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授课版.ppt
《诗歌鉴赏授课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授课版.ppt(2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 诗 词 鉴 赏专题,命题趋势,1、选材以唐宋诗词为主,同时又呈多样性特点。,2013年:唐诗2首,宋诗6首,宋词6首,金诗1首,清诗1首,清词1首,南北朝诗1首;,2014年:唐诗6首,宋诗6首,宋词3首,清诗1首,清词2首,元曲1首,先秦诗1首;,2015年:唐诗6首,宋诗3首,宋词2首,清诗1首,清词1首,元曲1首。,2015年增加与课内关联题型,如浙江卷、北京卷、全国1卷,全国1卷: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北京卷:19.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所表
2、现的情怀有何不同?浙江卷:21.下片“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出白诗中与此句相匹配的相关诗句。,2、从题材上看,常见的六大题材均有涉及。,古诗6大题材离情别绪诗:赠汪伦李白、渭城曲王维羁旅愁思诗: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咏物言志(情)诗:王安石咏梅怀古咏史诗: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边塞征战诗:王昌龄出塞、高适燕歌行山水田园诗:王维的山居秋瞑、陶渊明归园田居,3、从体裁上看,类型非常集中。,诗歌多为律诗、绝句,词以小令为主。,4、作者情况来看,12-14年名家名篇相对较少,但15年多选名家作品。,5、考点分布广泛,但考查重点突出。,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
3、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依然是考查重点,其中考查诗歌情感和表达技巧备受出题人青睐。,6、试题的综合性逐渐加强,灵活性、开放性体现更为突出。,淡化背景,强化诗歌本身;弱化字词,强调整体感悟;淡化意象,融于情感技巧;趋于综合,突出鉴赏评价。,从出题方式上看,除了就某一知识点单独命题考查诗歌鉴赏能力外,更多采用“一题多问”的形式,考查综合鉴赏诗歌的多方面能力。,鉴 赏 形 象,人物形象,事物形象,A、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偏重抒情的诗歌),B、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偏重叙事的诗歌),意象(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偏重写景的诗歌),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主要是咏物诗),诗歌形象,鉴赏形象之-人物形象,高考
4、设题方式:分析诗中描写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诗(词)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诗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特点?请做简要分析。,诉衷情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试赏析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前线。诗歌表达了自己因理想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痛苦与愤闷以及强烈的爱国热情。,第一步 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思想性格)诗歌描写了一个闲置不用、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英雄形象。第二步 结合诗句分析形象(有时简略)诗中以“
5、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苍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第三步 指出形象的意义、表达了什么感情。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答题步骤,1、说特点:概括主人公是个什么形象,即主人公是哪一类人,如少女、劳动妇女、贫苦人民;思妇、游子、隐士;英雄、爱国者等等,并用形容词揭示特点。2、析例句:结合具体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诗句分别体现了这个形象的哪些性格特点。3、明作用:指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江 汉 杜甫江汉思归客,乾
6、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诗歌描写一位年老漂泊、渴望为国效力的儒士。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但壮心不已。作者借这一形象抒发了虽已晚年仍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怀。,试赏析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练习一:,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客中度节而思念家人的游子形象。“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只有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还应说着远行人”既说明家人对诗人的思念也体现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练习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7、呜呼,何时眼 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爱国者形象寄情山水、恬淡闲适的隐者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迟暮英雄形象矢志报国、建功立业的将士形象思乡怀人、孤独惆怅的羁旅者形象亲友送别、依恋伤感的送别者形象,古诗中常见的人物形象,鉴赏形象之-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物象,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
8、物象来曲折地表现自己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咏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特点归纳:1、既然是咏物,就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
9、于物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是主要的手法,也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一、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方法1、分析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2、深入其里,挖掘物象的内在的品格、精神,找到物与志的“契合点”。体悟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3、兼顾手法,托物言志,比喻、拟人、对比。4、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早 梅 张 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本诗展现了早梅不畏严寒,远离尘俗,冰清玉洁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
10、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远离尘世;“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二、答题步骤1、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什么样的形象)2、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特点)3、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托之情。(通过这一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巩固练习】,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病 牛 李纲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注:伤,哀怜,同情。羸,瘦弱。问:试分析病牛的形象。,【参考答案】诗中描绘了一头
11、劳累一生,一身病残病牛形象。它耕种了千亩万亩土地,收获了千箱万箱粮食,自己却一身伤痛。作者以牛喻人,其实描写的是一位甘心奉献而又无怨无悔的志士的形象。,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画眉鸟 王安石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托物言志,对比。通过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的憎恶和否定。,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要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2、从作用上
12、,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3、“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辨析:下列诗句属于借景抒情还是托物言志?,鉴赏形象之-景物形象,高考题对于景物形象的考查一般是分析意象、意境类。,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寄托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是诗人主观的“意”
13、(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自然景物)的统一。,一、出题形式:(1)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前人评论这首诗的意境的优或劣,你同意吗?为什么?请就全诗某一联赏析。(3)诗中某联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4)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草堂时。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江山秀丽
14、,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这是一幅宁静温馨的春景图。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二、答题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一个四字短语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常见意境特点总结:,静:空寂、恬静、寥落、幽静
15、、宁静、静谧、恬淡动:活泼、热烈、繁华、喧闹悲:苍凉、悲凉、悲壮、孤寂、清冷、凄凉、萧瑟、萧条、荒凉、冷寂、幽远、孤清壮:雄浑、辽阔、高远、壮阔、空旷、慷慨美:优美、明丽、雅致、清新、自然、质朴、含蓄、飘逸,枫桥夜泊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简析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表达出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凄清幽寂的秋夜羁旅图。明月下落,几声乌啼,满天寒霜,陪伴诗人的只有江边枫树和点点渔火。表达了诗人孤独凄凉的羁旅之愁。,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山居即事 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
16、烟火起,处处采菱归。,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营造了一种雅致幽静的意境,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1)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这是一首热爱田园生活的颂歌,表达了作者解官归居后鄙弃官场的思想感情。(2)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视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
17、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鉴 赏 语 言,诗歌语言考察的重点主要是理解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有象征意义的词、用典等,往往要求能准确概括出诗歌的语言特点,或能分析某字、某词语的妙处。,鉴 赏 语 言之 炼字,一、考查方向与重点:,1、方向: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叠词、虚词。2、重点是动词和形容词。,二、命题方式:诗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字?请作分析。对某字进行赏析或说说某字的表达效果。某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字更好,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南浦别 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
18、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参考答案: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恋恋不舍的形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三、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运用了什么手法,有就写,没有不写。(释含义、明手法)(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描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点情志),四、答题模式:这个字意思是_(运用了什么手法),具体形象生动传神地刻画了_形象(或景色),烘托了_意境,表达了_情感。
19、,玉楼春 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注释】縠皱:即皱纱,喻水的波纹。“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练习一:,参考答案:“闹”字用通感手法具体生动形象传神地刻画了杏花怒放的春天景色。花开本来没有声音,这里用通感手法描摹得有了声音,展现出春意盎然,杏花闹春的景象,使人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突出了春天美丽而有生气的特征。表现了对春天的无比喜爱之情。,壬辰寒食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注】寒食
20、: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4分),参考答案:“雪”借喻白发(1分)。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1分)。容颜衰老,白发满头,自己已然老去(1分)。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1分)。,鉴赏诗歌语言诗眼,诗眼:,诗眼就是一首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并且能笼罩全篇、的词语,它是读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眼是“高”。在这首诗中,无一不是在写一个“高”。“危”本来就是高,
21、“百尺”是描述高;“手可摘星辰”是强调高,“恐惊天上人”是夸张高。通过多角度的描摹刻画,山寺危楼那高耸的形象就树立在我们的脑海中了。,咏风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诗眼是“有情”。那“肃肃”的凉风吹来了,顿时吹散浊热,使林壑清爽起来。它很快吹遍林壑,驱散涧上的烟云,使诗人寻到涧底的人家,卷走山上的雾霭,现出山间的房屋,当日落西山、万籁俱寂的时候,她又不辞辛劳地吹响松涛,奏起大自然的雄浑乐曲,给人以欢娱,这风确乎是“有情”的。,征人怨 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怨”字便是“诗眼
22、”。从“金河复玉关”反映了对战事频繁的怨恨,“岁岁”、“朝朝”从时间上流露出怨情,“三春白雪”则怨边塞奇寒无比,“万里黄河绕黑山”是怨环境艰苦、景色单调。,提问方式:(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2)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3)某词统领全诗的理由是什么?(4)有人认为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解答步骤:,(1)明确指出作为“诗眼”的词。(2)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该词在突出主旨、营造意境或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例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秋雨夜眠 白居易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问题:请写出本
23、诗诗眼并结合相关内容谈谈其作为诗眼的理由。(3分),参考答案:诗眼是“安闲”。全诗紧紧围绕“安闲”二字展开,“卧迟”“睡美”至“未起”等诗句都表现出老翁的安闲,“安闲”一词也勾画出老翁喜静厌动、恬淡寡欲的形象与心境。,例2 日暮倚杖水边(金)王寂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注】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问题: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6分),“羁绪”两字是全诗的诗眼。诗的一、二两句作者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写出了漂泊的旅思;接下来三、四两句用屈原和白居易两
24、个典故表达了自己谪官的愁思;五、六两句写自己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最后七、八两句表达了年华易逝的伤感和宦海浮沉的厌倦。全诗就是这样层层抒发了诗人在漂泊旅途的种种愁绪。,诗 歌 鉴 赏,语言风格,1、朴素(平淡、冲淡、直率):主要指语言朴实无华。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相关术语:朴实无华、平实质朴、冲淡自然、多用口语。,诗歌语言的风格,2、华丽(工丽、绚丽):主要指语言丰富而有文采,多用形容词来修饰意象。相关术语:华美绚丽、绚丽飘逸、绚丽奇诡。,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
25、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3、清新(自然):主要指用语新颖,不落俗套,语言浅显而有新意。作用是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 相关术语:清新雅致、清新自然。,4、明快:主要指语言流畅而轻快。相关术语:明白晓畅。,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5、含蓄(委婉):主要指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相关术语:含蓄蕴藉、委婉含蓄、朦胧隐晦、含蓄隽永。,6、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义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歌 鉴赏 授课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25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