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保险实务》.ppt
《精品课程《保险实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课程《保险实务》.ppt(3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保 险 实 务,会计金融分院 肖雪莲,主要内容,第一章 保险实务基础,小趣闻,谁说头发长见识短?!,我国主要人身保险公司:中国人寿、新华人寿、中国平安、泰康人寿、太平洋人寿、生命人寿、太平人寿、东方人寿、民生人寿、合众人寿。我国主要财产保险公司:中国进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平安财产保险、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天安保险、大地财产保险、大众保险、太平保险、华泰财产保险。,本章学习目标,1、风险的概念所谓风险是指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或决策的过程中,预期未来结果的随机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是指出现正面效应(收益)和负面效应(损失)的不确定性。,保险是通过其特有的风险处理方法,对被保险人提供经济保障的,即当被保险
2、人由于保险事故的发生而遭受经济损失时,由保险人给予保险赔偿或给付保险金,因而保险理论上的风险是指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构成要素:,损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心理风险因素,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心理风险因素,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心理风险因素,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风险特征:客观性普遍性不确定性可测性可变性:科技进步、经济体制与经济结构转变、政治与社会结构改变。,风险分类:按风险的环境分类,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按风险性质分类,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纯粹风险指那些只有损失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投机风险指那些既有损失又有获利可能
3、的风险。,按风险的对象分类,财产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和人身风险。按风险产生的因素分类,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政治风险。,可保风险需满足的条件,保险概念,保险的分类,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定值保险和不定值保险,足额保险、不足额保险、超额保险,原保险和再保险,保险的职能基本职能:损失分摊、损失补偿和经济给付派生职能:防灾防损、投资职能,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改革历程1、2004年获准直接入市,上限为5%2、2007年调整为10%3、2010年4月允许中小保险企业直接“入市”4、2009年10月1日正式施行的新保险法,首次将“可投资不动产”纳入保险投资范围,小知识,保险利益
4、成立的条件,坚持保险利益原则意义,主要险种保险利益,保险利益的时效性,案例分析,例一,本案主要涉及保险法中的保险利益原则。保险利益原则是指在订立和履行保险合同的过程中,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应具有保险利益;否则,该保险合同无效。保险利益原则是保险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法律中对这一原则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它的存在,对于限制损害补偿的额度、防止道德风险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人身保险合同的特殊性,我国保险法第五十三条对投保人具有保险利益的范围做出了严格限定,仅包括以下三种人员:(一)本人;(二)配偶、子女、父母;(三)前项以外与投保人有抚养、赡养或者扶养关系的家
5、庭其他成员、近亲属。当然,这一限定也不是绝对的,该条最后一款又规定:“除前款规定外,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订立合同的,视为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在本案中,甲男和乙女为同居关系,这种关系并非为我国现行法律认可和保护的一种关系,双方之间没有法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对于甲男而言,乙女并非保险法规定的三类人员中的任何一类,他对乙女并没有法定的保险利益;而且,自始至终甲男都未将投保一事告知乙女,可见也不存在经被保险人同意赋予其保险利益的情形,所以,甲男对乙女没有保险利益,他为乙女办理的保险合同无效,保险公司拒赔也是合法的,法院判决正确。,例二,本案要点:人身保险保险利益的时效性。这20万元
6、的保险理赔金应该给予刘女士,原因是离婚后,施先生并未更改保单受益人,刘女士的受益权并不因婚姻关系的解除而消失。,为什么要规定最大诚信原则?1、保险关系双方主体信息不对称2、保险本身多具有的不确定性,最大诚信原则内容,告知义务贯穿于合同始终。保险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在合同有效期内,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被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应当及时通知保险人,保险人有权要求增加保险费或解除合同。,分类:根据保证事项是否已存在分为确认保证与承诺保证根据保证存在的形式可分为明示保证和默示保证,3.弃权与禁止发言,构成保险人弃权的条件:保险人必须知道投保人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有违法告知义务或保证条款的情形,因而按照合同约定或
7、相关法律规定享有合同解除权或抗辩权;保险人必须有弃权的意思表示,包括明示表示或默示表示。,可视为保险人默示弃权的行为:保险人或保险代理人明知与投保人订立的保险合同有违背条件、无效、失效或其他可解除的原因存在,仍然诱导投保人投保,并签发保险单收取保费后,视为保险人放弃了只有在该险种规定条件下才可承保的权利。,投保人负有按时缴纳保险费的义务,如果投保方未按期缴纳保险费,保险人就获得解除合同的权利。若此时保险人在已知该种情形的情况下仍然收取投保人逾期交纳的保费,则可视为保险人放弃了合同解除权,并有继续维持合同的意思表示。,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当保险标的所处的危险增加时,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或增收保费。
8、若保险人已经知道该事项发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则视为保险人放弃了解除合同或增收保费的权利。,若投保人在保险期内及保险事故发生时没有履行防灾减损的义务,保险人可以解除保险合同。但保险人在明知存在该事项的情况下并没有解除保险合同,此时视为保险人放弃了合同解除权。,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应在约定的时间内通知保险人。若投保方无故逾期通知保险人,此时保险人明知有拒绝赔偿的权利或给付的抗辩权,却依然接受投保方的理赔申请及损失证明等材料,可视为保险人放弃了对逾期通知拒绝赔付的抗辩权。,若保险人在得知投保方存在其他违反保险合同约定的义务后仍保持沉默,均视为保险人放弃了相应的权利。,违反最大诚信原则的法律后果,
9、案例三,2003年1月12日,刘某雇佣船舶运送95吨重型废钢,并到保险公司对该批货物进行投保,保险公司向刘某签发了保险单,该保险单载明:投保人为刘某,被保险人为刘某,保险的货物为95吨重型废钢,保险金额为99750元。保单生效后,该船舶行驶途中沉没,船上货物全部灭失。,事故发生后,海事部门无法认定沉船原因,刘某向保险公司报告并请求赔偿保险金,但保险公司认为:刘某雇佣的船舶的核定吨位仅为60吨,货物严重超载,导致事故的发生,因刘某投保时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且违章超载运输,有重大过错,保险公司可以免责,故拒绝理赔。刘某诉至法院,要求保险公司给予赔偿。,案例四,2008年6月初经做保险业务员的朋友刘某
10、介绍,沈女士购买了人身和重大疾病保险。2009年1月,沈女士怀孕,同年4月身体发生了异常,全身浮肿,到医院检查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之后住院进行治疗。于是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保险公司以其隐瞒病史且病情严重程度没有达到其公司规定的赔付标准等理由拒赔,只退回1708.87元已交保费。,沈女士遂将该保险公司告上法庭。保险公司在一审法庭上辩称,在保险理赔调查中发现沈女士在投保前有既往病史,沈女士在投保时不如实告知其既往病史,保险公司有权拒赔,且沈女士申请理赔的确诊疾病不属于保险合同条款约定的重大疾病。沈女士则表示,投保时她告诉刘某自己患过敏性紫癜,但刘某说没关系,故意没有将此项内容填写。沈女士还称,
11、是刘某主动帮她填好单,然后让她签名,当时她也没有细看保险合同就在保单上签了名。,一审判保险公司赔10万一审法院审理后认为,沈女士患过敏性紫癜,两年后被确诊为患有红斑狼疮疾病。没有医学文献认为过敏性紫癜与红斑狼疮之间有因果关系,沈女士投保前患有过敏性紫癜不影响保险合同关系成立,保险公司不能以此作为拒赔的理由。,法院认为,虽然沈女士的疾病没有达到重疾险条款所列举的临床表现、检测结果及肾功能严重程度的条件,基于保险公司没有将该条款的含义及法律后果充分向沈女士说明,保险公司存在过错。因此,沈女士的疾病符合重疾险所列举的疾病类型,虽没达到合同具体条款所设定严重程度,但符合重疾险的基本定义,保险公司应承担
12、支付保险赔偿金一半的赔偿责任。法院遂判决保险公司支付沈女士10万元保险赔偿金。,保险公司向提起上诉,认为沈女士明知其有既往病史,投保时作否认回答,具有隐瞒行为。沈女士患的病也不符合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的赔付标准,且沈女士在保险合同的理解条款之后签名确认,病条款在合同中均有加黑加粗提示,条款的解释采取了列举式,保险公司已履行了说明义务。沈女士代理律师在昨日庭上表示,沈女士不存在故意隐瞒病史的情况,保险合同由保险公司业务员刘某填写,是刘某故意没有填写沈女士病史。,损失补偿原则,保险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为防止或减少保险标的的损失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费用,由保险人承担;保险
13、人多承担的数额在保险标的的损失赔偿金额以外另行计算,最高不超过保险金额的数额。,2)保险人履行损失补偿原则的限度:以实际损失为限以保险金额为限以以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保险利益为限这三个限度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保险人在针对某一具体损失进行赔偿时,还要选取实际损失、保险金额和保险利益这三者中最低标准最为赔偿限度。,3)损失补偿的计算方法第一损失补偿方式,是指保险损失发生后,保险人仅在保险金额限度内按照实际损失予以赔偿,而对保险金额之外的损失不予赔偿的方式。损失金额保险金额 赔偿金额=损失金额损失金额保险金额 赔偿金额=保险金额实践中主要运用于家庭财产保险。,比例计算补偿方式,就是保险人按照
14、一定的比例对被保险人的保险损失进行计算赔偿金额的方式。不定值保险,按保障程度计算赔偿金赔偿金额=损失金额保障程度保障程度是指保险金额占损失当时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的比值。(不能高于100%),定值保险,按损失程度计算赔偿金赔偿金=保险金额损失程度损失程度是指保险标的的受损价值与损失当时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的比值。当标的发生全损时,损失程度为100%,赔偿金额等于保险金额。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保险期内市价下跌,保险人的赔偿可能超过被保险人的实际损失,所以定值保险是损失补偿原则的特例。,限额赔偿方式,是指保险人事先规定一个免赔限度,只有当损失超过该限度时才予以赔偿的一种方式。按免赔方式可分为绝对免赔和相
15、对免赔绝对免赔,只有当保险标的的损失程度超过规定免赔限度时,保险人才只对超过限度的部分损失予以赔偿。赔偿金额=保险金额(损失率-免赔率),相对免赔,是指只有当保险标的的损失程度超过或达到规定的免赔限度时,保险人才按全部损失予以赔偿的方式。赔偿金额=保险金额损失率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采取限额免赔方式既可以减少保险人因大量小额赔偿的工作量,同时又可以增强被保险人的责任感。目前在海运货物保险,机动车辆保险中常采用这种方式。,1)含义代位是指保险人履行损失赔偿后,取代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而获得追偿权或保险标的的所有权。代位追偿原则是指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造成推定全损,或者保险标的所发生的保险损失是由第三者责
16、任造成,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约定履行赔偿责任后,依法获得对保险标的的所有权或取得向保险损失责任第三者进行追偿的权利。,代位追偿原则,推定全损是指保险标的遭受保险事故虽尚未达到完全损毁或完全灭失的状态,但实际全损已不可避免;或者修复和施救费用将超过保险价值;或者失踪达到法定时间,按照全损处理的一种退定性损失。,2)代位追偿原则的意义可以防止被保险人由于保险事故发生而获得超额赔偿。可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障公民、法人可发权益不受侵害。有利于被保险人及时获得经济补偿,3)代位求偿原则主要内容权利代位,又称追偿权的代位,是指在财产保险中,由于第三者责任导致保险标的发生保险损失,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支付保险赔
17、款后,依法取得对第三者的索赔权。,权利代位产生的条件被保险人对保险人和第三者必须同时具有损失赔偿请求权,即损失必须是保险损失,且是由第三者责任引起的。保险人必须按保险合同约定履行赔偿责任后才能取得代位追偿权。,权利代位的取得方式法定取得和约定取得。我国保险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保险人自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之日后起,在赔偿金额范围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可以认定,我国保险人代位追偿权的取得是法定取得。,权利代位的权益范围代位追偿权只是债权的转移,因此保险人只能在赔偿金额限度内行使代位求偿权。如果保险人追偿的款项的追回金额大于赔偿的金额,则超出的部分应偿还给被保险人;若追偿的金额小于
18、或等于赔付金额,全部归保险人。保险人向第三者行使请求赔偿的权利,不影响被保险人就未取得赔偿的部分向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物上代位,又称所有权代位,是指保险标的遭受保险责任事故,发生推定全损,保险人在按保险金额全额给付保险金额后,依法或按照合同约定拥有对该保险标的的全部或部分所有权。,物上代位的权益取得方式物上代位权益的取得要通过委付。所谓委付,是指被保险人在发生保险事故造成保险标的推定全损时,将保险标的的一切权利联通义务转移给保险人而请求保险人赔偿全部标的损失金额的法律行为。,委付成立的条件必须以保险标的的推定全损为条件必须由被保险人向保险人提出就保险标的的整体提出要求不得附加条件必须经保险
19、人同意,物上代位的权益范围足额保险时,保险人支付全部保险金额后,受损标的的全部权益归保险人。即使出现保险标的的处理所得或对第三者损害赔偿请求所得超过了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赔偿金额,超过部分仍归保险人所有,因这部分所得是由保险人对标的的权益所得。,不足额保险时,保险人按保险金赔偿后,保险人只能按照保险金额与损失发生时保险标的的价值的比例取得受损标的的部分权益。这种情况下,由于保险标的的不可分性,在实务中,保险人通常应将其应得的部分权益作折价给被保险人,并在保险赔偿款中作相应地扣除。,1)重复保险的含义重复保险指投保人以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时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保险人投保同一危险,且保险金额
20、总和超过保险标的的价值。重复保险构成要件:不同保险合同均以同一保险标的、同一可保利益投保。,重复分摊原则,不同保险合同具有同一保险期限,这里指部分期间重复,尤其是指保险事故发生时都在保险期间内。不同保险合同承包同一保险危险。必须是与数个保险人签订数个保险合同。,2)重复保险的分摊方式比例责任分摊方式某保险人分摊的赔偿责任,限额责任分摊方式某保险人分摊的赔偿责任,顺序责任分摊方式顺序责任分摊方式,是根据各保险人出立保单的顺序来确定赔偿责任的,即由现出单的保险人首先赔偿,后出单的保险人只有在保险损失超过前一保险人承保的保额时,才依次承担超出的部分。,上述3中分摊方式,比例责任分摊方式在世界各国保险
21、实务中运用较多。虽然我国没有明确规定重复保险的分摊方式,在我国保险实务中也常用比例责任分摊方式。,案例5,张某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了保险期限为1年,保险金额为40万元的家庭财产险。在保险期内,发生了保险事故,造成15万元的损失。火灾发生时,张某的家庭财产实际价值为50万元。则保险公司该赔偿多少。如果损失为45万元呢?,案例6,王某以其私家车为保险标的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保险期限为1年的足额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保险金额为20万元。不幸在保险期间内保险车辆发生了保险责任事故。事故发生后,王某随即向所投保保险公司申请了推定全损,而且保险双方达成了委付,保险人也按保险金额赔偿王某20万元。,保险事故发生
22、近一个月后,王某在途经发生地时发现残损车辆仍在原地,他随即以7000元的价格将残车卖给了张某。保险人在获悉后遂向王某索要这7000元。王某不同意,保险公司起诉至法院。请分析,法院应该如何处理?,案例分析本案中保险合同属于足额保险合同,当保险公司接受被保险人王某的请求,并按照合同金额履行全额赔偿后,便获得了表现标的的所有权益。所以由残车所得收入也应该归保险人所有。,从另一方面说,保险公司对车主已经进行了全额赔偿,如果由转让残车所得7000元再归王某所有,王某所得总额就大于总损失,显然不符合财产保险中的损失补偿原则。所以,法院应将卖残车所得的7000元判给保险公司所有。,案例7,2008年3月2日
23、,某企业为职工王某,以其价值60万元的住房为保险标的,在甲保险公司投保了期限为1年,保险金额为40万元的家庭财产险。2008年7月8日,其所在单位又在乙保险公司为全体员工投保了期限为1年的30万元家庭财产险。在2008年12月21日王家住房发生了20万元的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请分别按比例责任分摊方式、限额责任分摊方式和顺序责任分摊方式计算甲、乙保险公司应承担的赔偿额是多少。,比例责任分摊方式,甲保险公司分摊的赔偿责任,乙保险公司分摊的赔偿责任,限额责任分摊方式在没有重复保险情况下,甲保险公司应承担的赔偿限额是20万元,乙保险公司承担的赔偿限额也是20万元甲保险公司分摊的赔偿责任,乙保险公司
24、分摊的赔偿责任,顺序责任分摊方式甲保险公司赔偿20万,乙保险公司不再承担赔偿责任。,1)近因的含义近因是指引起损失发生的最直接、最有效、起决定作用的原因,而不一定是在时间上或空间上与保险损失最近的原因。2)近因的判定方法顺序法,即从原因推断结果倒推法,即从结果推断导致该结果的原因。,近因原则,例如:张三外出打猎时不慎摔伤无法行走,在树林里等待救援,结果受凉感冒引发肺炎,最后因肺炎死亡。指出本例中的近因?近因为意外摔伤,虽然张三死于肺炎,但是肺炎是摔伤的合理延续,因此摔伤为近因,3)近因原则含义近因原则,是指如果造成保险标的损失的近因属于保险责任,则保险人承担赔付责任;反之,若造成保险标的损失的
25、近因属于除外责任或免除责任,则保险人不负赔付责任。通俗地说,也就是只有保险合约所约定的风险引起保险标的发生损失时,保险人才给予保险赔付,否则,保险人不赔付。,4)近因的判定单一原因致损,即造成损失的原因只有一个,则该原因即为近因。如果该近因属于保险责任范围,保险人就应履行赔偿责任;反之,不负赔偿责任。,多种原因同时发生共同致损多种原因同时发生共同致损,是指多种原因之间没有或无法区别因果关系,无法区别其在时间上的先后发生顺序,且各个原因对损害结果的产生都具有直接、有效、决定性的影响。由此,这多种原因都是损失的近因。此时,保险人是否进行赔付还要进行深入分析。,多种原因均属于保险责任,保险人在保险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保险实务 精品课程 保险 实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12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