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接受模式及其教学应用.ppt
《科技接受模式及其教学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接受模式及其教学应用.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科技接受模式及其教學應用,當教師知覺科技的使用是簡易的、有用的,使用的動機意願就會強烈。價值性、認知性、自願性、簡易性是資訊科技能否為教育者採用的原因。,本章摘要,壹、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貳、理性行為理論參、科技接受模式 肆、科技接受模式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啟示 伍、應用資訊科技、營造優質學習情境 陸、應用實例柒、應用實例,壹、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願景目標:資訊隨手得,主動學習樂;合作創新意,知識伴終生 六個構面:網路與硬體基礎建設、教材與軟體、學生、教師與學校、教育行政 城鄉均衡發展與縮短數位落差、社區與產業參與,資訊科技於學校教育中的應用走向:一、持續不斷提昇師生資訊素養能力 二
2、、推展與應用資訊科技於學習活動中 三、校務全面行政電腦化的管理機制 四、運用教師社群建置數位化資源庫 五、建置無障礙學習環境、縮短數位落差 六、網路學習環境的普及與推廣 七、正確資訊態度、尊重資訊倫理,壹、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貳、理性行為理論,Davis以理性行為理論為理論基礎,探討認知與感情因子與科技使用的關係,發展出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理性行為理論模型資料來源:Fishbein&Ajzen,1975,貳、理性行為理論,強調任何會影響到行為的其他外在變數,都會經由態度和主觀規範而間接影響行為認為個人是否從事某種特定行為最直接的決定
3、因素就是行為意向行為意向受行為態度、主觀準則影響,貳、理性行為理論,資訊科技入融入領域教學的啟示重點:一、重視教師正向科技信念的培養 二、激勵教師積極使用科技的動機 三、校園領導者角色扮演不容忽視,貳、理性行為理論,參、科技接受模式,Davis從科技接受度的角度為出發點來看,提出了知覺有用性和知覺易用性兩個主要的態度決定因素其主要目的在於簡化理性行為理論,分析並建立出一個有效的行為模式,科技接受模式(TAM)的理論模型,參、科技接受模式,(一)、知覺有用性 使用者主觀的認為使用某一特定科技系統,會對他的工作表現及未來有幫助(Davis,1989)(二)、知覺易用性 使用者認知到學習使用某一特定
4、科技系統的容易的程度。(Davis,1989),參、科技接受模式 信念,實際驗證(陳錕隆,2003)1.個人對新科技的使用態度會影響他的行為意向;2.影響個人對新科技的使用態度有知覺有用性知覺易用性 兩個重要信念 3.個體認知上的有用性會影響使用態度,與行為意向。4.知覺易用性會影響個人對新科技的有用性覺察程度 5.使用者的個人變項或系統特性等外在變數會透過知覺有用性及知覺易用性來影響使用者的認知信念。,參、科技接受模式,科技接受模式之修正 簡化後的TAM模型,參、科技接受模式,科技接受模式之修正特點 1.知覺有用性與知覺易用性決定了使用者行為的意向,進而再影響使用者實際使用的情形。2.在資訊
5、科技使用的歷程中,外在變項與知覺的易用性直接影響認知的有用性。不論是有用性的認知或易用性的覺察,外在變項是個重要的影響變因。3.使用者使用行為的意向決定了使用者的實際使用行為。,參、科技接受模式,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應用 一、明瞭資訊科技的特性及其融入領域教學的模式 二、發揮巧思,營造溫馨而人性化的學習情境 三、藉由教師社群、開發建置具簡易化的網路素材 四、辦理學校本位進修研習、鼓勵師生資訊素養的持續精進 五、領導者以身作則培養師生正向積極的態度 六、藉由協同合作教學、培養教師正確認知與應用能力,肆、科技接受模式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啟示,伍、應用資訊科技、營造優質學習情境,科技的學習情境中,雖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技 接受 模式 及其 教学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10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