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巴特教育思想PPT.ppt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赫尔巴特教育思想PPT.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生平及经历思想形成与发展 思想的理论基础教育目的教育性教学原则道德教育,生平及经历 思想形成与发展 思想的理论基础教育目的 教育性教学原则道德教育,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17761841)德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哲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教育学史上享有“科学教育学之父”之美誉。代表作普通教育学。,一、生平及经历,从广泛的历史和社会背景看:是欧洲近代教育理论演进与他所处时代的客观要求互相作用的必然结果。从教育思想生成的逻辑看:教育思想和本省又是一个特定过程的产物。,二、理论形成的大背景,三、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第一时期:伯尔尼不莱梅时期(17971802)第二时期:哥
2、廷根时期(18021809)第三时期:格尼斯堡时期(18091833),四、思想的理论基础,伦理学教育的目的和基本方向,起着价值规范作用。心理学实现教育目的的确认方法手段,五、教育目的,可能目的或选择的目的必要的目的或本质目的,六、教育性教学原则,道德教育是通过,并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的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七、道德教育(训育),训育:指对形成性格的道德力量的培养训育的四个阶段训育实现的六个基本措施及方法,一、生平及经历,(17761841)德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哲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教育学史上享有“科学教育学之父”之美誉。代表作普通教育学。,二、理论形成的大背
3、景,从广泛的历史和社会背景看:是欧洲近代教育理论演进与他所处时代的客观要求互相作用的必然结果。从教育思想生成的逻辑看:教育思想和本省又是一个特定过程的产物。,三、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第一时期:伯尔尼不莱梅时期(17971802)第二时期:哥廷根时期(18021809)第三时期:格尼斯堡时期(18091833),四、思想的理论基础,伦理学教育的目的和基本方向,起着价值规范作用。心理学实现教育目的的确认方法手段,五、教育目的,可能目的或选择的目的必要的目的或本质目的,六、教育性教学原则,道德教育是通过,并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的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七、道德教育(训育),训育:
4、指对形成性格的道德力量的培养训育的四个阶段训育实现的六个基本措施及方法,二、赫尔巴特的课程理论,(一)从经验、兴趣看课程内容(二)从统觉看课程设置的原则(三)从儿童发展的过程看课程的程序,主知主义,以知识为本位来建立课程,体现在人的整个心理、知、情、欲中,认为“知”是主要的,“情”与“欲”的存在与实现都要依存于知。在知识与道德的关系上,认为知识是道德的基础,在某种意义上,知识就是道德,强调完整的知识的传递,认为道德高尚的人具有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所以课程的编制者要按照知识的逻辑系统来进行。,主知主义的客观基础与理论基础,客观基础:A.社会背景 18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因素在德国发展起来。18
5、世纪末,借助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德国工业迅速发展,形成了一大批企业主。19世纪上半期,德国资产阶级诞生并逐渐壮大。新兴的德国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具有软弱性,于是他们在意识形态领域找到了宣泄口,萌发了具有“叛逆精神”的思想启蒙运动。如歌德、席勒;康德、费希特等。B.教育背景 1763年,普鲁士颁布普通学校规程,强迫5至13或14岁的儿童入学,教育的内容主要是4R,还增加了一些反映资产阶级经济发展需要的科目,如数学、博物学、自然、几何、地理等学科。裴斯泰洛齐,瑞士著名的教育家、教育改革家,提出直观教学的原则,提出教学要以人的心理为依据,寻求和认识教学的心理根源,首倡教学心理学化。这对赫尔巴特建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赫尔 教育 思想 PPT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27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