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知识培训课程.ppt
《精神卫生知识培训课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卫生知识培训课程.ppt(9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为什么要了解这些知识?,常见心理异常的主要症状,是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必备的基础知识。但是,精神科医生运用这些知识,是为了诊断精神障碍和进行治疗;而心理咨询师和大家了解这些知识,是为了鉴别精神障碍和非精神障碍,以便将精神障碍转诊给精神科医生,留下非精神障碍,作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对象(这里所说的精神障碍,是指确诊为神经症以上的精神障碍,含人格变态)。,为什么要了解这些知识?,因为在变态心理学中对变态心理现象的描述和解释与精神病学中的症状学雷同,也因为心理咨询师、班主任、心理老师、辅导员、班干部必须学会鉴别心理活动的正常与异常,所以,我们引用精神病学的症状学来讲解。当班主
2、任、心理老师、辅导员、班干部、心理咨询师掌握了以下知识之后,在实际咨询工作中,便不会错把精神病人当作一般心理问题来处理,并有应对和防范方法。,有精神障碍的人能心理咨询吗?,对于有精神障碍的人,即通常所说的精神病患者,也要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但它只是辅助性的,而且是有条件的。其具体条件如下:必须是在经过系统临床治疗,病理性症状缓解或基本消失以后;主要目标应是社会功能的康复和预防复发;必须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学习目标,了解精神症状的分析方法熟悉精神症状的一般特点掌握常见精神症状的定义及内容熟悉常见精神症状的鉴别要点与诊断意义如何早期发现精神病人,定义,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
3、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之为精神症状。精神症状是诊断精神病的主要依据之一,如何判定,纵向比较横向比较背景分析,症状的确立,要与患者的性格、文化、经历、所处的环境等因素联系起来考虑要注意症状的性质及出现的频度、强度、持续时间、与其它症状的关系等问题,精神症状的特点,症状的出现不受患者主观意识的控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注意令其消失症状的内容与客观环境不相称症状使患者社会功能受损多数症状令患者感到痛苦和烦恼,第一单元 认知障碍,一、感知障碍(一)感觉障碍1感觉过敏: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降低而对外界低强度刺激的过强反应。此症状多见于神经症或感染后虚弱状态患者。,2感觉减退:由于病
4、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增高而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迟钝,此症状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患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时常常有感觉减退。3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神经症和脑外伤后综合征。,(二)知觉障碍,1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正常人偶有错觉发生,但经现实验证后,可加以纠正。精神疾病患者的错觉不能接受现实检验,在意识障碍的谵妄状态时,错觉常带有恐怖性质。2幻觉: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幻觉是一种很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根据感受器官不同,幻觉可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和内脏性幻觉。,临床
5、上最为常见的是幻听,幻视次之,其他种类的幻觉较少出现。(1)幻听:包括言语性和非言语性的幻听。临床上言语性幻听比非言语性幻听更为常见,对精神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临床意义。言语性幻听又可分为:命令性幻听、评论性幻听、争论性幻听。幻听可见于多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器质性、心因性、功能性精神障碍等。(2)幻视:缺乏具体形态和明确结构的幻视,叫做原始性幻觉。如见到闪光,火花等。幻视也可以同外界事物的形象一样。幻视可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疾病和高热患者。,(3)幻嗅:患者嗅到的异味感。如尸臭、轮胎烧焦后的气味等。幻嗅常见于精神分裂症,颞叶癫痫或颞叶肿瘤时也有时可见。(4)幻味:患者在食物或水中尝
6、到某种特殊的怪味道。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5)幻触:患者感到皮肤或黏膜上有虫爬、针刺、电灼等异常感觉。幻触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和癫痫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6)内脏性幻觉:患者躯体内部有性质很明确,部位很具体的异常知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或严重抑郁症发作。,按幻觉体验的来源,有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两种。真性幻觉:患者的幻觉形象清晰、生动,位置精确,与客观事物一样,并引发相应的情感和行为反应。假性幻觉:幻觉形象模糊、不生动、位置不精确,与客观事物不一样。它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脑内、牙齿内),叙述幻觉不是通过相应的感觉器官感知到的。例如,患者说闭上眼睛能看到东西、人像,不用耳朵,脑子也到声音。,按幻觉产
7、生的特殊条件,又有功能性幻觉、思维鸣响、心因性幻觉等。功能性幻觉:在某个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的幻觉。功能性幻听与正常知觉同时出现、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两者互不融合。例如,患者在听收音机时,同时听到骂他的声音,关闭收音机,便听不到骂他的声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有时见于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或其他精神障碍。,思维鸣响或思维回响:是特殊形式的幻觉。表现为患者能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思维鸣响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心因性幻觉:是强烈的精神刺激引发的幻觉。幻觉的内容与精神刺激因素有密切的联系。仅仅见于应激相关精神障碍、癔症等。,案例某女性 55岁。由女儿陪同前来咨询。她本来是一位仓库保管员,退休已3年
8、。近两个月来,经常听见原来同事中的男男女女,在她家窗外议论她,尤其是在半夜 2点左右说得最多,说她当保管员时太严格,了解单位一些违犯政策的事,现在有人要把她清除掉。叫来她干公安的女婿进行侦察,证明并无此事,但她不能消除这种声音和恐惧的心情。分析:这种幻听的主导性症状反映了主、客观不统一,显然是不正常的心理活动。案例5某女性,34岁,中专毕业,会计。近一年来,把每月的工资都拿去买衣服分送给朋友,认为这是“希望工程”,当家人问及此事时却断然否认,认为“做好事不应声张”。给女儿写信:“天有不测风云,月有阴晴圆缺。让我们在今后的日子里,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好好做人,努力争取做一个21世纪继往开来的优秀
9、好人,一生平安,虽然我小气,但我从不伤人,让我们携手并肩,向着共同的目标奋进,好吗?”拒绝看病,拒绝治疗。日前曾被家人要求她陪她的母亲去某医院检查身体,勉强到了医院大门口,坚决不进,并乘机溜走。,(三)感知综合障碍,患者感知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长短、远近时产生变形。该症状分为“视物显大症”、“视物显小症”。统称为视物变形症。有一种感知综合障碍叫做“非真实感”。患者觉得周围事物像布景、“水中月”、“镜中花”,人物像是油画中的肖像,没有生机。非真实感可见于抑郁症、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还有一种感知综合障碍,患者认为自己面孔或体形改变了形状,自己的模样发生了变化,因而在一日之内多次窥镜,故称为
10、“窥镜症”,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二、思维障得,思维障碍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人们大体上将其分为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两部分。(一)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形式障碍包括联想障碍和思维逻辑障碍。常见的症状如下:,1思维奔逸,一种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主要指思维活动量的增加和思维联想速度加快而言。患者表现为语量多,语速快,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词汇丰富,诙谐幽默。患者自诉脑子反应灵敏(“脑子转得快”)。这一症状严重时,患者谈话的内容中夹杂着很多音韵的联想(音联),或字意联想(意联)。即患者按某些词汇的音韵相同或某句子在意义上相近的联想而转换主题。患者的谈话内容很容易被环境中的变化所吸引而转
11、换谈话的主题(随境转移)。多见于躁狂状态或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病例,男25岁,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在病房医生集体床旁查房时,患者主动问站在其身旁的医生姓名。这位医生告诉其姓“粟”,患者听到后就说:“啊!西米西米,东西南北,东风压倒西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意联)此时病房门,走进一位身着工作服的其他病房的医生。患者的注意力立即被这位陌生人吸引过去,并自言自语地说:“他来干什么?我熟悉这儿的情况,我能帮他忙。”患者在离开众多医生,欲转而向这位陌生人走去以前,连声说:“对不起,我得问问他有什么事。”(随境转移),2思维迟缓,一种抑制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与上述思维奔逸相反,以思
12、维活动显著缓慢,联想困难,思考问题吃力,反应迟钝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语量少,语速慢,语音低沉,反应迟缓。患者自诉:“脑子不灵了,脑子迟钝了。”这一症状严重时,虽然患者本人非常努力,但是一篇作文或一篇简短的发言稿,经过很长时间还是写不出来,学习或工作效率很低,患者因此而苦恼。多见于抑郁状态或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3思维贫乏,患者思想内容空虚,概念和词汇贫乏,对一般性的询问往往无明确的应答性反应或回答得非常简单。回答时的语速并不减慢,这是思维贫乏和思维迟缓精神症状鉴别要点之一。患者平时沉默寡言,很少主动讲话,被询问时则回答:“没有什么要想,也没有什么可说的。”患者对上述精神症状漠然处之,并不以
13、为是精神病态表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或器质性精神障碍痴呆状态。,4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患者的思维活动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交谈中患者对问题的叙述不够中肯,也不很切题,给人感觉患者的回答是“答非所问”,此时,与其交谈有一种十分困难的感觉。例如,某技校学生,笔试时监考老师已发现有一道问答题,其所答内容与所问问题毫无关系,曾前后两次提醒这位学生要好好审题。学生对答题内容仍不做任何修改,还说:“我已经看过了,这道题就这样回答。”可见于精神分裂症早期。,5破裂性思维,患者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思维联想过程破裂,谈话内容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患者在言谈或书信中,其单独语句在语法结构上是正确
14、的,但主题与主题之间,语句与语句之间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因此,旁人无法理解其意义。这是精神分裂症特征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之一,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某女性,34岁,中专毕业,会计。近一年来,把每月的工资都拿去买衣服分送给朋友,认为这是“希望工程”,当家人问及此事时却断然否认,认为“做好事不应声张”。给女儿写信:“天有不测风云,月有阴晴圆缺。让我们在今后的日子里,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好好做人,努力争取做一个21世纪继往开来的优秀好人,一生平安,虽然我小气,但我从不伤人,让我们携手并肩,向着共同的目标奋进,好吗?”拒绝看病,拒绝治疗。日前曾被家人要求她陪她的母亲去某医
15、院检查身体,勉强到了医院大门口,坚决不进,并乘机溜走。,病例,男22岁,精神分裂症青春型。医生问,患者答,现记录一段交谈内容如下。问:“这儿是什么地方?”答:“现在的地方不管它,就是一小部分。”问:“你来这里干什么?”答:“我来这里没法说生活困难。现在我来就算是叨语。现在就代表一句话。院长就这样。今天是下午。”问:“我们是做什么工作的?”答:“我早晨没有吃饭,我找原来前面那个小小的商店。”,X X X 男性 成年 未婚 某工厂的技师。由其父陪同前来。一进门先问:“凭什么带我到这个地方来?”又指着其父说:“我看他脑子有问题了。”问他父亲有什么问题,他却不回答。反复询问他才回答道:“说了你们也不相
16、信”。其父出示了他写给公安部的信,内容是控告当地公安局在他所到之处都安装有高科技的监控设备,对其进行监控迫害。他说:“这些高科技的设备太先进,一般人是不懂,也不会相信,心理医生有什么用?”说完不顾其父的劝说,扬长而去,从“求医行为”来判断 神经症或重性精神病神经症患者感觉痛苦,有强烈的求治动机。常常先是在综合医院里反复检查过。患重性精神病的患者很少主动求医。大多由家属强行陪同而来。,X X X 女性 52岁 大学教师。自述她在八年前一次科技成果鉴定会上认识了一位男记者,自认为该记者钟情于她,回来之后就与丈夫离了婚。虽然鉴定会之后并无那位记者的半点音信,不过她能感到男记者在暗中保护她,之后又变成
17、了暗中监视她。一些人有的扮演成卖报的或收垃圾的在她周围活动,无法摆脱。她说,自己为此离了婚,对方至今态度暧昧,既不告知她自己是否离婚,也不来找她。还没等到答复,又接着说:“我猜你不相信我说的话,算了,和你说也没有用”。不告而去。,如周期性发作的躁狂或抑郁与躁狂的交替发作,有助于“躁郁症”的诊断。如明知不该反复洗手或反复地检查门锁好了没有,但又不能控制,因而痛苦是强迫症的典型症状;而如果有反复出现的评论性幻听或有被控制(被影响)的妄想,则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表现,6思维不连贯,类似破裂性思维,是在意识障碍情况下出现的,不但主题之间,语句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而且在个别词句之间也
18、缺乏应有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言语更加支离破碎,语句片断,毫无主题可言,成为语词杂拌。虽然破裂性思维时的语词杂拌在临床现象学方面很难与思维不连贯时的语词杂拌进行区分,但两者在临床上的严格区分却是非常重要的。区别两者的要点在于后者是在意识障碍情况下出现的。思维不连贯多见于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有意识障碍时。,7思维中断,患者无意识障碍,又无明显的外界干扰等原因,思维过程在短暂时间内突然中断,常常表现为言语在明显不应该停顿的地方突然停顿。这种思维中断并不受患者意愿的支配,有的患者在回答医生对上述现象的提问时说:“当时我心里明白,但脑子里一片空白。”患者可伴有明显的不自主感。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19、8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患者在思考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一些与主题无关的意外联想,患者对这部分意外联想有明显的不自主感,认为这种思想不是属于自己的,是别人强加给他的,不受其意志的支配,称思维插入。若患者在思考的过程中突然认为自己的一些思想(灵感或思想火花)被外界的力量掠夺走了,称思维被夺。两者多见于精神分裂症。,9思维云集又称强制性思维,是指一种不受患者意愿支配的思潮,强制性地大量涌现在脑内,内容往往杂乱多变,毫无意义,毫无系统,与周围环境也无任何联系。这些内容往往突然出现,迅速消失。有的患者说:“这些乱七八糟想法的出现,就像夏天天空中的云彩一样,突然乌云密布,突然乌云消失,又见阳光。”强制性思维多见
20、于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10病理性赘述,患者在与人交谈过程中不能简单明了、直截了当地回答问题,在谈话过程中夹杂了很多不必要的细节。患者并不觉得自己说话啰嗦,反而认为这些都是其认真交谈和回答问题时必不可少的内容。患者不听劝说,坚持要按照他原来的想法把话讲完。患者在讲了很多完全可以省略的谈话内容以后,最后终于讲出了其本次谈话的主题和中心思想。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例,男45岁,癫痫性精神障碍。医生问:“上次我给你开的药,你吃完了吗?”患者答:“医生,你上次给我开了两种药,一种叫鲁米那,一种叫苯妥英钠。这两种药你让我每天吃3次,每次各l粒。我为了治好病,我是完完全全按照你说的办
21、法吃药的,既不多吃,也不少吃。我每天吃3次药,每次一样吃1粒。今天正好吃完了。,1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指患者主动地以一些普通的概念、词句或动作来表示某些特殊的、不经患者解释别人无法理解的含意。例如,时值夏天,某患者只要睁眼醒来就紧紧抱住冰冷的暖气片不松手,甚至在一日三餐时也不松手。医护人员询问其原因何在,患者说:“因为暖气片是工人阶级制造的,我决心和剥削阶级家庭划清界限,永远和工人阶级在一起。”病理性象征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正常人可以有象征性思维,如以鸽子象征和平,游行时高举红旗象征革命,这样做是以传统和习惯为基础,已约定俗成,彼此能够理解的,而且不会把象征的东西当成现实的东西。,12语
22、词新作,患者自己创造一些文字、图形成符号,并赋予其特殊的含意。有时把几个无关的概念或几个不完全的词拼凑成新的词,以代表某种新的概念或几个不完全的词拼凑成新的词,以代表某种新的含意。例如,医生在患者写的文字材料中发现有一个字(字的上半部是“手”,字的下半部是“心”)。患者说:“这个宇读作手心,是书桌的意思。”语词新作多见于精神分裂症。,13逻辑倒错性思维,以思维联想过程中逻辑性的明显障碍为主要特征。患者的推理过程十分荒谬,既无前提,又缺乏逻辑根据,尽管如此,患者却坚持己见,不可说服。例如,某中学生物老师,精神失常后拒食,在劝说下可饮水,仍拒食。医生询问时,患者答:“我是大学生物系毕业的。生物进化
23、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植物到动物。植物和动物是我们的祖先。父母从小就教育我要尊敬祖先。我吃饭、吃菜就是对祖先的不孝了。”逻辑倒错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二)思维内容障碍,1妄想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移,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妄想内容均涉及患者本人,总是与个人利害有关;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妄想内容常有浓厚的时代色彩。临床上通常按妄想的主要内容归类,常见的有:,(1)关系妄想,患者把实际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例如,患者认为电视
24、里在演他和他们家的事,因而关闭电视机。认为报纸上的内容是影射他和他们家,因而气愤地把报纸放在一边。认为马路上陌生人之间的谈话是在议论他,咳嗽吐痰是针对他的,是蔑视他,因而拒绝出家门。多见于精神分裂症。,(2)被害妄想,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其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受妄想的支配可有拒食、控告、逃跑或伤人、自伤等行为。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3)特殊意义妄想,患者认为周围人的言行,日常的举动,不仅与他有关,而且有一种特殊的含义。例如,某男性患者回家后见妻子在逗小孩玩,边滚煮熟的鸡蛋,边说:“滚蛋,滚蛋”,患者听到以后内心已不悦,其妻不知,又将一个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神 卫生 知识 培训 课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13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