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结构总复习.ppt
《高层结构总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结构总复习.ppt(1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Structure Design of High-rise Building,深圳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2011-2012第二学期,内容回顾,第1章 概 论,主要内容,1.1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总体问题1.2 高层建筑的定义1.3 高层建筑的类型 1.4 高层建筑的发展概况 1.5 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特点,通常以建筑的高度和层数两个指标来判定,但世界范围内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划分标准。,1.2 高层建筑的定义,定义,2)我国:(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规范GB50045-95 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50045-2002和 规定:10层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
2、宅)或24m的公共建筑。(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规定:10层 或 28m;(本课程内容的依据),1、水平荷载成为设计的决定性因素 1)竖向荷载产生轴向压力与结构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2)水平荷载产生的倾覆力矩与高度的二次方成正比。,1.5 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2、侧移成为设计的控制指标 1)结构顶点的侧移 ut与结构高度 H 的四次方成正比;2)结构的侧移与结构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过大侧移会使人产生不安全感;使填充墙和主体结构出现裂缝或损坏,影响正常使用;因P-效应而使结构产生的附加内力,甚至破坏。3)必须选择可靠的抗侧力结构体系,使结构不仅具有较
3、大 的承载力,而且还应具有较大的侧向刚度。,4、延性成为结构设计的重要指标 1)延性表示构件和结构屈服后,具有承载能力不降低、具有足够塑性变形能力的一种性能。2)延性系数:用来衡量延性的大小。3)结构的抗震性能决于其“能量吸收与耗散”能力的大小,即决于结构延性的大小。4)为了保证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除承载力、刚度外,还需要有较好的延性。可通过加强结构抗震概念设计,采取恰当的抗震构造措施来保证。,第二章 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2.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本原则 2.2 高层建筑的结构选型2.3 高层建筑的结构布置,2.2 高层建筑的结构选型,竖向承重结构选型(抗侧力体系)高层建筑的基本抗侧力
4、单元有框架、剪力墙、框剪、筒体等,由它们可以组成多种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筒体水平承重结构选型(楼板体系)单向板、双向板、井式楼盖、密肋楼盖、无梁楼盖基础结构选型 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型基础、桩基础,带加强层的高层建筑结构,2.2.1 框架结构体系 定义:房屋结构均由梁、柱构件通过节点连接而构成。,框架结构特点,平面布置灵活,可形成较大的使用空间施工简便,较经济抗侧刚度小,侧移大对支座不均匀沉降较为敏感,2.2.2 剪力墙结构体系,定义:房屋竖向承重结构全部由剪力墙组成。,剪力墙结构平面图,剪力墙结构特点,抗侧刚度大,侧移小室内墙面平整平面布置不灵活结构自重大,地震作用大施工较麻烦,
5、造价较高,剪力墙侧向变形,结构自重较大;建筑平面布置局限性大,较难获得大的建筑空间(一般剪力墙间距38m)。,定义:为了充分发挥框架结构平面布置灵活和剪力墙结构侧向刚度大的特点,当建筑物需要有较大空间,且高度超过了框架结构的合理高度时,可采用框架和剪力墙共同工作的结构体系。,2.2.3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受力变形特点:注: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的侧向变形属剪切型,层间侧移自上而下逐层增大;剪力墙的侧向变形一般是弯曲型,其层间侧移自上而下逐层减小。当框架与剪力墙通过楼盖形成框架-剪力墙结构时,各层楼盖因其巨大的水平刚度使框架与剪力墙的变形协调一致,其侧向变形介于剪切型与弯曲型之间,一般属于弯剪
6、型。,优点:兼有框架和剪力墙的优点,比框架结构的水平承载力和侧向刚度都有很大提高,比剪力墙结构布置灵活,可应用于 1020 层的办公楼、教学楼、医院和宾馆等建筑中。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数量和布置:与建筑功能相结合数量不宜过多,以满足位移限值为宜均匀对称,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接近;外围布置,可以加强结构的抗扭作用,2.2.6 各种结构体系的 最大适用高度和最大高宽比,A级高度与B级高度对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采用更严格的计算和构造措施,且须通过抗震专项审查平面和竖向不规则结构及类场地土上的结构,最大适用高度应适当降低,高层建筑楼面结构选型,2.3 高层建筑的结构布置,高层建筑结构的平面布置高层
7、建筑结构的竖向布置高层建筑结构的变形缝设置,平面布置,规则性 平面宜简单、规则 平面长度不宜过长 突出部分宜减小 凹角部分应采取加强措施对称性 核心筒位置要居中或对称 抗震墙沿房屋周边布置(较大抗扭刚度和抗倾覆能力),规范:平面不规则类型,第一类:扭转不规则,第二类:凹凸不规则,第三类:楼板局部不连续,竖向布置,立面变化要均匀避免“柔弱”底层顶层大厅的改善,立面变化要均匀,规范:竖向不规则类型,第一类:侧向刚度不规则,第二类:竖向构件不连续,第三类:楼层承载力突变,第三章 荷载与地震作用,3.1 高层建筑结构上的作用类型3.2 恒载3.3 楼面活荷载3.4 屋面活荷载3.5 雪荷载3.6 风荷
8、载3.7 地震作用,3.6 风荷载,1、基本风压 我国荷载规范规定,基本风压系以当地比较空旷平坦地面上离地 10m高,统计所得的 50 年一遇 10 分钟平均最大风速v0(m/s)为标准,按风速确定的风压值,但不得小于 0.3kN/m2。特别重要的高层建筑,取100年。,3 风荷载体型系数s,1)风压分布系数风压与体型的关系 2)定义:风荷载体型系数是指风作用在建筑物表面所引起的压力(吸力)与原始风速算得的理论风压的比值。3)特点:风荷载体型系数一般都是通过实测或风洞模拟试验的方法确定,它表示建筑物表面在稳定风压作用下的静态压力分布规律,主要与建筑物的体型与尺度有关。,3 风荷载体型系数s,4
9、)风压的空间不均匀性5)风荷载体型系数的确定:根据设计经验和风洞试验,迎风面的风压力在建筑物的中间偏上为最大,两边及底下最小;侧风面一般近侧大,远侧小,分布也极不均匀;背风面一般两边略大,中间小。,5 总风荷载标准值(KN/m),建筑物每个表面的风荷载沿建筑物高度总风荷载,总风荷载为建筑物各个表面上承受风力的合力,是沿建筑物高度变化的线荷载。通常按x、y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分别计算总风荷载。,6 楼层风荷载合力,集中于楼层标高处的风荷载合力,第四章 设计计算的基本规定,结构计算的一般规定重力二阶效应和结构稳定作用效应组合构件承载力计算抗震等级水平位移验算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4.1 结构计
10、算的一般规定,计算原则内力、位移弹性;截面设计材料弹塑性重力二阶效应复杂结构验算地震下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框架梁、连梁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模型尽量采用空间分析模型复杂高层和不规则结构应至少采用两个不同力学模型的结构分析软件,电算结果简单判断结构整体位移楼层剪力振型形态自振周期超筋超限几个比值:轴压比、剪重比、刚度比、剪承比、位移比、周期比、刚重比(稳定性)、有效质量比。,电算结果简单判断轴压比,电算结果简单判断剪重比,电算结果简单判断刚度比,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70%或其上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电算结果简单判断剪承比,4.4.3 A
11、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80%,不应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65%;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75%。,5.1.14 对竖向不规则的高层建筑结构,包括某楼层抗侧刚度小于其上一层的7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或结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承载力小于其上一层的80%,或某楼层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其薄弱层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地震剪力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电算结果简单判断位移比,4.3.5 结构平面布置应减少扭转的影响。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地震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
12、和层间位移,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电算结果简单判断周期比,4.3.5 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电算结果简单判断刚重比(稳定性),构件刚度楼盖屋盖刚度 现浇混凝土楼盖可视为水平放置的深梁,平面内无限刚;开洞等不规则楼面,楼板刚度可等效为剪弯水平梁的简化法计算;按无限刚计
13、算时,需对削弱部位的构件内力放大,加强配筋。连梁刚度 刚度小,配筋大;可允许适当开裂,把内力传到墙体上;通常做法是对连梁计算内力进行折减;6、7度时折减系数取0.7;8、9度取0.5;但不宜小于0.5。楼面梁抗扭刚度 应对梁的计算扭矩给与适当的折减;大于0.4。地下室顶板刚度 考虑地下室的嵌固作用需要满足相应的条件:侧向刚度大于上部结构的2倍;采用现浇梁板结构;板厚度大于180mm等。,4.2 重力二阶效应和结构稳定,重力二阶效应的概念P-效应:构件自身挠曲引起的附加重力效应P-效应:结构在水平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下产生侧移后,重力荷载由于该侧移而引起的附加效应高层建筑结构稳定设计,主要控制P
14、-效应对结构性能降低的影响以及由此可能引起的结构失稳重力二阶效应的考虑方法简化的有限元法内力和位移增大系数方法(JGJ3-2002采用方法)5.5.4,刚重比与侧向位移增幅关系曲线,剪切型结构(框架结构),可保证P-效应影响在20%之内,刚重比与侧向位移增幅关系曲线,弯剪型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可保证P-效应影响在20%之内,不考虑P-效应的条件,弯剪型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可保证P-效应影响在5%之内,可不考虑;剪切型结构(框架结构),可保证P-效应影响在5%之 内,可不考虑。,4.3 作用效应组合,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公式要熟记!,4.3
15、作用效应组合,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公式要熟记!,4.4 构件承载力计算,无地震作用组合时有地震作用组合时,抗震等级,延性要求抗震等级抗震措施,抗震等级,延性要求抗震等级抗震措施,4.5 水平位移验算,过大层间位移的危害:非结构构件的损伤主结构的附加内力,加速倒塌,层间位移角:层间位移与层高之比,4.5 水平位移验算,目的:,一般结构用的防倒塌设计要求,防倒塌设计的难度和代价很大,一般结构只进行防连续倒塌的概念设计:如加强楼梯、避难室、底层边墙、角柱等重要部位;在关键要害区域设置缓冲装置(防撞墙、裙房等)或泄能通道(开敞布置或轻质墙体、轻质屋盖等);布置分割缝以控制倒塌范围;增加关键部位的冗余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层 结构 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14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