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18-计算机组成原理答案-第七章.ppt
《计算机组成原理18-计算机组成原理答案-第七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18-计算机组成原理答案-第七章.ppt(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8.某机指令字长16位,每个操作数的地址码为6位,设操作码长度固定,指令分为零地址、一地址和二地址三种格式。若零地址指令有M种,一地址指令有N种,则二地址指令最多有几种?若操作码位数可变,则二地址指令最多允许有几种?解:1)若采用定长操作码时,二地址指令格式如下:4 6 6,此时,无论指令中有几个地址,指令格式都不变。,设二地址指令有K种,则:K=24 M N 当M=1(最小值),N=1(最小值)时,二地址指令最多有:Kmax=16-1-1=14种2)若采用变长操作码时,二地址指令格式仍如1)所示,但操作码长度可随地址码的个数而变。Kmax=16-1=15种(只留一种编码作扩展标志用。),10
2、.试比较基址寻址和变址寻址。解:比较如下:1)都可有效地扩大指令寻址范围。2)基址寻址时,基准地址由基址寄存器给出,地址的改变反映在位移量A的取值上;变址寻址时,基准地址由A给出,地址的改变反映在变址值的自动修改上,变址值由变址寄存器给出。3)基址寄存器内容通常由系统程序设定,变址寄存器内容通常由用户设定。4)基址寻址适用于程序的动态重定位,变址寻址适用于数组或字符串处理,适用场合不同。,11.画出先变址再间址及先间址再变址的寻址过程示意图。解:1)设形式地址为A,变址寄存器为IX,则先变址再间址寻址过程示意如下:(一重间址)EA=(IX)+A(IX)+1IX,OP M A,IR,IX,EA,
3、操作数,+1,ALU,MM,2)先间址再变址寻址过程示意:EA=(IX)+(A)(IX)+1IX,OP M A,IR,IX,操作数,+1,ALU,MM,EA,12.画出SUB R1指令对操作数的寻址及减法过程的流程图。设被减数和结果存于ACC中,表示间接寻址,R1寄存器的内容为2074H。解:SUB R1指令寻址及减法过程的流程图:,取指令(可省),寻址操作:寄存器间址EA=(R1)=2074H,EA MAR,读,M(EA)MDR,(ACC)-(MDR)ACC,A,A,(公操作),13.画出执行ADD*-5指令(*为相对寻址特征)的信息流程图。设另一个操作数和结果存于ACC中,并假设(PC)=
4、4000H。解:由于本题未指定数据通路结构,因此只能大概地排一下信息流程图,并且流程图中突出寻址过程的实现。ADD*-5指令信息流程图如下:,取指令(可省),寻址计算:EA=(PC)-5=4000H+FFFBH=3FFBH,EA MAR,读,M(EA)MDR,(ACC)+(MDR)ACC,A,A,(公操作),14.设相对寻址的转移指令占两个字节,第一个字节是操作码,第二个字节是相对位移量,用补码表示。假设当前转移指令第一字节所在的地址为2000H,且CPU每取出一个字节便自动完成(PC)+1PC的操作。试问当执行JMP*+8和JMP*-9指令时,操作数的地址是什么?解:据题意,相对寻址的转移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组成 原理 18 答案 第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23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