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与性的伦理道德.ppt
《生殖与性的伦理道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殖与性的伦理道德.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9/13,1,第七章 生殖与性的伦理道德,伦理之光普照生命的种子繁衍生息,2023/9/13,2,案例:,丈夫李某与妻子王某结婚三年一直未能生育,经医院妇科检查,系王某输卵管堵塞所致,虽作过两次人工授精手术,均未成功。李家求子心切,李母召集家人商议,由李某与王某分别提供精子、卵子,通过体外授精、“借腹生子”,由李某胞姐(45岁,未婚)代为孕育,所生子女由李某夫妻抚养。李、王及李某胞姐均表示同意,并在医院的帮助下,胚胎成功植入李某胞姐子宫内,胎儿发育良好。此后不久,李某以王某不能生育为由起诉到法院要求离婚。王某辩称,自己并没有丧失生育能力,只是暂时不能生育;夫妻感情尚好,不同意离婚。即
2、使离婚,自己仍是李某胞姐腹中胎儿的母亲,对出生后的子女享有抚养、监护权。,2023/9/13,3,案例:,刘强与王芳相恋多年后办理了结婚登记,但是,正当他们筹备婚礼之际,丈夫刘强因意外车祸身亡,时年26岁的新婚妻子王芳悲痛万分。王芳随即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要求从遗体取精为丈夫留后。两位负责医生在王芳本人与刘强父母签署手术同意书后对刘强实施了遗体取精术。2006年11月,国内首例“遗体取精”术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热门事件。思考:1、案例中的“遗体取精”是否符合伦理道德?2、当今生殖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护士带来了怎样的伦理方面的挑战?,2023/9/13,4,第一节 现代生殖技术的伦理道德-擅用
3、与善用,生育是人类生活的重要部分,也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化现象。现代生殖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让生命种子的选择与干预成为现实,给人类传统的生育观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尊重人类权利和尊严的前提下,该如何处理生殖科学所面临的伦理困境,是摆在人类面前的重要课题。,2023/9/13,5,一、生育控制技术的伦理道德,(一)生育控制概述生育控制是指现代社会对人类的生育予以有计划的控制,以抑制人口的过度与过快增长,保障人类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对象包括正常人群和特定人群。国家从控制人口数量出发制定相应政策和法令。为提高人口质量而对一些严重影响后代生命质量的特定育龄夫妇也会实施生育限制。,2023/9/1
4、3,6,一、生育控制技术的伦理道德,(二)生育控制的具体形式及其伦理争论具体措施:避孕 人工流产 绝育,2023/9/13,7,一、生育控制技术的伦理道德,1、避孕(1)概念: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防止怀孕,以满足社会调节人口和其他医学及非医学需要的一系列措施,是生育控制的重要手段。(2)避孕伦理避孕会不会使人们放弃生育的义务,从而影响人类的繁衍生息?避孕会不会导致性关系失控?由于避孕失败,会不会导致更多人工流产的出现?,2023/9/13,8,一、生育控制技术的伦理道德,2、人工流产(1)概念:流产是指胚胎或者胎儿在妊娠28周前的终止,包括自然和人工两种。根据性质可分为治疗性和非治疗性。(2)
5、人工流产伦理 焦点主要集中在“胎儿是不是生命”,“胎儿是不是人”这一问题上。四派观点各有理由 保守派、温和派、自由派、激进派,2023/9/13,9,一、生育控制技术的伦理道德,3、绝育(1)概念:运用手术等医学手段让有生育能力的男性或女性永久丧失生育能力的生育控制方法。(2)绝育伦理:对患有严重遗传病的病人尤其是智力严重低下者实施的非自愿性绝育手术能否得到接受。,2023/9/13,10,一、生育控制技术的伦理道德,(三)生育控制的护理伦理原则1、有利原则:有利于当事人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促进家庭幸福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2、知情同意原则:对于接受生育控制服务的当事人,护
6、士有义务向他们告知有关生育控制各项措施的原理、风险、利弊和具体方法等信息,任何控制生育的手术都必须在服务对象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后才可以施行3、尊重原则:尊重当事人对自己性生殖的自主权。4、保密原则,2023/9/13,11,一、生育控制技术的伦理道德,(四)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其伦理争论1、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倡导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在全国范围内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口的合理增长。2、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由来3、计划生育伦理的理论依据人口观、生育观、可持续发展观,2023/9/13,12,一、生育控制技术的伦理道德,可持续发展:适度的经济增长和消除经济贫困;控制人口和开发人力资源;科
7、学的利用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满足就业和生活的基本要求;推动科技进步和控制灾害的发生。在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之中,控制人口是关键所在,2023/9/13,13,一、生育控制技术的伦理道德,4、计划生育的伦理争论焦点集中在生育控制与生育权、生命权的关系问题上。(1)生育控制是否破坏了人的生育权?人权主义者认为,生育是个人的私事,控制人口出生的政策违背了人权和伦理法则;多元化观点认为生育控制政策涉及不同的价值观,且各国国情各不相同,难以得出统一的结论;女权主义观认为生育是女性的权利,不受国家控制;国家主权观坚持政府不仅要考虑个人愿望,还应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制定相应政策。(
8、2)生育控制是否剥夺了人的出生权,贬低了人的生命价值?当个人自由生育可能给社会大部分人的生存权利带来危害时,个人就必须遵守社会制定的相应的人口政策。,2023/9/13,14,玛雅文明的神秘消失之谜,玛雅文化是世界重要的古文化之一。玛雅人5000年前就出现在墨西哥和中美洲危地马拉的太平洋海岸。公元前2000年左右,玛雅人进入农耕时期,玛雅文明就此开始。位于中美洲的玛雅古典文明中心,到公元9世纪左右神秘衰落。考古学家一直试图找出消失的答案。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的汤姆塞弗是萨图尔诺的合作伙伴。他说,这些卫星图像或许能提供玛雅文化神秘消失的答案。“我们正在探究,是不是玛雅人自己的选择最终给他们带来灾
9、难性后果,”塞弗说,人口的爆炸性增长使玛雅人不断毁林开垦、发展农业。他们用一种巨大的水池储水,用于干旱季节的农业灌溉。但不断破坏森林,使当地气温上升、降水量下降,最终水源趋于枯竭。玛雅人不得不远走他乡。这一假设部分得到卫星图像的支持。照片显示,新发现的遗址中,半数分布有那种储水池。塞弗说,这些发现揭示的玛雅人命运或许能给现代人一些警示,“避免犯下过去那样的灾难性错误”。,2023/9/13,15,二、优生与优生伦理,(一)优生学概述优生是人类用以改善遗传、提高素质、保证优质后代的一系列措施,优生学则是研究如何改善人类遗传素质的科学。禁止近亲结婚,即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的婚配对于
10、患有医学上认为不能结婚的疾病者,政府部门不得予以登记结婚开展遗传病群体普查和遗传病登记工作,加强遗传咨询和指导提倡婚前检查,鼓励适龄生育重视产前诊断,注意孕期保健。,2023/9/13,16,二、优生与优生伦理,(二)优生学的分类积极优生学:探讨决定人类的理想性状基因增加的原因和方法,包括促进身体和智力优秀个体的繁衍;提高新生儿素质;扩大人口中优质个体的比例,加强孕期保健、提高产科技术水平消极优生学:设法降低或防止严重遗传病和先天性疾病的个体出生、降低人群中有害基因频率的优生学,最主要的措施是通过社会手段对特殊人群实行生育限制。遗传咨询、遗传普查、产前诊断、围产期保健,2023/9/13,17
11、,二、优生与优生伦理,(三)优生的伦理争论1、个人权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2、人类基因库的状况:优生学与优生技术能够帮助延缓人类基因恶化的脚步,改善人类的遗传素质,防患于未然。3、基因优劣的判断标准:人类基因并没有优劣之分,人种、民族之间也不存在优与劣,影响其行为的主要因素是传统、地域、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4、遗传因素在个人素质方面的作用,2023/9/13,18,二、优生与优生伦理,(四)优生的伦理价值1、有利于提高国家人口素质2、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水平3、有利于减轻家庭与社会负担:减少严重残疾者的人口比例,协助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4、有利于人们生育观的转变:少生
12、优生,2023/9/13,19,新加坡的特殊“优生”政策,20世纪90年代初,新加坡政府从自身经济和社会发展角度出发,出台了特殊的人口政策,鼓励高学历者生育。该政府规定:凡高中毕业者生育3个孩子的,可享受原来准生2个子女的优待条件;持有高等教育文凭的女性,生第一个孩子的薪酬在原来基础上增长50%,生第二个孩子的薪酬增长10%,生第三个孩子薪酬增长15%;而没受过教育的女性,生第二个孩子会受到惩罚。该政策的拥护者认为,在高学历父母身边成长的孩子,一般都会有较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孩子今后素质的提高。当前,世界各国制定类似新加坡优生政策的国家很少,反对者坚持认为,这其实是变相的宣传“高贵血统”,是不
13、尊重人的平等权利的体现。,2023/9/13,20,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道德,(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概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代替自然生殖的某一个步骤或全部步骤的人工生殖方法。1、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通过非性交的人工方式将精液注入女性子宫以达到受孕目的的生殖技术,主要解决男性不育症引起的生殖障碍问题。夫精人工受精技术:将丈夫的精液取出后注入妻子体内供精人工受精技术:将丈夫以外的第三人精液注入女性体内,2023/9/13,21,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道德,2、体外受精(external fertilization)指从女性体内取出卵细胞,在器皿内培养后,
14、加入经技术处理的精子,待卵细胞受精后,继续培养,到形成早期胚胎时,再转移到子宫内着床,发育成胎儿直至分娩的技术,又称试管婴儿(test-tube baby)技术。可以解决由女性不孕症引起的生殖障碍问题。,2023/9/13,22,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道德,3、无性生殖:又称克隆繁殖,是通过细胞融接技术,利用简单低级生物的细胞分裂繁殖形式,代替高等生物生殖全过程的生殖方法。特征包括:亲、子代遗传物质完全相同,具有相同的基因;克隆可产生多个具有相同遗传物质的新个体,也称为生物放大技术。,2023/9/13,23,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道德,(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1、生育与婚
15、姻分离带来的伦理问题2、对传统家庭模式的冲击(1)多父母家庭:养育比遗传关系更重要(2)不婚单亲家庭与同性恋双亲家庭:我国2003年明确禁止对独身女性实施辅助生殖技术3、代理母亲的伦理问题:2001年卫生部紧急叫停了“代孕”现象,代孕道德合理性仍有争议,2023/9/13,24,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道德,4、精子、卵细胞和胚胎的商品化问题赞同者:精子和血液一样具有再生性,适量采集对人体无害,可商品化;可通过一定的医学手段,控制精子的质量,利于优生;商品化解决当前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精子不足现状的有效措施。反对者:以精换金违背人道主义精神;因供精者为逐利而隐瞒自身疾病,从而影响后代身体素质;供
16、精者反复供精,埋下血亲通婚的隐患;导致器官的商品化,使人类沦陷为商品。,2023/9/13,25,日本女议员代孕引发伦理大讨论,自民党女议员野田圣子近日成了日本舆论风口浪尖的人物。40岁发现自己患有不孕症、14次体外授精失败、50岁借美国人的卵子与同居男友的精子产下一子成为高龄妈妈,野田圣子执着的求子之路虽然被许多人奉为榜样,但同时也在日本引发了一场大讨论生下的孩子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仅仅作为“生育机器”的代孕母亲是否应该被承认合法,人口多年持续负增长、同时又极看重血缘关系的日本,对这个问题深感困惑。野田圣子代孕产子在日本是一个非常“前卫”的举动。至今敢于公开承认自己寻求代孕方式产子的日本女性
17、极少。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尽管日本向来对创新型医疗技术持欢迎态度,但卵子捐赠在日本实际上是被禁止的,而利用代孕母亲的做法也受到日本产科妇人科学会的禁止,2023/9/13,26,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道德,(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护理伦理原则1、知情同意原则2、有理原则3、保护后代原则4、社会公益原则5、保密与互盲原则6、严防商业化原则7、伦理监督原则,2023/9/13,27,第二节 性道德与护理-性福与幸福,一、性道德概述(一)人类的性弗洛伊德观点口欲期肛欲期生殖期人类性行为指向的是性爱,主要体现为人类的性欲和爱情是和谐统一的。,2023/9/13,28,一、性道德概述,(二)性道德
18、的概念及其历史演进性道德是社会为人类性行为所规定的范围和评价标准,是制约人类性行为、调节性关系、维护社会正常生活秩序的重要力量。,2023/9/13,29,一、性道德概述,(三)性道德的基本原则1、自愿原则2、婚姻原则3、爱的原则4、隐秘原则5、不伤害原则6、不仇视原则,2023/9/13,30,二、护理工作中的性伦理道德问题,(一)临床护理中的性道德问题1、生殖系统疾病护理的伦理(1)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病人生殖器官的护理工作:妥善处理,不惊慌,不侮辱,不责骂(2)保护病人和护士双方的利益:护士在对异性生殖器官进行护理评估和护理干预时,应有第三人在场(3)尊重病人的性权利(4)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
19、,2023/9/13,31,二、护理工作中的性伦理道德问题,2、性传播疾病的护理伦理(1)科学对待性传播疾病(2)不歧视性病病人(3)保护病人的隐私(4)重视宣传教育工作,2023/9/13,32,二、护理工作中的性伦理道德问题,3、计划生育护理中的性伦理(1)人工流产术伦理(2)胎儿性别鉴定伦理4、变性手术护理的伦理道德5、临床中的其它性护理道德问题,2023/9/13,33,二、护理工作中的性伦理道德问题,(二)社区护理保健中的性道德问题1、婚前检查2、性教育(1)性教育内容:性知识,性态度,性道德,健康负责的性态度和性行为的培养(2)性教育原则:科学原则;不评判原则,平等原则;尊重和理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殖 伦理道德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01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