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暨南大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原理(暨南大学.ppt(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统计学原理,主讲:茂名职业技术学院 经管系 高翔,E-mail:联系电话:邮编地址:525000 茂名市官山三路38号大院华景花园4栋15梯302房应用教材:统计学原理(第六版),谢启南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6版,2,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3,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读者明确统计整理的概念和程序,认识统计分组的意义和作用,掌握统计分组和变量数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统计资料汇总的方法和技巧,了解统计表的结构、种类和制表规则。二、学习重点与难点本章学习重点是统计分组的概念、作用,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难点是掌握并运用统计分组的
2、种类。三、授课时间本章需要4学时。,4,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程序,一、统计整理的意义 1、统计整理的概念 对调查所得原始材料进行科学分组与汇总和对以往的材料进行再加工。2、统计整理的作用 统计工作的中间环节;积累历史资料的必要手段。二、统计整理的程序 审核分组汇总制表,统计整理是承上启下的过程,是统计调查的继续也是统计分析的基础。,5,第二节 统计资料审核,一、审核资料的完整性和及时性 二、审核资料的正确性 三、历史资料的审查 四、资料审查后的订正,审核很重要,准确的资料是进行正确统计分析的关键。,6,二、审核资料的正确性(案例分析),2010年3月8日,理财周报刊登了题为“中粮地产被指造
3、假:3年沦落末流 回报率低如债券”的报道文章,报道提出了如下不实质疑:质疑一:我司现金流量与净利润不匹配,并以此得出结论认为公司“盈利数字存在巨大水分”。理财周报认为:2005年至 2009年前三季度,我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1.4亿、-0.2亿、-3.6亿、-34.7亿、4.4亿,累计净流出 32.64亿。但同期间内,我司营业毛利却达 16.94亿。“中粮地产 2008年盈利数字和现金流量差得比较远,资金问题主要出现在存货上。中粮地产 2008年存货有 50.1亿,而 2007年末只有 13.03亿,足足增加 37亿,年增长率高达 284%”。“盈利部分的数字可以通过会计规则进
4、行修饰,但现金流量却很难胡来。2008年中粮在账面盈利 1.47亿的情况之下,却出现 34.77亿的巨额现金流出,我只能说中粮地产的盈利数字存在巨大水分。”质疑二:我司所得税与利润总额比例不匹配,并以此得出结论认为公司“玩利润粉饰”。理财周报认为:我司2005、2006年所得税/利润总额分别为8.0533%和6.4114%,均低于10%。2007年,这一指标升至15.3769%,仍然远低于正常指标范围。2008年,我司盈利出现近年来的最大回落,该指标上涨至31.4089%,接近正常范围。但接下来 2009年前三季度,该指标又迅速下滑至12.7076%,远低于正常值。该报以此推断我司“玩利润粉饰
5、”。,7,【利润构成与盈利能力】,8,9,资料来源(本文来源:华夏时报),10,二、澄清说明 经核实,本公司针对上述质疑事项说明如下:(一)质疑一不符合公司实际情况。(1)公司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匹配情况与房地产开发行业和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相一致房地产项目开发需要的资金量较大,开发周期较长,且前期投入较大,因此就单个房地产开发项目而言,前期会有较多的经营性现金净流出,而后期会有较多的经营性现金净流入。本公司自 2005年开始逐步调整业务结构,转为以住宅地产开发为主。虽然目前正在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数量较少,但在作为中粮集团住宅业务发展平台的战略目标下,本公司也在逐步加大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力度。在加大房
6、地产开发投入而现金流入滞后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阶段性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以及经营性现金流量与净利润不匹配的情况。实际上,这也是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普遍客观现象。(2)公司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不匹配情况并不能反映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公司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各年度及 2009年的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1.4亿元、-0.2亿元、-3.6亿、-34.7亿元、4.4亿元,合计-32.64亿元。2008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出现较大负值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年公司支付北京后沙峪项目竞拍土地成本约 27亿元(含契税)及支付天津六纬路项目投入约 7.5亿元。较大的经营性现金净流出主要反
7、映了公司当年加大了房地产项目获取与开发的力度,但不能据此推断公司资产质量与盈利能力处于较差的水平。实际上,公司很多住宅地产项目销售状况良好,比如:北京后沙峪项目一期于 2009年 11月份开盘,一经推出即销售一空,实现签约销售金额 8.77亿元。,11,(二)质疑二不符合公司实际情况。(1)所得税费用与利润总额的比例不能完全客观反映一个公司的税负水平,我公司所得税费用与利润总额的匹配比例与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相一致第一,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概念不一致,所得税不能直接按照利润总额乘以税率得出,需要按照税法规定调整成应纳税所得额后计算。第二,公司住宅地产开发项目分布全国各地,但目前主要经营项目仍集
8、中在深圳地区。2007年及以前深圳地区项目所得税率享受15%的优惠税率,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深圳地区项目企业所得税率将在 2008年至 2012年的五年期间逐步过渡到 25%,因此公司整体税负水平在以前年度本就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第三,近年来公司的利润总额中除有来自于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地产经营收入外,还有来自于合并报表范围以外公司产生的收益,包括以权益法核算的与万科合作的广州市鹏万房地产有限公司历年确认的经营收益、以成本法核算的新安湖实业有限公司历年分红收益以及投资招商证券等公司的分红回报。该等收益虽计入公司利润总额,但无需再重复计缴企业所得税,由此会导致公司所得税费用与利润总额的比例
9、出现波动;,12,第四,税法与会计处理的一些差异也会导致所得税费用与利润总额的比例出现波动。根据税法规定,公司已支付的土地增值税虽然可以在税前扣除,但超过预缴的土地增值税不允许在缴纳当期所得税前扣除,只有到土地增值税汇算清缴时才允许在汇算清缴当期扣除,该部分支出在会计上会作为递延处理,由此也会带来所得税费用与利润总额比例的变化。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公司 2007年-2009年实际的税负水平如下:项目 2009年度 2008年度 2007年度利润总额 44,983.71 20,145.48 55,430.20所得税费用 7,394.07 6,327.48 8,523.45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 16
10、.44%31.41%15.38%调减:分红确认或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收益 5,703.14 8,601.87 7,680.59调增:土地增值税递延-11,880.00 11,880.00 0考虑上述因素后的应纳税所得额 27,400.57 23,423.61 47,749.61所得税费用 7,394.07 6,327.48 8,523.45所得税费用/考虑上述因素后的应纳税所得额 26.99%27.01%17.85%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 20%-25%18%-25%15%-33%从上表可知,虽然 2007-2009年公司所得税费用与利润总额的比例较低且波动较大,但实际上所得税费用与应纳税所得额的比
11、例较为稳定,这与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基本一致,属正常水平。,13,问题1:主营业务是否增长?问题2:是否有非常庞大的业外收益?(不务正业?)问题3:毛利率与净利润差异是否很大?(管理混乱,运营成本高?问题4:现金流是否缺乏?(可能面临周转不灵)问题5:某个季度应收账款是否突然激增?(财务危机的征兆),14,第三节 统计分组,一、统计分组的概念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 三、统计分组的种类 四、分组标志的选择 五、组数、组距、组限、组中值,15,一、统计分组的概念,1.统计分组:指根据社会经济现象的特点和统计研究的任务,按某个标志(或几个标志)把总体分成若干部分的科学分类。没有统计分组就没有科学的统计
12、。2.统计分组的关键:选择分组标志:使组间差异大,组内差异小 划分各组界限。,16,2.1如何选择分组标志?,分组标志:是指将总体划分为性质不同的组的标准或依据。分组标志选择的要求:1、要符合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2、必须选择最主要的标志作为分组依据3、要考虑社会经济现象所处具体历史条件,17,二、统计分组的作用,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不同类型 揭示社会现象的内部结构 分析社会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18,例如 将我国的经济单位按照所有制性质划分为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个体所有制、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企业五种类型;国民经济三种产业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同一行业的企业按照其生产规模大小划分为
13、大、中、小三种不同的类型;从业人员按三种产业分、按地区分、按城乡分、按行业分等。,各种现象千差万别,多种多样,并在其发展中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和特征。通过统计分组,就可以将不同类型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区分开来,并且经过比较和研究,揭示其发展变化的规律,达到深刻认识总体的目的。,(一)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不同类型,二、统计分组的作用,19,按照某种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组,可以计算出各组数值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或各组之间的比例关系,从而反映出总体的结构状况,加深对现象总体的认识。,【例如】按照地理位置不同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可以观察东、中、西三个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资源的差异
14、,以及它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对人口按照文化程度分组,计算大学及大学以上、大学肄业及在校、高中、初中、小学、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各组人口所占的比重,就能反映社会人口的文化素质构成情况。如果将不同时期的同一总体的结构相互比较,还可以揭示出总体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二)揭示社会现象的内部结构,二、统计分组的作用,20,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相互依存的。一种现象的表现,既是它与其他现象相互作用的结果,也会对其他现象的表现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统计分组,可以反映出现象之间的这种依存关系。,【例如】将商品流通企业按照流转额分组,可以观察商品流通企业的规模与商品流转费用率之间的关系;将农作物播种面
15、积按施肥量分组,用以观察农作物单产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将人口按人均收入分组,以观察收入与储蓄之间的关系等等。,(三)分析现象间的依存关系,二、统计分组的作用,21,三、统计分组的种类,22,(1)简单分组,对总体只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 如国民生产总值按产业分组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三组,等等,按分组标志多少,分为简单分组、复合分组和并列分组,三、统计分组的种类,23,(2)复合分组:,对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进行的重叠式分组.即在按某一标志分组的基础上再按另一个标志进一步分组,评价:更加深入全面地研究总体各个方面的内部结构,但是,采用复合分组时组数会随着分组标志的增加而成倍增加,每组包括的单
16、位数相应的减少,处理不好就会成为繁琐哲学,因此,不能滥用复合分组,也不宜对较小总体进行复合分组,尤其不宜采用过多的标志进行复合分组。,按分组标志多少,分为简单分组、复合分组和并列分组,三、统计分组的种类,24,(3)并列分组,同时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重叠的多种分组 优点:两种或多种分组相互独立而不重叠,既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事物的多种结构,又不致于使分组过于繁琐,故被广泛采用,按分组标志多少,分为简单分组、复合分组和并列分组,三、统计分组的种类,25,并列(平行)分组例,对教师的分类,按性别分类,男性,女性,按职称分类,按年龄分类,高级,中级,初级,青年,中年,共计7组
17、 2+3+2,26,(1)品质分组,是按品质标志进行的分组,即由事物的某种属性分组,如企业按经济类型,行业分组,人口按性别分组等,这种分组反映总体构成和不同属性的事物在总体中的地位和作用(2)数量分组:是按数量标志进行的分组,如商店按商品流转额,职工人数分组,人口按年龄分组等,这种分组的目的在于通过事物在数量上的差异来反映事物在性质上的区别。二者是一对重要的统计分组,统计分组的方法都是围绕这两种分组阐述的.,按分组标志的性质分为品质分组和数量分组,三、统计分组的种类,27,四、分组标志的选择,分组标志:是指将总体划分为性质不同的组的标准或依据。分组标志选择的要求:1、要符合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
18、 2、必须选择最主要的标志作为分组依据 3、要考虑社会经济现象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28,五、组数、组距、组限、组中值,(一)组数 1.组数即将总体分为几组。2.组数的确定分下面两种情况:(1)品质分组的组数由两个因素决定:事物本身的属性特征 统计研究的要求,29,(2)数量分组的组数由两个因素决定,1.全距=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 2.组距=各组最大标志值(上限)各组最小标志值(下限)公式:组数=全距组距 3.组数、组距确定的斯特杰斯经验公式,(一)组数,30,1、组限:指每组两端数值。分上限和下限。,上限:每组的终点数值(最大值)。下限:每组的起点数值(最小值)。,(二)组限,2、组限的形式:
19、,重合式:指相邻两组中,前一组的上限和后一组的下限数值重合。一般用于连续型变量。组距=上限下限 不重合式:指前一组的上限与后一组的下限,两值紧密相连而不相重复。一般用于离散型变量。组距=下组下限本组下限=本组上限前组上限,31,例如:对某城市高校教师家庭的生活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得到54户家庭人均月生活费收入(单位:元)资料如下:1160 1360 1580 1770 2380 1070 1540 1720 19701100 1350 1460 1940 920 2300 1240 1580 1710 1420 1050 1310 1670 2080 1400 1280 1390 1550 84
20、0 1120 1540 1650 1500 1120 1330 1730 1870 1080 810 1350 1590 1880 1460 1200 1490 1630 990 1860 1570 2120 1300 1750 2060 870 1840 全距=2380-810=1570 若组距=200 组数=15702007.88组各组组限为:800-1000,1000-1200,1200-1400,1400-1600,1600-1800,1800-2000,2000-2200,2200-2400若组距=300 组数=15703005.26组 各组组限为:800-1100,1100-140
21、0,1400-1700,1700-2000,2000-2300,2300-2600,32,1.组中值:是各组上下限之间的中点值。代表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2.组中值计算公式,(三)组中值,组中值=(上限下限)2=下限组距/2=上限组距/2(重合式组限)=(本组下限下一组下限)2=本组下限组距/2=下组下限组距/2(不重合式组限),33,组中值:各组上下限的中点值,代表组内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重合式组限时:组 距=上限下限 组中值=(上限下限)2=下限组距/2=上限组距/2 不重合式组限时:组 距=下组下限本组下限=本组上限前组上限 组中值=(本组下限下一组下限)2=本组下限组距/2=下组下限组
22、距/2 组距式分组中:第一组开口(多少以下),组中值上限相邻组组距/2 最后一组开口(多少以上),组中值下限+相邻组组距/2,(三)组中值,34,全距与组距 等距与异距 组限与组中值 开口组与闭口组 连续组距分组 重叠组限“含下不含上”原则 不连续组距分组,组距式分组举例,例:学生按成绩分组(分),(1)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2)60以下 6069 7079 8089 90以上,组距=80-70=10,上限:80 下限:70,开口组,闭口组,组中值,组中值,组中值,重叠组限值70归于7080组,不连续组距式分组,连续组距式分组,35,第四节 统计汇总,一、统计汇
23、总:即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统计资料归并到各组中去,并计算各组和总体的合计数(包括单位总数和标志总量)的工作过程。二、统计汇总的形式:1、逐级汇总 2、集中汇总 3、汇审汇编 4、综合汇总 三、统计汇总的技术 1、手工汇总 2、电子计算机汇总,36,第五节 分布数列,分布数列也称次数分布或次数分配,指反映总体单位在各组分布状况的一系列数字。分布数列组成要素:1、组的名称 2、各组次数(也称频数)或频率,37,相关概念,频数:也称次数,是落在各类别中的数据个数.比例:是一个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数量占总体数据的比重,通常用于反映事物的构成,假定总体数量为N被分成K个部分,每一部分的数量分别为N1,N2
24、Nk,则比例定义为Ni/N,各部分比例之和为1 百分比:将比例乘以100就是百分比或百分数.它是将对比基数抽象为100计算出来的,用%表示,它表示有100个分母有多少个分子.比率:是各不同类别的数量的比值.比率不是总体中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对比关系,因而比值可能大于1,为方便起见,常用100作为基数,比如人口性别比:男女比例105:100,38,频数密度(单位组距内分布的频数):采用异距分组,各组次数(频数)的多少受到组距不同的影响,为消除异距分组所造成的影响须计算频数密度.频数密度的计算公式:频数密度=频数/组距 各组频数密度与各组组距乘积之和等于总体单位数,相关概念,39,例:某城市居民关注广
25、告类型的分布,40,分布数列的分类,41,(一)按分组标志不同分为品质数列和变量数列,1.品质分布数列例:,分布数列的分类,42,2.变量数列例:,(一)按分组标志不同分为品质数列和变量数列,分布数列的分类,组距式数列,43,(二)按照分组形式不同分为单项式数列和组距式数列,1.单项式数列:各组由一个具体的变量值(单项)来表示的数列。单项式分组一般适用于离散型变量且变量变动范围不大的场合。,分布数列的分类,44,【例】己知某车间有24名工人,他们的日产量(件)分别是:20,23,20,24,23,21,22,25,26,20,21,21,22,22,23,22,22,24,25,21,22,2
26、1,24,23.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编制变量数列。,单项分组举例,45,编制结果如下:,单项式数列,46,(2)组距式分组:组距式分组是以变量值变动的一定范围(区间)作为一组,区间的距离就是组距。这样的分组所形成的变量分配数列叫组距式变量数列,简称组距数列。每一组变量值中,其最小值称为下限,最大值称为上限。对于连续型变量或者变动范围较大的离散型变量,适宜采用组距式分组。组距式分组分为:间断式组距分组和连续式组距分组,(二)按照分组形式不同分为单项式数列和组距式数列,分布数列的分类,47,间断组距式分组和连续组距式分组(1)间断组距式分组:是指组限不相连的分组。(2)连续组距式分组:凡是组限相连(或
27、重叠)的分组,即以同一数值作为相邻两组的共同界限的分组。统计上规定:“上限不在内”原则,凡是总体某一个单位的变量值是相邻两组的界限值,这一个单位归入作为下限值的那一组内。离散型变量,可间断组距式分组,也可连续组距式分组 连续型变量,只能采用连续组距式分组。,分布数列的分类,48,按次数分布不同分为钟型分布数列、U型分布数列、J型分布数列,1.钟型分布:,特征是“两头小,中间大”,即靠近中间的 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多,靠近两端的变量值 分布的次数少,其形状宛如一口古钟。,分布数列的分类,49,钟形分布具体可分为对称分布和非对称分布。,对称分布的特征是中间变量值分布的次数最多,两侧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则随
28、着与中间变量值距离的增大而渐次减少,并且围绕中心变量值两侧呈对称分布,如图。,分布数列的分类,50,对称分布中的正态分布最为重要,许多社会经济现象统计总体的分布都趋近于正态分布。例如,农业平均亩产量、零件公差、商品市场价格、身高、体重、智商、纤维长度、细纱强度、粮食作物产量等。正态分布在社会经济统计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在非对称的分布中,有不同方向的偏态,右偏(图2),左偏(图3),分布数列的分类,51,右偏 左偏,分布数列的分类,52,2U形分布 U形分布的特征与钟形分布恰恰相反,靠近两端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多,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少,形成“两头高、中间低”的分布持征。绘成曲线图,象英文字母
29、“U”字。如图所示。,分布数列的分类,53,有些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表现为U形分布,例如人口死亡率分布。由于人口总体中幼儿死亡人数和老年死亡人数均较高,而中年死亡人数最低,因而按年龄分组的人口死亡率便表现为U形分布。,分布数列的分类,54,3.J形分布 J形分布有两种类型。正J形分布是次数随着变量值的增大而增多,绘成曲线图,犹如英文字母“J”字。反J形分布是次数随着变量值的增大而减少,绘成曲线图,犹如反写的英文字母“J”字,图形如下:,分布数列的分类,55,在社会经济现象中,有一些统计总体呈J形分布。例如,资本主义社会中,投资额按利润率大小分布,一般均呈正J形分布;而人口总体按年龄大小分布,则一
30、般均呈反J分布(如成年人数量按年龄大小分组,表现出年龄越高,人数越少)。,分布数列的分类,56,简单分布数列的编制,1、品质分布数列的编制:,只需将品质标志的表现一一排列出来,然后汇总出每一种标志表现出现的次数即可。如下例:,57,2、变量分布数列的编制:,第一步:将原始资料按数值大小依次排列。,第二步:确定变量的类型和分组方法(单变量分组或组距分组)。,第三步:确定组数和组距。当组数确定后,组距可计算得到:组距=全距/组数 全距=最大变量值最小变量值。,第四步:确定组限。(第一组的下限要小于或等于最小变量值,最后一组的上限要大于最大变量值。或者第一组和最后一组采 用”以下”和”xx以上”表示
31、),第五步:汇总出各组的单位数(注意:离散型变量各组单位数的汇总方法),计算频率,并编制统计表。,步骤为:,58,编制等距数列,适用于总体单位的标志值变动 比较均匀的情况,己知某地区某年50个商店商品销售额的资料如下(单位:百万元):7.4 12.6 29.0 2.0 12.4 7.0 14.8 17.5 15.0 18.2 18.7 15.5 12.8 26.0 17.3 8.3 14.7 12.0 3.5 6.8 25.0 19.3 6.4 4.0 11.9 8.5 13.2 14.5 17.1 15.6 13.4 4.5 9.5 20.0 15.7 6.0 11.4 23.0 14.2
32、16.7 21.0 16.0 13.6 10.0 13.9 5.0 5.8 10.5 16.3 22.0 要求编制组距数列。,实例,2、变量分布数列的编制:,59,编制步骤:,求变异全距,确定组距及组数,R组距(d)组数(m),60,计算组数(组数不宜过多,也不宜太少),上例中,取d=5,则有,61,确定组限,62,计算次数,编制 结果:,25+(25-20)/2=27.5,63,等距数列分布图绘制的步骤:,(1)以横轴代表变量,并在上面标出各组组限值所在位置,以纵轴代表次数(2)以各组组距为宽,各组次数为高,绘出各组所对应的直方图(3)将各直方图上端的中点连成一条折线,就形成次数分布曲线,简
33、单次数分布图的编制,64,【例】某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分布情况,画出直方图:,65,分组数据直方图,66,遇到异距数列时,则通常按各组的标准组距次数绘制直方图以表示其分布.标准组距次数=频数密度标准组距 其中:标准组距通常是组距数列中的最小组距 频数密度=某组频数/某组组距 绘制分布图的步骤:(1)以横轴代表变量,并在上面标出各组组限值所在位置,以纵轴代表各组的标准组距次数(2)以各组组距为宽,各组的标准次数为高,绘出各组所对应的直方图,简单次数分布图的编制,67,【例】某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情况:,68,分组数据曲线图(曲线图的绘制),69,累计次数分布表的编制 以下累计:即从低组到高组累计,表
34、示该组上限以下的次数(频率)有多少。以上累计:即从高组到低组累计,表示该组下限以上的次数(频率)有多少。,累计次数分布图的编制 编制方法:以变量为横轴,累计次数和累计频率为纵轴,绘制累计次数分布表。,累计次数分布:可以说明截止到某一组变量值以下或以上所对应的分配次数是多少,累计次数分布,70,累计次数分布折线图的画法和次数分布折线图有些不同。画向上累计分布折线图时,从首组下限开始,将各累计次数组的上限的纵坐标连接起来。画向下累计分布折线图时,从末组的上限开始,将各累计次数组的下限的纵坐标连接起来。,累计次数分布图,71,通过累计频数分配数列可以反映累计到某一组出现的总次数或总频率。想一想:第四
35、组的累计结果说明什么问题?,2,7,21,52,117,169,192,200,1.0,3.5,10.5,26.0,58.5,84.5,96.0,100,8,31,83,148,179,193,198,200,4.0,15.5,41.5,74.0,89.5,96.5,99.0,100,72,第六节 统计资料的显示,(一)统计表 统计表是集中而有序地表现统计资料的表格。统计表的结构 从组成因素看,标题、横行与纵栏、数字资料 总标题(也称统计表的名称),它用概括性的文字简单明了地说明统计资料的时间、基本内容和范围。一般写在表的上部中端。横行标题反映统计表的主要项目,写在表的左方。纵栏标题是统计指标
36、的名称,说明纵栏所列各项资料的内容,写在表内右上方。数字资料也称指标数值,它是统计表的具体内容,列在各横行标题和各纵栏标题的交叉处。任何一个具体数值都由横行标题和纵栏标题所限定。,73,统计表的内容可以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总体,它可以是各个总体单位的名称、总体的各个组,或者是总体单位的全部,这一部分习惯上称为主词。另一部分则是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这一部分习惯上称为宾词。,统计表的内容,74,统计表的内容,表 2000年A国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主词,宾词,75,统计表的种类,按用途分:调查表 汇总表 分析表 按主词的分组情况分 简单表 分组表
37、复合表,76,统计表的种类,根据主词是否分组以及分组程度不同,分为:1、简单表,是指对总体未作任何分组而形成的统计表,可以有两种形式:一是按总体单位名称排列的统计表;二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统计表 2、简单分组表,是指总体仅按一个标志分组而形成的统计表。3、复合分组表,是指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复合分组而形成的统计表。,77,表 近年来国内生产总值资料:,简单表,78,简单分组表,79,表 1999年我国日均国内生产总值,复合表,80,1、平行设计(课本P69 表3-10 3-14)2、叠列设计(课本P69 表3-15),宾词指标设计,81,平行设计:说明宾词的各项指标在表中并列(平行)排列
38、。叠列设计:说明宾词的各项指标在表中层叠排列。,统计表的宾词设计,82,表 1999年我国日均国内生产总值,宾词简单设计,83,对宾词栏的并列分组,宾词复合设计,84,制表规则,1、内容简明扼要,主题突出,一目了然 2、标题醒目准确 3、项目排列有序 4、字迹清楚规范(数字一般是右对齐,有小数点时应以小数点对齐,而且小数点的位数应统一,无数填号,缺报填号)5、各栏应加编号 6、数据计量单位相同时,可放在表的右上角标明,不同时应放在每个指标后或单列出一列标明 7、表中的上下两条横线一般用粗线,其他线用细线 8、通常情况下,统计表的左右两边不封口 9、必要时可在表的下方加上注释,85,一.统计图的
39、概念指将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统计资料,借助于几何图形或具体事物形象来表示现象数量关系的图形。二.统计图的种类 分布图:利用几何的形和线来显示统计资料的图形。主要有直方图、折线图、曲线图、累积曲线图等。形象图:利用图示现象本身的形象画来显示统计资料的图形。如物形图、饼形图、柱形图等。统计地图:在地图上利用线、色、点、形等显示统计资料在地区上分布状况的图形,(二)统计图,86,统计图,1、饼形图 是以一个圆形图案来描绘统计资料所反映的结构性或比例性的数量特征.,87,统计图,2、柱形图 是以各种直立或横置的长条图形来描绘统计资料的数量特征,长者表示数量多,短者表示数量少,88,统计图,3、散点图,8
40、9,4、物形图 物形图是利用形象画来表明统计资料的图形。它给人以直观感觉。【例】某学校1998年学生人数为300人,2000年为800人,根据以上资料可绘图。,统计图,90,本章的重点是统计分组的概念、作用,难点是掌握并运用统计分组的种类。,91,(一)判断题,1、在等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反比。()2、两个简单分组并列起来就是复合分组3、在确定组限时,最小组的下限应高于最小变量值。()4、组中值是各组的实际平均数的近似代表值,因此,用组中值来计算总平均数,只是一个近似值。()5、分区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根据是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92,(二)单项选择题,1、某连续变量,其末组
41、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其末组的组中值为()。490 500510 520 2、对总体进行分组时,采用等距数列还是异距数列,决定于()次数的多少变量的大小组数的多少现象的性质和研究的目的 3、频数密度是()。组距/次数单位组距内分布的次数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次数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频率,93,4、区分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根据是()。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不同分组数目的多少不同采用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研究目的和对象不同5、选择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根据是()。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不同分组数目的多少不同采用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 研究目的和对象不同 6、并列分组与复合分组的主要区别在于
42、()。分组标志的多少不一样分组数目的多少不相同分组的方式不一样研究目的和对象不相同,94,7、主词按某一标志进行分组的统计表称为()。简单表分组表复合表调查表8、主词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统计表称为()。简单表分组表复合表调查表,.,95,(三)多项选择题,1、正确的统计分组应做到()。组间有差异各组应等距组内属同质组限不应重叠不应出现开口组2、计算某组标准组距次数应具备的已知条件为()。某组实际次数标准组距某组的组中值某组组距累计次数分布3、影响次数分布的要素有()。组距组数组限分组标志次数,96,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划分数量标志与品质标志选择分组标志设立统计分组体系尽可能采用复合分组划分
43、各组界限5、在对全部企业按所有制分组的基础上,再按职工人数分组,这属于()。简单分组平行分组体系复合分组按一个品质标志和一个数量标志进行的重叠式分组对资料的再分组6、采用等距分组或不等距分组,主要取决于()。统计研究的目的现象本身的特点组距大小组数多少变量的类型,97,7、采用单项式分组与组距式分组,主要取决于()。变量的类型变量变动的幅度统计研究的目的现象的属性特征变量值的多少8、计算次数密度是为了()。公式地反映各组单位组距内的次数对不等距数列的次数分布进行调整进一步修匀等距数列中的次数分布计算出标准组距次数把异距分组的组距改为相等后,次数也作相应的调整,98,(四)填空题,1、统计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要求,对统计调查所取得的各项资料进行科学的_和_的工作过程。2、统计整理的全过程包括对统计资料的审核、分组、_和_四个环节。3、统计整理是_的继续,又是_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4、统计分组的结果,使同组的个体单位之间具有_,不同组的个体单位之间具有_。5、计分组的关键在于正确选择_和划分各组界限。6、在统计表中,反映总体及其分组的标目称为_,用来说明总体和各组状况的标目称为_。,分组、,、编表,统计调查,同质性,分组标志,、宾词,汇总,汇总,、统计分析,、差异性,主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15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