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发现及防治的伦理和政策问题.ppt
《艾滋病的发现及防治的伦理和政策问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滋病的发现及防治的伦理和政策问题.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艾滋病的发现,艾滋病防治的伦理和政策问题,2,艾滋病的发现,艾滋病的全称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的英文名: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缩写为AIDS。Acquired意为在病因方面是获得性的,以区别于先天性的,就是说本病不是遗传得来的,而是后天在一定条件下获得的。ImmunoDeficiency意为在发病机制方面是免疫缺陷,即本病患者免疫系统严重被损。Syndrome意为综合征,即在症状和体征方面把免疫缺陷与因此伴有的机会感染所出现的症状群,统称为一种综合征。患者的多个系统受到损害,机体出现多系统的综合症状、体征和病理征象。,3,据考证,此病起源于
2、非洲。一些学者认为西非绿猴带有反转录病毒感染了人类。20世纪70年代由旅游者从非洲经海地的移民传播到美国,以后传播到欧洲、亚洲以及世界各地。美国于1981年首先发现5名同性恋中患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数月后,又在另外26例同性恋中发生卡波氏肉瘤。相同的情况也出现在静脉吸毒人群中,提示它的传播不仅仅是性接触传播。美国的卫生官员注意到这两种罕见的疾病,4,可能都与免疫功能减退有关。主要表现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数量减少,随即在1981年6月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第一次以新的独立的综合征(AIDS)向全世界报道,1983年5月法国巴氏德研究所Montagnier(艾滋病毒的发现者、2008年诺贝尔生理
3、与医学奖获得者Luc Montagnier吕克.蒙塔尼教授)首次分离鉴定了该病病毒。艾滋病传播迅速,病死率极高,对全球人民的健康已构成威胁,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5,我国的第一例AIDS患者是在1985年6月发现的,病人为男性,34岁,美籍阿根廷人,有同性恋史,1985年5月底随旅游团来华,因持续高热,咳嗽,呼吸急促到北京协和医院急诊,抢救无效,当日死亡。经检查证实为艾滋病患者。同年我国尚发现4例血友病患者因输入美国阿默药品公司的血液制品第因子(血友病A,即因子促凝成分(C)缺乏症,也称AHG缺乏症)而感染。第因子由20005000份人的血浆混合制成,制作过程中又不能消灭制剂中的病毒,因此
4、供血浆者中如有携带艾滋病病毒者即可污染血液制品而造成传播。,6,我国发现的第二例病人是36岁的男性华人,原籍福建省,在纽约居住过9年,从事厨师工作,有冶游史(一般是用来指:危险性行为,性关系。),1986年1月开始不规则发热,自觉极度疲乏,上肢麻木,持物无力,不自觉丢落,伴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双目黑蒙,症状逐渐加重,体重减轻20多斤。在美国某家医院治疗几周,诊断为神经衰弱、贫血,过度疲劳,后好转出院。因病情进一步恶化于1986年11月回原籍就医,经检查确诊为艾滋病,因病重,疗效差,住院42天死亡。这是我国诊断的首例AIDS病患者。,7,艾滋病防治的伦理和政策问题,一、艾滋病蔓延的形势严峻 艾滋病是
5、21世纪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最严重挑战之一。自1982年艾滋病病毒通过进口血液生物制剂传入我国、感染我国公民,1985年发现第一例外来艾滋病病人以来,艾滋病已经从边疆、沿海地区迅速蔓延到广大内陆地区,现在业已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讲一下快速上升的形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经从吸毒人员等有高危行为的人群扩展到农民、工人、家庭妇女、婴儿、学生、教师、医生、经理、演员、运,8,动员以及官员。据专家估计,我国将成为世界上艾滋病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艾滋病的流行将成为国家性灾难。目前在亚洲、非洲一些艾滋病高发国出现的劳动力大量丧失、平均期望寿命急剧下降、国民经济连续出现负增长、许多村庄荒芜衰
6、败的灾难性局面,将同样会在我国出现。到了那时,不但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战略不能实现,而且改革开放几十年辛辛苦苦获得的光辉成就将毁于一旦,“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bi,li,这是毛泽东的诗词,指的是血吸虫的危害使人烟荒芜的景象)的悲惨景象可能重新出现在中国大地。中华民族将再一次面临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最严重挑战。,9,我国是否有可能成为像邻国泰国、印度那样的艾滋病高发国?没有充分的理由认为中国一定会成为艾滋病高发国,但是-如果高危险行为没有改变,有关的政策和法律没有改进的话,则也没有充分的理由认为中国一定不会成为艾滋病高发国。1、经济模式的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日益增加的流动人口 据
7、不完全估计,这种流动人口在全国已达近亿人。随着他们流动的不但有商品、服务、资金,也有疾病!,10,2、有利于艾滋病病毒传播的种种不安全行为难以遏制,日益增多 静脉注射毒品者的人数至少已有近百万,他们之中许多人共用针头和注射器。卖淫妇女有数百万,许多人进行没有保护的性交。中国同性恋的人数约占总人口的3,其中一些人进行无保护的性活动。3、促进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性病已遍布全国 性病患者逐年增加,目前已达数百万人。性病使生殖器发生炎症或损伤,为艾滋病病毒的侵入大开方便之门。,11,4、存在着医源性感染的危险性 医源性传播包括不安全注射和被污染输血。因非法输血而感染艾滋病的病例时有发生。5、性观念的变化
8、几十年培养起来的单一价值观念和传统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性行为模式在若干人群中发生较大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性病和艾滋病病毒的传播。,12,6、已经开放的大门不能再关上 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加强,与邻近地区和国家的交往日益密切。在国外先进的技术、精美的商品输入的同时,也传来了毒品和疾病。7、大多数人目前不知道在艾滋病病毒面前如何自我保护。8、与有效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相适应的伦理、法律气候或环境尚未形成。,13,二、健康、政策和生命伦理学,健康是所有文化、所有国家以及所有人珍视的。预防治疗疾病、维护和促进健康需要一个有效且合乎伦理的政策,要求政策合乎伦理因为对象是人,在追求健康的行动中
9、必须维护人的利益、权利和尊严。政策规定政府所属部门和人员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的事情,具有行政上的约束力。制订和实行政策的基础则是对伦理问题的探讨。生命伦理学主要研究在生命科学技术和卫生保健领域“应该做、禁止做、允许做什么”以及“应该如何做”等伦理问题。,14,生命伦理学的原则是评价“行动”正当与否的伦理框架。控制和防治艾滋病的“行动”,包括个人(例如艾滋病感染者、高危人群、健康的非感染者)的行动,医务人员和公共卫生人员采取的行动,以及各级政府采取的措施、对策、政策,以及行政部门的条例和立法机构通过的法律。评价行动的伦理框架是指用来判断某一行动是否是应该做的,还是禁止做的,还是允许做的以及应该如何做
10、的若干伦理原则。评价控制和防治艾滋病行动的基本伦理原则有:,15,原则1 尊重 尊重艾滋病感染者、高危人群、健康的非感染者的人格,尊重他们在向他们提供充分信息后做出的选择(知情同意或知情选择),尊重他们的隐私和为他们的隐私保密。对艾滋病感染者、高危人群、健康的非感染者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可歧视和凌辱他(她)们。尊重是艾滋病防治的第一原则。尊重是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原则。尊重是其他原则的前提。尊重意味着理解和宽容。对于与我们的信念和价值不同的人,虽然我们持有不同的信念和价值,但对他们基于不同信念和价值采取的合法的行动,取宽容态度。,16,原则2 不伤害 艾滋病控制和防治方面的行动不应使艾滋病感染
11、者、高危人群、健康的非感染者的身心健康受到本来可以避免的伤害。例如,不应有侮辱或歧视艾滋病感染者、高危人群的语言和行动。但对于非法采血造成许多人感染,必须严厉气打击。,17,原则3 有益 在艾滋病控制和防治方面的行动应有利于艾滋病感染者、高危人群、健康的非感染者的身心健康,保护健康人和高危人群不受感染,使已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得到治疗和护理。当一个行动既有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一面又有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一面时,应采取有利超过不利的行动,而不应采取不利超过有利的行动。,18,原则4 公正 分配的公正:微观分配:对艾滋病感染者、高危人群、健康的非感染者提供的咨询、卫生保健服务应该按照病情需要和可能条
12、件公平分配;宏观分配:国家分配给艾滋病的控制或防治的资源过少,已经严重影响对艾滋病在我国流行的遏制。回报的公正:对促进或损害艾滋病的控制或防治者应分别给予相应的激励或批评/惩罚。,19,贯彻“国务院通知”,推动防治工作深入开展,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扩大监测检测覆盖面扩大预防母婴传播覆盖面扩大综合干预覆盖面扩大抗病毒治疗覆盖面加强血液管理加强医疗保障加强关怀救助加强权益保护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防治队伍建设加强科研与国际合作,20,加强医疗保障,减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医疗负担。发展改革、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根据艾滋病治疗需要和医保基金、财政等各方面承受能力,在基本药物目
13、录中适当增加抗艾滋病病毒治疗和机会性感染治疗药品的种类,扩大用药范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卫生、民政等部门要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做好与国家统一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衔接,切实减轻包括艾滋病病人在内的参保人员的医疗费用负担。发展改革、财政、海关、税务部门要加大对抗艾滋病病毒药品生产的扶持力度,对进口和国产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品按规定给予税收优惠。,21,加强关怀救助,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生活质量。加强对感染者和病人的救助工作及晚期病人的情感支持和临终关怀。民政部门要认真落实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福利保障政策,确保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生活补助及时发放。在农村地区,要将救助工作与扶贫开发等工
14、作紧密结合,支持感染者和病人开展生产自救。,22,加强权益保护,促进社会和谐。认真落实相关政策,消除社会歧视,保障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及其家庭成员在就医、就业、入学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加强艾滋病防治定点综合医院及传染病医院的学科和能力建设,提高综合诊疗能力,保障感染者和病人的诊疗权益。要将监狱等监管场所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国家和地方艾滋病防治规划,加,23,强对被监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病毒检测和病人的抗病毒治疗工作,建立健全对感染艾滋病病毒违法者的监管制度,做好其回归社会后的治疗、救助等衔接工作。加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法制和道德教育,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引导其积极参与艾滋病防
15、治工作。依法打击故意传播艾滋病行为和利用感染者、病人身份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24,原则5 团结互助 艾滋病是我国在21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艾滋病与人人有关,与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有关,与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有关。艾滋病的控制与防治,应该成为政府行为,各级政府以及政府各部门都有责任。同时也应该成为全社会的行为。在应付这一严重挑战中艾滋病感染者24、高危人群与健康的非感染者都要考虑对方健康利益。各部门、各团体、各类人员都应该通力合作。同时我们也应努力开展国际合作。,25,三、艾滋病治疗:伦理和政策问题,1、治疗艾滋病病人的义务 美国1992年对住院医生调查结果表明:23的住院医生说,如果让他们选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艾滋病 发现 防治 伦理 政策 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20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