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与税法知识产权法.ppt
《经济法与税法知识产权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法与税法知识产权法.ppt(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知识产权法,9.1 知识产权法概述 9.2 著作权法 9.3 专利法9.4 商标法9.5 反不正当竞争法,重点制度规则,、著作权法不适用的范围、著作权人的权利、著作权的保护期限、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制度、专利法不保护的对象、专利权的期限、商标禁用的文字、图形、驰名商标的保护规则、注册商标的有效期、法律禁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种类,引言:财产的分类,不动产 财产 有形动产 动产 无形动产:知识产权等知识产权 版权(著作权)工业产权 专利权 商标权 商号权 原产地名称权 货源标记权 制止不正当竞争权,9.1知识产权法概述 掌握,9.1.1 知识产权的概念与特征9.1.2 知识产权法的概念我国知识产权立法概
2、况,9.2 著作权法 理解,9.2.1 著作权法概述著作权的主体著作权的客体9.2.4 著作权的内容9.2.5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和限制9.2.6 著作权的许可使用和转让邻接权著作权的保护,9.3 专利法掌握,专利法概述专利权的主体专利权的客体授予专利权的条件专利权的取得、终止和无效专利权的保护,9.4 商标法 掌握,9.4.1 商标法 概述9.4.2 商标权9.4.3 商标注册的申请和审查核准商标注册的续展、转让、使用许可和争议商标使用的管理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9.5反不正当竞争法 重点掌握,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不正当竞争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9.1 知识产权法概述 掌握,一、知识产权
3、的概念与特征二、知识产权法的概念三、我国知识产权立法概况,一、知识产权的概念与特征,(一)知识产权是指智力成果的创造人对所创造的智力成果和工商活动的行为人对所拥有的标记依法所享有的权利的总称(二)特征:1、无形性2、法定性3、专有性4、地域性5、时间性,二、知识产权法的概念,广义理解,是指国家制定的,调整在知识产权的取得、使用、转让和保护等过程中的各种知识产权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既表现于调整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专门法规(单项法规),也表现于非专门法规如:宪法、民法通则、刑法以及有关的经济法、涉外经济法。狭义理解,知识产权法就是调整知识产权关系的基本法即知识产权法典,或是单行法。但是,从世界各
4、国的立法来看,无一个国家是采取单一式专门立法,基本上都采取了总和式立法(单一性法规的汇总),因此对于知识产权法的概念也就很少有狭义的理解。,三、我国知识产权立法概况,(一)著作权法:年月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根据年月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修正。自年月日起施行(二)专利法:1984年3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根据1992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0年8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5、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自1985年4月1日起施行。(三)商标法:年月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年月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年月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自年月日起施行,三、我国知识产权立法概况,(四)反不正当竞争法:年月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自年月日起施行(五)我国加入的工业产权的国际保护公约:1、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2、专利合作条约3、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4、
6、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协定等,9.2 著作权法 理解,一、著作权法概述二、著作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著作权的保护期限和限制四、著作权的许可使用和转让五、邻接权六、著作权的保护,一、著作权法的版权作品适用范围,(一)著作权即版权。、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具体形式指: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二)不适用的范围,、法律、法规,国家机关
7、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时事新闻;、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二、著作权法律关系,(一)著作权的主体。也就是著作权的所有人,即谁有资格享有著作权依据什么条件享有著作权。确定著作权的主体是进行著作权的转让的前提,同时也是解决著作权纠纷的依据。(二)著作权的客体。所谓著作权的客体,即是指著作权法的保护的对象,具体来讲,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中的作品。对作品的概念要掌握,对作为著作权客体的作品应具备的条件、著作权客体的种类、不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等内容要注意理解掌握(三)著作权的内容。主体、客体和内容是一个法律关系应具备的三要素。在掌握了主体
8、和客体后,还要掌握内容。著作权的内容具有和著作权的主体、著作权的客体同等的重要性。要重点理解著作权具体包括哪些权利,哪些权利只能由权利人自己享有,哪些权利可以继承等。,(三)著作权人的权利,、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三)著作权人的权利,、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
9、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三)著作权人的权利,、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
10、作品的权利;、摄制权,即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三、著作权的保护期限和限制,(一)著作权的保护期限。著作权是有一定期限的,在这个保护期限内,著作权依法得到保护。保护期届满,该作品即进入公有领域,著作权人丧失了对作品的专用使用权,社会成员可以自由地、无偿地使用,所谓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是指著作权人对作品享有专有权的期限。(二)著作权的限制。著作权法确
11、立了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的制度。要了解著作权行使限制的原则,对限制的方式要理解掌握,(一)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月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月日,(一)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月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
12、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月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二)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制度,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
13、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二)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制度,、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二)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制度,、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14、;、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四、著作权的许可使用和转让,主要指的是财产权。对著作权的许可使用和转让的相关规定要掌握,五、邻接权,邻接权是指作品的传播者对其传播作品的创造性劳动成果所享有的权利,又称为传播者权,在我国著作权法中称为“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六、著作权的保护,指对著作权的保护形式及对侵害著作要的行为的制裁。,9.3 专利法,一、专利概
15、述(一)专利的概念 专利权,如讲“申请专利”专利 专利文献,如讲“查专利”取得法律保护的发明创造,如讲“实施一 项专利”专利权是由国家专利行政机关依法授予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权。专利文献是记载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法律状态等信息的文献。,(二)专利权的特征 专有性、时间性和地域性 专利技术与专有技术的区别(三)专利制度的作用1、保护发明创造2、鼓励发明创造 3、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1)信息公开(2)回收投资的需要(3)强制许可(4)有利于技术引进 过去的“一家引进百家收益”,4、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1)促进技术信息的交流(2)回收科技研究的投资(3)避免重复研
16、究二、专利权的主体与客体(一)专利权的主体 专利权的主体是指依法享有专利权的单位和个人,即专利权人。1、发明人或设计人所属单位 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属于发明人或设计人所属单位。,注意:职务发明创造:发明人或设计人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指在下列情况所完成的有关发明创造:(1)在本职工作中(2)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3)退职(休)或者调动工作后一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分配的任务有关的。,这里的“物质条件”是指单位提供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单位不向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军工厂的工人将火炮
17、调速器的技术方案转为民用,就是利用了单位不向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炼钢工人发明脱硫方法与利用本单位的设备、零部件、原材料、不向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有关案)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是否业余时间作出的,不能决定是否为职务发明创造。,2、发明人或设计人 非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属于发明人或设计人3、协作或受托完成的发明创造的专利权主体 依协议规定办理,否则归完成者或共同完成者。(二)专利权的客体 专利权的客体是指专利法保护的对象,即依法可以取得专利保护的发明创造。1、发明(如VCD机)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
18、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分为产品发明与方法发明 发现及其与发明的区别和联系,2、实用新型(小发明)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而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仅限于产品,且须具有一定的形状或结构。3、外观设计 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其结合所作出的具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如小轿车外型 从专利号中判别 99101111,发明 上述三种专利 99201111,实用新型 99301111,外观设计,4、专利法不保护的对象(1)科学发现(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4)动物和植物品种 但动物和植物品种的培育方法可获得专利保护(5)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6)违反国家法
19、律、社会公德或者妨碍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 如造假币的设备、赌具、克隆人的方法等 软件、商务方法、基因等的专利问题,三、授予专利权的条件(一)新颖性 其含义是“史无前例”,解决的“有与无”的问题,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1、公开的方式有:发表、使用、其他2、抵触申请3、公开的时间界限:申请日4、公开的空间界限:,发表:国内外(全世界);使用或其他方式:限于国内 新颖性的判断具有客观性5、关于新颖性的例外规定 申请专利的发明创
20、造在申请日以前的6个月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丧失新颖性:(1)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2)在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全国性学术团体组织召开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3)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但在上述宽限期的情况下,在先申请会破坏其新颖性1)申请日当天公开的技术,不破坏其新颖性2)他人在申请日当天也提出申请的同样发明,不破坏其新颖性3)同一人在申请日当天提出的同样发明申请,不是抵触申请,不破坏其新颖性(二)创造性(非显而易见性)其基本含义是技术水平的高与低问题,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
21、性特点和进步。,时间界限:仍为申请日 判断人:普通技术人员,即审查员 具有主观性下列几类发明一般认为具有创造性:1、首创性发明 如我国的四大发明、VCD机2、难题发明(长期悬而未决的技术难题)如汽车排气管上的消声器,消声会增加排气阻力从而增加油耗3、克服技术偏见的发明 轴承表面光洁度问题:加工成一定形状的微凸体,负载能力和寿命反而提高,下列情况不能作为判断创造性的依据:1、发明所经历的途径 凭直觉和智慧的闪现;偶然的巧合甚至失误导致的发明(如高强度和耐磨性轮胎的发明);长期的探索 2、发明的简易性(多边性铅笔)3、发明在商业上的成功(带橡皮的铅笔)(三)实用性 指该发明或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
22、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1、可实施性 指实施的可能性而不是要求已实施。永动机、“挤云水”案例,2、再现性 如微雕技术案例3、有益性 如“人体增高器”案例四、专利的申请与审批(一)先申请原则 指专利权授予同样发明创造中最先提出专利申请的人。先发明原则(二)审批程序(略)代理申请的重要性:磁化杯案例 黑板檫案,五、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一)期限 发明:20年 实用新型:10年 均从申请日起计算 外观设计:10年(二)终止 在期满前结束保护。一般是未按规定交年费,也可以是书面放弃。(三)无效宣告 自始无效 无效的后果,六、专利权的法律保护 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情形:1、专利权用尽 专利权人制造
23、或者经专利权人许可制造的产品销售后,使用或销售该产品的行为2、先用权 在申请日以前,已经制造或作好了制造相同于专利产品的准备3、临时通过中国的外国交通工具4、科学研究目的,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证明其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仍为侵权?),9.4 商标法,商标法,案例 L鞋业有限公司为中国内地与港商合资企业,根据合资经营合同约定,由港方公司提供生产产品的商标,并提供包装物品的装潢设计。该商标已创出了品牌,在公众中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已作为驰名商标加以保护。公司投产后,一直按港方公司提供的注册商标GEANT与
24、“奇安特”组合图案生产运动鞋。台湾一家制鞋公司进入内地市场后,向商标局申请“捷安特”商标,商品类别为鞋帽类。请问:台湾公司的申请能否获批准?,一、商标法概述,(一)商标的概念 商标也称牌子,是指商品生产者、销售者或者服务提供者为了使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在市场上与其他生产者、销售者生产、销售的同类商品或者其他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同类服务相区别而使用的一种标记(二)商标的作用1、区别商品或服务的来源2、监督商品或服务的质量3、便于广告宣传,(三)商标的种类1、按商标的构成或状态划分 味觉商标 静态商标 视觉商标商标 听觉商标 动态商标(可口可乐瓶的形状案)文字商标 立体商标 图形商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法 税法 知识产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15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