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ppt
《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自然灾害与防治,考点一、自然灾害概述,1.自然灾害的判断判断一些现象或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关键是看其是否以自然变异为诱因,是否有人、财等承灾体。,考点一、自然灾害概述,2.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的成因分析应该从自然地理背景和人文地理背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如下表所示:,由于自然灾害所造成影响的大小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即自然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率,人口、城市的分布状况,因此,以上两大自然灾害带的成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自然灾害集中;人口、经济集中,从而形成了两个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带。,考点一、自然灾害概述,分析不同地区灾情大小的方法 灾情的大小是指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的程度,灾情
2、的分析主要依据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致灾因子强度和受灾体特性确定。受灾体特性包括防抗灾能力和经济密度,而影响受灾体特性的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考点一、自然灾害概述,1.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在同一次地震中,东、西两坡相比,受灾体易损程度较大的是,原因是。(2)该城镇利用地下水方面存在的问题是,该问题导致的不良后果是。(3)若图中西侧的森林被砍伐,引起地下水的变化是,河水的变化是。(4)图示地区“缩小”灾情的措施有:_。,考点一、自然灾害概述,【解析】从图中看,地下水位线向水井倾斜,形成了地下漏斗,所以该地区一定存在着过量抽取地下水问题。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若砍伐森林,必然
3、会引起地下水、地表径流水情变化。,【答案】(1)西坡西坡的土地利用类型为建筑用地,东坡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耕地,同一次地震中建筑用地的易损性远远大于耕地(2)过度开采地下水地表沉降、地面塌陷,并有可能由此诱发地震或塌方(3)地下水补给减少,水位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流量季节变化增大,洪水水位增高(4)植树造林,恢复植被,增加覆盖率;不要在洪水高风险区有过多的经济活动;合理利用水资源,考点一、自然灾害概述,2.M国一直洪灾不断,1944年的特大洪水,造成300万人伤亡;1988年再次发生骇人洪水,致使3000万人无家可归。洪灾使该国成为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某校地理活动小组欲对该国洪灾的成因做专题
4、探究,请你帮助其完成探究过程:,(1)搜集资料:从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考虑,该小组应查阅哪些自然要素地图?(2)探讨交流:图中符号N表示热带气旋,分析该天气系统导致该国涝灾的原因。(3)M国处于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之一的_带上,试列举除热带气旋外的该灾害带上的两种多发灾害的名称。,【解析】学以致用是学习地理的归宿,而利用所学地理原理解决现实问题是“有用地理”的具体体现。结合本题材料内容特别是图示经纬网以及海陆轮廓可以看出以下信息:一是M国为孟加拉国;二是N是形成于北印度洋的热带飓风。结合中学地理原理特别是自然地理整体性原理可以知道,孟加拉国的洪涝灾害与该国的地形、气候、水文等密切相关;而热带气旋导致
5、该国洪灾的原因与热带气旋的本身特点密切相关。三是M国地处20N以北,在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上。,考点一、自然灾害概述,【答案】(1)(孟加拉国或M国的)地形图、水系(河流)图、气候(降水量)图。(2)(热带气旋会带来)暴雨天气,导致风暴潮。(3)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或洪水、干旱、低温、风沙等气象灾害(其中任举两种即可)。,考点一、自然灾害概述,考点一、自然灾害概述,3.读“全球自然灾害及其损失示意图”,完成(1)(2)题。,考点一、自然灾害概述,(1)图中符号“”“”所代表的自然灾害是(双选)()A.强风 B.干旱 C.地震 D.洪水(2)为减小上述两种灾害的发生频率,减
6、轻其造成的损失,下列措施适宜的是(双选)()A.植树造林 B.修建水库C.加强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研究 D.建设护坡工程,【解析】全球自然灾害损失最重的是干旱和洪水。植树造林和水文地质环境发生改变、诱发地震,能改变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减轻损失。,【答案】(1)BD(2)AB,考点二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1.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我国有些地区,由于常常出现的自然灾害而成为自然灾害多发区。由于自然灾害之间有相互联系的特点,因此,某一地区多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是由一种主要的自然灾害引发了其他的自然灾害,从而使得多种自然灾害同时发生。因此,抓住该地区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再结合该地区的地
7、形地势、海陆位置、气候等特点,就能分析出该地区易发生哪些自然灾害,原因是什么。,2.滑坡的形成条件结合滑坡发生区的剖面图分析如下:,考点二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考点二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3.干旱之年多蝗灾的原因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严重的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我国古书上就有“旱极而蝗”的记载。近几年来非洲几次大蝗灾也都与当地的严重干旱相联系。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环境对它们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因为蝗虫将卵产在土壤中,土壤比较坚实,含水量在10%20%时最适合它们产卵。干旱使蝗虫大量繁殖,迅速生长,酿成灾害的缘由有两方面。一方面,在干旱年份,
8、由于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大为增加。同时,在干旱年份,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裸露,也为蝗虫提供了更多适合产卵的场所。另一方面,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较低,蝗虫以此为食,生长的较快,而且生殖力较高。相反,多雨和阴湿环境对蝗虫的繁衍有许多不利影响。蝗虫取食的植物含水量高会延迟蝗虫生长和降低生殖力,多雨阴湿的环境还会使蝗虫流行疾病,而且雨雪还能直接杀灭蝗虫卵。另外,蛙类等天敌增加,也会增加蝗虫的死亡率。,考点二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气象灾害成因的分析方法(1)台风的成因要结合气温、降雨的条件及类型、气压带、风带的有关知识来综合分析。(2)暴雨洪水灾害的成
9、因要结合降雨类型、季风、降雨的时空分布、河流、地形、植被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3)干旱的形成则与天气系统、气压带、风带、太阳辐射和人类活动有关。(4)寒潮的形成及影响涉及季风、农业生产等知识。例如,我国的气象灾害分析如下:分析气象灾害要结合我国气候的形成原因及气候的变化特点和规律。我国不同地区受海陆分布、距海远近、地形、植被、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气候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我国东部地区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而且降水自南向北逐渐减少,加上平原地形,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因此东部地区既有洪涝灾害,也有干旱灾害。我国非季风区距海遥远,加上地形阻挡,因此降水少,干旱灾害多。,考点二 我国主要
10、的自然灾害,(5)沙尘暴的产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形成沙尘暴的动力条件大风;二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条件地面沙质沉积物;三是不稳定的空气状态和局部地区的热力条件。每年的34月,华北地区受西伯利亚冷空气进退的影响,大风天气较多(具有形成沙尘暴的动力条件);此时草木初生,许多农田开耕,地表比较裸露(地面缺少植被保护,具有形成沙尘暴的物质条件);此时地表已经解冻,春季加速升温使地表干旱加速,干燥疏松的地面物质极易被大风扬起,形成沙尘暴天气(满足了形成沙尘暴的热力条件)。防治沙尘暴,应该从克服沙尘暴发生条件入手,因地因时制宜地植树造林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因为造林种草一是可以增加植被覆盖和粗糙度,减小风速
11、,减少沙尘暴形成的动力条件;二是能够增加空气湿度,调整改变局部地区的热力条件;三是可以减轻沙化,减少沙尘暴的物质来源。,考点二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4.读“我国某种自然灾害分布略图”,完成(1)(3)题。,考点二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1)这种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A.寒潮 B.旱灾C.台风 D.洪涝(2)能快速有效地减轻上述自然灾害的措施是()A.建设水利工程 B.营造海防林C.改进耕作制度 D.改进灌溉方法(3)地与地相比()A.酸雨危害更严重 B.无霜期更长C.日照时数更多 D.水源条件更优,考点二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解析】该种灾害在华北、长江中下游和南部沿海最严重,西北内陆最轻,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灾害 防治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05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