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风景06城市的记忆上海外滩.ppt
《上海风景06城市的记忆上海外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风景06城市的记忆上海外滩.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城市的记忆上海外滩,点 击 换 页,2,一,黄 浦 江 历史上太湖向上海方向泄水以吴淞江为主,到了明初,吴淞江中下游淤塞不畅,原黄浦江也潮水不通,以致农田深受其害,明成祖特委派户部尚书夏原吉,以钦差大臣的身份来江南治水。他到任后,征求地方人士的治水良策并进行了实地考察后,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征用民工20万,先将太湖水经浏河导入长江,以减轻吴淞江上游来水压力,更重要的是将原黄浦江、范家浜、南跄浦口开通连成新的水道,使它与吴淞江合力将泥沙冲向长江,这样既解决了吴淞江水患,又由于这条新水道平直顺畅,大量太湖水涌入新水道,最终冲出了江面开阔、水量又大的新黄浦江,成了主泄水道,反次为主了新黄浦
2、江的形成夏尚书功不可没,相反,那条吴淞江则因航道弯曲狭窄而退出了主角位置,好在上海并没有忘记它,原吴淞江的出口:吴淞口,并没有因此被改为“黄浦口”。,3,二,西 方 人 的 眼 光 黄浦江江深水宽,到了清嘉庆年间(1796年后),上海已经是一个“船舶如蚁,舳舻尾接,帆樯如栉”的重要港口了,相反在城北的吴淞江、黄浦江交汇处仍是坟场、纤道、江滩,连船也不敢去那里靠岸,但是它通江达海优越的地理位置,却早已被英国人看中了。英国人根本不信鬼,更不理会当地人的耻笑,你看,那位璞鼎查爵士在签订“南京条约”后回上海时,就打定主意要将这块地方搞到手,所以驻上海第一任领事巴富尔到上海后,就采用威胁、欺诈等等手段,
3、先是将苏州河到洋泾浜(今延安东路)间的江面划作英国船只的“下锚之地”,继而将东到黄浦江,西到界路(今河南路)之间地区作为“英人的留居地”,英国人殖民上海的最初目标实现。这块被上海人称之为“外滩”的滩地,从此开始了按西方人的意志进行开发、建设和利用的历史。(巴富尔到任日为1843年11月8日,定为上海开埠日),4,三,外滩面貌的变化过程 外滩的早期建筑有旗昌洋行、英领馆、中央饭店、海关等。其实上海早就在县城里的十六铺设立了“江海大关”,英国人说缴税不方便,于是在外滩那里造了一个中国衙门式的海关,并请两江总督怡良题名为“江海北关”。结果只好是:城里海关收中国人的关税、外滩海关收外国人的关税。以后外
4、滩的建筑逐渐新建改建,到1947年交通银行(后来的上海市总工会大楼)重新建成,外滩的建筑群就此定格。(就是外滩最早的海关),5,1880年代外滩,6,1920年代外滩,7,1920年代外滩全景图,8,1930年代外滩(右侧欧战纪念碑1924年落成,1941年12月被日本侵略军拆毁),9,1940年代外滩,10,2000年代外滩(外滩第一湾于2008年2月23日被拆除),11,2010年世博会时的外滩,12,外滩自1943年起又名为中山东一路,全长约1.5公里。它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东临黄浦江,西面是由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璧式等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所组成的旧上海时
5、期的金融中心、外贸机构的集中带,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群”。改革开放后的上海外滩,它的背景天幕上又增添了许多新建的摩天大楼。请看,新外滩的夜景!,13,汇 丰 银 行 以 南,汇 丰 银 行 以 北,14,外滩1号,麦克倍恩大楼,1913年建成。1966年前英国壳牌公司和荷兰皇家石油公司的子公司亚细亚火油公司,长期租用这幢大楼的底层,称亚细亚大楼;1996年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入驻至今。大楼为一幢七层的巴洛克式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折衷主义风格大楼,设计者为马海洋行。建筑风格整体上属于新古典主义式样,立面构图规整,正面有爱奥尼柱式的4根石柱,但在入口处设计了巴洛克风格的装饰。,15,外滩2号,上海
6、总会(Shanghai Club),该楼建成于1864年,曾是英国在沪侨民的俱乐部。敌伪时期曾为日军海军武官府。新中国成立后,市政府接管了这幢大楼,改建为国际海员俱乐部,大门上加装了挑出的大雨蓬。1971年改为东风饭店。建筑设计师为H.Tarrant,建筑立面为三段式处理,2-3层中部有6根爱奥尼柱式的石柱,顶端各设置了巴洛克式的风亭,细部雕刻细腻优美。室内装潢由马海洋行的日本建筑师设下田菊太郎设计,装饰华丽,以长达34米的黑白大理石酒吧柜台著称。,16,外滩3号 友宁大楼,建成于1916年,随即被华商保安、保家等保险公司联合租赁。租赁者于1922年出资重建。1953年,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租
7、用该楼。1997年,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外滩房屋置换买下此楼产权。2004年改建为高档购物消费场所。这是公和洋行在上海设计的第一个作品,也是上海第一幢钢框架结构大楼。,17,外滩5号,日清大楼,建成于1925年,由日资航运企业日清汽船株式会社和一个犹太商人合资建造。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接管了日清大楼,改为招商局办公大楼,解放后,由上海海运局使用。文革时曾改名为上海轮船公司。1990年代,海运局迁往东大名路新楼,此楼由锦都实业公司装修后作为商务楼出租。东部底层为华夏银行上海分行。2006年被改造成高级餐厅。大楼由德和洋行设计,日方建造下部3层,外观比较简洁,属于日本近代西洋式;上面
8、3层装饰比较讲究,设计了挑檐和浮雕。,18,外滩6号 中国通商银行大楼,建成于1897年,原来是一家拍卖行,3层殖民地式建筑。1906年翻建,成为中国通商银行,当时也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家银行,直到1956年,中国通商银行业务划入中国人民银行,这幢大楼交由长江轮船公司使用。大楼由玛礼逊洋行设计。楼外观呈英国哥德式建筑风格,后因维修时用水泥粉刷墙面,除框架外,原先的外貌已不复存在。四楼南面为平台,是观光黄浦江的胜处。,19,外滩7号,大北电报公司大楼,建成于1908年。原是旗昌洋行的产业,轮船招商局将它买下后,即归属下的大北电报公司使用。抗战胜利后,中国通商银行购进此楼改为新通商银行大楼;解放后,
9、由长江航运管理局使用;20世纪90年代,通过房屋置换,泰国盘谷银行获得大楼使用权。泰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也设在三楼内办公。该楼的设计者为通和洋行,是一幢典型的文艺复兴式风格的大楼,横、竖三段式手法处理十分明显。顶部两端各设计了带有洛可可艺术风格的黑色穹窿房顶,与白色的墙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鲜明的对比。,20,外滩9号,招商局大楼。19世纪远东最著名的美国资本企业旗昌洋行于1846年将总部迁至此地。1877年,旗昌轮船公司连同在外滩9号的办公室大楼,卖给1873年成立的受李鸿章保护的中国官商合办企业轮船招商局。1901年轮船招商局重建该楼。后来成为招商局上海分公司,现在又成为夏姿上海旗舰店。由通和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 风景 06 城市 记忆 外滩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26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