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管理法规简介.ppt
《职业健康管理法规简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健康管理法规简介.ppt(1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健康管理法规简介,主要内容,一、职业卫生基本术语二、我国职业卫生现状三、国家职业健康管理职能划分四、职业健康法规和标准五、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六、职业病防治十二五规划,引 言,职业健康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健康。随着全国生产安全形势出现较大好转,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安全生产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红伤”(即安全生产事故)逐渐减少,“白伤”(即职业危害和职业病)则应进一步受到关注,职业健康提到重要地位当前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应该是认真贯彻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贯彻执行国家职业健康法律法规、规范、技术标准,加强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
2、防治,为职工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作业环境,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水平。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它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企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就要做好职工的健康保护,将由控制事故、减少伤亡向减少职业病危害对职工健康的影响,为职工提供良好工作场所,进而实现“舒适工作”的转变。我们的终极目标让员工到退休之时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去享受天伦之乐,职业健康(劳动卫生、职业卫生):指对工作场所内产生或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健康损害进行识别、评估、预测和控制的一门科学,其目的是预防和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健康影响和危险,使工作适应劳动者,促进和保护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的身心健
3、康。职业性有害因素:又称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活动中产生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职业危害: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工作有关疾病、职业病和伤害。,一、基本术语,一、基本术语,职业性伤害:职业活动中所发生的伤害(工伤、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职业禁忌证)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工作有关疾病:是与多因素相关的疾病,在职业活动中,由于职业性有害因素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导致劳动者罹患某种疾病或潜在疾病显露或原有疾病加重。职业禁忌:劳
4、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性有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劳动者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健康 指整个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一、基本术语,预防 指预先采取防范措施,这是贯彻于职业病防治活动全过程的根本措施。它包括为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所采取的一切措施,特别强调前期预防,强调从职业病危害源头采取措施。消除 指依靠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其他治理措施,用无毒材料、工艺代替有毒材料、工艺,根除工作场所已经存在的职业病危害。
5、控制 指对工作场所、职业活动过程中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评价、干预措施。目的是保证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一、基本术语,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的工艺,技术和材料,合理利用职业病防护设施及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减少劳动者职业接触的机会和程度,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发生。二级预防:又称发病预防,通过对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结合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监测,以早期发现劳动者所遭受的职业危害。三级预防:对患有职业病和遭受职业伤害的劳动者进行合理的治疗和康复。,一、基本术语,工作场所: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并由用人单位直接或间接控制的
6、所有工作地点。工作地点: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而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岗位和作业地点。接触水平:职业活动中劳动者接触某种或多种职业性有害因素浓度(强度)和接触时间职业接触限值: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物理性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限值和最高容许限值,二、我国职业卫生现状,职业病防治事关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党的十七大提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预防为主
7、,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对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职业病等疾病的监测与预防控制。职业病防治法实施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开展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和重点职业病专项整治,规范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和劳动用工管理,严肃查处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违法行为,全社会职业病防治意识逐步增强,大中型企业职业卫生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一定遏制。,二、我国职业卫生现状,当前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突出问题是:一是职业病病人数量大。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累计报告职业病70多万例,近年新发病例数仍呈上升趋势。由于职业病具有迟发性和隐
8、匿性的特点,专家估计我国每年实际发生的职业病要大于报告数量。二是尘肺病、职业中毒等职业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尘肺病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约占职业病病人总数的80%,近年平均每年报告新发病例1万多例。三是职业病危害范围广。煤炭、冶金、化工、建材、汽车制造、医药等行业不同程度地存在职业病危害。许多中小企业工作场所劳动条件恶劣,劳动者缺乏必要的职业病防护。四是对劳动者健康损害严重。尘肺病等慢性职业病一旦发病往往难以治愈,伤残率高,严重影响劳动者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五是群发性职业病事件时有发生。近几年发生的河北省高碑店市农民工苯中毒、福建省仙游县和安徽省凤阳县农民工矽肺病、江西秀水等事件,一次性造成
9、几十人甚至几百人患病,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公共卫生问题。,二、我国职业卫生现状,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一是用人单位责任不落实。一些用人单位没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不足,对劳动者健康重视不够,防治主体责任不落实,没有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违法行为大量存在。二是政府监管存在薄弱环节。监管机构不健全,基层监管力量薄弱,部门之间工作衔接不够,没有形成合力。部分地方和部门监管措施不到位,执法不够严格,对违法行为处理不力。三是防治工作基础比较薄弱。许多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工艺落后,设施、设备简陋,职业病防治管理水平低,投入不足。宣传教育培训力度不够,应急救援能力有待加强。,二、
10、我国职业卫生现状,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和主要职业病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以粉尘为主主要职业病以尘肺病为主。尘肺病又以煤工尘肺、矽肺最为严重,尘肺病患者中有半数以上为煤工尘肺,停止粉尘暴露,尘肺病依然进展。高浓度暴露,潜伏期缩短,发病年轻化,严重化。接尘工龄超短。,二、我国职业卫生现状,典型职业病案例1)中石油开县川东北气矿 特大井喷事故:2003年12月23日晚上9点15分左右,中石油川东北气矿突然发生特大井喷事故,来势特别凶猛,富含硫化氢的气体从钻井喷出达30米,高于正常值6000倍的“毒气”硫化氢迅速向四周扩散,造成243人罹难,4000多人受伤,6万多人被疏散转移,9.3万多人受灾。6名责任人以
11、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受到法律制裁,165人受到处分。,二、我国职业卫生现状,2)氯气泄漏事故:2004年4月15日晚,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液氯储罐爆炸事故,9人死亡,多人受伤,附近15万居民被迫紧急疏散。,氯气泄漏事故主要经过 4月15日19时左右,2号氯冷凝器的列管出现穿孔,有氯气泄露,厂部立刻进行紧急处置;4月16日凌晨2点左右,这一冷凝器发生局部的三氯化氮爆炸,氯气随即弥漫;4月16日凌晨4时左右,再次发生局部爆炸,大量氯气向周围弥散;下午5:57,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抢险处置时,陈旧的氯气罐突然发生第三次爆炸,造成9人死亡,事故后果扩大。市政府立即在事故现场指挥部基础上,成立了应急处置领导小
12、组,迅即大范围疏散群众。从16日下午开始,连夜动员群众撤离事故影响区域,江北区、渝中区、沙区共15万余人被有序疏散;动用部队的坦克火炮将尚有爆炸危险的氯气罐摧毁,防止了事态进一步扩大。,3)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河南省新密市28岁工人张海超2004年以来在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上班,先后从事过杂工、破碎、开压力机等有害工种。工作三年多后,张海超被多家医院诊断为尘肺病。但企业拒绝为其提供相关资料(得了职业病,还得工作单位开具证明才能鉴定,这本身就是一个让高污染企业可钻的空子),向卫生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多次反映投诉后,唯一可以开具有效鉴定证明的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却为其作出了“肺结核”的诊断。为寻求
13、真相,“铁了心”的张海超不惜“自残”,到郑大一附院“开胸验肺”。核心提示:按照国家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职业病的鉴定由当地职业病防治所进行。职业病的诊断、鉴定,需要用人单位提供有关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资料。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当事人对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由此导致了职业病防治法的修订。,4)正己烷中毒,在苹果因为iPhone、iPod而获得巨额利润的同时,很少有人会把这家全球著名的企业跟它在中国的合作企业的生存状况联系在一起。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台资企业联建科技是为富士康提供显示屏的上游供应商,2010年2月15日发生二
14、千多员工集体抗议事件,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2月21日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播出“无尘车间的怪病”,报道称,联建科技违规使用正己烷溶剂代替酒精擦拭手机导致40余名员工中毒,出现“职业性慢性中度正己烷中毒”。生产iPhone使用的手机触摸屏,在生产过程要使用酒精或正己烷擦拭触摸屏。正己烷比酒精的挥发速度至少要快四五倍,在相同条件酒精至少需要十几秒钟才能挥发,而正己烷12秒钟就能够挥发。酒精擦拭月产量仅为75万90万个,比使用正己烷少生产225万270万个。使用酒精擦拭手机屏良品率仅在60%左右,而使用正己烷良品率达到了90%以上。,正己烷中毒事件,截至目前受正己烷影响的员工共四十七名,其中轻度三十六名,
15、中度十名,重度一名。未发生员工中毒死亡事件,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5)硫化氢中毒-北京污水井中毒事故7人死亡,据新华社电 2009年6月3日14时30分左右,北京通州区新华联家园北区悦豪物业公司因一污水井排污不畅,工程维修人员维修污水井中的污水提升泵,先后有3人下井作业。作业人员出现中毒情况后,又有7人下井救援,最终10人均硫化氢中毒。在此次事故中6名物业人员不幸死亡,另4人经抢救脱离危险。此后一名参与救援的消防队员在和战友一起先后救出4名中毒人员后,其佩戴的空气呼吸器面罩被受困者拽掉而中毒身亡。,卫生部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情况2008,2008年共检查存在粉尘、石棉、有机溶剂等职业病危
16、害的用人单位115,697家,建设项目7,261项。被检查的用人单位中,共有劳动者2357万人,其中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878万人,占劳动者总数的37.28。设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79,691家,占68.88;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定代表人目标管理责任制的78,588家,占67.93;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或方案的70,300家,占60.76;共配备职业卫生专业人员113,539人,其中专职人员26,068人。,卫生部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情况2008,2008年度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率分别为56.72、56.66、30.57、48.57%,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档率为59.
17、64,对有职业禁忌证的调离率为88.29。2008年在监督检查的用人单位中,共发现疑似职业病12,552例,诊断职业病8,760例。2008年共监督检查建设项目7,261项,其中存在职业病危害的5,916项,占81.48。已完成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2,809项,占47.48;应审查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1,531项,实际审查861项,占56.24;应竣工验收建设项目3,339项,已竣工验收1,961项,占58.73。,卫生部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情况2008,2008年新发各类职业病13,744例。职业病病例数列前3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建筑行业,分别占总病例数的39.81%、13.05%和
18、6.90%。建国以来至2008年底,累计报告职业病共704,602例。2008年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10,829例,死亡病例613例,晋期病例811例。建国以来至2008年底,累计报告的尘肺病病例达638,234例。在10,829例尘肺病新病例中,煤工尘肺和矽肺占89.32,卫生部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情况2008,2008报告各类急性职业中毒309起,中毒病例760例,死亡病例49例,死亡率为6.45%。其中重大职业中毒29起,中毒病例336例,死亡病例49例,死亡率为14.58%。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近60种,引起中毒例数最多的前3位化学物质为一氧化碳、氯气和硫化氢,报告慢性职业中毒1,17
19、1例,引起慢性职业中毒人数排在前3位的化学物质分别是铅及其化合物、苯、二硫化碳,分别为617例(占52.69%)、185例(占15.80%)和124例(占10.59%)。其中818例慢性职业中毒病例分布在中小企业,占69.85%。,卫生部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情况2008,2008年,共报告职业性肿瘤39例。其中,苯所致白血病17例,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12例,焦炉工人肺癌10例。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共报告945例。其中,职业性眼病280例,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236例,职业性皮肤病230例,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82例,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90例(布氏杆菌病89例,森林脑炎1例),其他职业病27例。,卫
20、生部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情况2009,新发各类职业病18,128例。职业病病例数列前3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冶金,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1.38%、9.33%和6.99%。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09年底,累计报告职业病722,730例。2009年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14,495例,死亡病例748例。在14,495例尘肺病新病例中,煤工尘肺和矽肺占91.89。,卫生部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情况2009,报告各类急性职业中毒272起,中毒552例,死亡21例,病死率为3.80%。其中包括重大职业中毒18起,中毒188例,死亡21例,病死率为11.17%。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近50种,引起中毒例数最多的
21、物质为一氧化碳,2009年共报告慢性职业中毒1912例。引起慢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铅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化合物,分别为1082例(占56.59%)、208例(占10.88%)和165例(占8.63%),主要分布在冶金、有色金属和机械行业。,卫生部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情况2009,共报告职业性肿瘤63例。其中苯所致白血病22例,焦炉工人肺癌19例,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11例,联苯胺所致膀胱癌11例。共报告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等职业病1106例。其中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24例(噪声聋居多,达348例),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192例(布氏杆菌病190例,森林脑炎2例),职业性皮肤病1
22、76例,职业性眼病161例,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111例,其他职业病42例。,三、国家职业卫生管理职能划分,2002年职业病防治法出台明确了卫生部职能中央编办发200315号文件,由卫生部、安监局共同管理管理;2008年国务院批准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设立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司 中央编办发2010104号关于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2010年10月8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央编办(2010104号文件精神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0201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做好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141号),三、国家职业卫生管理权限划分,
23、中央编办发200315号文件的规定安全监管部门职责(1)负责制定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和有关违法、违规行为处罚的法规、标准,并监督实施。(2)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依照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发放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负责职业危害申报,依法监督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定和标准情况。(3)组织查处职业危害事故和有关违法、违规行为(4)组织指导、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安全培训工作。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据上述内容负责煤矿企业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三、国家职业卫生管理权限划分,中央编办发2010104号关于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
24、责分工的通知调整完善了职业卫生监管职责分工,明确了职业卫生监管三个环节分别由一个部门为主负责的指导原则,防:(职业危害防治:安监局)、治:(职业病诊断治疗:卫生局)、保:(职业病人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确立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职业卫生预防环节依法实施监管的主体地位。,三、国家职业卫生管理权限划分,安全监管总局职能:起草职业卫生监管有关法规,制定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管相关规章。组织拟订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的用人单位职业危害因素工程控制、职业防护设施、个体职业防护等相关标准。负责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工作,依法监督用人单位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组织查处职业危害事故和违法违规行为
25、。负责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的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及监督检查。负责监督管理用人单位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工作。,三、国家职业卫生管理权限划分,安全监管总局职能:负责依法管理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的颁发工作。负责职业卫生检测、评价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认定和监督管理工作。组织指导并监督检查有关职业卫生培训工作。负责监督检查和督促用人单位依法建立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相关职业卫生检查等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和督促用人单位提供劳动者健康损害与职业史、职业危害接触关系等相关证明材料。负责汇总、分析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等信息,向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职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 健康 管理 法规 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17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