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答题的模式.ppt
《诗歌鉴赏答题的模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答题的模式.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歌鉴赏答题模式,考纲解读,高考信息,解题思路,答题模式,一、看考试大纲,明确复习方向,考试大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为:“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形,神,二、看高考试题,了解考试题型,纵观2010年18套高考试卷,有如下信息:1、从题材看:写景抒情 14首 叙事抒怀 3首 托物言志 2首,2、从作品时代看:南朝诗歌 3首 宋代诗词 10首 唐代诗歌 4首 清代诗词 1首 元曲 1首,3、从题型看:独篇赏析 17套 对比赏析 1套,通过分析,我们的复习重点应为:1、按内容:写景抒情类诗歌2、按朝代:唐宋诗歌3、湖南卷的比较赏析要掌握好。,1阅读下面
2、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5分)北塘避暑韩琦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注:这首诗歌大约作于韩琦晚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罢相守北京(今河北大名)之后。尽室林塘:地名。(1)首联哪一个词点名了题旨,抒发了诗人什么思想情感?(2分)(2)颈联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请简要分析。(3分),三、看例题,明确解题思路,北塘避暑韩琦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注:这首诗歌大约作于韩琦晚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
3、罢相守北京(今河北大名)之后。尽室林塘:地名。,(一)读懂原诗五看 一看诗题 二看作者 三看注释 四看类型 五看内容,诗题:作者:注释:类型:内容:,在北塘避暑时写的。宋代诗人,“相三朝,立二帝”,号称贤相。此诗是作者晚年罢相守北京时所写。一首写景抒情诗。写了自己罢相后在北京闲居无事的感受。,(二)审清题意三明确 明确赏析对象 明确赏析范围 明确赏析方式,(1)首联哪一个词点名了题旨,抒发了诗人什么思想情感?(2分)(2)颈联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请简要分析。(3分),赏析对象:景、情、理赏析范围:首联、颈联赏析方式:找关键词、作分析说明,(三)组织答案三注意 注意赋分值 注意条理清晰要点
4、齐全 注意语言简洁,答案:(1)“旷然”一词表明了主旨,表现了作者虽遭贬谪,却超凡脱俗、乐观旷达的情怀。(2)颈联描绘了一幅“水鸟得鱼”后自得其乐,“岭云含雨”来去自由的悠闲快乐图景。抒发了作者对水鸟、岭云的欣羡之情,阐明了一种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人生哲理。悠闲快乐之景、欣羡之情、知足常乐之理都在这一联体现了出来。,四、勤练习,归纳答题模式,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第四种模式:炼字型,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
5、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
6、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高考真题演练1、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黄氏延绿轩明高启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注芜,丛生的草。“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答案:此句描绘了春雨后水边草木茂盛;雨后开帘满野春色一齐涌进房中,浓重的春光扑面而来的景象,一幅清新活泼的春景图展现在读者面前。表现了作者因春天到来而感到的欣喜之情。,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题李世南画扇蔡肇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
7、隔坞闻钟觉寺深。注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瓮:这里指水瓮。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8、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答: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描述出一至二种景物的,给1分;三至四种景物的,给2分;五至六种景物的,给3分。答出画面呈现出什么样气氛的,给2分。,第
8、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 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高考真题演练
9、5、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5分)(2007年湖南卷)示长安君王安石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注: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出使辽国前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颔联:(1)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将相逢的欢乐“供笑语”与人生的沧桑“话平生”二者相互映衬,更显悲凉况味。(2)妙用叠词营造了氛围。“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见出欢聚中的些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歌 鉴赏 答题 模式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25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