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课件及两课时.ppt
《说课课件及两课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课课件及两课时.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九年级备课组,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Page 2,目录,Page 3,一.青 考 解 读,Page 4,二.近几年青岛中考考查情况,Page 5,Page 6,Page 7,三.教材简析 重点与难点,本章内容是第7、8章关于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知识的延续;是对第11章功的认识的深化。本章许多考点是中考常考内容,简单机械更是力学综合计算的必要载体。本章先介绍杠杆和滑轮,从是否省力、省距离、改变力的方向等方面认识简单机械的优点和缺点;再学习“机械效率”,从功的原理和机械效率角度继续认识简单机械。,Page 8,1.两个三级探究实验2.杠杆示意图,滑轮组受力分析(整体法和隔离法)3.杠杆分类及比较,滑轮
2、分类及比较4.杠杆原理的理解和计算,滑轮组的有关计算,1.杠杆示意图2.滑轮组受力分析(整体法和隔离法)3.杠杆原理的理解和计算,功的原理的理解,滑轮组的有关计算。,Page 9,四.说教法学法,根据考试要求和学生现有能力水平,本章中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法:(1)整分合补测五环教学法(2)分层次教学法(3)实验探究法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和教学目标,本章采用以下的学法指导:(1)探究法 观察法(2)讨论法(3)分析归纳法目的:培养学生物理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意识。,Page 10,第一课时复习内容包括杠杆和滑轮。本课时的两个内容具体包括:(一)杠杆:1、什么是杠杆及杠杆示意图;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3、;3、生活中的杠杆(二)滑轮:1、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2、探究滑轮组的特点。通过本课时的复习,加深对物理来源于生活的认识,密切力与简单机械知识联系,为功的原理和机械效率的理解打好基础,并愿意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五.课时安排 板书设计,本章复习可分为两课时。,Page 11,板书设计,一、杠杆的概念 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杠杆示意图 力臂画法四步二、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写为:F1L1=F2L2三、生活中的杠杆1、省力杠杆:特点2、费力杠杆:3、等臂杠杆:四、滑轮1、定滑轮:特点2、动滑轮:3、滑轮组:公式,Page 12,第二课时复习
4、内容包括功的原理和机械效率。本课时的两个内容具体包括:(一)功的原理:1.探究功的原理;2.功的原理的再认识:W总,W有和W额。(二)机械效率:1、机械效率的概念、公式,对W总,W有和W额的理解;2、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3.关于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各种公式,以滑轮组为载体的(或简单综合)计算。通过本课时关于功的原理和机械效率的理解,拓展加深对简单机械的认识,并能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Page 13,板书设计,一、功的原理 1.探究过程 2.W总 W有 W额 二、机械效率1.概念 W总 W有 W额 2.公式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测量(1)原理(2)表格(3)器材与装置(4)过程(5
5、)结论4.滑轮组的其他公式,Page 14,谢谢!,Page 15,第12章 简单机械第1课时 杠杆与滑轮,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阿基米德,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支 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O。动 力:_杠杆转动的力F1。阻 力:_杠杆转动的力F2。动力臂:从支点O 到动力F1作用_的距离l1。阻力臂:从支点O 到阻力F2作用_的距离l2。,考点一杠杆1、杠杆及五要素 杠杆示意图,线,线,阻碍,使,Page 17,2、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原理),Page 18,L1,L2,O,L1 L2,F1F2,F1l1=F2l2,生活中的杠杆,Page 19,F2,F1,l
6、2,l1,生活中的杠杆,O,Page 20,镊子,羊角锤,生活中的杠杆,Page 21,省距离,省力,3、杠杆的分类和特点,Page 22,Page 23,1、下列关于F1力臂的作图中,正确的是(),C,反馈练习一,2、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1)将表格数据填写完整。(2)结论是-;还可将结论表述成数学公式-,这里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4,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3、下列工具在正常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启瓶器,B切纸铡刀,C食品夹,D羊角锤,c,Page 26,l13l2,F1是F2的倍。F1:F22:5,l1:l2。l1:l24:3,F260 N,F1?F115 N
7、,F275 N,l115 cm,l2?,3cm,4、计算:(杠杆均处于平衡状态),解:F1L1F2L2F1F2l2/l1603/445N,Page 27,考点二滑轮,1.省力?2.省距离?3.何种情况用它们?,1、探究定滑轮(轴不随物动)的特点,结论: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2、动滑轮(轴随物动)的特点,结论:动滑轮实质是l1=2l2的省力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费距离,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Page 30,1、识别滑轮种类:A滑轮是 滑轮;B滑轮是 滑轮;C滑轮是 滑轮。,反馈练习二,Page 31,2、将表格划横线部分填写完整。,3定
8、滑轮左端绳子下端挂着相同的重物,若在定滑轮右端的绳子自由端分别沿三个方向用力(如图所示),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F3,则()。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三个力一样大,D,Page 33,4、用一轻质动滑轮将重物匀速提起,拉力为60N,则重物所受重力多大?,解:F=1/2G物G物=2F=260N=120N,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能否得到这样一种机械,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 改变力的方向呢?,思 考,3、探究滑轮组(定滑轮与动滑轮组合)特点,结论: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这两种绕线方法有什么不同?有何规律?,1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件 课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26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