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介入治疗与护理.ppt
《肿瘤的介入治疗与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的介入治疗与护理.ppt(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肿瘤的介入治疗与护理,一、概述,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benign)和恶性(malignancy)两大类。,(一)、流行病学状况: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人类死亡的第一或第二位原因,每年全世界约有700万人死于癌症在我国已排在第二位。70年代到90年代,肿瘤死亡率已呈明显上升趋势。,一、概述,目前肿瘤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仪器、实验室诊断和病理诊断;肿瘤标志物、PCR、gene chip 技术等 影像学发展方向:发展特意性更强,灵敏度更高的分子和免疫诊断及预后指标,通
2、过对基因表达谱的研究使TNM分期发展为TNMG分期(G:是肿瘤的良恶性分度),将是未来肿瘤诊断学研究的一个方向。,二、诊断,三、肿瘤的综合治疗,随着对肿瘤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恶性肿瘤逐渐地被看成为一种全身性疾病肿瘤治疗观念便发生了明显的转向肿瘤综合治疗观应运而生。,肿瘤综合治疗,肿瘤综合治疗:是指根据病人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和发展趋势,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大幅度地提高治愈率。,外科治疗,药物治疗,放射、介入治疗以及其他,肿瘤综合治疗,进入21世纪以来,肿瘤的介入微创治疗技术已逐渐引起医学界的重视,肿瘤治疗所倡导的“微创、靶向、局部、个体化”已成为肿瘤治
3、疗的主旋律。肿瘤介入诊断和微创治疗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微创;2、定位准确,疗效明确;3、重复性好;4、副作用小,并发症少。,肿瘤的介入微创治疗,四、肿瘤的介入治疗,肿瘤介入放射学,肿瘤介入放射学 是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Seldinger 穿刺插管技术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肿瘤诊断和治疗学科。,在X线、CT、B超等影像技术的导引下,将特制的导管或者穿刺针插入人体的病变区域,经过导管或穿刺针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药物灌注,局部栓塞,减压引流以及结构功能重建等诊疗手段实施,以达到对肿瘤进行诊疗或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在肿瘤
4、治疗上具有“无孔不入,无孔也入”的特点。,肿瘤介入放射学,肿瘤介入治疗特点,创伤小,安全易行定位准确,疗效明显副作用小,并发症少,肿瘤的介入治疗方法,血管内治疗经皮动脉化疗灌注术(TAI)经皮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等非血管治疗物理消融术:射频、微波、HIFU刀、氩氦刀化学消融术:无水乙醇、乙酸等放射性粒子植入等,(一)肿瘤的血管性介入治疗,1.必备器械:穿刺针、导丝、导管2.穿刺插管途径:股动脉、肱动脉或锁骨下动 脉3.方法:采用Seldinger穿刺法,血管介入技术,(一)肿瘤的血管性介入治疗,动脉灌注疗法(transcatheter arterial infusion,TAI)是通过导
5、管选择性将药物直接注入肿瘤的一支或多支供血动脉,以达到提高肿瘤组织药物浓度、增加抗肿瘤作用的目的。,1、动脉灌注疗法(TAI),(一)肿瘤的血管性介入治疗,主要的理论基础是:通过动脉导管直接超选择到肿瘤的供血动脉,在此处进行化疗药物的灌注,化疗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区域,提高肿瘤细胞与化疗药物的接触时间和作用浓度,从理论上讲,作用于肿瘤细胞的药物浓度提高10倍,化疗药物的作用效果可以提高100倍以上。这样,局部的高浓度药物可以获得显著的化疗药物杀伤作用效果,同时又可减少全身的不良反应。,动脉灌注疗法(TAI),(一)肿瘤的血管性介入治疗,适应证:适应于各种实质性脏器和骨、软组织中晚期肿瘤或手术后、
6、放疗后肿瘤复发以及转移。如肝癌、肺癌、头颈部癌、乳腺癌、胆管癌、胰腺癌、食道癌等。常用的化疗药物有丝裂霉素(MMC)、顺铂(DDP)、5-氟尿嘧啶(5-FU)、阿霉素(ADM)等,多联合用2种或3种药物一次性大剂量灌注,3-4周重复一次。,动脉灌注疗法(TAI),细胞周期时相及其特点,时相 经历时间 生化事件 G0 休止期 不定 休止状态 G1期 数小时-数天 RNA与蛋白质合成(DNA合成前期)S期 5-30小时 DNA合成(DNA合成期)最长60小时 G2期 1-2.5小时 RNA与蛋白质合成(DNA合成后期)M期 小时 染色体组装(细胞分裂期),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CNSC,A 抗肿瘤
7、抗生素 ADM EPI MMCB 亚硝脲类 卡氮芥C 烷化剂 马利兰 氮芥 环磷酰胺D 杂类 DDP CBP 草酸铂 可杀伤各增殖状态的细胞,包括G0期,在大分子水平上破坏DNA的双链,与之结合成复合物,因而影响RNA转录与蛋白质合成,作用与X射线相似,细胞周期特异药物CCSC,M 期 喜树碱 紫杉醇 泰素帝 长春花硷 G1期 门冬酰胺酶 皮质类固醇 G2期 平阳霉素 博来霉素 依托泊苷 S 期 5-氟尿嘧啶 健择 甲氨蝶呤 作用于细胞特定周期的药物,化 疗 药 特 点,CCNSC对癌细胞杀伤强而快,浓度-时间曲线中,浓度关系大,浓度增加一倍,作用增加十倍 CCSC对癌细胞的杀伤弱而慢,浓度-
8、时间曲线中,与时间成正比。,为使化疗药物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非特异性药物宜一次注射(ADM,DDP)特异性药物宜缓慢滴注或肌注(5-Fu)联合化疗中常以两类药物共同应用,肿瘤的介入治疗-化疗药,选 药 原 则,细胞周期非特异性化疗药(ccnsc 浓度是主要因素,ccsc 时间是主要因素)特定肿瘤敏感药:单药有效联合用药:作用机理不同,毒副作用不叠加机体功能,灵活调整,禁忌证:白细胞过低;肝肾功能严重不全;严重的出血倾向;造影剂药物过敏;高血压未良好控制;糖尿病控制不佳。,动脉灌注疗法(TAI),(一)肿瘤的血管性介入治疗,不良反应和并发症:1.穿刺部位局部出血、皮下血肿;2.
9、血管创伤形成夹层或假性动脉瘤;3.支气管动脉化疗灌注时可能因血管痉挛或与脊髓 动脉存在交通支,造成脊髓损伤;4.化疗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动脉灌注疗法(TAI),(一)肿瘤的血管性介入治疗,肺癌的灌注治疗,将栓塞剂通过导管注入靶动脉血管内,使其闭塞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称为动脉栓塞疗法(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它常与化疗相结合,即将化疗药物与栓塞剂混合在一起进行栓塞可起到化疗性栓塞的作用,称之为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2、动脉栓塞疗法(TA
10、E),(一)肿瘤的血管性介入治疗,(一)肿瘤的血管性介入治疗,动脉栓塞疗法(TAE),常用栓塞剂:碘油 化疗药载体;更准确界定肿瘤;明胶海绵 中效;近端栓塞;合用自体凝血块和组织 短效;紧急止血不锈钢圈 永久 闭塞A-V瘘,保护性栓塞无水酒精 永久(组织脱水蛋白凝固)超选微球、微囊,(一)肿瘤的血管性介入治疗,动脉栓塞疗法(TAE),适应证:适用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肝血管瘤、肾癌、盆腔肿瘤等的治疗以及鼻咽癌、肺癌、消化道、盆腔肿瘤大出血时的栓塞止血等。,(一)肿瘤的血管性介入治疗,动脉栓塞疗法(TAE),禁忌证:基本同动脉化疗灌注。肝癌时严重黄疸、门静脉主干瘤栓、严重腹水也不宜行肝动脉栓塞。
11、,分类:二类,根据治疗目的术前辅助性栓塞姑息性栓塞治疗,(一)术前辅助治疗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良性肿瘤、肿瘤样变及有手术指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前栓塞术后24h至2周内进行手术,术前栓塞的目的,阻断血供减少出血,视野清晰利于术中分离和彻底切除;降低术中静脉播散的几率。脑膜瘤 肾癌 骶尾部肿瘤,鼻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肝血管瘤栓塞治疗,肝血管瘤栓塞治疗,肝血管瘤栓塞治疗,肝血管瘤栓塞治疗,子宫肌瘤 介入栓塞模式图,宫颈鳞癌,(二)姑息性治疗恶性肿瘤的姑息性治疗的目的是抑制肿瘤生长减少肿瘤体积减轻肿瘤引起的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晚期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局限:无法完全使肿瘤坏死;肿瘤转移,肝癌栓塞前后
12、,肝右肿瘤动脉发自肠系膜上动脉,碘油化疗药乳剂栓塞后,肿瘤染色,术后复查CT,肝癌术后肝内播散,造影表现,栓塞后,造影表现,栓塞后,肾癌 髂骨转移,1.一般介入技术所致并发症和化疗药物的副反应(如前所述)。2、栓塞反应及并发症栓塞反应:是指靶器官栓塞后出现的、预料中的症状 和体征,对症处理后可康复,又称之为 栓塞后综合症包括疼痛、发热、消化道反 应等并 发 症:是指术后出现的不期望发生的症状和体 征,轻者可治,重者可致残或致死。,栓塞反应及并发症,(一)肿瘤的血管性介入治疗,(一)、栓塞反应(栓塞后综合征)1.疼痛:缺血、水肿、包膜受刺激 2.发热:坏死物质或明胶海绵吸收热 3.消化道反应:恶
13、心、呕吐、腹胀等(二)、并发证 1.过度栓塞 2.误栓(返流性和顺流性)3.感染,4、血管性介入治疗的护理,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向首次接受介入的患者介绍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消除疑惑心理,说明介入治疗的目的、方法、预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并说明介入治疗的安全性、重要性及优越性。请手术成功的病友介绍自身体会,使患者消除焦虑、紧张及恐惧心理并积极配合治疗。介入治疗当天通知家属陪同,使患者更有安全感。,术前护理,(2)做抗生素、碘过敏试验(3)备腹股沟及会阴部皮肤。(4)术前4小时禁食。(5)术前30分钟应用镇静剂和止痛药。(6)术前训练在床上解大、小便。(7)术前晚要让患者充分休息
14、。(8)术前如发现患者有以下情况应及时报告主管医生考虑暂停手术,高热、感冒、女性患者月经期间、备皮部位有感染等。,术后护理,穿刺点护理:(1)穿刺侧肢体卧床平伸12-24小时,穿刺部位压沙袋或手压20-30分钟,适当加压,避免过分用力。(2)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出血、血肿,观察穿刺侧肢远端血液循环情况,可指导家属按摩穿刺侧肢体,或患者多活动足部,防止形成血栓。,术后护理,3、按医嘱给予静脉补液,观察尿量及性状。若用铂类药物,术后3天给予水化疗法,每天补液在2500ml以上。应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嘱患者多喝水或增加输液量,以减少化疗药物对肾脏的损害。如出现少尿、血尿,立即报告医生,
15、及时利尿,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溶液以碱化尿液。,术后护理,4、发热护理 发热是栓塞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热大多是由于化疗药物或栓塞剂注入肿瘤组织使瘤组织坏死,机体吸收坏死组织所致。一般在栓塞化疗后13天内出现,通常在38左右,经过对症处理后714天可消退。对栓塞化疗患者,术后3天内应每日测量体温4次,当腋温为38.5以上时应嘱患者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含丰富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汤、果汁,选择不同的物理降温法如冰敷、温水或乙醇擦浴、温盐水灌肠,若无效则按医嘱使用解热镇痛药,如百服宁、消炎痛栓,必要时家用地塞米松等。患者高热时还要保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肿瘤 介入 治疗 护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18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