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且)说.ppt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且)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且)说.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A版选修,肥城市第六高级中学 苏金迎,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且),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三、教法学法,四、教学过程,五、板书设计,六、教学评价,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一、教材分析,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简单逻辑联结词且是高中数学教材第选修2-1第1章第3节第1课内容。本节内容是在第一单元完成1.1命题及其关系;1.2完成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以上仅仅是是对单一命题的分析和判断,有了本节内容的学习深化了命题的理解,由单一命题变为复合命题。并对复合命题的结构进行了大致的分类和真假的判断方法。本节内容是在常用逻辑用语中,占据承上启下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高中的数学的学习打下基础。,2.学
2、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能正确判断什么是命题以及命题的真假判断,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了对命题的真假判断。这为他们探究复合命题建立了良好的基础。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毕竟有限,要理解好“且”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尝试、合作交流,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一、教材分析,二、目标分析,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逻辑联结词“且”的认识和应用,“且”复合命题的认识和真假判断方法.2.能力目标会将复合命题分解后判断各自的真假并会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理解“全真为真、有假即假”判断口诀的含义;能根据由真假未定的两个简单命题复合后的真假判断原简单命题的真假分类,从而求出所含参数的取值范围。3.情感目标通过对“且”的
3、认识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4.教学重点难点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为:重点:通过数学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且”的含义。难点:判断用逻辑联结词“且”联结两个命题后得到的新命题的真假。,5.教材处理及重点难点突破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同时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首先给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分组讨论等一系列活动中,掌握运用知识点逐步突破重难点,最终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二、目标分析,三、教法学法,1.说教法:通过问题引入课题,为学习创设情
4、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热情。运用“且”在生活中与数学中的不同理解、数学与物理的结合鼓励学生主体探究、合作交流,通过启发式提问,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学生板书、点评,回答,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三、教法学法,2.说学法: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要从某些角度启发式引导学生去理解“且”,应该给出一些提示性问题,引导学生去参与“且”的理解。小组合作交流,互动式讨论寻找解答问题的方法,并积极展示结果.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问题1:下面三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1)12能被3整除;(2)12能被4整除;(3)12能被3整除且能被4整除。与下面的“且”有何不一样
5、?(1)话还没说完,你且慢走;(2)年且九十注:第一个“且”取其“暂且”的意思;第二个“且”取其“将近”的意思。,四、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从学生最熟悉的问题开始,使学生形成如下感知:两个命题可以合并成一个命题,并且在本节课中只取其中一个含义,合并成的新命题也可以判断真假。这为引入本节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四、教学过程,二 实践探究 总结规律一般的,用逻辑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q连接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读作“p且q”.注:逻辑联结词“且”与日常用语中的“并且”、“及”、“和”相当;在日常用语中常用“且”连接两个语句。表明前后两者同时兼有,同时满足.,四、教学过程,
6、设计意图:在举例及辨别的基础上,合理给出且命题的定义,形成且命题的直观印象,总结且命题的抽象概念。,思考:逻辑联结词“且”的含义与集合中学过的哪个概念的意义相同呢?对“且”的理解,可联想到集合中“交集”的概念AB=xxA且xB中的“且”,是指“xA”、“xB”这两个条件都要满足的意思。符号“”与“”开口都是向下,四、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且命题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发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为后面的真假做铺垫;让学生观察思考,得出新知识亦可以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四、教学过程,例1 将下列命题用“且”联结成新命题。(1)p: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q: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2)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简单 逻辑 联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11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