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ppt
《线性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性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章 线性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3.3 支路电流法,3.4 回路电流法,3.5 节点电压法,重点:熟练掌握电路方程的列写方法:,1.支路电流法,2.回路电流法,3.节点电压法,3.1 电路的图论,3.2 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目的:找出求解线性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对象:含独立源、受控源的电阻网络的直流稳态解。(可推广应用于其他类型电路的稳态分析中),应用:主要用于复杂的线性电路的求解。,复杂电路的分析法就是根据KCL、KVL及元件电压和电流关系列方程、解方程。根据列方程时所选变量的不同可分为支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和节点电压法。,元件特性VCR(约束)(对电阻电路即欧姆定律),电路的
2、连接关系KCL,KVL定律,相互独立,基础:,3.1 电路的图论(graphic theory of circuit),支路:两个节点之间的通路,通路中不存在其他节点,数目为b。,节点:两条以上端线的汇集点,数目为n。,图G:节点和支路构成的一个集合。,举例说明:,支路为i1,i2,i3,i4,i5,i6;b=6,节点为1,2,3,4;n=4,有向图:所有支路都规定了参考方向;,图论中的图:所有支路都看成是一条几何线,如图所示,以后所说的图均指图论中的图;,路径:若干条支路首尾相接而成,如图中的1-2-3;,连通图:任何两个节点之间都存在路径,我们这里只研究连通图;,回路:无公共节点的闭合路径
3、,如图中的1-2-3-4-1;,树:是连通图 G 的一个子图,包含G中所有节点及其部分支路,但是没有任何回路,下面的图是前面所述图的一棵树,一个图的树并不是唯一的;,树支:树上的支路,如图中1-4、2-4、3-4,可以证明树支的数目为n-1;,连支:图中树支以外的支路,在树的基础上每增加一根连支就形成一个新的回路;,3.2 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No.of independent eq.of KCL&KVL),由树支的数目可以算出连支数为l=b-n+1;,由于一个图的树并不是唯一的,所以一个图的独立回路组也不是唯一的;不同的树对应着不同的独立回路组。,独立回路组中的每个回路称之为图的一个
4、独立回路,每个独立回路可以写一个独立KVL方程,所以一个图的独立KVL方程数为l=b-n+1。,独立回路组:图的每棵不同的树和其对应所有连支形成的所有回路,如图中的1-2-4、2-3-4、3-2-4。,对n个节点的电路,通过直接列写KCL方程可以证明:一个图的独立KCL方程为n-1个。,平面电路:可以画在平面上,不出现支路交叉的电路。,非平面电路:在平面上无论将电路怎样画,总有支路相互交叉。,是平面电路,总有支路相互交叉是非平面电路,独立回路的选取:,n=8,b=12,对平面电路,bn+1个网孔即是一组独立回路。,选网孔时,特别要求回路方向全部按顺时针选取!,也可以由图论中的树来选独立回路,3
5、.3 支路电流法(branch current method),举例说明:,b=6,n=4,支路电流法:以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分析电路的方法。,u1=R1i1,u4=R4i4,u2=R2i2,u5=R5i5,u3=R3i3,u6=uS+R6i6,(1)标定各支路电流、电压的参考向,(2)对节点,根据KCL列方程,节点 1:i1+i2 i6=0,出为正进为负,节点 2:i2+i3+i4=0,节点 3:i4 i5+i6=0,节点 4:i1 i3+i5=0,节点 1:i1+i2 i6=0,节点 2:i2+i3+i4=0,节点 3:i4 i5+i6=0,显然独立的KCL方程只有n-1个。,(
6、3)选定b-n+1个独立回路,根据KVL,列写回路电压方程。,回路1:u1+u2+u3=0,(2),回路3:u1+u5+u6=0,回路2:u3+u4 u5=0,u1=R1i1,u4=R4i4,u2=R2i2,u5=R5i5,u3=R3i3,u6=uS+R6i6,将各支路电压、电流关系代入方程(2)得:,R1 i1+R2 i2+R3 i3=0R3 i3+R4 i4 R5 i5=0 R1 i1+R5 i5+R6 i6 uS=0,(3),i1+i2 i6=0 i2+i3+i4=0 i4 i5+i6=0,R1 i1+R2 i2+R3 i3=0R3 i3+R4 i4 R5 i5=0 R1 i1+R5 i
7、5+R6 i6 uS=0,联立求解,求出各支路电流,进一步求出各支路电压。,支路电流法的一般步骤:,(1)标定各支路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2)选定(n1)个节点,列写其KCL方程;,(3)选定b(n1)个独立回路,列写其KVL方程;(元件特性VCR代入),(4)求解上述方程,得到b个支路电流;,(5)进一步计算支路电压和进行其它分析。,支路电流法的特点:,支路电流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在方程数目不多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由于支路法要同时列写 KCL和KVL方程,所以方程数较多,且规律性不强(相对于后面的方法),手工求解比较繁琐,也不便于计算机编程求解。,例1.,节点a:I1I2+I3=0,(1)
8、n1=1个KCL方程:,US1=130V,US2=117V,R1=1,R2=0.6,R3=24.,求各支路电流及电压源各自发出的功率。,解,(2)bn+1=2个KVL方程:,R2I2+R3I3=US2,U=US,R1I1R2I2=US1US2,0.6I2+24I3=117,I10.6I2=130117=13,(3)联立求解,(4)功率分析,PU S1=-US1I1=-13010=-1300 W,PU S2=-US2I2=13010=585 W,验证功率守恒:,PR 1=R1I12=100 W,PR 2=R2I22=15 W,PR 3=R3I32=600 W,P发=715 WP吸=715 WP发
9、=P吸,或者写成 P=-715+715=0 W,例2.,列写如图电路的支路电流方程(含理想电流源支路)。,b=5,n=3,KCL方程:,-i1-i2+i3=0(1)-i3+i4-i5=0(2),R1 i1-R2i2=uS(3),KVL方程:,解,i5=iS(6),-R4 i4+u=0(5),R2 i2+R3i3+R4 i4=0(4),R1 i1-R2i2=uS(3),i5=iS(5),R2 i2+R3i3+R4 i4=0(4),解,列写下图所示含受控源电路的支路电流方程。,方程列写分两步:,(1)先将受控源看作独立源列方程;(2)将控制量用未知量表示,并代入(1)中所列的方程,消去中间变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线性 电阻 电路 一般 分析 方法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14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