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科导论第4章.ppt
《计算机学科导论第4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学科导论第4章.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物联网的概念与应用,1,物联网的起源与概念物联网的技术架构物联网的应用展望,物联网的概念与应用,2,物联网的概念与应用,3,物联网的概念与应用,4,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物物相连的互联网”1999年、Bill Gates、未来之路/传感网(中国)定义:把任何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共享,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起源与概念,物联网的概念与应用,5,“物联网”时代的图景国际电信联盟2005年一份报告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
2、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安装在床上的传感器可以采集身体的各项体征指标,并推荐晨练项目车载处理器已经根据交通指挥中心的数据选择了最佳行驶路线并且预估了行车时间娱乐控制中心已经根据个人爱好准备轻松的电视节目,物联网的起源与概念,物联网的概念与应用,6,物联网的直观实现把传感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物联网的起源与概念,物联网
3、的概念与应用,7,物联网的基本思想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其中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毫无疑问,如果“物联网”时代来临,人们的日常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联网的起源与概念,物联网的概念与应用,8,物联网的基本特征互联网特征对需要联网的物一定要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络识别与通信特征纳入物联网的“物”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的功能智能
4、化特征网络系统应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物联网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聚合性应用与技术提升,将各种感知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聚合与集成应用,使人与物智慧对话,创造一个智慧的世界。,物联网的起源与概念,物联网的概念与应用,9,从人类科学发展史看物联网,物联网的起源与概念,18世纪中期,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创了人类的大器工业时代,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叶,以电机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物联网的概念与应用,10,从人类科学发展史看物联网,物联网的起源与概念,20世纪下半叶,以互联网计算机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席卷全球,
5、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21世纪提出的物联网,能够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吗?,物联网的概念与应用,11,“十五年周期定律”IBM前首席执行官郭士纳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计算模式每隔15年发生一次变革。1965年前后发生的变革以大型机为标志,1980年前后以个人计算机的普及为标志,1995年前后则发生了互联网革命。每一次这样的技术变革都引起企业间、产业间甚至国家间竞争格局的重大动荡和变化。而互联网革命一定程度上是由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战略所催熟。2010年前后?物联网?,物联网的起源与概念,物联网的概念与应用,12,全球部署物联网发展战略美国:2009年1月28日,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
6、”这一概念;当年,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将IBM“智慧的地球”提升为国家战略。欧盟:2009年6月18日,欧盟委员会宣布了所谓的14点行动计划,确保欧洲在构建物联网的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日本:2004年提出u-Japan战略计划,计划在2010年之前完成泛在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信息通信服务应用的高度化。韩国:2009年10月13日,韩国通过了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将物联网市场确定为新增长的动力,计划在2013年之前创造50万亿韩元的物联网产业规模。中国: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考察时提出的“感知中国”计划,物联网的建设也正是升级为我国的国家级战略;温家宝总理对物联网的要求是:“全面感知
7、、可靠传送、智能处理”。,物联网的起源与概念,物联网的概念与应用,13,物联网的三个能力全面感知: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包括用户位置、周边环境、个体喜好、身体状况、情绪、环境温度、湿度,以及用户业务感受、网络状态等。可靠传送:通过各种网络融合、业务融合、终端融合、运营管理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进行实时智能化控制。物联网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网络,它是在现有的电信网、互联网、未来融合各种业务的下一代网络以及一些行业专用网的基础上,通过添加一些新的网络能力实现所需的服务
8、。人们可以在不意识到网络存在的情况下,随时随地通过适合的终端设备接入物联网并享受服务。,物联网的起源与概念,物联网的概念与应用,14,物联网的技术架构,物联网的概念与应用,15,物联网的技术架构感知层:物联网的皮肤和五官识别物体,采集信息。感知层包括二维码标签和识读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等,主要作用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与人体结构中皮肤和五官的作用相似。网络层:物联网的神经中枢和大脑信息传递和处理。网络层包括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网络、网络管理中心和信息处理中心等。网络层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进行传递和处理,类似于人体结构中的神经中枢和大脑。应用层:物联网的“社会分工”与行业需求结合
9、,实现广泛智能化。应用层是物联网与行业专业技术的深度融合,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行业智能化,这类似于人的社会分工,最终构成人类社会。,物联网的技术架构,物联网的概念与应用,16,感知层实现人与现实世界的各种物体之间的通信,解决人类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数据获取问题,包括各类物理量、标识、音频、视频数据。感知层是物联网发展和应用的基础。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采集外部物理世界的数据。数据短距离传输:通过蓝牙、红外、ZigBee、工业现场总线等短距离有线或无线传输技术进行协同工作或者传递数据到网关设备。感知层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智能组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能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学科 导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23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