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章.ppt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章.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二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2-1 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2-2 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2-3 传递函数(transfer function),2-4 动态结构图,2-5 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2-6 典型反馈系统传递函数,2,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任务与体系结构,3,时域模型微分方程复域模型传递函数频域模型频率特性(第五章),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4,分析和设计任何一个控制系统,首要任务是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数学模型 描述系统输入、输出变量以及内部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建立数学模型的目的 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是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的首要工作(或基础工作)。自控系统的组成可以是电气
2、的、机械的、液压或气动的等等,然而描述这些系统的模型却可以是相同的。因此,通过数学模型来研究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摆脱各种不同类型系统的外部特征,研究其内在的共性运动规律。,概述(1),5,3.建模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分为解析法和实验法(1)解析法本课研究,概述(2),解析法:依据系统及元件各变量之间所遵循的物理、化学定律列写出变量间的数学表达式。,实验法:对系统或元件输入一定形式的信号(阶跃信号、单位脉冲信号、正弦信号等),根据系统或元件的输出响应,经过数据处理而辨识出系统的数学模型。,(2)实验法 系统辩识课研究,6,总结:解析方法适用于简单、典型、常见的系统,而实验方法适用于复杂、非常见
3、的系统。实际上常常是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建立数学模型更为有效。,4.数学模型的主要形式:图 模 型:结构图 数学模型: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传递函数、频率特性、状态空间表达式,概述(3),7,5.“三域”模型及其相互关系,概述(4),8,2-1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3.消去中间变量,得到输出量与输入量关系的微分方程。标准化微分方程,惯例把与输入量有关各项写在方程右边,把输出量有关各项写在方程左边,方程两边各导数项均按降幂排列。,返回子目录,基本步骤:,分析各元件的工作原理,确定元件的输入量和输出量(必要时还需考虑扰动输入量和引入中间变量),2.从输入端开始,根据各元件在工作过程中所遵循的物
4、理或化学定律列出微分方程。,9,列写微分方程的一般方法,例1.列写如图所示RC网络的微分方程。,10,i为流经电阻R和电容C的电流,消去中间变量i,可得:,令(时间常数),则微分方程为:,解:(1)确定输入:ur 输出:uc,(2)列原始方程 由基尔霍夫定律得:,(3)消去中间变量 并标准化,它是一个一阶线性定常微分方程。,11,例2 求RLC电路的微分方程,解:(1)确定输入:ui(t)输出:u0(t),(2)列原始方程设 i(t)为流过电阻R和电容C上的电流。根据基尔霍夫定律:,(3)消去中间变量 并标准化,T称为时间常数,为阻尼比。是二阶线性定常微分方程。,例3.设有一弹簧-质量-阻尼动
5、力系统如图所示,当外力F(t)作用于系统时,系统将产生运动,试写出外力F(t)与质量块的位移y(t)之间的动态方程。其中弹簧的弹性系数为k,阻尼器的阻尼系数为f,质量块的质量为m。,13,分析质量块m受力,有外力F,弹簧恢复力-Ky(t)阻尼力-,解:(1)确定输入:F(t);输出:y(t),(2)列原始方程:,所以,牛顿第二定律,SF=ma,14,式中:ym的位移(m);f阻尼器的阻尼系数(Ns/m);K 弹簧弹性系数(N/m)。,(3)标准化,,则式 可写成,令,即,15,T称为时间常数,为阻尼比。显然,上式描述了mKf系统的动态关系,它是一个二阶线性定常微分方程。,16,例4 电枢控制的
6、他励直流电动机,建立输入电压ua和输出转角m微分方程.,解:(1)确定输入输出量:输入量:给定输入-电枢电压ua 输出量:电动机转角m,(2)列写原始方程引进中间变量、,17,(3)从式(2-8)(2-11)中消去中间变量 并标准化,可见,数学模型是由系统结构,元件参数以及基本运动规律所决定的。同一系统,从不同角度研究数学模型不一样。,18,列写微分方程要注意:确切反映系统的动态性能,忽略次要因素,简化分析计算。在一般情况下,描述线性定常系统的微分方程为C(t)为输出量,r(t)为输入量,所有系数为实常数。对实际系统有nm。,返回,19,22 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严格地说,实际控制系统的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动控制 原理 第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19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