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知识的学习.ppt
《第四章知识的学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知识的学习.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知识的学习,内 容 导 览,第一节 知识的概述,第二节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与获得,第三节 知识的学习策略,【教学目标】:1、掌握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复杂知识、遗忘、迁移的概念和理论;2、掌握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获得的策略;3、利用遗忘规律、知识获得、迁移的原理,提高学习效率。【教学重点】: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迁移的概念和理论。【教学难点】:1、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获得的策略;2、利用遗忘规律、知识获得、迁移的原理,提高学习效率。,第一节 知识的概述一、知识的概念(一)一般概念:1、鲍宗豪:“知识是一个不能得到精确定义
2、的名词”。2、教育大词典:“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认识。表现为对事物的知觉、表象、概念、法则等心理形式。”3、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所谓知识,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就它反映活动的形式而言,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属于感性知识,有时表现为关于事物的概念或规律,属于理性知识。”,(二)现代认知心理学概念:1、皮连生:知识就是“主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储存于个体内,即为个体知识,储存于个体之外,乃是人类知识”。2、皮亚杰:“知识是主体与环境或思维与客体相互交换而导致的知觉建构,知识不是客体的副本,也不是由主体决定的
3、先验意识。”3、莫雷:从心理学的观点看,知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知识一般仅指存在于语言文字符号或言语活动中的信息,如各门学科中的基本事实、概念、共识、原理等。广义的知识则是指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广义的知识包括认知领域的全部学习结果。,二、知识的分类(一)陈述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它包括事实、规则、发生的事件、个人的态度等。用于回答“是么?”“为什么?”的问题,如回答“中国周边毗邻多少个国家?”“为什么全球气候正在变暖?”等问题。陈述性知识与人们日常使用的知识概念内涵较为一致,也称为狭义的知识。(二)程序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是“怎么办”的知识,也
4、叫操作性知识,是指个人只能借助某种活动形式间接地推测出来的知识。比如“用普通话朗诵静夜思”,篮球中“如何三步上篮”,“853?”,“如何测算出桌面的面积”等问题,都需要应用程序性知识才能解决。只有程序性知识才能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面临的问题。,(三)、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1、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区别(1)从输入输出看,陈述性知识是相对静止的,其输入与输出的内容基本相同。例如,学生通过学习知道“北京在广州的北面”,学生回答问题时只要原样答出就行。而程序性知识是动态的,是通过运用规则对符号进行转化和操作,其输入与输出是不同的。例如输入“855?”,输出是“17”。(2)从知识表
5、征来看,陈述性知识是以命题或命题网络的形式来储存的,而程序性知识则是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为表征形式。(3)从激活和提取来看,陈述性知识的提取速度相对较慢,通常需要一个有意识的搜索过程;而程序性知识的激活速度较快,能够形成自动化的连锁激活与反应。(4)从学习与遗忘速度来看,陈述性知识学得快,忘得也快;程序性知识学得慢,忘得也慢。尤其是动作技能,一旦达到熟练程度就几乎不再遗忘。(5)从测评方式来看,陈述性知识通过“陈述”的方式来测评,也就是从人们“怎么说”来判断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而程序性知识则需要通过观察学习者的操作行为或行为结果来间接测量,也就是从人们“怎么做”来看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2、程
6、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联系(1)从程序性知识的获得来看,程序性知识学习通常要经历一个陈述性学习阶段。换言之,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一个从陈述性形式向程序性形式转化的过程,因此陈述性知识的获得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2)程序性知识的获得为获取新的陈述性知识提供了可靠的保证。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对学习内容的判断和转换,而这主要依靠个体的程序性知识。(3)程序性知识的提取与应用也离不开陈述性知识,一般来说,产生式系统是依据命题网络来构建的,人们一开始是通过对命题网络的有意识搜索来决定怎么做,经过大量的练习,命题网络的某些部分开始转化为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四)策略性知识 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
7、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即个体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策略性知识在本质上属于程序性知识,但有其自身的一些特征。1、策略性知识的作用方向不是“对外办事”,而主要是“对内监控”,即策略性知识的作用对象不是客观现实世界,而是主体的主观内部世界中的信息加工过程。2、策略性知识的基本功能是解决怎么办,即如何学才最好、最有效的问题。比如数学学习中的心算问题,关于“会不会心算”的问题是由程序性知识(即通常意义上的智慧技能)来完成的,策略性知识要解决是“如何算才迅速与准确”的问题。基于策略性知识本身的特殊规定性,我们认为,策略性知识是指用以提高效率与效果,直接作用于主体认
8、知过程(或信息加工过程)的程序性知识。,三、知识学习的一般心理过程(一)知识的学习与获得是一个建构的过程1、建构的含义:建构活动是通过新学习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之间双向、反复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2、建构的方法同化与顺应(1)同化。学习者通过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意义,把它纳入已有认知结构的过程,叫做新知识的同化。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同化新知识。(2)顺应。随着新知识的同化,原有知识经验会因为新知识的纳入而发生一定的调整或改组,这就是知识的顺应。同化体现了知识发展的连续性和累积性。顺应则体现了知识发展的对立性和改造性。知识建构一方面表现为新知
9、识的进入,同时又表现为原有知识的调整改变,同化和顺应作为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二)知识的学习与获得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 1、记忆存储库 记忆存储库是资料库,用来保存信息,相当于计算机储存资料的硬盘。记忆存储库分为三类,分别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2、认知加工过程 认知加工过程是大脑处理事务的内部活动过程,相当于计算机中用来执行各项指令、转换信息的各个程序。认知加工过程包括注意、知觉、复述、组织编码等。3、元认知 一般认为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的说,是个人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也就是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认识和控制。元认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0、一是有关认知的知识,二是对认知的调节。,第二节 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一、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与获得(一)陈述性知识的学习1.陈述性知识的表征 所谓知识表征是指信息在人脑中记载和呈现的方式。同一事物,如“儿童”在人的长时记忆系统中可能以儿童的视觉表象或关于儿童的定义的命题等形式表征。在此,不同表征形式被称为编码,它们所代表的共同信息被称为表征的内容。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不同类型知识的表征方式不同,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命题网络表征和图式表征。,(1)命题表征 命题是知识或信息的最小单元,一个命题是由一种关系和一组论题构成的。论题是一个命题中的主体或客体(对象),一般指概念,多为名词或代词。关
11、系是一个命题中各个论题之间的联系或对论题的限定,多为动词、形容词和副词。例如“维C预防感冒”就是一个命题,在这一命题中,“维C”和“感冒”均为论题,而“预防”是两个论题之间的关系。,(2)命题网络表征 如果两个命题中具有共同成分,这种共同成分一般为命题中的论题。通过这种共同成分可以把若干命题彼此联系组成命题网络。例如,“蚂蚁吃了甜果酱”这个句子中包含两个命题,题中有共同的成分“果酱”,通过“果酱”这个共同的成分,可以把两个命题联系起来,如下图所示。认知心理学家用一个圆(或椭圆)表示一个命题,用箭头将命题的论题和关系联系起来。上图的P1和P2分别表示2个命题;S代表主体,O代表客体,它们都是论题
12、;R表示关系。上述命题网络可表示为两个命题:蚂蚁吃了果酱;果酱是甜的。,(3)图式表征 与命题网络相比,图式具有如下特点:图式不是命题的简单扩展,是对同类事物的命题或知觉的共性编码方式。它是一般的、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或特殊的;图式除了包括一类事物的命题表征外,也包括了该类事物的知觉信息特征,如“鸟”的形状,主要是一种知觉形象表征。现代认知心理学区分了两类图式:一类是关于客体的图式,另一类是关于事件或做事的图式。前者如人们关于房子、动物、古玩等图式;后者如进餐馆、去医院就诊、上电影院看电影的图式。后一类图式又称脚本。,2.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类型,(1)符号表征学习 又称词汇学习,即学习单词代表什
13、么。这种代表关系是约定俗成的,即词的学习能与学习者认知结构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例如“花”这个符号,对初生儿童是完全无意义的,在儿童多次看到不同的花时逐渐学会用“花”(语音)代表他们实际见到的不同的花。即“花”这个声音符号引起了认知内容中的花的知识和表象。(2)概念学习 概念学习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并以一个名词加以概括。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可以由学习者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叫概念形成。也可以用定义的方式直接呈现,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理解新概念,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叫概念同化。,(3)命题学习 在命题学习中也包括了符号表征学习。由于构
14、成命题的单词一般代表概念,所以命题学习实质上是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命题学习在复杂程度上一般高于概念学习。如果对一个命题中的有关概念没有掌握,他就不可能理解这一命题,命题学习必须以概念学习为前提。命题学习一般包括概括性命题学习与非概括性命题学习两类。如:所有三角形都有三条边。我是一名教师。,(二)陈述性知识的获得1、陈述性知识的获得过程(1)陈述性知识的同化类型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可以用命题知识的学习过程来解释。奥苏伯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与其所要学习的新知识的关系,提出了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三种同化模式,新知识就是通过这三种同化模式获得意义并进入学习者的认知结构的。下位学习。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知识 学习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02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