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考-数据库系统.ppt
《等级考-数据库系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级考-数据库系统.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等级考基础数据库系统,东华大学计算机学院 孙 莉2016年2月,1数据库(DataBase,DB)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数据库的特点:(1)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2)可为各种用户共享。(3)冗余度小。(4)数据独立性高。(5)易扩展。,1.1 基本概念,2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ManagementSystem,DBMS)管理数据库的系统软件。负责数据组织、操作、维护、控制与保护、服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1)数据库定义功能定义数据库的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定义两级映射。2)数据库操纵功能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基本操作,即查找(或检
2、索)、插入、修改和删除操作。,3)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定义与检查 4)数据库并发控制与故障恢复 5)数据的服务初始数据的载入、数据拷贝、转储;数据库的重组、性能检测与分析等功能。,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为完成上述功能,数据库管理系统通常提供相应的数据语言:(1)数据定义子语言,(2)数据操纵子语言,(3)数据控制子语言。,3 数据库管理员(Data Base Administrator,简称为DBA)负责全面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系统正常运行的人员,承担着规划、设计、创建、监控和维护整个数据库结构的责任。DBA是数据库系统中最重要的人员。,DBA的主要职责包括:(1)数据库设计:确定数据库中的内容和结
3、构。设计概念模式、内模式以及各个用户的外模式。(2)数据库维护,对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系统恢复和数据转储,进行实施和维护。(3)改善系统性能,提高效率:监控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行。分析数据库系统的性能,及时调整内部结构,提高系统效率。,4 数据库系统(Data Base System,DBS)具有管理和控制数据库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它通常由5部分组成: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系统平台-硬件与软件。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硬件:计算机、网络图1.1 一个简化的数据库系统环境,1.2 数据库系统的发展,数据库技术是研究数据库的结构、存储、设计、管理和使
4、用的一门软件学科。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硬件:外部存储器只有纸带、卡片、磁带,没有能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如磁盘等);软件:只有汇编语言,没有操作系统,没有专门的管理数据的软件。,人工管理阶段数据管理的特点:(1)数据管理者:应用程序,数据不保存。(2)数据面向对象:某一应用程序。(3)数据共享程度:无,数据冗余度极大(4)数据独立性:无独立性,以来于应用程序。(5)数据的结构化:无,文件系统阶段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硬件有了磁盘、磁鼓等能直接存取的外设;软件有了高级语言和操作系统(有专门负责管理数据的文件系统
5、)。,文件系统阶段管理数据的特点:(1)数据管理者:文件系统,数据可长期保存。(2)数据面向对象:某一应用程序。(3)数据共享程度:共享程度低,数据冗余度大。(4)数据独立性:独立性差,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必须修改应用程序。(5)数据的结构化:记录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数据库系统阶段60年代后期以来。数据库系统阶段管理数据的特点:(1)数据管理者:DBMS。(2)数据面向对象:系统。(3)数据共享程度:共享程度高,数据冗余度低。(4)数据独立性:独立性高,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不必修改应用程序。数据的物理结构改变也不必修改应用程序。(5)数据的结构化:整体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是数据库和文件系统的本质区
6、别。(6)数据控制能力: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1.3 数据库系统内部结构体系,数据库系统采用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构成。,1 外模式(又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用户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个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用户对数据库的操作,只能与外模式发生联系,按照外模式的结构存储操纵数据。,2 模式(又称逻辑模式或概念模式)全局数据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3 内模式(又称存储模式、物理模式)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结构的描述,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一个数据库中只有一个内模式和一个模式,但可有多个外模式。,图1.5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
7、构,4 外模式/模式映象 外模式/模式映象定义了各外模式和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各自外模式的描述中定义)。当模式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映象作相应的改变,而外模式仍然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5 模式/内模式映象 模式/内模式现象定义了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发生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象作相应的改变,而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第2章 数据模型,2.1 实体联系模型 2.2 关系模型,根据应用的不同目的,模型分为三个层次:1、概念数据模型(信息模型)-按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和信息
8、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2、逻辑数据模型-按数据结构表示数据建模,介于概念数据模型与物理数据模型之间。3、物理数据模型-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主要用于DBMS的实现,数据模型,数据模型包含三部分内容:数据结构: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数据操作:检索(查)和更新(插、删、改)数据约束:保证数据正确、有效、相容,2.1 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概念模型:能方便、准确地表示出信息世界中的常用概念。最常用的概念模型是实体-联系模型(ER图)现实世界由一组称作实体的基本对象及这些对象间的联系组成。,2.1.1 基本概念 ER数据模型的主要概念:实体集、联系集和属性。1 实体(entity
9、):对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并可互相区别的“事件”或“物体”的抽象。实体:具体的人、事、物,或抽象的概念或联系,例如,学校中的每个人,一个系、一门课,学生的一次选课。,实体集:具有相同类型及相同性质(属性)的实体集合。例如,全体学生是一个实体集,全部课程也是一个实体集。,2 属性(attribute)实体具有的若干特征。实体通过一组属性来表示,例如学生具有姓名、学号等属性。,3 联系(relationship)联系是多个实体间的相互关联。例如学生实体与课程实体之间可有选课关系,学生与教师之间可能有讲课关系等。这种实体与实体间的关系抽象为联系。,图2.1 实体间的联系,实体集A和B之间的联系分三种:
10、(1)一对一:A中的一个实体至多同B中的一个实体相联系,B中的一个实体也至多同A中的一个实体相联系,如图2.2(a)所示。(2)一对多:A中的一个实体可以同B中的任意数目的实体相联系,而B中的一个实体至多同A中的一个实体相联系,如图2.2(b)所示。,(3)多对多:A中的一个实体可以同B中任意数目的实体相联系,B中的一个实体也可以同A中任意数目的实体相联系,如图2.2(d)所示。,图2.2 二元联系集中映射的基数情况,联系的属性-联系具有的描述性属性。例如,学生和课程存在选课的联系,学生在课程上的成绩可作为选课联系的描述性属性。如图2.3所示。,图2.3 实体间联系的属性(a)二元联系的描述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等级 数据库 系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11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