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工作细则.docx
《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工作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工作细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工作细则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完善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根据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健康2030”规划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一、工作目标到2020年,适应行业特点、满足我市需求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基本建立,支持全科医学人才发展的激励机制基本健全,全科医生职业吸引力显著提高,基层全科医生数量得到有效补充,基层卫生人才缺乏的矛盾有效缓解,综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全科医生成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骨干力量,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
2、2.5名以上合格的全科医生。到2030年,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更加健全,使用激励机制更加完善,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5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逐步向全科医生转化,二、三级医疗机构的急诊医生、康复医生和老年病医生等逐步接受全科医学培训,全科医生队伍不断壮大,满足健康建设需求。二、具体措施(一)加快补充全科医生队伍数量。1.深化医教协同培养全科医学人才。依据省政府文件精神,鼓励在吉医学高等院校建立全科医学相关专业,承担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任务,推进基层全科人才培养。继续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项目和农村(村卫生室)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项目,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情况确定并上
3、报培养计划,指导县(市)区卫生健康局加强毕业生履约管理。(牵头部门:市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市财政局)2 .加大毕业后教育培训力度。按要求将毕业的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本科医学生全部纳入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监督、指导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完成省卫生健康委确定的全科专业招收任务。积极鼓励符合条件人员参加助理全科医生培训I,到2020年,原则上所有新进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疗岗位的高职(专科)学历的临床医学毕业生均需接受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对于单位委派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的人员,指导委派单位与其签订协议,就培训期间待遇、培训期满后服务年限、违约处理办法等进行约定,将委派单位
4、出具的鉴定材料作为其诚信记录和履约情况的依据。(牵头部门:市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3 .扩大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实施范围。持续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I,按要求增加年度培训计划,明确我市各基地培训任务。适时鼓励二级及以上医院内科、外科、急诊医学科等相关专科医师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I,对培训合格的,在原注册执业范围基础上增加全科医学专业执业范围,允许其在培训基地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全科医疗服务。鼓励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牵头部门:市卫生健康委)4加强基层全科医生聘用管理。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人招聘自主权,实行“即缺
5、即补”“即时备案”的编制使用管理办法,人员招聘不受预留比例和编制结构比例限制。简化招聘程序,由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编制部门自主招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核定的编制内要保证全科医生的配备,对本科及以上学历医学毕业生或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优先安排到全科医生岗位。(牵头部门: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配合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5 .完善全科医生使用管理。对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后到农村基层执业的全科医生,可实行县管乡用(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聘用管理、乡镇卫生院使用);对经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合格后到村卫生室工作的助理全科医生,可实行乡管村用(乡镇卫生院聘用管
6、理、村卫生室使用)。县管乡用、乡管村用的全科医生、助理全科医生可实行轮换派遣制度,轮换时间由派出单位和派驻单位根据工作任务需要协商确定。派遣全科医生实行双重管理,期满考核由派出医疗机构和派驻基层单位共同负责。(牵头部门:市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6 .完善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准入和注册管理。按要求落实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试点工作,加强考务管理,探索解决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缺乏执业助理医师的问题。取得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其执业地点限定为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符合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规定的,可以报考临床或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牵头部门:市卫生健康委)(二)全
7、力提升全科医生培养质量。7 .落实全科医生培养制度。指导全科专业基地秉承贴近实际、理论提升、注重实践的培训思想,按需施教,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开设电子课堂,强化学员管理,执行双向考勤。设立送教下乡专项经费,通过送教下乡与延伸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缓解基层工学矛盾,加强儿科、精神科、康复科等紧缺专业知识培训力度,培养基层全科人才,提高服务能力。强化与驻吉高等医学院校的沟通与协作,全力推进基层人才培养进程,充分发挥校城融合平台作用,加大农村医学、中医学等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创新培养模式,依据省政府文件精神,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将全科医学概论等全科教学内容纳入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中,使教学标准与
8、全科医生培训标准有机衔接。(牵头部门:市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市财政局)8 .实行培训基地动态管理。将全科专业基地建设和作用发挥情况列为培训基地考核评估的核心指标。及时调整在全科医生培训中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培训基地。依据关于印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设置指导标准(试行)的通知(国卫办科教发2018)21号)的要求,监督、指导被认定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综合医院在基础条件、人员配备、教学设施等方面按要求向全科专业基地转型升级,鼓励符合条件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学高等院校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申报全科医学临床教学或基层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医学教育
9、早临床、早基层的实践活动。以人才培养为目的开展全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联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全科医生。不断补充新的全科基地,支持符合条件的三级综合医院申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牵头部门:市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9 .加强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承担培训任务的全科医学培训基地要高度重视全科医学专业和学科建设,把全科医学师资作为带教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设,制订建设规划,在人员配备、职称评聘、工作量考核等方面给予支持,积极举办和参加全科专业师资培训。依据省政府文件精神,鼓励驻吉高等医学院校和卫生学校等全科医学培训基地成立全科医学教研室。支持
10、全科医学培训基地制定相关管理办法,与其他医疗机构开展人员互聘工作,在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基地聘请有教学潜质的全科医生承担教学任务,符合条件的可聘任相应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牵头部门:市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0 .完善全科继续医学教育。普及全科适宜技术,利用数字化技术、远程继续教育实现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全覆盖。积极开展基层全科医生进修培训I,依托医疗联合体建设等相关工作有计划地安排乡村医生到乡镇卫生院、县医院等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修学习,依托送教下乡等项目,分步骤开展乡村医生全员全科基本知识技能培训。实施在岗乡村医生学历教育提升项目,对按规定完成学习并取得相应医学教育学历的
11、,给予相应学费补助。强化基地建设,依据省政府文件精神,在北华大学临床医学、护理、检验等医学相关学院,医药学院以及卫生学校设立市基层医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市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开展县(市)区骨干医生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推进校城融合进程,全面提高我市人才培养和培训质量。充分发挥县级综合医院在农村基层全科医生进修培训中的作用。加强对全科医生的中医药和康复医学知识与技能培训。鼓励提供中医诊疗、养生保健康复、健康养老等服务。(牵头部门:市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市财政局)(三)切实提高全科医生薪酬待遇。11 .提升工资水平。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体现包括全科医生在内的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按照“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进一步 改革 完善 全科医生 培养 使用 激励机制 工作 细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07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