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的概念和意义.ppt
《证明的概念和意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证明的概念和意义.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讲证 明,一、证明的概念和意义,1、概念刑事证明是指侦查、检察、审判人员或当事人及其委托的辩护人、代理人依法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认定犯罪是否发生、谁是犯罪分子、罪责轻重以及其他有关案件事实的活动。特点:(1)刑事证明的任务是,查明刑事案件的真实情况。(2)是一种揭示、认识案情的复杂的实践和逻辑思维活动。,(3)是在特定的诉讼形式下,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4)是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对案件事实加以认定得出结论的过程。2、意义(1)刑事证明是刑事诉讼的核心和基本环节,直接关系着诉讼的结局和办案质量。(2)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查明案件事实、确定案件性质十分重要。(3)刑事证明活动直接体现刑
2、事诉讼的价值和作用。,二、证明对象,1、概念和意义(1)概念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是指需要运用证据予以证明的一切案件事实。(2)意义:对司法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A、证明活动贯彻在诉讼过程中,每一阶段对证明对象及证明程度都有要求。B、明确证明对象可以正确地确定需要查明的案件事实的特征和范围。,C、明确证明对象能够提高办案质量,在诉讼过程中不仅对实体性问题应当运用证据加以证明,而且对证据本身的证明力,即真实程度也应查清。2、证明对象的范围(1)一般来说,案件事实就是证明对象的范围。(2)关于证明对象的范围,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A、两分法:犯罪事实、个人情况的事实。B、三分法:即实体事实、程度事实
3、和证据本身。C、四分法:主要、次要、履历和证据材料。D、六分法:犯罪事实是否发生、何人何时何地犯罪、有无免除被告人行为的违法性和可罚性的事实、从重加重或从轻减轻情节事实、身份情况、证据事实。,E、七分法(七何要素):何人、何时何地、何动机目的、何种手段、何等危害、何种情节、何种证据。(3)本书认为刑事证据的证明对象归三类:A、有关犯罪构成要件的实体法事实。B、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身方面的事实。C、程序法事实。(4)犯罪构成要件事实A、犯罪行为是否发生。B、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实施了犯罪。C、犯罪过程,包括犯罪时间、地点、作案手段、方法、动机和目的等。D、有无依法应当从重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事
4、实。,E、行为的结果以及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重要的证明对象)(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体方面的事实A、个人情况。B、法律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规定的有关情况。C、犯罪后的表现。(6)程序法事实A、对某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应当采取某种强制措施的事实。B、有关回避方面的事实。C、关于诉讼期限是否超越法律规定的事实。D、侵犯、限制诉讼权利事实,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事实。E、其他违反法定程序的事实。,三、证明标准,1、证明标准的概念证明标准,又称证明要求,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中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需要达到的程度。在证据制度发展史上,不同的证据制度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要求是不同的。A、神示证
5、据:神的启示为诉讼证明要求。B、法定证据:达到法律规定的形式。C、自由心证:要求是法官的“内心确信”。D、英美法系国家:奉行“排除一切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2、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1)根据刑诉法第129条、第137条、第141条、第162条的规定。我国的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其含义有二:一是诉讼证明必须达到案件事实、情节清楚。二是证明案件事实情节的证据必须达到确实、充分的程度。(2)案件事实、情节清楚,是指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情节都必须查清。(3)“确实”指证据要真实可靠,如实反映案件的事实真相,是“质”的要求;“充分”是对“量”上的要求。,(4)证据
6、有确实和充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5)具体标准:A、每一证据材料均经过查证属实,准确无误,符合客观事实;B、证据和案件事实之间存在客观内在联系性;C、证据与证据之间、证据与案情之间的矛盾,都得到了合理的排除;D、结案时认定的事实和情节,都有相应的证据予以证明;E、形成的证据体系所得出的结论是唯一的、排他的,不可能再有其他的可能性。3、刑事诉讼的不同阶段的证明要求刑诉法第46条、第60条、第61条、第129条、第137条、第141条、第189条提出了要求。,(1)立案阶段的证明要求:A、确实发生了犯罪事实,不管是否查明了犯罪嫌疑人;B、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不存在刑诉法第15条的规定。(2)拘留
7、时的证明要求:比立案要求高。刑诉法第61条规定。(3)逮捕时的证明要求:刑诉法第60条的规定“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的刑罚”;同时第65条规定了不予逮捕的情况。什么是“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1998年1月19日六机关规定第26条规定。,A、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B、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C、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4)案件侦查终结移送起诉、提起公诉和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是一致的。即案件事实、情节清楚,证据确实、充分。4、疑案的处理原则(1)疑案:是指刑事诉讼中对案件事实的证明证据不足,没有达到证明标准,因而难以决断的案件。(2)对“
8、疑案”的处理,不同的证据制度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A、有罪推定:疑罪从有。B、无罪推定:从有利于被告人方面加以解释和处理。(3)我国96年后,采“疑罪从无”。,四、证明责任,1、概念“证明责任”,最早规定在汉穆拉比法典中,其后罗马民诉作了明确规定,原则“谁主张,谁就要提出证据证明”职权主义:要求被告人承担自证其罪的责任;当事人主义:双方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负有证明责任,英美法系证明责任的分配:A、由控诉人负担;B、在一定条件下被告人也要负担;,C、法院原则上居于仲裁地位。大陆法系的证明责任:A、检察官负有证明被告人有罪;B、法官有权主动调取证据;C、被告人有权对自己无罪或罪轻作出辩解。2、我国刑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证明 概念 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24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