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论(美感的本质).ppt
《美学概论(美感的本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概论(美感的本质).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美感的本质 一、美感在实践中形成(一)“美感”的定义 包括审美感受、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观念等。客观上存在的美,只有通过具体的审美心理活动,才能对审美主体有直接的现实性。即美感的产生。,(二)“美感”产生的条件 1、条件: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状况(社会环境)人类自身的条件(人的主观能力),2、要点:人的生理、心理欲望是导致审美获得产生的最初动因。(1)普列汉诺夫:“对于节奏的敏感,正如一般的音乐能力一样,显然是人类的心理和生理的基本特质之一。”,结论1:人的生理和心理是产生审美活动的内在根据,这种内在根据能否成为现实的审美,决定于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人所受的社会影响。,(2)李泽厚:“积淀”理
2、论。结论2:人与动物的感觉不同,人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举例1:蛇与人的感觉比较。举例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3)美感是服务于人的需要和欲望的,是有不同层次的。A、马斯洛的“层次说”:精神层面 审美层面 精神生态环境因素 心理层面七层次说 生态层面 文化层面 外在生态环境因素 社会层面 物质层面,B、李泽厚:“审美有不同层次,最普遍的是悦耳悦目,其上是悦心悦意,最上是悦志悦神。”悦耳悦目:以视觉、听觉为主的愉快感受。举例:旅游中的审美感受。,悦心悦意:透过视觉和听觉的审美,领悟到某些较为深刻的意蕴。举例:观齐白石的画作。,悦志悦神:美感的最高层次。在凝神默照秀美、崇高
3、的审美对象时,经过不同的心理作用,在审美愉悦中唤起昂奋向上的意象和追求。举例1:黄河“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举例2:“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4)美感是随着人类的进化,社会文明的发展逐渐出现的独立意识形态。,二、什么是美感的本质(一)美感的内涵 广义:指审美个体感受美的各种意识形式。狭义:指由具体审美对象所引起的主观心意状态。,(二)美感的本质 1、唯心主义观点:否定美的客观性,主张从人的精神活动中寻求美的根源。,2、唯物主义观点:肯定美的客观存在,重视对象在美感中的作用,忽视主体在审美中的能动性。,
4、3、心理学角度:康德:一方面是想象力,一方面是理解力。,结论:美感的最终根源和动力来自于社会实践。美感的本质就是实践主体的人对自身创造力量的“关照”。,1、外在自然的人化中,内在自然也得到人化,导致美感的产生与发展。例:狼孩 2、美感随着社会历史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例:“饥不择食”时的狼吞虎咽;“饮食文化”的享受与审美。,三、美感的个体直觉性与社会功利性(一)美感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的表现形式具有个体直觉性。1、直觉性是指美感的直接性、直观性或形象性。举例:普列汉诺夫所言。,2、美感具有不假思索的直觉性。包含理性认识因素。举例: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对美的理解是不同的。,(二)美感具有社
5、会功利性。1、作为个人的直觉感受,美感具有非功利性。例:非洲部落妇女的装饰物。2、社会功利性有淡化的一面,但并没有消失,而是表现得曲折、隐晦。,四、审美趣味的个性差异(一)什么是审美趣味的个性差异 1、在对美的欣赏和判断中,主体会对某些对象以及对象的某些方面表现出特别的喜好和偏爱,这种喜好和偏爱就是审美趣味的个性差异。,2、审美趣味与生活趣味不同,审美趣味体现的是社会性的精神文化要求,它不但有高下之分,而且有健康与病态、进步与落后之别。,举例:1)高雅音乐的欣赏与低俗音乐之别。(2)对于正义的追求与追随低俗之态,3、审美总是通过个体表现出来,因而也就存在着个体差异。,(二)产生审美趣味个性差异
6、的原因 1、个体感知形象的能力不同(1)先天具有和后天训练的不同;(2)生理条件和心理因素不同;,2、个体的心理特点、观察和思维方式不同(1)概括性和整体性不同;(2)分析能力和细节感知能力不同;(3)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不同。,举例:(1)中国戏曲的欣赏虚拟的原则 用细碎的台步和飘舞的水袖表现织女的凌空驾云;用连续的筋斗表现孙悟空来去自如;喂鸡没有鸡,做鞋没有针线等。,(2)红楼梦中:宝钗扑蝶,3、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不同 举例:(1)同是菊花,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怡然自得,田园牧歌 李清照:“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苦闷、忧郁、多愁,(2)同是明月,苏轼:“明
7、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飞进神话的浪漫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思乡情怀,(3)同是秋季: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肃杀、凄冷。毛泽东:“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生命力旺盛,4、个人的心境和情绪不同(1)不同的人心境与情绪的不同;(2)同一个人,不同的心境和情绪。,心境在美感中有两个作用:一是抑制审美情感的产生;二是影响欣赏者以特定的心境看景物。,举例:(1)马克思:“忧心忡忡的穷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2)荀子:“心忧恐,则口衔刍豢而不知其味,耳听钟鼓而不知其声,目视黼黻而不知其状,轻暖平簟而不知其安。”,(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4)“咏柳词”林黛玉
8、:“漂泊一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薛宝钗:“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五、美感的共同性 美感具有复杂多样的个性差异,但也有共性,有客观标准。1、个人的审美趣味总是受社会的审美理想的影响,是一定社会审美理想的具体表现。(1)审美观和审美趣味具有明显的时代性;(2)审美趣味还受民族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3)审美趣味具有一定的阶级倾向。,2、超越不同时代、民族和阶级的共同美感(1)自然美(2)具有永久魅力的艺术美。,3、审美趣味的客观标准 检验美感的客观标准是社会实践。即经过社会实践检验的才是真正具有审美趣味的。举例:希腊雕塑、文艺复兴的绘画、唐诗宋
9、词等。,六、审美感知与审美表象 美感是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一)审美感知 1、概述:审美感知是一系列审美心理活动的最初阶段,是瞬间的、表面的,从它产生联想、想象、情感和思维等更高级的、更复杂的审美心理。,2、审美感知与审美主体的生理快感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是纯感性的,而是渗透着理性和思维的。3、审美感知以视觉和听觉为主,与动物本质不同。,(二)审美表象 1、审美表象是指能够给审美主体带来审美趣味的,曾经感知过的对象和现象。,2、审美表象的心理形式对审美感受起着重要作用。3、审美表象还具有分解和综合感知形象,并进行具象的作用,从而成为审美意象的基础。4、审美感知的表象到意象是互相渗透、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学 概论 美感 本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17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