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第16课大众传媒变迁.ppt
《讲课第16课大众传媒变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课第16课大众传媒变迁.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1、报刊业(印刷媒介)走向繁荣2、影视事业的发展3、互联网(“第四媒介”),19c中前期,洋人在华办报,外文: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 中文: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申报19c70s起,国人办报,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民报;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等,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改革开放后,党报发挥主导宣传作用;专业性报刊如雨后春笋,扩大了信息含量,拓宽了报道
2、领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影响:报刊在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等方面,都发挥主要作用。从总的趋势来看,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2009.辽宁月考)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强,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渠道。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A电影电视 B电报电话 C报刊杂志 D铁路交通 C,(浙江高考押题卷)报刊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体现。有关下列报纸说法正确的是 A都创办于19世纪末 B都宣传民主共和思想C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D都彻底批判
3、封建思想观念 C,学以致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操,遂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陈玉申晚清报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有识之士倡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原因:列强入侵,民族危亡;清廷腐败,政治黑暗 目的:舆论宣传,唤醒民众,革新图存。,【材料二】1895年到l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ll2种,其中80左右是中国人自办的。这些报刊中,影响较大的是鼓吹变法的政治性报刊,有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有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此外还有专门
4、为稍通文墨的人办的通俗报刊,有为妇女儿童们创办的妇孺报,也有为各行各业创办的行业报。这就是近代新闻史上的第一次办报高潮。方晓红中国新闻史,请回答:(2)据材料二,概括报刊这一传播媒体在当时发展的突出特点。,报刊的种类较多;中国人自办为主;政论报刊影响最大;内容丰富,贴近民众,【材料三】,(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三份报刊所宣传的主要思想,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民主与科学思想。,宣传进步思想文化,批判落后封建制度,唤醒民众觉悟,支持配合政治革命。,(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报刊作为大众传播媒在 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二、影视事业的发展,1905年定军山首映,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5、,1931年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标志着中国有声电影历史的开始,1935年渔光曲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这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1、电影,新中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成为电影主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走向辉煌,电影发展历程,定军山,歌女红牡丹,渔光曲,风云儿女,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中国电影从无声有声的标志,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插曲后来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成为主要的电影题材,中国电影走向辉煌,聂耳,田汉,义勇军进行曲,(2009.山东省临清市)1920年,某人到广州旅游,他不可能 A看到有人穿中山装上班 B在影剧院看电影歌女红牡丹C在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讲课 16 大众传媒 变迁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24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