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组成和分类.ppt
《计算机网络组成和分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组成和分类.ppt(1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章 概述,计算机网络组成和分类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数字通信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组成和分类,主机系统和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企业网络和公众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主机系统和网络系统,主机和终端组成的主机系统Client/Server结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主机和终端,主机系统和网络系统,主机和终端组成的主机系统Client/Server结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Client/Server结构(C/S),计算机网络组成和分类,主机系统和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企业网络和公众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计算机网络分布式系统,计算
2、机网络是由不同通信媒体连接的、物理上独立的多台计算机组成的、将需传输的数据分成不同长度的分组进行传输和处理的系统多台自主计算机的互联系统用户必须指定网络中哪一台计算机来完成什么样的操作,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图示,两个概念:互联和自主,互联:如两台计算机能互相交换信息,则称这两台计算机互联 自主计算机:不从属于其它任何计算机的计算机称为自主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计算机网络分布式系统,分布式系统通常也基于自主计算机的互联,但由一个操作系统统一管理,对用户来说,具有高度的整体性和透明性虚拟计算机,可能是多台计算机的有机组合用户向虚拟系统递交一个任务后,由操作系统来安排任务的完成,分布式系
3、统,计算机网络组成和分类,主机系统和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企业网络和公众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企业网络和公众网络,企业网络公众网络,企业网络,资源共享:网上的资源,无论在那里,都可随时取用高可靠性:任何资源都可有多个副本节约经费:不必每台自主计算机上都配备所有的软硬件资源,企业网络硬件平台,企业网络和公众网络,企业网络公众网络,公众网络,访问远程信息:Web Server的浏览 网上购物 个人间的通信:E-Mail BBS 交互式的娱乐:网上游戏 VOD点播,公众网络首先是一个互联网络,互联网络硬件平台,计算机网络组成和分类,主机系统和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
4、统企业网络和公众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网络分类,按技术分按规模分按传输介质分,广播式网络点到点网络,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互联网,有线网无线网,按拓扑结构分按使用范围分,总线环形网状星形,专用网公共网,网络分类(续),计算机网络组成和分类,主机系统和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企业网络和公众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局域网 LAN(Local Area Network),总线型 IEEE 802.3(以太网)CSMA/CD 10M总线型 IEEE 802.4(令牌总线)10M环 型 IEEE 802.5(IBM令牌环)4M 16M,地域:覆盖范围较小 传输
5、技术:,城域网 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私有网络 一个连锁超市,有十几个或几十个分布在市内公用网络 上海科技网,大型的LAN,广域网 WAN(Wide Area Network),跨越地域较大的网络,主机(host)端点系统(end system)通信子网(communication subnet)简称子网资源子网(resource subnet),通信子网,传输线:线路(circuit)干线(trunk)信道(channel)交换单元:分组交换节点(packet switching node)通常分组交换节点为路由器(router),通信子网负责计算机之
6、间的数据通信,由传输线和交换单元组成,资源子网,由通信子网互连在一起的计算机构成资源子网中的计算机负责运行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应用程序,他们是网络中信息流动的源与宿,向用户提供可供共享的硬件、软件和信息资源,互联网通常由路由器联接的LAN组成,通信子网通常为点到点子网(point-to-point)其传输机理为存储-转发(store-and-forward)其传输方式为分组交换(packet-switched),第1章 概述,计算机网络组成和分类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数字通信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ISO/OSI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本课程的网络模型,ISO/OSI参考模型,Tnbm P
7、39 Fig.1-20 OSI参考模型,层、协议和接口,Tnbm P27 Fig.1-13 层、协议和接口,接口和服务,每一层的功能都是为它的上一层服务的实体entity 每层中活动的元素称为实体对等实体peer entity如第n层是服务提供者,则第n+1层为服务对象,分层的好处,通过每一层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来简化问题每一层的设计都是独立的,它不必关心下一层是如何实现的,只需知道下一层为我提供的服务,和我必须为上一层提供哪些服务当由于技术的变化使某层的实现需要变化时,不影响其他的层次,物理层(physical layer),与传输媒体的接口,完成传输媒体上的信号与二进制数据间的转换,物理
8、接口上发送或接收的是一串以某种规则表示的二进制的数据物理层定义的是接口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和过程特性等例如:插头、插座的几何尺寸,每根引脚的功能定义,逻辑0和1的电平定义,信号宽带定义,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提供点到点的可靠传输,通常需把数据分成帧,并且保证帧的正确发送和接收识别帧的标志 帧的发送和接收,需校验、确认发送方在超时或收到否定性确认后,要重发重复帧要丢弃 在共享网络中,需解决信道共享问题等,网络层(network layer),提供主机到主机的通路,其间可能存在多条通路,网络层将实现的功能包括:选择路由 拥塞控制 协议的转换 分段和重组 对用户的分组、
9、字符等计数 等等,传输层(transport layer),提供端到端的通路,应用到应用的通路传输层将把高层要求传输的数据分成若干个报文报文与帧不一样,帧只有帧标志(起始标志、结束标志),而报文有信源和信宿的地址及端口、报文的顺序号、确认号等等 低三层的通信对象通常是路由器,传输层是端到端的,必须考虑该报文怎样才能从源端正确地传输到目的端,而源端和目的端通常是主机,会话层(session layer),建立有关会话的机制,或双向对话,或双向对话时要有切换等,如:说的一方应说一段就听一下对方的反应,因为,可能线路已断,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表示层关心的是语法和语义 对相
10、关的数据的描述采用抽象的定义,如浮点数都用科学表示法相关数据的表示法转换 抽象数据结构的转换,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包括所有应用方面的协议 如:全屏幕功能,不同的终端其控制字符不尽相同,应作相应的转换,通常定义一个网络虚拟终端 不同系统之间的文件传输的方式不同,但表示的形式必须一致,OSI模型的数据传输,发送进程,实际数据传输路径,接收进程,举例:某人给他的朋友写一封信,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ISO/OSI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本课程的网络模型,TCP/IP参考模型,OSI,TCP/IP,在模型中不存在,7654321,Tnbm P43 Fig.1-21 TCP/I
11、P参考模型,互联网层(internet layer),这里的互联网是基于无连接的分组交换网络 互联网层定义了正式的分组格式和协议,即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每个IP包的路由问题是互联网层要解决的问题互联网层与OSI中的网络层相对应,一个报文的各个不同的分组(称为IP包),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到达目的地,其到达顺序与发送顺序可能不一致,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位于互联网层的上层,与OSI中的传输层相对应 其功能是使源端和目的端主机的对等实体进行对话定义了两个端到端的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用户
12、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TCP/IP模型的应用层包括所有的高层协议(实际上,OSI模型中的会话层和表示层在很多应用中是没用的)应用层常用协议:TELNET:标准终端仿真协议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电子邮件协议 DNS(Domain Name Service):域名系统服务,主机至网络层,在互联网层以下,TCP/IP参考模型没有定义,认为互联网是网络的互联,至于主机如何接入网络不是TCP/I
13、P模型所需要考虑的问题TCP/IP模型面向的是网络,而不是主机,TCP/IP模型中的协议与网络,Tnbm P43 Fig.1-22 TCP/IP模型中的协议和网络,TCP/IP协议簇,TCP/IP协议是一组协议的总称,包括:IP层(即互联网层):IP、ICMP、ARP、RARP、OSPF TCP层(即传输层):TCP、UDP应用层:FTP、SMTP、SNMP、TELNET、HTTP、DNS,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ISO/OSI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本课程的网络模型,本课程的网络模型,结合ISO/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的特点的五层网络模型,OSI,TCP/IP,7654321,
14、本课程模型,第1章 概述,计算机网络组成和分类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数字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基本概念,数字信号的Fourier分析数据通信概念信道和信道基本参数信道工作方式数据传输,基带传输和宽带传输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多路复用技术基本概念电路交换与存储转发,数字信号的Fourier分析,傅立叶级数:任何正常周期为T的函数g(t),都可由(无限个)正弦和余弦函数合成:,其中,f=1/T是基频,an和bn称为正弦和余弦函数的n次谐波的振幅,c是常数,任何信号的传输都可理解为以傅立叶级数的形式传递,如每个傅立叶级数的信号分量被等量衰减,则合成后,振幅有所衰减,基本形状不变对任何已知
15、的g(t),可求得:,谐波数越高,传输质量越好,如传输ASCII字符b,即 01100010,可求得:,更进一步的细化可见:http:/,对指定的最高频率,传输带宽是有限的,波特率:信号变化次数(每秒采样的次数)比特率:数据传输速率 bps,如果信号分为2级:0 1,则波特率=比特率如果信号分为8级:0 1 2 3 4 5 6 7,则波特率=3比特率即一次信号变化(一次采样)可表示3bit如信号分为V级,则比特率=log2V 波特率设波特率=比特率=b bps则:发送8 bit(1B)需要T=8/b秒,因而基频f=1/T=b/8 Hz如:截止频率为F则:最大的谐波次数n满足nf=F,即:n=F
16、/f=8F/b,当截止频率为F为3000HZ时,Tnbm P89 Fig.2-2 传输速率与谐波的关系,波特率和比特率,两者数值上的差别在于每次采样的量化值,数字信号的Fourier分析数据通信概念信道和信道基本参数信道工作方式数据传输,基带传输和宽带传输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多路复用技术基本概念电路交换与存储转发,数据与信号,数据涉及的是事物的表现形式 数据有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两种形式模拟数据是指在某个时间段产生的连续的值,例如声音和视频、温度和压力等都是时间的连续函数 数字数据是指产生的离散的值,例如文本信息和整数信号是数据的表示形式,或称数据的电磁或电子编码,它使数据能以适
17、当的形式在介质上传输信号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基本形式传输信号的信道也有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之分,数据传输,模拟传输:是指模拟数据的传输,不关心所传输信号的内容,而只关心尽量减少信号的衰减和噪声,长距离传输时,采用信号放大器放大被衰减的信号,但同时也放大了信号中的噪声数字传输:是指数字数据的传输,关心信号的内容,可以数字信号传输,也可以模拟信号传输,长距离传输时,采用转发器,可消除噪声的累积长距离传输时,通常采用的是数字传输,数据传输以信号为载体,数字信号的Fourier分析数据通信概念信道和信道基本参数信道工作方式数据传输,基带传输和宽带传输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多路复用技术基
18、本概念电路交换与存储转发,信道参数和名称解释,数据的传输速率、带宽信号的传播速率载波频率采样频率量化噪声、信噪比,Nyquist定理,在无噪声信道中,当带宽为H Hz,信号电平为V级,则:数据传输速率=2Hlog2V b/s(V:信号电平的级数,在二进制中,仅为0、1两级)即:以每秒高于2H次的速率对线路采样是无意义的,因为高频分量已被滤波器虑掉无法再恢复,Shannon定理,在噪声信道中,当带宽为H Hz,信噪比为S/N,则:最大数据传输速率(b/s)=Hlog2(1+S/N)很多情况下信噪比用分贝(dB)表示信噪比(dB)=10log10S/N 如:信噪比为30dB,则S/N=1000,举
19、例:噪声信道中的传输速率,在噪声信道(话音信道)中,当带宽为3500Hz,信噪比为30dB(较为典型的电话信道),则:最大数据传输速率(b/s)=Hlog2(1+S/N)=3500log2(1+1000)35000(b/s)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35k bps,这是在噪声信道中的传输速率极限,实际上是不可能达到的,数字信号的Fourier分析数据通信概念信道和信道基本参数信道工作方式数据传输,基带传输和宽带传输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多路复用技术基本概念电路交换与存储转发,信道工作方式,单工通信:单向传输,如广播、电视半双工:双方都可以发送或接收,但不能同时,即当一方发送时,另一方接收
20、全双工:双方同时可以发送和接收信息,全双工则需要两条信道,数字信号的Fourier分析数据通信概念信道和信道基本参数信道工作方式方式数据传输,基带传输和宽带传输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多路复用技术基本概念电路交换与存储转发,数据传输,数字数据在模拟信道上传输 数字数据在数字信道上传输 模拟数据在数字信道上传输,数字数据在模拟信道上传输,将数字数据调制成模拟信号进行传输,通常有三种基本的调制方式:1)调幅ASK(Amplitude Shift Keying)2)调频FSK(Frequency Shift Keying)3)调相PSK(Phase Shift Keying)目前广泛应用
21、的调制技术是正交调相: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调幅ASK(Amplitude Shift Keying),用载波的两个不同的振幅来表示两个二进制值 如用无信号表示0有信号表示1,数字数据在模拟信道上传输,将数字数据调制成模拟信号进行传输,通常有三种基本方式:1)调幅ASK(Amplitude Shift Keying)2)调频FSK(Frequency Shift Keying)3)调相PSK(Phase Shift Keying)目前广泛应用的调制技术是正交调相: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调频FSK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网络 组成 分类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24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