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心理学.ppt
《精神分析心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分析心理学.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精神分析心理学,含义是一种神经症理论是一种潜意识理论是一个无所不包的人生哲学特点从产生条件看,不是传统的学院心理学。从研究对象看,不是研究正常的人。从研究内容上看,重在探讨潜意识。从研究方法上看,不是采用有控制的实验室实验法,而是运用临床观察法。,第七章 精神分析心理学,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历史背景第二节 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第三节 精神分析学派的分裂第四节 新精神分析学派,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历史背景,一、社会背景精神分析是弗洛伊德企图解决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病态现象所需要的产物。精神分析是弗洛伊的企图解决犹太人家长制和维多利亚式性道德压抑尔在城的社会病态现象的迫切社会需要的产物。,二、文
2、化思想背景(一)达尔文和赫尔姆霍茨(二)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思想(三)莱布尼茨(微觉和统觉)和赫尔巴特(意识阈)(四)费希纳无意识思想的影响(冰山理论),三、心理病理学原因中世纪及以前:迷信观 18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机体病因学 19世纪:心理病因观 1、两术(麦斯麦术和布雷德术)(1)麦斯麦(Mesmerism)(2)布雷德术(Braidism)2、两派(1)南锡派法国医师李厄(Liebault)创立(2)巴黎派 以沙可为领导者,共同点:都相信催眠,并用于治病不同点:a、对催眠的性质看法不同。南锡派:催眠与神经症无关,它完全是暗示的结果巴黎派:催眠状态是一种病症,多半与神经症无严格区别b、对催
3、眠的机制看法不同 南锡派:侧重从心理学方面去研究催眠,不大注意其生理变化。巴黎派:把催眠视为神经系统的疾病,专门注意催眠状态的生理变化。,一、弗洛伊德的生平简介(Sigmund Freud,18561939)1895年,关于歇斯底里之研究(或译为癔症研究,歇斯底里研究)一书,这是精神分析的正式起点,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的建立。1900年,梦的解析,是精神分析学的正式形成。1901年,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1905年,性学三论精神分析引论(19151917)1910年,国际分析师训练委员会成立 群众心理学与自我分析(1921)自我与本我(1923)精神分析引论新编(1933),第二节 弗洛伊德的古
4、典精神分析,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体系,(一)精神分析的研究对象-无意识,特别是潜意识主张人的心理有三个层次:潜意识:指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 前意识:指意识中可召回的部分,能够进入意识中的经验 意识:指心理的表面部分,是同外界接触直接感知到的一纵即失的心理现象。,1、自由联想法让患者处于身心放松状态,鼓励其说出脑海中涌现的任何思想观点和感情经验。,(二)精神分析的方法,2、梦的解析法(释梦)即从显梦到隐梦的破译和探测的过程。梦境有两种(1)显性梦境(显梦)(2)潜性梦境(隐梦)梦的工作方式(1)凝缩:指将几种隐意用一种象征表现出来。(2)移置:指梦中的情节发生转移,用不重要的观念
5、替换重要的隐意。(3)象征化:指以具体的视象代替抽象的思想。(4)润饰:指在梦中或醒后陈述显梦时会有意无意地将梦中杂乱的材料加以修饰或条理化。,3、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法 错误行为可以分为三类(1)口误、笔误、读误和听误(2)遗忘(如遗忘名字)(3)误放、误取和失落物件等,(三)精神分析的主要理论,两个时期(1)早期理论,指1895年1913年,即精神分析的萌芽、奠基和形成时期(2)晚期理论,指1914年1939年,对早期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修正和补充,1、人格结构理论(1)早期潜意识前意识意识(2)晚期伊底(本我)id:指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自我ego: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来自本我
6、经外部世界的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超我superego: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部分,代表良心和自我理想,是人格中最道德的部分。超我由两个方面组成,即自我理想和良心,2、本能论(1)概念:人的生命和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原始冲动和内驱力。(2)特点根源性 目的性 对象性 动力性(3)本能的划分(种类)早期 性本能(力比多):与性欲和种族繁衍相联系的冲动。自我本能:指有助于个体自我保存的原始性冲动。晚期 生的本能:指以维持生命为目标的本能。死本能:指以死亡为目标的本能。,3、焦虑理论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1)早期认为焦虑是由被压抑的里比多转变而来的,本我是焦虑的根源(2)晚期自我是焦虑的根源焦虑的类型: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神分析 心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13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