标确定
7、如需温度稳定,就肯定要检测温度参数确定了参数,应选择合适的测量元件和变送器有些参数难以直接测量,则应通过测量与之成一定关系的另一些参数来获取,3)操作量的选择,一般情况下,操作量都是工艺规定的,设计中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但在有多个操作量和被调量的情况下,用哪个操作量去控制哪个被调量还是需要认真选择的,4)控制方案的确定,控制方案是随控制目标和控制精度要求而不同的,它是整个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步骤,2023/9/16,过程控制,14,如果采用的是第一种方案,即:在安全运行的条件下,保证热油出口 温度稳定那么只要对炉子进行人工调整,使之不冒黑烟,不熄火,保证一定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然后采用热油出口温度简单
8、控制系统的 方案就可以满足要求,对于第二个目标,需要烟气含氧量稳定,则可以再加一个烟气含氧 量简单控制系统,用两个单回路来完成控制任务,对于第三个控制目标,除了分别对温度和含氧量采用定值控制外,含氧量的设定值还应该保证加热炉热效最高。这需要建立燃烧过程 数学模型,使之在不同工况下,均能依靠调整含氧量设定值保持加 热炉热效率最高,可以看到,控制策略是随控制目标和控制精度要求而不同的,2023/9/16,过程控制,15,5)选择控制算法,控制算法由控制方案确定常见的控制算法有:PID控制,解藕控制,最优控制等如加热炉热油温度控制,可采用PID控制,6)执行器的选择,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执行器的作用是
9、按控制器的命令,直接控制能量或物料等被测介质的输送,是自动控制系统的终端执行部件,一般由执行机构,调节机构两部分组成按使用能源种类可分为气动,电动,液动三种,7)设计报警和联锁保护系统,对于关键参数,应根据工艺要求规定其高低报警值,当参数超过报警值时,应立即进行越限报警.报警系统的作用是及时提醒操作人员密切注意监视生产状况,以便采取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联锁保护系统是指当生产出现严重事故时,为保证设备,人身的安全,使各个设备按一定次序紧急停止运转的系统,2023/9/16,过程控制,16,8)控制系统的调试和投运,控制系统安装完毕后,应随着生产过程进行试运行,按控制要求检查和调整各控制仪表和设备的
10、工作状况,包括调节器参数的整定等,依次将全部控制系统投入运行,对于一个从事过程控制的工作者来说,除了掌握控制理论,计算机,仪器仪表知识以及现代控制技术之外,还要十分熟悉生产过程的工艺流程,从控制的角度理解它的静态和动态特性,例如加热炉运行中出现严重事故必须紧急停止运行时,联锁保护系统应采取的停止步骤是:停燃油泵关闭燃油阀等待一定时间后停引风机最后切断热油阀,2023/9/16,过程控制,17,第一篇简单控制系统,简单控制系统:,单闭合回路,一个被调量,一个调节量,一个调节器,一个调节阀,约占目前工业控制的80%,简单控制系统方框图,2023/9/16,过程控制,18,1-1 过程控制系统的性能
11、指标,研究目的:为了配置合适的控制系统,以满足生产过程的要求.,过程控制系统在运行中的状态:,稳态:系统不受外来干扰 设定值保持不变,第一章生产过程的动态特性,稳态,动态,被调量不随时间变化,整个系统处于稳定平衡的工况,2023/9/16,过程控制,19,动态:系统受到外来干扰 改变了设定值,过渡过程:从一个稳态到达另一个稳态的历程,由于被控对象总是不时受到各种外来干扰的影响,设置控制系统的目的也正是为了对付这种情况,因此系统经常处于动态过程,而要评价一个过程控制系统的工作质量,只看稳态是不够的,还应该考核它在动态过程中被调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可概括为三个方面,稳定性,准确性
12、,快速性,这三个方面的要求在时域上体现为若干性能指标,如:衰减比(及衰减),最大动态偏差(及超调量),残余偏差,调节时间(及振荡频率)等,原来的稳态遭到破坏,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输入输出量都相继发生变化,被调量偏离原稳态值而随时间变化,2023/9/16,过程控制,20,闭环控制系统在设定值扰动下的阶跃响应,r,2023/9/16,过程控制,21,1.衰减比和衰减率,衰减比是衡量一个振荡过程的衰减程度的指标,它等于两个相临的同向波峰峰值之比.即衰减比,n1 收敛,趋于稳定n=1 振荡(等幅)n1 发散,衡量振荡过程衰减程度的另一个指标为衰减率,它是指每经过一个周期后,波动幅度衰减的百分数,即,一
13、单项指标:,衰减率,2023/9/16,过程控制,22,2.最大动态偏差和超调量,最大动态偏差:指设定值阶跃响应中,过渡过程开始后第一个波峰超过其新稳态值的幅度 y1,超调量:最大动态偏差占被调量稳态变化幅度的百分数.%=y1/y,对于二阶振荡过程而言,超调量与衰减率有严格的对应关系,3.残余偏差:指过渡过程结束后,被调量新的稳态值y与新的设定值r之 间的差值,它是衡量控制系统稳态准确度的指标 y-r,4.调节时间和振荡频率调节时间是从过渡过程开始到结束所需的时间,理论上它需要无限长的时间,一般认为当被调量已进入其稳态值的5%范围内,就算过渡过程结束.,2023/9/16,过程控制,23,稳定
14、性:衰减比(衰减率)准确性:残余偏差(稳态),最大动态偏差(动态)快速性:调节时间,衰减比,振荡频率,二综合指标,在过程控制中,还时常用误差积分指标衡量控制系统的优良程度它是 过渡过程中被调量偏离新稳态值的误差沿时间轴的积分无论是误差幅 度大或是时间拖长都会使误差积分增大,因此它是一类综合指标,希望 它越小越好误差积分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常用的有:,(1)误差积分(IE),(2)绝对误差积分(IAE)绝对值-Absolute Value,正负误差抵消,对等幅振荡不起作用,2023/9/16,过程控制,24,(3)平方误差积分(ISE)平方-square,(4)时间与绝对误差乘积积分(ITAE),
15、由于误差积分指标的缺陷(不能保证控制系统具有合适的衰减率),通常的做法是首先规定衰减率的要求,在满足这个目标的前提下,再来考虑使误差积分最小,对大误差敏感,对长过渡时间敏感,2023/9/16,过程控制,25,1-2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1.基本概念,动态特性:它是被控对象本身的性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都是根据被控对 象的控制要求和动态特性进行的,而且调节器参数的整定也是根 据对象的动态特性进行的.它描述被调量和调节量之间的关系.,过程控制中所涉及的被控对象,其中所进行的过程几乎都离不开物质或能量的流动,流入量:从外部流入对象内部的物质或能量,流出量:从对象内部流出的物质或能量,被控对象保持平
16、衡条件:只有流入量与流出量保持平衡,对象才会处于稳定平衡的工况.,2023/9/16,过程控制,26,例如:液位,则液体流出流入液位,液体流出流入,温度,热量流出流入,转速,动能流出流入,流入量,流出量与输入输出的区别,输入输出在控制系统的每个环节都存在,往往一个环节的输出是另一个环节的输入而流入流出量则是通过执行结构来实现的如液体的出入是通过调节阀实现,温度的高低是通过电子开关的通断实现,转速的升降可以通过电机的运转实现,2023/9/16,过程控制,27,2.若干简单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1)单容水槽,单容水槽,Qi-水流入量,由调节阀开 度控制,Qo-水流出量,由负载阀 改变,被调量-水位
17、,反映水流入 流出量的平衡关系,2023/9/16,过程控制,28,对于水槽,在起始的稳定平衡的工况下,平衡方程为,则:,2023/9/16,过程控制,29,设H在H0附近变化,则:,即,2023/9/16,过程控制,30,令,则上式为,其传递函数为,水容,水阻,时间常数,2023/9/16,过程控制,31,单容水槽水位阶跃响应,2023/9/16,过程控制,32,非线形微分方程的线性化方法,严格地说,实际物理元件或系统都是非线性的,如弹簧的刚度与其形变有关系,因此弹簧系数K实际上是其位移x的函数,并非常数.电阻、电容、电感等参数值与周围环境(温度、湿度、压力等)及流过它们的电流有关,也并非常
18、值;电动机本身的摩擦,死区等非线性因素会使其运动方程复杂化而成为非线性方程.在一定条件下,为了简化数学模型,可以忽略它们的影响,将这些元件视为线性元件.此外,还有一种线性化方法,称为切线法,特别适合于具有连续变化的非线性特性函数,其实质是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将非线性特性用一段直线来代替,设连续变化的非线性函数为y=f(x),在x=x0出将y=f(x)用泰勒级数展开,则有,当(x-x0)很小时,略去高次幂,则有,2023/9/16,过程控制,33,令,则线性化方程可简记为,略去增量符号,便的函数y=f(x)在工作点x0附近的线性化方程为,当系统或元件具有非线性特性时,则其动态数学模型常为非线性微
19、分方程,而非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析求解是异常困难的,且由于非线性特性类型不同,没有通用的解析方法.因此,在理论研究时总是力图将非线性问题在合理的情况下简化处理成线性问题,即所谓的线性化.,2023/9/16,过程控制,34,对于微分方程,在平衡点H0处有,两式相减,有,令,则,代入上式可得,2023/9/16,过程控制,35,即,所以一般情况下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步骤为,按给出的非线性微分方程写出在平衡位置处的微分方程,将两微分方程相减,根据泰勒级数将相减后表达式中非线性部分展开,即为线性微分方程,2023/9/16,过程控制,36,2)单容积分水槽,单容积分水槽,水槽流出侧装有水泵,水箱的流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过程 控制 第一章 绪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28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