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解剖学04小脑和间脑.ppt
《神经解剖学04小脑和间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解剖学04小脑和间脑.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小脑和间脑Cerebellum and Diencephalon,林贤 教授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中山医学院神经生物学平台PI中山医学院解剖学系,2,3,4,2.旧小脑Paleocerebellum 前叶,后叶的蚓垂和蚓锥体。在两栖类出现,主要与脊髓相联系,调节肌肉的张力。,5,3.新小脑 Neocerebellum后叶的其余部分。仅见于哺乳动物,与大脑皮质的发展相关,协调肌群活动,协助完成精细的随意运动。,6,7,8,(二)小脑的内部结构 1.皮质 2.髓质 3.小脑核:顶核 球核、栓状核 齿状核 小脑核是小脑向外发出传出纤维的部位。,9,10,11,12,13,14,前 庭神经节
2、,前 庭神经核,小脑下脚,小脑下脚,15,传出纤维:,16,2.旧小脑 传入纤维:脊髓小脑前束 脊髓小脑后束 楔外核 网状外侧核 下橄榄核,17,传出纤维,18,19,20,(四)小脑的功能:1.古小脑 接受前庭刺激而调节肌张力,维持身体姿势平衡。损伤后,病人平衡失调,站立和行走不稳,甚至倾倒。反射途径:前庭器官前庭神经核绒球小结叶前庭神经核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肌肉,21,2.旧小脑调节肌张力,损伤后,同侧肌张力下降。反射途径:触觉器、本体感觉器和前庭器官旧小脑前庭神经核、红核和网状结构运动神经元肌张力。,22,3.新小脑参与随意运动的协调,即协调肌群活动,确定运动的力量、方向和范围。损伤后,产
3、生共济失调,指鼻不准、快速交替运动不能,意向性震颤。反射途径:大脑皮质脑桥核小脑皮质齿状核丘脑腹外侧核大脑皮质。,23,(五)小脑疾病的定位:,中线带疾病产生的体征和症状主要是姿势和步态的紊乱。如蹒跚步态,头部的旋转及倾斜姿势,眼球运动紊乱。外侧带疾病产生的体征和症状主要是动作分解和步态的障碍。如肌张力降低,共济失调,运动性震颤和轮替运动障碍等,24,(六)小脑皮质的躯体定位:,25,小脑性共济失调,一侧的小脑性共济失调只发生在同侧肢体上:来源于小脑半球的纤维小脑上脚对侧的红核和运动皮质(经丘脑腹外侧核)皮质脊髓束对侧脊髓,两次交叉又回到同侧。,26,间 脑,Diencephalon,27,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神经 解剖学 04 小脑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10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