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4章-方法学-IE.ppt
《管理信息系统-4章-方法学-IE.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4章-方法学-IE.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管理信息系统-MIS,4.5 信息系统建模和信息工程数据建模和信息工程(Information Engineering 简称IE)的核心是“建模”。那么,什么是模型呢?如果把现实世界中的某些事物叫做一个现实原型,那么模型就是对这种现实原型的一种抽象或模拟,这种抽象和模拟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强调原型的本质,扬弃原型中的次要因素。因此,模型既反映原型,又不等于原型,或说它是原型的一种近似。按照这种说法,模型的意义是很广泛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的一切概念、公式、定律和理论都是某种现实原型的模型。例如,牛顿第二定律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其运动规律这个原型的模型;计算机是人的某些功能或智能这个原
2、型的一种模型。真实世界是复杂的和动态的。基于这个事实,研究客观世界的方法是:针对人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在科学的基础上建立问题空间的“形式”模型,用这一模型来反映和描述所要解决的真实问题。科学研究的绝大多数工作就是实现对问题的形式化描述和建立模型。,2,管理信息系统-MIS,建模的过程,客观事物,模型,人机系统,模型求解,模型分析,建模,3,管理信息系统-MIS,1.模型的组成 模型是用来描述现实系统的,一般由下列几个基本部分组成:系统,即描述的对象 目标,系统目标 组分,构成系统的各个组分或子系统 约束条件,系统所处的环境及约束条件 变量,表述各组分的量的变化,它分内部变量(系统内部)、外部
3、变 量(系统外部和环境)及状态变量,4,管理信息系统-MIS,1.模型的环境,内部变量(系统)状态,输出,外部变量(输入),外部变量(环境与约束),边界,5,管理信息系统-MIS,2.模型的分类抽象分类:从抽象的角度来看(抽象分类),可把模型分成三类,即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是最抽象的模型,它是人们根据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具备的领域知识、经验等构造出来的。它可能很不完善,甚至无法实现,但它表述了对象系统的主要特征,描绘了大致的轮廓,并对以后模拟、认识对象系统有深刻的意义。逻辑模型:逻辑模型是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构造出来的,其在原理上是可行的。它考虑了模型总体的合理性、结构的合理性
4、和实现的可行性,但它只是在逻辑上说明对象系统,而没有具体的实现细节。物理模型:是一个完全确定了的模型,是一个可实现的、实在的模型。它在逻辑模型的基础上,经过对具体元件和具体细节的说明,构成了具体具有实现细节的合理模型。,6,管理信息系统-MIS,2.模型的分类 形式分类:从大的方面来看,模型可以分成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模型两大类。其中每一类还可细分。例如:经济模型、法律模型工程模型、医学模型。但这种分类意义不大,因为我们学习模型不止是要看懂模型,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构造模型。因此只有从规律上分类,才能使我们获得构造模型的本领。按这个观点,模型大致可分为4类或4中形式:物理模型:物理模型是对象系统的物
5、理再现,抽象级最低。因此,称为实体模型。可分为实物模型和类比模型:A 实物模型:根据相似性理论制造的按比例缩小(或放大原尺寸)的实物。如:风动试验中的飞机模型、水利系统试验模型、船舶模型。B 类比模型:在不同的物理学领域(力学、电学)的系统中各自的变量有时服从相同的规律,根据这个共同的规律可以制定出物理意义完全不同的比拟和类推模型。如:在一定条件下,由节流阀和气容构成的气动系统的压力响应与一个由电阻和电容所构成的输出电压具有相似的规律,因此可以用比较容易进行的试验的电路来模拟气动系统。,7,管理信息系统-MIS,2.模型的分类 结构模型(Structure Model):主要反映系统的结构特点
6、和因果关系。结构模型中的一类重要模型是图模型。仿真模型(Simulation Model):是通过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所表示的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和结构模型一般都转化为仿真模型。数学模型(Mathematical Model):它是用数字、拉丁字母以及其它符号来体现和描述现实原型的各种因素形式以及数量关系的一种数学结构,通常表现为定律、定理、公式、算法以及图表等。这是最抽象的模型,也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最常见的模型。,8,管理信息系统-MIS,3.模型建立的的基本原则 相似性:模型与所研究系统在属性上应具有相似的特性和变化规律。即“原型”和“替身”之间具有相似的物理属性。切题性:模型只应该
7、针对与应用研究目的有关的方面,而不是一切方面。这是因为对于同一个系统,其模型不是惟一的,因此,选择应具有针对性。吻合性:模型结构的选择应尽可能对可利用的数据作合理的描述,通常其试验数据应尽可能由模型来解释。可辩识性:模型结构必须选择可辩识的形式。若一个结构具有无法估计的参数,则此结构就无实用价值。简单性:从实用的观点来看,由于在模型的建立过程中忽略了一些次要因素和某些非可测变量的影响,因此,实际上的模型已是一个被简化了的模型。综合精度:它是模型的框架、结构和参数集合等项精度的一种综合指标。若优先的信息限制了模型的精度,最有效的模型就应是各方面精度的平衡和折中。,9,管理信息系统-MIS,4.6
8、 过程建模和过程分析系统建模在信息系统开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系统开发的一种主要手段。建立的模型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信息系统开发的成败。结构化方法是面向过程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学,因此,作为信息系统的三大特征之一的过程(功能)在信息系统开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掌握结构化分析(SA)中过程模型的建立和分析这一主要技术,对于信息系统开发十分重要。过程模型 过程建模技术是一种组织和描述系统处理、输入、输出和数据存储的技术。通过过程模型的建立,可以更好地理解现行系统,更好地定义新系统的需求和设计。,10,管理信息系统-MIS,4.6 过程建模和过程分析 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结构化方法学的特点之
9、一是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分开进行。先逻辑设计,后物理设计,即首先考虑系统“做什么?”,然后考虑“如何做!”。逻辑模型(Logical Model)逻辑模型是与实施无关的模型。它描述了系统的本质,即系统必须做什么,而与系统如何做无关。逻辑模型又称本质模型,是用来描述数据的内容,即处理功能的。逻辑模型(本质模型,有的书上又称概念模型,有的资料上将概念模型和逻辑模型视为同等含义)逻辑模型的优点如下:它不考虑具体实现方式,可更好地发挥系统分析员创造性;它减少了遗漏用户功能的风险;它可使系统开发人员以非技术语言或尽可能少的技术语言与最终用户进行交流。,11,管理信息系统-MIS,4.6 过程建模和过程分析
10、 物理模型(Physical Model)物理模型不仅描述了系统是什么或做什么,而且还描述系统是如何从物理上进行实施的,即物理模型反映了系统如何进行处理的特征,物理模型亦称为技术模型或实施模型。例如,结构图或程序流程图是关于程序实施的模型,它解释了程序的构造和编码。物理模型对于描述现行系统非常有用。但对于新系统的需求,则应该用逻辑模型来描述。,12,管理信息系统-MIS,4.6 过程建模和过程分析数据流程图(Data Flow Diagram DFD)是结构化方法学中一个主要的过程建模工具。数据流程图可以作为描述系统逻辑模型的一个重要工具。有四个主要的组成要素:过程、数据流、数据存储、实体。过
11、程:也称为变换,是DFD中的一个主要环节。所谓过程,是指由输入的数据流产生输出数据流所要执行的工作或动作。这些工作或动作可以由人、部门、机器、计算机来完成,主要强调工作或动作做什么,而不是由谁或什么来完成。数据流:数据流表示向过程输入的数据或经加工处理后产生的输出数据,它可以表示文件、数据库和数据存储中数据的变化。实体:实体有外部实体和内部实体之分。外部实体定义了系统的边界,他们向系统提供输入,接收由系统所产生的输出。数据存储:是数据的仓库,亦成为文件和数据库。数据存储包括以下几方面的信息:角色(顾客、供应商、职工、学生教师);客体(产品、零部件、课本、设备);地理信息(仓库、销售地区、商店)
12、;事件(定单、选课表),13,管理信息系统-MIS,4.6 过程建模和过程分析数据流程图符号体系:,过程名,实体名称,过程名,实体名称,14,管理信息系统-MIS,学生选课系统DFD,15,管理信息系统-MIS,4.6 过程建模和过程分析 本质处理过程所谓本质处理过程,是指无论系统是如何实施的都必须执行的任务或动作。由于本质处理过程是显示所必须完成的工作,所以最终该过程是以哪种方式实施的是无关紧要的,即本质处理过程刻画了过程“做什么”,而不管心“如何做”。逻辑过程模型中的过程均应是本质过程。本质过程的命名本质处理过程命名取决于DFD的层次,即是一般的处理过程,还是详细的处理过程。在一般情况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信息系统 方法 IE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12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