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末釉制备工艺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叶末釉制备工艺的研究.docx(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Uingoezhemceramicinstitute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茶叶末釉制备工艺的研究ThePreparationProcessofResearchonTeaDustCrystallineGlaze学号:200910210143姓名:石康专业班级:无机非金属材料1班指导老师:孙国梁教授完成日期:2013年6月1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摘要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陶瓷铁系结晶釉之一。本课题将通过改善工艺配方和烧成制度,研究一类低成本、色泽稳定优良的、烧成易控制的茶叶末釉。本课题在查阅大量我国历代茶叶末釉的相关研究内容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配方组成对茶叶末釉釉面结晶效果的
2、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当当Fe2O3为5.1%、瑶里釉果为60.5%、滑石为7.5%、方解石为21.8%、石英为5.1%时,呈现出较佳的茶叶末釉。结合实验样品的外观效果,探讨了不同工艺制度(包括烧成制度、釉厚度、釉料细度等)对茶叶末釉的发色影响情况,初步探明了茶叶末釉的最佳配方和工艺制度,为研究和利用茶叶末釉做好了前期准备。关键词:茶叶末釉结晶釉影响因素AbstractTeadustcrystallineglazeisChina,sfamousancientceramicirononeofthecrystallineglaze.Thissubjectwillthroughimprovingthe
3、processformulationandfiringsystem,tostudyalowcostandstablecolorexcellent,firingofteatocontroltheglaze.Subjectinthepastdynastiesinconsultingalargenumberofrelevantresearchattheendoftheteaglazebasedonthecontent,thesinglefactorandorthogonalexperimentmethod,theformulaofteaglazeOfcrystallizationeffect.Thr
4、oughtheresearchfoundthatwhenthecontentof5.1%,ferricoxideyaoliglazefruitwiththecontentof60.5%,talccontentis7.5%,calcitecontentis21.8%,quartz5.1%whenpresentabetterattheendoftheteaofglaze.Withtheeffectoftheappearanceofthesample,thispaperdiscussesthedifferentprocesssystem(includingfiringsystem,glazethic
5、kness,glazematerialsfinenessect.)attheendoftheglazeofteahaircolorinfluencesituation,thepreliminaryprovedthebestprescriptionofteaglazeandprocesssystem,forresearchanddevelopmentanduseofteaglazereadybytheendofthepreparation.Keywords:TeadustcrystallineglazeCrystalglazeInfluencefactors目录摘要I1前言2文献综述2.1釉的特
6、点及分类2 .1.1釉的特点3 .1.2釉的分类2.2 颜色釉的概述22.3 结晶釉的概述22.4茶叶末釉的概述32.4.1茶叶末釉的产生42.4.2茶叶末釉的组成、烧成52.4.3茶叶末釉的釉色溯源52.4.4茶叶末釉的辉煌72.4.5茶叶末釉的艺术魅力82.4.6茶叶末釉的审美特征92.4.7故宫收藏清代茶叶末釉瓷器的特色102.4.8国内外茶叶末釉研究的现状112.4.9茶叶末釉在日用瓷中的应用122.4.10烧成茶叶末釉存在的问题122.4.11本课题研究的目的123实验内容153.1实验的原料和设备153. 1.1实验原料154. 1.2实验设备153.2 研究方案和工艺流程163.
7、 2.1研究方案164. 2.2工艺流程165. 2.3釉的工艺参数166. 2.4烧成制度173.3 实验过程173.3.1探索性茶叶末釉配方的确定173.3.2Ca0Mg0摩尔比对茶叶末釉的影响183.3.3不同CaO/MgO摩尔比条件下Fe2O3含量对茶叶末釉的影响193.3.4SiO2Al2O3摩尔比对茶叶末釉的影响203. 3.5烧成制度对茶叶末釉的影响203.4正交实验213. 4.1制定因素与水平表214. 4.2正交实验安排225. 4.3优化实验234结果分析与讨论244. 1CaO/MgO对茶叶末釉的影响244 .2不同CaOZMgO摩尔比条件下FeB含量对茶叶末釉的影响2
8、45 .3SiO2AkO3对茶叶末釉的影响264. 4烧成制度对茶叶末釉的影响264.5正交实验分析结果274.6其他因素对茶叶末釉的影响305结论316经济分析326.1釉的价格326.2 能耗、水电设备折旧326.3 税收与利润337致谢34参考文献351前百茶叶末釉是一种以铁元素为主要结晶剂和着色剂微晶颜色釉,釉在氧化气氛下显黄褐色(还原气氛下显现黄绿色),在底色上闪出犹如茶叶末的黄色细点。茶叶末的标准是在底色釉中泛出一种错落自然、金光灿灿的黄色星点,这种釉对烧成条件敏感性较大,烧成温度越高,气氛越浓,釉色越深,黄色金星少而发亮;烧成温度越低,气氛越淡,釉色较浅,难见明显的金色小点。在暗
9、绿的底色上闪出犹如茶叶细末的黄褐色细点,古朴清丽,耐人寻味。正是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茶叶末釉是始创于唐代的一种传统名贵陶瓷颜色釉。其釉面平滑如脂,光泽柔和,呈色为黄绿色,有鱼黄、鱼子绿、吉翠等名贵品种。然而,该釉亦仅局限在高档陈设艺术瓷上,为适应现代陶瓷生产快速发展趋势一“日用陶瓷艺术化,艺术陶瓷实用化”的市场需求,在传统茶叶末配方基础上稍作调整,将这一传统名贵色釉成功地再现在墙地砖制品上。本文将这一次试制过程作一总结,以求与同行共同探讨。该课题的研究,对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锻炼自己的能力,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解决工厂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生产中质量及外观
10、符合客户的要求做好铺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文献综述2.1 釉的特点及分类2.1.1 釉的特点“釉”是指覆盖在陶瓷坯体表面上的一层薄薄的玻璃态物质,用矿物原料(如石英、长石、高岭土)和化工原料按一定配比混合并细磨成浆状液体,施于坯体表面,经高温煨烧而成。从微观结构看,含玻璃态物质和少量气泡、未熔融石英颗粒及冷却时析出的晶体。具有类同于玻璃态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不透水,平滑而有光泽,不易沾污,并可提高制品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釉面还可以采用各种装饰以增强制品的艺术效果。釉的组成类似于硅酸盐玻璃。这种特殊的玻璃结构,可认为是由微粒所组成的,呈非几何状排列的,近程有序、远程无序的结构。这
11、层玻璃态物质当被冷却成为固体后,还保留着液体的一部分性质,不过它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依附在陶瓷坯体表面上的。在烧成过程中,它不会像玻璃那样自由流动。硅和硼的氧化物在陶瓷釉中,通常被用作玻璃形成剂,即网络形成剂。氧化硅的熔点高,通常可以通过加入Naa、CaOsMg0、BaO等物质使其熔点降低,并改变其它性质。它们不能自己形成网络,但能影响网络的一系列性质,故称为网络改变剂。此外,玻璃的形成过程也可以通过加入Ab3来控制,它有时也可作为网络形成剂。熔融的釉在组分之间的反应程度以及熔质的均匀性方面都较玻璃差,但结合玻璃形成的动力学理论,从玻璃结构的观点来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似点,对研究种料的组成、调整釉
12、料的配方和改善釉料的性质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釉与坯体连系在一起,它的性质往往会受到坯体的影响。而且釉与陶瓷坯体的烧成工艺的限制,使釉的熔融不能充分进行。釉料在未烧之前必须粘附在陶瓷生坯的表面,因而在釉的配方中需加入适量的塑性粘土以增加其粘附能力,并保持釉浆的悬浮性能。2.1.2 釉的分类(1)按被施釉的坯体种类可将釉分为:陶釉、精陶类、拓器釉和瓷釉等。(2)按釉的制备方法不同,可分为:生料釉、熔块釉和盐釉。(3)按主要的釉用原料的不同,可将袖分为铅釉、硼和、长石釉、石灰釉、镁质釉、锌釉、银釉、钢釉、错釉、锡釉等。(4)按釉的烧成温度高低,可将釉分为低温釉、中温釉和高温釉。(5)按釉的特
13、性不同,可将釉分为耐磨釉、低膨胀釉、装饰釉、化学瓷釉、半导体釉、导电釉等。2.2 颜色釉的概述颜色釉:颜色釉就是用多种金属氧化物和天然矿物为着色剂,在装饰在坯胎上,可以分为高温(1300C左右)、中温(1200左右)、低温(900C左右)三种。烧制出来的产品鲜艳夺目,高雅动人。在釉料中渗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在不同的温度及焰性中呈现不同的色泽,中国古代陶瓷工匠巧妙地掌握了各种金属氧化物在不同温度及不同焰性下的变化规律,从而创造出色彩缤纷的颜色釉陶瓷。颜色釉瓷在中国古陶瓷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被广泛使用于民间日用器和陈设器,有的还被严格的使用于封建朝廷的日常生活和祭祀活动。颜色釉按烧成温度划
14、分,一般习惯分为高温颜色釉(1300C左右)、中温颜色釉(12OOe左右)和低温颜色釉(IoO(TC左右)三种。按烧成后的火焰性质分为氧化焰颜色釉、还原焰颜色釉两种。有些颜色釉只能在相应的温度中才能烧成,焰性也会影响颜色釉的呈色,如以铜为着色剂的颜色釉,在还原焰中呈红色,在氧化焰中则呈绿色。按烧成后外观特征分类,可分为单色釉、复色釉(花釉)、裂纹釉、无光釉、结晶釉等。2.3 3结晶釉的概述结晶釉系指釉内出现明显粗大结晶的釉。它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艺术釉,源于我国古代的颜色釉,如宋朝的“茶叶末”、“芝麻点”、“铁锈花”等名贵色釉就属于微晶结晶釉范畴。结晶釉是在我国古色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人工晶花
15、釉。基本特征是:在釉中或釉表面分离出许多各种形状的晶花。结晶釉发展历史悠久,它源于釉的分相与析晶。结晶釉种类很多,按选用的结晶剂可分为铁系结晶釉、硅酸锌结晶釉、硅酸钛结晶釉、硅锌钛结晶釉、锦结晶釉、铀结晶釉、砂金石釉等;按烧成温度可分为高温、中温和低温结晶釉;按晶体大小可分为粗结晶釉和微结晶釉两大类,粗结晶和可凭肉眼看见,表面为完全或部分发达的众多结晶所覆盖,或结晶在釉表面的下部,封闭在玻璃质基体之中;微晶釉结晶很小,结晶形态基本上为针状、板状或微小的球状;按结晶釉的色彩分为白色、黑色、黄色、蓝色、变色等结晶釉。结晶釉的生成与基础釉的原料组成、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有关;生成硅酸盐结晶所用的基本氧
16、化物;整个制备过程中的工艺技术参数为烧成温度、时间和保温、冷却速度等。结晶釉系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结晶作用而形成。析晶主要取决于釉组成物质本身和外部过冷却程度。当釉熔体达到止火温度时,釉已全部熔成液体,而过冷却到析晶保温时,釉熔体即发生过饱和而产生析晶。釉中若有结晶析出,会生成失透釉,失透釉一般是有光亮的。氧化锡、氧化钛、错石、尖晶石等析出生成有光亮的失透釉。随着结晶量的增多,失透釉的光亮度逐渐变差,形成半无光状态。在另一种条件下,例如硅酸锌与辉石类会生成无光釉的结晶体,形成蛋壳状外观。结晶釉的形成是使用1种或2种以上的结晶物质,使釉在形成玻璃的过程中,形成过饱和熔体,从液相中析出结晶。硅酸盐釉
17、的结晶决定于釉化学组成中自生的结晶能力。液相转变为固相的结晶作用和晶核的生长速度等直接影响晶体结构,使结晶构造发生变化。所以受不同的化学组成和外界因素(釉层厚度、烧成升温速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影响,会形成不同晶形的结晶釉。2.4茶叶末釉的概述在中国古代陶瓷中,有这样一种釉一一在失透的绿色底釉上泛着星星般细细密密的黄色斑点。这种深沉古朴中又蕴含着无数变幻的釉色,因其好似新春的碧茶细末,而被称作“茶叶末釉”。而且,其因釉色色调的深浅有别(偏黄或偏绿)、年代不同,又有,如“鳍鱼黄”、“蛇皮绿”、“鳍鱼青”、“蟹甲青”、“鼻烟”、“新橘”、“鳖裙绿”、“黄斑点”、“老僧衣”等等不同的称呼。茶叶末的
18、起源历史悠久,早在公元960T127年的北宋汝窑就有出现,。嗣后各代助继仿制,明洪武时出现的色调偏古黄色的“老僧衣”、“鳍鱼黄”。雍正乾隆年间出现的色调偏青的“蟹甲青”,都是从茶叶末繁衍出来的,其釉方组形同属一类。只是工艺和烧成方面的某些差异。而形成色调上的一些变化.在封建的清王朝中,这类色调自然、形象逼真的“茶叶末”、“鲤鱼黄”和“蟹甲青”、均被列为当时官窑的秘釉。茶叶末作为釉色名称,始见于陶雅一书,该书初名瓷学,后又名古瓷汇考,是一部记述清末古董商人心得体会笔记性质的杂录。该书所称茶叶末,是指清代官窑那种釉面呈失透状,釉色黄、绿掺杂的瓷器,因其极类似茶叶细末,故名之曰“茶叶末”。从工艺学角
19、度分析,其呈色机理是因釉中的铁、镁与硅酸化合而产生的结晶,是由于烧成时焰性和温度的差异可产生多种变调。因茶叶末一词通俗易懂,故现在学术界统称为茶叶末釉,但在清代官窑此种釉色的创烧人唐英处,该釉色被称为“厂官釉”。唐英发明的“厂官釉”,系仿直隶厂官窑的缸、钵类粗瓷的造型,而以白瓷胎代替了缸胎,且精工细作,从而使其成为一种名贵的釉色瓷。但溯本求源,更早期的“厂一官釉”是否在文献和实践中存在呢?考古学的重要成果已证明唐代耀州窑及其北方诸窑均有该类产品生产,而在文献中亦有蛛丝马迹可寻。从此,茶叶束这一类的色釉、常常被一些人不加分折地称作“厂官釉”。2.4.1 茶叶末釉的产生最初,茶叶末釉并不是一种刻意
20、制作。唐代,在中国北方的一些烧造黑釉的窑场,窑工们因烧黑釉瓷过火而无意中烧出了茶叶末釉,一种特殊的釉色从此诞生,因而,茶叶末釉也被认为是从黑釉基础上发展来的。位于陕西铜川的耀州窑出土了大量茶叶末釉瓷,器物种类齐全,不仅有餐具、茶具、酒具、日用器皿,还有工具、医药用具、宗教用具、化妆用品、乐器和瓷塑玩具等类,可见当时人们是非常偏爱这一新兴的釉色。有些器物上还有印花、贴花、画花、划花等装饰,釉色为褐绿、黄绿、翠绿、深绿等。器物的茶叶末釉色偏绿色,非常典雅,非常舒适。壶是琢器产品中数量较多的一种器物,喇叭口、短颈、瓜棱鼓腹、圈足、单把手、壶流短直的造型和深绿的茶叶末釉色给人一种造型规范、比例恰当、变
21、化适度、精巧多样的美感。唐宋时期,山西浑源窑和北方地区其他窑口也烧造茶叶末釉瓷,然而,其质量和艺术效果都无法与耀州窑相比。当然,耀州窑的茶叶末釉和以后的茶叶末釉相比,还存在胎质较粗糙、胎土不均匀(呈灰或黄色的胎骨中,可见气泡和颗粒状物质)、施釉不到底等缺陷。中国北方地区多产白云石,白云石富含镁,可以满足茶叶末釉中镁高的配方要求,而中国南方地区古代窑场很少采用白云石配釉,因而茶叶末釉清代以前在北方轰轰烈烈,在南方则默默无闻。2.4.2 茶叶末釉的组成、烧成茶叶末釉其实是一种高温结晶釉,它的化学组成与黑釉相似,也是一种石灰釉。其配方为:寒水石7.5乐赭石5.8%、白土7.5%、滑石子7.5%、二灰
22、IL32%、釉果37.74乐紫金土22.64%。它的化学组成特点是铁高、钙高、镁高,镁的含量必须在2%以上。奇妙地分布在釉层表面的茶叶细末并不是人工撒或点上去的,它是在烧制过程中自动从釉中析出的晶体,这种晶体是一种属于辉石类型的结晶,其分子式为Ca(Mg,Al,Fe)(Si,Al)206,如果配方中镁含量太低,就达不到这种效果。茶叶末釉的制作要求很苛刻,除了配方要符合要求外,釉料还不宜过细,烧成温度必须控制在1250C1280C之间,以还原气氛为主,并且冷却速度要慢。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由于精确的配方和工艺控制很难掌握,又造成了茶叶末釉色调的多样性,其艺术效果给人以不尽的幻想。2.4.3 茶叶
23、末釉的釉色溯源唐人南卓著揭鼓录,书中记载鲁山窑产花釉腰鼓一种,现代科学考古的发现己证明南卓记载无误,所发现的文物资料证明陶瓷腰鼓在唐代非常盛行,除鲁山窑外,唐代长沙窑、耀州窑、交城窑及河南禹县窑、郑县窑等均生产陶瓷腰鼓,其釉色品种为花釉和釉下彩两种。宋开府嫌,虽耿介不群,亦深好声乐,尤善揭鼓,始承恩顾,与上论鼓事,曰:“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棋小碧上掌,下须有朋肯之声,据此乃是汉震第二鼓也。且躲用石末、花瓷,固是腰鼓,掌下朋肯声,非揭揭鼓明矣。此处文字十分明确,宋憬与唐明皇谈论鼓事,宋撮指出,当时流行的腰鼓“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后者己有定论,但“青州石末”究为何物,至今无人论证
24、。关于“青州石末”,笔者认为可有三种解释:一是某种石器的名称;二是某种木质漆器的名称;三是某种陶瓷器的名称。在文献和考古文物资料中,均未见唐代有以石质材料制作腰鼓者。这需用整块石材,将其中央挖空,方能制成鼓腔。如此制成的腰鼓,一是成本高昂,二是太重,颇不实用,故第一种解释可以排除。在敦煌壁画唐代文物资料中,曾有漆器腰鼓的形象资料,说明唐代亦流行过漆器腰鼓。但遍查历代文献,未见有称为“石末”者。故第三种解释方合揭鼓录原文本意。宋撮称:“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从语法上分析原文,“石末”应该是指一种称为“石末”的陶瓷腰鼓。古代文人用“石”字指代陶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石中美”,实际是一种陶瓷炊器
25、的代名词,苏轼温陶君传曰:“石中美,生乎土,成乎水,而变乎火。坎以揉之,坤以布之,釜以熟之,口以内之,腹以藏之,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再如“石鼎”实际是指一种口小腹大的陶瓷茶具。陆龟蒙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诗曰:“炼药传丹鼎,尝茶试石鼎”。还有“石瓢”,实际指的就是陶瓢,清陈维裕一寸金、毫村敬先庵侧得古家隧涧幽凉明器怪诡词以纪事词曰:“古寺高丘,雨溜松毛土花涩,有破空石瓢,呀然如宝,悬崖铁橘窈然而黑”。由以上例子可知,“石”在古代常用作陶瓷的代名词。南卓原文“石末”应该是某种釉色的名称,如果将“石”字理解为陶瓷,那“石末”一词的解释当为陶之碎末。唐代陶瓷以青瓷和白瓷为主流产品,白瓷匀净纯白,即使
26、成末,仍为白色,而青瓷成末,则与当时流行的青瓷有别,青色中常泛出淡黄色斑点,斑点排列较为均匀。此种釉色即被后人称为“茶叶末”的品种。耀州窑发掘的唐代陶瓷资料证明,此种釉早在唐代即有批量生产,辽、宋、金、元时一直烧造,胎体多较为粗糙,是北方民窑的一个釉色品种。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件唐代青釉腰鼓,为解放后购藏,1995年陶瓷馆改陈时陈列于陶瓷馆中。该腰鼓尺寸不大,长16.8厘米,口径9.5厘米,应是唐代陶瓷腰鼓中尺寸最小的一种。鲁山窑和耀州窑均有这种尺寸的腰鼓残片出土。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件青釉腰鼓,其釉色与传统的青釉有别,应为“茶叶末”釉,它究竟是哪个窑口所烧呢?据目前的考古资料判断,只有耀州窑曾出土
27、了大量茶叶末釉资料,但耀州窑的正式发掘报告表明:腰鼓残片共出土109片,品种有黑釉白彩、青釉乳黄彩、茶叶末釉黄彩三种,其中以黑釉白彩者最多,胎体一律呈深灰色,且内外施釉。这些特征均与故宫收藏的这件腰鼓不一样。故宫陶瓷馆陈列的这件腰鼓是单一的茶叶末釉,胎为黄灰色,且内部不施釉。由此可以排除其为耀州窑所产,而是文献中所记的“青州石末”。青州为古九州之一,大体范围在今山东胶东和济南一带。东汉刺史治临淄,晋因战乱,地区范围有变化。唐代青州范围仍在山东境内,东临莱州,西临淄州,南临密州和沂州,北临莱州湾。今潍县、昌邑、隋驹、益都、昌乐均在其境内。临近青州的淄州是著名的陶瓷产地,淄博寨里窑是北方北朝开始烧
28、瓷器的最早窑址之一。从已经发表的资料分析,山东淄博、泰安、枣庄、曲阜泅水地区均有宋以前的古窑址,烧造品种以青瓷居多,也有白瓷和黑瓷。这些资料表明,山东地区确实有悠久的烧瓷历史,而北方的青瓷和黑瓷,由于胎釉原料及烧成时产生的变化,很容易出现茶叶末釉色。茶叶末釉除景德镇官窑生产外,清代以后淄博也曾生产茶叶末釉,说明山东地区有生产茶叶末釉的矿物原料。而故宫陶瓷馆陈列的那件青釉腰鼓,其胎袖均十分接近淄博地区出土的陶瓷文物资料。故笔者推断,该腰鼓应是山东地区所产,具体产地应在唐代青州或青州附近地区,它就是唐人南卓在揭鼓录一书中所记述的“青州石末”。这种推断尚有待考古工作者、尤其是山东地区考古工作者的科学
29、发现,方能定论。2.4.4 茶叶末釉的辉煌古代中国,历代王朝都有全套的祭祀制度,其中包括祭器使用的规定。自商周以来以使用铜器为主,宋朝时青瓷、白瓷以铜器造型加入,明清两代各种颜色釉瓷成了祭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当时宫廷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喜好使用颜色釉瓷,清代宫廷甚至对各种颜色釉瓷的使用做出了身份限制。因而,明清两代官窑非常注重颜色釉瓷的生产,窑工们学习历代名窑经验,借鉴前人技艺,合理配方,不惜工本运用各种工艺方法和手段,烧制出许多精美绝伦的颜色釉瓷,明清两代是颜色釉瓷的春天,完美的茶叶末釉便出自此时。据记载,明代御窑厂所生产的茶叶末釉,因其釉色黄润,带黑色或黑褐色斑点,像鳗鱼的皮色,而被称为
30、“鳍鱼黄”。陶雅还称:“鳍鱼皮以成化仿宋者为上。”然而,至今没有被确认的明代厂官窑传世品,非常遗憾。同样据记载,康熙年间臧应选督造景德镇御窑厂,其产品特征为胎釉精致。茶叶末釉品种有:鳍鱼黄、蛇皮绿、黄斑点,而且均为臧窑著名釉色。然而,同样遗憾的是,臧窑产品因缺乏底款,同样没有被确认的传世品。雍正、乾隆年间,唐英督陶景德镇御窑厂,期间致力于陶瓷工艺的开发和研究对原料精选细淘;反复试验,掌握了制坯胎、釉汁的合理配方和烧成条件;并且对成型、烧制、彩绘等进行专业分工;还改进施釉方法,器物内部采用荡釉法,外部用一端蒙着纱布的小竹管蘸釉吹到坯胎上的吹釉法,这种方法有方向性和灵活性的优点,克服了蘸釉时造成的
31、釉面不匀、不平和易破等缺陷。因而,雍正、乾隆两朝的茶叶末釉器瓷胎精细纯净,釉色温润纯正,造型规整,装饰精致美观,代表了茶叶末釉器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平。据陶成纪事碑记记载,唐英仿明代厂官窑,成功地创烧出了厂官釉。厂官釉品种有:鳍鱼黄、蛇皮绿、黄斑点。为一件清雍正年间的茶叶末釉芦雁式把花浇。该器腹部为球状,颈部为圆柱状,颈的一边脊状向外凸起并渐厚形成花浇的唇部,如同长颈芦雁的把手安在相对的另一边的颈部与腹部之间。这种近乎完美的造型源自明早期的青花瓷。厚重的绿釉上浮着薄薄的棕色碎片,很像鳍鱼皮。它的圈足内棕色无釉,上有“雍正年制”四字篆书印款。这件器物造型完美而不花哨,釉色纯正而不出挑,充分体现了茶叶
32、末釉崇尚自然的意味。为一件清乾隆年间的茶叶末釉双耳葫芦瓶,底部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刻款,釉色厚重,呈橄榄绿,惹人喜爱。此时的茶叶末釉常见器型以各式炉、罐、瓶、壶类的琢器陈设器为主,很少有盘、碗之类。雍正制品,釉色多偏黄,露胎处多呈铁褐色,多有茶无末,器底有雍正“四字”或“六字”篆书款;乾隆制品,釉色多偏绿,釉质较雍正时更细腻,多有茶有末,器底多为乾隆“六字”篆书款。雍正、乾隆时期的茶叶末釉除了厂官釉,还有一种因其颜色类似刚出海的螃蟹而得名的“蟹甲青釉”。蟹甲青釉也是以铁为呈色剂的高温釉,其釉面光泽性较强,在光线照射下闪着云母片似的五色晕光,与厂官釉有较大的区别,“色如窑变,如碧玉,光彩中斑
33、驳古雅”,似为唐英记载中的“油绿釉”。清雍正蟹甲青釉瓜棱罐是雍正官窑中的佼佼者,该器罐口,足微收,腹部丰满,罐身凸起瓜棱16道,器型呈橄榄状,以自然界的花果为器型正是雍正窑的创意和喜好,底足内青花篆书“大清雍正年制”六行三字款,釉面有一种油腻感,青中闪绿,光照下,瓜棱状的器身形成强烈的折射,发出七色彩光。由于茶叶末釉具有青铜器的沉着色调,在乾隆时有被用来仿古铜彩釉,其造型、施彩皆有古铜器之神韵。图六是一件乾隆茶叶末釉描金转心葫芦瓶。这些作品为我们展现了茶叶末釉多姿多彩的一面。乾隆以后,茶叶末釉继续流行,但精品甚少,其中以咸丰制品为佳,产品追求雍正、乾隆古朴典雅的风格。清咸丰景德镇茶叶末釉狮耳炉
34、便是一例,其炉形制因袭明代晚期德化窑香炉而来,侈口宽唇,下腹部外鼓,圈足,腹两侧堆贴狮环耳,器底有“大清咸丰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釉面细润,釉色青绿中微闪黄,有细丝纹,口沿釉薄处及铺首凸线处色浅,呈浅褐色。2.4.5 茶叶末釉的艺术魅力茶叶末釉属于无光釉,釉面平和,不喧闹、不张扬,如同中国玉给人以强烈的温润之感。陶雅记载:“茶叶末,黄杂绿色,娇娇而不俗,艳于花,美如玉,范为瓶,最养目。”茶叶末釉的釉色介于黄色与绿色之间,这种颜色加上无光釉的朦胧,那份神秘、那份柔和是怎么也说不明、道不白的。茶叶末釉因其表面的茶叶细末而得名,而茶叶细末是烧制过程中自然产生的结晶。结晶的形状、密集状况因烧成升温、降
35、温方式不同而产生不同釉面效果。在暗绿色底釉中闪耀的星星点点质朴、深沉、不做作,就好像大自然赋予一般给人以耐人寻味之美感。坯土差异、釉料组成、烧成气氛、升降温方式、烧成温度等种种组成的复杂性、多样的变化性又给茶叶末釉增添了丰富多变的色泽变化,这也是茶叶末釉神奇和吸引人的地方。茶叶末釉原是烧成缺陷,然而中国古代窑工敏锐地发现其中蕴藏着的魅力,以其勤劳和智慧,掌握釉料配方和烧成技术,创造出了这种极富装饰性的特殊颜色釉品种。茶叶末釉的美不在于雕饰与华丽,而在于纯净和古朴。少人工匠意、富天然韵致的茶叶末釉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含蓄与高雅,它的韵律之美让人回味无穷。2.4.6 茶叶末釉的审美特征茶釉源于唐代,经
36、宋、元明递相烧造,是较为粗糙、不登大雅之堂的日用瓷,直至清代雍正唐英督陶,在继承古代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白瓷胎上,精工细作,巧妙地控制焰性,使之产生富于变化的多种色泽,庄严肃穆而令人回味无穷,方使其成为一种名贵的颜色釉品种。所以名贵,因为其中蕴含着中国陶瓷丰富的美学内涵,其美学特征如下:中国的颜色釉瓷器多数属于无光釉或半无光釉,如宋代官窑、汝窑、钧窑及龙泉窑的梅子青釉和粉青釉均属此类,釉面没有刺眼的浮光,给人以温润之感,这种审美观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玉的崇拜。追求玉的质感是中国颜色釉的一个重要特征,茶叶末釉亦属无光釉,釉色深沉而含蓄,陶雅称:“黄杂绿色,娇烧而不俗,艳于花,类如玉,范为
37、瓶,最养目。”并认为,“茶叶末纹理之佳妙,有若于泥团之疏散于水中者,且其渐渐晕开,汇于足底,围绕周遭直如鲤鱼腹皮之姿态流动,又于窑变外得少佳趣。”充分表现了釉色的审美特征。造型和釉色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官窑瓷器的一个重要特征。茶叶末釉艺术风格庄严肃穆,故多施于大件的尊、缸、罐、瓶等器物上,给人以雄伟博大之感,即便是少数小件器皿,也多是仿古造型,且做工精细,显现出端庄古朴的艺术风格。追求釉色的层次变化,增加色彩的韵律感是又一特征。如故宫藏雍正茶叶末釉花浇,瓶颈弦纹使釉色产生深浅变化,耐人寻味,愈显生动。再有巧妙地利用烧成缺陷。茶叶末釉的烧成不稳定,温度、焰性都会使之产生窑变,偏绿、偏黄都是常有的事,
38、故唐英在记述这种釉时描写出三种釉色,即鳍鱼黄、蛇皮绿、黄斑点三种,其实这三种釉色均是同一配方,只是烧成过程中产生窑变所致。工匠不能完全控制窑变,但可以基本控制变化范围,使茶叶末釉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彩。总之,在茶叶末釉的美学特征中,集中反映出中国颜色釉瓷器的传统美学内涵,此种釉色至今在景德镇仍有生产,且十分名贵,这亦可体现出它的生命力所在。2.4.7 故宫收藏清代茶叶末釉瓷器的特色清代茶叶末基本都是江西景德镇御窑厂所烧造,数量多,品种全,制作精美,主要集中在雍正、乾隆二朝,嘉庆、道光、咸丰、光绪朝也有烧造,但数量不是很多。其中雍、乾二朝特色较鲜明。2.4. 7.1雍正朝茶叶末釉瓷器的特色雍正茶叶末
39、从釉色上看最具魅力,釉面细腻,色泽幽静匀润,颜色多变。唐英在陶成纪事中载:“一仿厂官窑,有鳍鱼黄、蛇皮绿、黄斑点三种”。常见造型有:水皿、盖盒、四足洗、茶壶(仿宜兴茶壶式样)、花盆、花浇、撇口瓶、弦纹撇口瓶、弦纹扁肚瓶、撇口扁肚瓶、扁方瓶,纸褪瓶、双耳葫芦瓶、双耳扁瓶、六连瓶(首创)、三牺尊、牺耳尊、兽耳御环尊等,既有传统造型,也有仿古铜器式样。雍正茶叶末的造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突出一个“秀”,端庄典雅,讲究线条变化,简洁质朴,刚中带柔,注重上下比例之间的协调,空间关系上的适度,整体的协调统一,可以说厚重古拙与轻盈秀丽兼而有之。从中发现圆器小件少,琢器多,尤以瓶的数量最多,基本是陈列瓷,也有
40、部分文房用具。款识上均是在器物底足内阴刻四字“雍正年制”或六字“大清雍正年制”篆书款。字体工整规矩。2.5. 7.2乾隆朝茶叶末釉瓷器的特色乾隆茶叶末首先是胎体细腻,瓷质坚密,胎壁比雍正时略厚,釉面匀净,有的带棕眼和丝纹,光泽莹润,釉面色调有深浅之分,深者略显黑褐,浅者因黄色釉面上小黑点密集较多而显黄色,一般器足为黑褐色,仔细观察会发现足部釉与露胎釉相接处有刮削时无意留下的一圈小锯齿状边缘线。其造型既继承了前朝雍正式样,也有仿古铜器式,还有仓J新式样。品种主要是陈设观赏器及少量的文房用具等。常见葫芦瓶、缓带耳葫芦瓶、七弦瓶、六连瓶、璃耳长颈瓶、天球瓶、双兽耳瓶、直口瓶、又又贯耳瓶、弦纹撇口瓶、
41、菱花口盘、菱花口碗、鼓钉碗、山形笔架、凸弦纹洗、小缸、兽耳尊、出戟花瓢、七弦尊、三足炉等。其制造工艺精巧,据唐英陶冶图编次介绍,乾隆时制瓷分工极细,有拉、ElK雕、旋、镶、拱、削、镂诸工种,由于分工精细,因而形成专业性的工匠队伍。款识上,多是在器物底或足内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少数是四字篆款“乾隆年制”,个别横写于器物口边六字篆书款。字体清晰圆润工整。嘉庆朝初期茶叶末釉瓷器仍延续乾隆朝的风格,如直颈瓶、缓带耳葫芦瓶、盘口瓶、扁瓶等在造型、尺寸、釉色上与乾隆朝作品基本一致,若不看底款,有的器物很难区分,说明当时制瓷工艺仍有较高的水平。到嘉庆后期,茶叶末釉瓷器质量开始显露出下降的迹象。道光、
42、咸丰、同治、光绪四朝的茶叶末釉瓷器仍在延续烧造,但受景德镇瓷业衰落的影响,数量少,造型变化不多,没有什么创新式样。常见有:道光朝的罐、高足盘、纸褪瓶、缓带耳葫芦瓶;咸丰朝的狮耳炉、盘、兽耳嘟环方瓶;同治朝的纸褪瓶;光绪朝的撇口瓶等,与雍正、乾隆两朝相比有很大差距,胎体厚重,工艺上较为粗率,线条不够柔和圆润,略显呆板,釉层有的不够平整,高水准的作品不多,基本还是在器底阴刻六字本朝篆书款,少量四字款,个别是堂名款,如道光朝的“行有恒堂”等。2.5.8 国内外茶叶末釉研究的现状国外大约在19世纪开始研究结晶釉。19世纪5O年代,法国埃别尔曼曾作过结晶釉的研究,其后是劳赛重依利继续研究。1855年,法
43、国赛格尔瓷器制造所陈列馆展出过样品,但未大量制出成品。18791887年,法国塞佛尔研制出了结晶釉。1894年在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展出了路兹库屋兹赛制陶所出品的结晶釉,引起了人们的注目。关于茶叶末釉的研究,在我国似乎除了考古学、美学等艺术方面的之外,有关工艺的很少见报,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从不同方面对茶叶末结晶釉的晶体结构进行科学研究,80年代末,顾幸勇等人发表茶叶末结晶釉主晶相的研究论文(中国陶瓷6,1989年第二期)。该文指出,电子探针能谱(EDS)分析,茶叶末结晶釉主晶相的数(%探MgKa5.27AlKa56.64CaKa16.64、FeKa10.960主晶相为普通辉石,JC
44、PDS卡片上的理论晶体化学式为:(Ca.FeMg)SiO30特征线(八)a=2.99k2.557、2.1322.5633.2234.440、1.6261.528。另有少量钙尖晶石和方石英。2.5.9 茶叶末釉在日用瓷中的应用陶瓷表面装饰是提高陶瓷产品档次的一个关键。对于日用陶瓷表面装饰设计。要敢于突破陈旧的装饰样式,根据市场信息,把握消费者心理,以新颖别致、和谐匀称、纤巧娟美的画面设计,用具有时代感的装饰造型,去美化日用陶瓷,达到日用陶瓷艺术化的效果。将结晶釉应用到日用陶瓷上,通过烧制过程中产生得神秘窑变,形成结晶体使釉色温润。迎光照之,晶莹剔透,如冰似玉。使日用陶瓷的画面装饰达到出神入化的境
45、界,富有幻想色彩的,如梦如幻,如诗如画。以视觉上额回环转向来表达自然生机的变化感和造型上的整体感;同时又具有现代时装特色的将绚丽缤纷的窑变结晶釉直接融入瓷土之中。如同给日用陶瓷披上了魅力的霓裳,经典、时尚、高雅、华贵、用具有艺术特色的日用陶瓷摆上餐桌,和我们朝夕相中,真正的体现了艺术瓷的实用价值。又显得优雅、别致,富有情趣。艺术瓷实用化拉近了艺术与生活的距离,更体现出制作者的人文情怀。2.5.10 烧成茶叶末釉存在的问题难以控制影响结晶釉结晶的因素如:1.高温粘度对晶体长大的影响;杂志对晶体长大的影响;釉层厚薄不匀对晶体的影响。2.烧成对晶体的影响,最高烧成温度对晶体的影响;保温温度对晶体的影
46、响。2.5.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消费者讲究品位与个性化的现代社会,陶瓷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茶叶末釉的器具,无论在餐具、艺术品、收藏品、建筑装饰品、礼品、玩具甚至是首饰上,都可以发现其靓丽的身影。这种古老的物品在信息发展的今天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其实很多陶瓷早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生活用品了,它们融入了我们的感情、文化,使其成为一种精神内涵,思想境界的高端消费品。茶叶末釉由于色泽亮丽,无铅无毒的环保特性,使其在高端日用陶瓷和艺术陶瓷领域中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因此研究最佳的茶叶末釉的配方和烧成制度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143实验内容3.1 实验的原料和设
47、备3.1.1 实验原料表3-1原料的化学组成(wt%)Table3-1ThecompositionofRawmaterial(wt%)成分SiO2Al2O3CaOMgOFe2O3K2ONa2O瑶里釉果73.9915.551.760.330.572.882.63石英98.93方解石56.00滑石63.2731.88氧化铁100.0表3-2茶叶末釉的化学组成(wt%)Table3-2Chemicalcompositionoftheteadustcrystallineglaze(wt%)成分SiO2AI2O3CaOMgOFe2O3K2ONa2O含量60.5610.4013.044.138.191.931.763.1.2实验设备表3-3实验仪器与设备Table3-3experimentalapparatusandequipments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地电子天平JA2003A上海申骋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干燥箱101A-2上海实验仪器厂筛子80目上海精密仪器厂电炉SX2-10-16宜兴市前锦炉业设备有限公司球磨机XQM南京科技实验研究所3.2研究方案和工艺流程3.2.1研究方案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配方组成对茶叶末釉结晶效果的影响。3.2.2工艺流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09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