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ppt
《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第一节 遗传与变异一、遗传二、遗 传 变 异 第二节 自然选择与物种形成一、遗传的变异与自然选择二、物种的形成 第三节 生物的演化规律一、演化的方式二、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三、绝灭,一、遗传1.孟德尔遗传学定律 孟德尔(G.J.Mendel),奥地利学者 1843年进入布尔诺奥古斯丁教派修道院自学物理学、植物学等(修道院植物园)1851年进入维也纳大学,主攻物理学、各门类生物学等,毕业回修道院代理教师 1865年,发表植物杂交的试验论文,提出遗传学定律(豌豆实验)奠定了遗传学基础,但35年之后才被承认和尊重,第一节 遗传与变异,(1)分离定律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质亲本杂
2、交时,子一代所有个体都表现的性状称显性性状,未表现的性状称隐性性状;子二代两种性状表现分离,二者出现的比例为31。孟德尔原始定义 杂交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现代遗传学定义,(2)独立分配定律(自由组合定律)2对(或2对以上)相对性状分离后,又随机组合,在子二代中出现独立分配现象。2对相对性状出现4对表现型的比例为9331。孟德尔原始定义 杂合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现代遗传学定义 孟德尔1865年将上述遗传物质称为遗传因子,孟德尔,孟德尔定律,达尔文,(三)现代生物学生命观(20世纪
3、-),1901年,费谢尔:蛋白质是具一定原子组成 和专一结构的大分子2.1903年,萨顿:根据染色体分离研究,认为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就是染色体 染色体理论3.1909年,科塞尔:发现构成核酸的四种核苷酸;核苷酸由碱基、糖、磷组成 A腺嘌呤 碱基 T胸腺嘧啶 C胞嘧啶 G鸟嘌呤,4.1926年,摩尔根(Thomas Hunt Morgan):基因理论 基因传说、遗传学(1933年获诺贝尔医学奖)5.1936年,奥巴林(Aleksandr Ivanovich Oparin):生命起源 提出生命源于非生命物质的假说 1953年,米勒:原始大气合成有机物实验 米勒实验(对阐明生命的起源作出了贡献)6
4、.1944年,艾弗里、麦卡蒂、麦克劳德:用提取核 的酸,成功地引起细菌中所见的遗传性状转换 确定基因就是核酸 1946年,哈马尔斯登:应用同位素确认核酸中的 DNA是遗传物质7.1948年,卡尔文、宾逊:探明光合作用中,CO2固 定过程 卡尔文循环,摩尔根,埃弗里,2.近代遗传学对遗传本质的认识,1865年,孟德尔:“遗传因子”1909年,约翰森:“遗传基因”“基因”基因型 表现型,1869年,密歇尔:核素1889年,阿尔特曼:“核素”“核酸”1909年,科塞尔:核酸 四种核苷酸 核苷酸 四种碱基,1903年,萨顿:“遗传因子”=“染色体”,性状,1915年,摩尔根等:“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
5、 是染色体特定位置(座位);通过染色体断裂和重组,可 以与它周围因子分离。1944年,艾弗里等:遗传物质(基因)核酸(DNA)1953年,沃森、克里克:DNA双螺旋;基因 DNA分子区段,二、遗 传 变 异,1.变异: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不同个体之 间的差异。一定变异(定向变异)不定变异 遗传变异 不遗传变异2.遗传变异: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化所造成的变 异,一般是可遗传的。,变异(有无方向),变异(能否遗传),3.遗传变异产生的分子机制突变 突变的类型:(1)点突变(基因突变)(2)染色体突变(染色体畸变、异常)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3)基因重组(有性生殖),一、遗传的变异与自然选择 遗传的变异
6、:一切生物都有变异的特性,许多 变异能够遗传。变异 新种 自然选择:生物与其周围的环境有着极其复杂 的联系又和它不断进行着斗争(生存竞争),在竞争中有利的变异得到保存并遗传给后代,不利的变异则不能生存而被淘汰。简言之,最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自然选择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使生物适应环境而不断变革,因此生物永远在演化中。,第二节 自然选择与物种形成,二、物种的形成 1.物种 物种是由构造、习性、机能相似的一个或 多个居群所组成的一群个体;居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属于同一种的一群个体。在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中,同种的居群个体间具有经交配可相互交流遗传信息和产生正常可育后代的实际或潜在能力。2.物种形成(物种
7、起源)的标志 生物进化中:生殖作用连续性的间断 遗传机制上:基因只能在种内交流 物种定义的本质是生殖隔离!物质的界定可以用生殖隔离去检验!,地球上现生的物种,3.物种形成方式渐进式和骤变式 渐进式物种形成:物种经长期缓慢地逐渐形成 另一新种。a.地理隔离是渐进式物种形成的主要原因 b.渐进式物种形成通过亚种(中间阶段)完成 c.渐进式物种形成需经历很长时间 A.继承式物种形成:一物种在一地区随时间逐渐 变化为另外的新种,旧种被新种所代替,种 数为增加。(所形成的种称时间种或年代种)B.分化式物种形成:一个物种在其分布范围内逐 渐分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种(地理隔离 的结果)。,A,A,A,B,
8、B,时 间,进 化 改 变,继承式物种形成,分化式物种形成,骤变式物种形成:物种可迅变形成,包括同域 和异域迅变,其特点是少数个体通过生境 隔离和迅变,可在短时期形成新种,一般 无中间过渡类型。代表理论:点断平衡论,由美国学者格兰特(Grant,1963)提出,即大多数物种的形成 是在地质历史上可忽略不计的短暂时间内,通过迅变形成新的物种,物种形成后保持 长期稳定,而在选择作用下缓慢的变异。渐变形成的变异量很小,突变是形成物种的主流。,演化:研究生物发展历史和演变规律的科学 生物演化可分为微演化和宏演化微演化(microevolution):研究种以下的演化,属现代生物学研究范畴宏演化(ma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进化 基本 规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02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