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专题复习课件.ppt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专题复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专题复习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复习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制造和利用,知识结构,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制造和利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其他生物对有机物的利用,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光合作用的意义,通过食物链获得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利用有机物构建植物体,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为各项生命活动供能,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产物,光合作用的表达式,2、光合作用的概念、条件、场所、原料、产物、表达式及意义?,复习要点,1、课本中有关光合作用三个实验的基本方法步骤、实验现象,以及由此实验得出的相关结论?,3、课本中关于呼吸作用三个实验的现象,以
2、及由此实验得出的相关结论?,5、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以及人类在农业生产上对光合作用的利用等?,4、呼吸作用概念、实质、表达式、场所及意义?,实验一: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设置有光与无光的对照试验,安全溶解叶绿素,遇碘变蓝的部分证明有淀粉,去掉碘液便于观察,叶片遮光的部分不变蓝,未遮光的部分变蓝。,(1)见光的部分产生了淀粉;(2)光是合成淀粉不可缺少的条件,实验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现象:结论:,光合作用的另一产物是()。,氧气,木条复燃,实验三、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步骤:将甲乙两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放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 分别在甲和乙上摘取叶
3、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 分别在两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叶片变化,氢氧化钠的作用是(),现象:,结论:,甲组和乙组构成对照实验,其中的变量是(),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乙中取出的叶片变蓝,甲叶片不变蓝,()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反应式:,原 料:(),条 件:(),场 所:(),产 物:(),实 质,物质转化:无机物,(),能量转化:光能,(),意 义:,1、满足植物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需要;2、为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提供基本食物来源(有机物)、氧气来源、能量来源。,二氧化碳和水,光,叶绿体,有机物和氧气,有机物,化学能,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
4、,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储存能量),1、下列不是光合作用的特点是()A.制造有机物 B.是动物生存的基础 C.维持碳氧平衡 D.是生物的共同特征2、(2011年山东泰安)小麦、玉米、大豆等种子内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A.植物的呼吸作用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茎的输导作用 D.根的吸收作用3、(2010年乐山)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必须有光照 B.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生存的根本保障 C.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绿色植物所有的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练习,D,B,D,4、将一颗银边天竺葵(边缘呈白色)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
5、选一健壮的叶片如图所示,用黑纸在A处正反面遮住,然后将整个植物体移到阳光下。数小时后,把选择的叶片摘下,脱去叶绿素,加碘液后的变化是:,(1)A处颜色,原因是被黑纸遮住没有,从而没有 的形成,说明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有。(2)B处颜色。(3)C处没有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4)将植株放置在黑暗处24小时的目的是。,不变蓝,光,淀粉,光,变蓝,叶绿体,将原来的淀粉转运或消耗完,例1【08四川绵阳】探究:小兰为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图3-4-5-1,图3-4-5-1,(1)当图甲中试管内的气体充满二分之一左右时,迅速取出试管并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管口内。结果卫生香猛烈燃烧起来(如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绿色植物 生物圈 有机物 制造者 专题 复习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16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