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教学研究概论、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式.ppt
《123教学研究概论、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3教学研究概论、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式.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教 学 研 究,李 纯18985005517Lee-,2,教学研究概论教学论的学科性质教学论的学科地位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教学研究的范式教学理论的历史框架教学过程本质观的检讨和审视教学设计与实施当代教学论研究发展的趋势,3,书目,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赞可夫,教学论与生活&教学与发展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佐藤正夫,教学原理&教学论原理王策三,教学论稿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李森,现代教学论纲要杨小微,张天宝,教学论徐继存,教学论导论杨启亮,困惑与抉择20世纪的新教学论杜殿坤,原苏联教学论流派研究李其龙,德国教学论流派钟启泉,黄志成,美国教学论流派张传燧,中
2、国教学论史纲,4,专题一 教学研究概论,教学论的学科地位教学论的学科性质教学论的研究对象,5,参考书目章节,杨小微,张天宝,教学论导言、第一章。施良方,教学理论第一章第三节“教学理论的探索”;第二章第二节“赫尔巴特后教学理论的发展”。思考与讨论:教学论从属于课程论吗?教学设计能取代教学论吗?国外有没有教学论?教学论研究对象的梳理,你认同哪一种定位?为什么?教学论学科性质的梳理,你认同哪一种定位?为什么?教学论学科地位的梳理,你认同哪一种定位,为什么?前苏联、日本和中国的教学论研究的特色?欧美教学理论研究的特色?二者的差别何在?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研究差异?,6,一、教学论的学科地位,教学论的“存
3、在危机”教学论从属于课程论吗?教学设计能取代教学论吗?国外有没有教学论?教学论在教育学学科领域中的地位,7,二、教学论的学科性质,理论学科?应用学科?既是理论学科又是应用学科?,8,三、研究对象,规律?问题?教学变量或教学要素?教与学的活动?,9,教学论研究的基本范畴,“范畴”与教学论范畴传统教学论的基本范畴现代教学论的基本范畴教学系统(学生、教师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10,专题二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一)哲学基础(二)心理学基础(三)社会学基础,11,阅读书目章节,施良方,课程理论,第一章“课程与心理学”、第二章“课程与社会学”;靳玉乐,现代课程论,第
4、四章“课程的社会基础”、“课程的心理学基础”;施良方,学习论中有关“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章节。钟启泉,课程设计基础,第一章第四节“课程的社会学研究”;阿普尔,意识形态与课程,第二章“意识形态与文化再生、经济再生”。吴康宁,教育社会学第二章有关“功能学派、冲突学派和解释学派”的内容。1.心理学是如何影响课程设计的呢?2.社会学是如何影响课程的呢?3.你最认同的心理学或社会学流派是什么?为什么?,12,(二)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心理学基础 1、心理学对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影响方式心理学至少从两个方面影响课程与教学:首先,教学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及水平的认识有赖于心
5、理学理论的支持;其次,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结果对教学产生重要影响。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与教学论关系最为密切,学习理论是教学论的基础。2、影响教学的主要心理学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文主义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13,行为主义者的说法,“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纯客观的实验分支。它的理论目标在于预见和控制行为。”“我们所要做的,是把行为而不是把意识当做我们研究的客观现象。”“知道了反应就可以推测刺激,知道了刺激就可以预测反应。”“应该把人与动物放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而且越近似越好。”,14,(1)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者把刺激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位,学习即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因此,教学的艺术在
6、于如何安排刺激或强化,以便引起学生特定的反应。课程设计的重点就是提供具体、精确的课程目标。这种理论在教学上的应用是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自我教学单元、个别学习法和视听教学等教学法或教学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建立在其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基础之上,强调反应后的刺激即强化。,15,(2)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行为始终是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的,它关注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的重建或重组。课程设计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即他的认知结构(奥苏伯尔:认知结构就是指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形式,包括学生已有的事实、概念、命题和理论等);或者是关注学科的知识结构(布鲁纳:学科结构是指
7、各门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原理、基本法则的体系以及相应地学习和探究该学科的态度)。然后据此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教学就是促进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认知结构)的形成或改组。如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16,(3)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所关注的既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也不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是学生学习的起因,即学生学习的情感、信念和意图等这些是使一个人不同于另一个人的内部行为。如果课程内容对学生没有什么个人意义,学习就不大可能发生。因此,怎样呈现课程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课程中获取个人自由发展的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即成为(becoming),
8、教学即促进,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主要代表是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17,(4)建构主义心理学 建构主义是心理学理论由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意义赋予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其主要观点有:a.人的认识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人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18,b.这种建构过程是双向性:一方面,通过使用先前知识,学习者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以超越所给的信息;另一方面,被利用的先前知识不是从记忆中原封不动地提取,而是本身也要根据具体实例的变异性而受
9、到重新建构。由于要进行这种双向建构,学习者必须积极参与学习,必须时刻保持认知灵活性。c.人的建构是多元的,由于事物存在复杂多样性、人的情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个人的先前经验存在独特性,每个人对事物意义的建构将是不同的。,19,1、学习观: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2、课程观:课程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课程是师生的主动建构。3、教学观:教学通过设计重大的任务或问题以引导学习和支撑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主体。,2
10、0,小结,心理学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呈现逐日加强的趋势,其自身也在不断的革命。这场革命出现在心理学的三个主要流派中。行为主义正在转变成为一种更加复杂精深的联结主义形式。学者们正在研究一种扩展了的认知概念,把心理学置于外部世界的背景上进行研究,构成了所谓生态认知科学的组成部分。人本主义心理学者正在相互质疑,以真正重新定义或重新建构人性。生物学也受到重视,研究生物学本性如何使我们能够学习和互动。人类不是机器,人类思想也不是计算机。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小心谨慎地引用计算机方面的参数和少用科技机器来解释人类的思维和学习。人是一种生物,他受其生态学和文化的影响,反过来也影响生态学因素和文化。我们的智力是不断变
11、化的、动态的综合体。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将帮助我们进一步研究这种综合体,以便作为课程与教学者的我们创建各种教育项目,来促进更高级、更整体、更复杂的人类学习。,21,(1)经济发展为课程与教学奠定基础(2)政治因素对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制约(3)科学技术推动课程与教学发展(4)社会文化背景影响课程与教学研究,1.社会发展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2.社会学流派对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启发,(1)功能理论(functionism)(2)冲突理论(conflict theories)(3)解释理论(interpretative approach),(三)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社会学基础,22,功能理论功能理论关注的是各
12、种社会制度的稳定及其功能的相互协调。代表人物主要有涂尔干和帕森斯。帕森斯认为,学校教育是通过社会化功能的发挥维持着社会的共同文化,并为社会结构提供适当的“人类资源”,协助维护社会使之成为一个协调一致的整体。由此推测,学校课程应以满足学生个体的社会化需要为目的,向学生提供社会普遍的“共同文化”或“一致的价值观念”,以及在社会结构中扮演不同角色所需要的知识技能。鉴于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和个人发展的差异性,学校课程应根据实际需要做出调整,以增强个体的适应性。功能主义引导人们从整个社会大系统来考察学校教育和课程,尤其是通过社会化途径寻求教育课程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和谐一致,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它过于强调教育与社
13、会之间的和谐一致而忽略其间的冲突,过于强调了静态结构的研究而忽视动态过程的探讨,影响了对课程的全面认识。,23,冲突理论新马克思主义(Neo-Marxism)再生产理论(reproduction theory)经济再生产理论文化再生产理论抵制理论(resistance theory)阿普尔的抵制理论,24,经济再生产理论美国的鲍尔斯和金蒂斯认为,资本家为了保持自己的优势,就用各种方式来维持和再生产社会关系。而教育是“现代社会阶级结构再生产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因素”。他们认为在教育中存在“对应原则”,认为“学校教育主要通过学校与阶级结构之间的对应,而一直对再生产社会关系有所贡献”。他们认为,各种课堂
14、上的社会关系潜在课程使得维护资本主义逻辑和合理性的劳动观念、权威观念、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等,以“沉默”的方式渗透到学校中,使之合法化并对学生产生影响。他们要求改变教育赖以实施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25,文化再生产理论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P.Bourdieu)认为在教育与政治经济之间不存在简单、直接的“对应原则”,教育主要是传递文化的,只有通过文化的媒介,教育才能在社会再生产中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他提出了“文化资本”,“文化专断”和“符号暴力”等概念,来隐喻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方式。,26,在阿普尔看来,课程研究主要是意识形态研究,应当回答的问题包括:(1)课程知识是谁的?(2)课程知识是由谁
15、来选择的?(3)课程为什么会以现有的方式来组织和传授?(4)知识为什么只传递给某些特殊的集团?(5)为什么社会文化的特定部分会在学校中以客观的、事实性的知识出现?(6)官方知识是如何具体地体现在代表社会统治集团利益的意识形态结构中的?(7)学校是如何把这些限定的、只代表部分标准的知识合法化为不容置疑的?,27,抵制理论(resistance theory)抵制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其重要理论假设是:劳动阶级的学生不完全是资本的副产品,他们不完全屈从于权威教师与学校的指令。学校中不仅存在着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冲突,而且也存在着具有集体性的、见识敏锐的学生的抵制。阿普尔(Apple)的抵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23 教学研究 概论 理论基础 研究 范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13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