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第四章.ppt
《自然辩证法第四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第四章.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东北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 郑文范,本 章 要 点,对“非常态”引入“常态”的活动,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是通过对地表状态的改变实现的,这就是建筑或工程。建筑物、工程对创造人工自然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建筑物最能反映人工自然创造的特点,建筑的合理性不仅是要有力学的、经济的尺度,而且还一定要有宜人性和艺术性。从工程是通过造物形成人工自然的手段的理论前提出发,把工程理解为是应用科学、技术及各种非技术的因素实施造物的实践活动,属于直接生产力。工程的对象是满足人类社会的各种需要的某一特定人工物。工程也属于实践范畴,是应用科学、技术及各种非技术的因素实施造物的实践活
2、动,其结果是建造出某种特定人工物。工程活动成果的主要形式是物质产品、物质设施,一般来说,它是直接的物质财富本身。工程效果的标准在于能否建造出合乎人的实际需要的某种特定人工物。讨论工程共同体的社会规范,还应包括对人工物本身以及它所带来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人文、科技、宗教、习俗、审美等诸多方面影响的价值评价。工程方法的系统属性和集成属性越来越突出,工程系统方法论主要以系统观,统领工程预测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工程实施方法和工程评估方法,工程的综合集成方法主要是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和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的方法。要由工程是形成人工自然的手段的理论前提出发,理解技术怎
3、样通过造物才能发挥形成人工自然的功能。,第一节 工程的本质与特征,在人工自然的形成过程中,存在大量需要造物或需要通过地表改变来创建人工自然的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工程来加以解决。和技术一样,工程同样是形成人工自然的重要手段。因此从人工自然的形成上对工程进行反思显得十分必要。一、工程的内涵与特点(一)工程的内涵 从工程是通过造物形成人工自然的手段这一特点出发,可以将工程定义为:工程是为了创建人工自然,在科技及经验集成的基础上,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情境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建造某一特定人工物的活动。,(二)工程的特点 1、系统性与集成性 由于工程是通过造物形成人工自然的手段,所以工程活动中包含众多的要
4、素,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工程活动中必须强调系统协调,除了内部的系统协调,还要求与其环境中的其它系统相协调。由于工程系统性的创造产生了集成性。工程问题集成的第一个层次是技术要素层次的集成。工程是多种技术的有效集成。工程问题集成性的第二层次是技术要素与其他要素的集成工程活动中包括了物质要素、技术要素、经济要素、管理要素、社会要素文化要素等多种要素的集成。2、场域性与情境性 由于工程是通过造物形成人工自然,所以工程活动总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中进行,具有明显的场域性与情境性。如通过航天航空技术建立恒星人工自然时,实质上都是把适于人生存的“常态环境”推向外部空间,因而要求相应的工程活动具有场域性
5、与情境性。工程人工物是在工程行动中逐步建造出来的对象,工程人工物往往处在特定自然与社会环境里,不可能象一般产品一样可随意移动,也别于一般生产物品批量、定型的特点,具有“不重复性”的特点。,3、不确定性与风险性 由于工程活动是特殊的创建人工自然的活动,充满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包括:工程中的各种要素本身存在不确定性;不确定的要素相互作用构成的工程整体往往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由于工程主体认识、实践能力的有限性;由于工程行动过程的场域性与情境性,不确定的情境事件不可避免地随机发生,造成工程行动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带来风险;已完成的工程在其运行中,也存在不可预见的不确定。4、工程结果的双刃性与评价的多维性
6、 由于工程活动是特殊的创建人工自然的活动,彻底地改变了现代社会的面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工程结果表现出的双刃性。同时对工程活动的价值评估必然是多维的、多层次的,它包括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生态的、环境的、文化的、科学技术的、人文的、审美的等众多维度的价值评价。不仅要从工程活动的外部进行价值评价,而且要把价值评价转化为工程活动内部的行为机制,这已逐步成为现代工程活动重要的内在特征。,工程是特殊的人工自然的创造,这可以从以下方面得到反映:1、满足人类社会的各种需要是开展工程活动的根本目的,从而赋予人工自然有意识性与目的。;2、科学、技术、社会、人文、情境等多种知识经验在工程活动
7、中的综合集成与创造,反映了人工自然的探索性、创造性。3、工程活动过程中的场域性、情境性、创新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体现了人工自然的空间性、时间性、鲜活性、探索性与创造性。4、工程活动的有计划、有阶段、有组织性,深刻地反映了人工自然的有意识性、组织性与社会性。5、工程活动的成果某一特定人工物的建造,它不仅在改造自然的意义上改变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着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与人之复杂的社会关系,因而体现了工自然的物质性与社会性。,二、工程与人工自然的创造,按照工程是通过造物形成人工自然的手段的特点不同,当代工程大致可以分为农业和林业保护和建设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化学
8、工程、宇宙探测工程等。农业和林业保护和建设工程是通过农田保护和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经济和能源速生林建设等,为发展农业和林业提供基础设施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物能源,本质是建立生物人工自然。土木工程是通过造物对地表进行改变,形成地表人工自然,如房屋、道路、铁路、港口、飞机场的修建等。这些工程设施要能满足人们使用要求,同时要能安全承受各种荷载,并与周围环境相和谐。机械工程是通过造物和维修等为机械产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和生产保证,使其产业化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工程活动,也是形成地球人工自然的活动。化学工程是通过造物和维修等为化工产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和生产保证,使其产业化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工程活
9、动,本质上是形成恒星人工自然的活动。宇宙探测工程等是通过发射各种宇宙探测器、建造天文望远镜,进行“反物质”实验等探测宇宙空间的活动,本质上是形成宇宙人工自然。,三.工程的类型,四、工程活动的过程,工程活动是特殊的创建人工自然的活动,工程的行动结构在其场域与情境条件及自然与社会环境中动态运行,表现为计划、设计、实施和运行。1、工程的计划,表现为创建人工自然的模型。2、工程的设计。工程设计随着时间的展开分为三个阶段:初步(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3、工程的实施,工程的实施过程不仅是按计划、按设计实施造物的过程,而且是通过反复操作展现出实践智慧的过程,这种实践智慧也与集成了各种理论知识、经验
10、的工程知识一起,随着工程实施过程的完成,凝结于完成了的工程人工物之中。4、工程人工物的运行,将完成了的工程人工物投入运行使用,考察与评价它在近期、中期、长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正面和负面的效用,是工程行动过程的更为重要的阶段。由于人工物运行效用,尤其是其负面效用的不可完全预期性,人工物与其嵌入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不确定性,可能会给自然、社会、周遭的人群带来危害,许多问题只有在人工物的长期运行中才能显现出来。,工程主体建造某种特定人工物以满足社会各种需要的“目的动机”,与工程主体现有的知识经验储备、资源储备、环境条件等“原因动机”相结合,构成了工程行动展开的根本动力。1社会需要的牵引力 从根本
11、上说,社会需要是工程活动的源泉和动力,也是工程活动得以进行并得到认可的条件和保证。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人类需要的资料,社会需要的不断高级化推动了工程活动的整体历史变迁。应该注意到人的需要具有无限性和广泛性。社会需要的时代趋势决定了每个时代工程活动的主导方向和风格。追求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安全和开拓生存空间作为时代的社会需要,必然要成为当代工程发展主要方向和任务。同时多维的社会需要推动了各种工程活动的具体发展。,五、工程活动的发展动力,2政府激励与控制力 满足政府需要的工程无疑需要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发起,即使是满足市场需求的工程,政府也往往发挥着间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一,为满足社会公共需
12、要,建设和维护相关工程设施历来是各时期政府的一项基础性的社会职能。第二,为满足军事需要和政治需要,直接组织和实施相关工程活动是政府的直接任务。第三,对那些依赖市场机制组织实施的满足市场需求的工程,政府也发挥着重要的社会管理者的作用。3科学技术的支持力 第一,基础科学理论突破为拓展工程领域提供了可能条件。无线电工程、原子能工程、生物工程的开拓都与基础科学理论的突破相关。第二,工程科学的发展为具体的工程活动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根据。如采煤学、桥梁工程学、炼钢学、采油工程学德发展 第三,技术的进步为具体工程活动的进步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离开了科学、技术的支持与推动,现代工程根本无法进行,更谈不上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 辩证法 第四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19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