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ppt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自主梳理1信息一般是指日常生活中,可以传播的、情报、指令、数据与 等。2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声、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等。,消息,信号,光,温度,(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 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化学物质,性外激素,特殊行为,3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种群:生物种群的,离不开信息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调节生物的 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生命活动,繁衍,种间,稳定,互动探究动物
2、的行为信息都与繁衍有关吗?提示不一定。有些行为与繁衍有关,如孔雀开屏。但某些信息与捕食有关,如某大型肉食动物捕食时,除了发了吼叫声外,还伴随着一些动作,这些动作就是行为信息。,要点归纳1信息的种类,2.信息传递的一般过程信源(信息产生)信道(信息传输)信宿(信息接收)3信息传递在生物中的作用(1)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如莴苣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发生长。(2)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如由昆虫的体表腺体所分泌的性外激素,能引诱同种异性个体前来交尾。,(3)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当雪兔数量减少时,这种营养缺乏状况就会直接影响猞猁的生存。猞猁数量的减少,也就
3、是雪兔天敌的减少,又促进雪兔数量的回升循环往复就形成了周期性的数量变化。,4信息传递的来源及作用范围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把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而且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如图所示)。,5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例如:养鸡业在增加营养的基础上延长光照时间可以提高产蛋率;用一定频率的声波处理蔬菜、谷类作物及树木等的种子,可以提高发芽率,获得增产;模拟动物信息吸引大量传粉运动,就可提高果树的传粉率和结实率。,(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对有害动物的防治方法有多种,如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机械防治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点,但是目前人们越来
4、越倾向于利用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的生物防治,有些利用了信息传递。,粘虫成虫具有趋光性,对蜡味特别敏感,生产上就利用这一点,在杀菌剂中调以蜡类物质以诱杀之。人们还可以利用性引诱剂“迷向法”防治害虫方法:在田间释放过量的人工合成性引诱剂,使雄虫无法辨认雌虫的方位,或者使它的气味感受器变得不适应或疲劳不再对雌虫有反应,从而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感悟拓展信息传递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关系,1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做过以下实验: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一所被丛林包围的屋里,把一只雌性大蚕蛾扣在笼子里,周围撒满樟脑。尽管当时狂风骤雨,但还有几十只雄蛾扑向纱笼,此现象说明(),A昆虫间通过信息相互联系,这种信
5、息是无线电波B昆虫间通过信息相互联系,因为昆虫都具有趋化性C昆虫间通过信息相互联系,联系的媒介是阴雨天气D昆虫的雌雄个体间通过信息相互联系,这种信息是化学信息性外激素,解析昆虫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性外激素,它由昆虫的体表腺体所分泌,并且具有挥发性,其作用是引诱异性个体前来交尾。这样雌雄性个体就可以通过化学信息联系在一起,完成生殖过程。答案D,狼依据兔留下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个事实说明()A生命活动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所有生物都有信息传递D信息传递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中
6、,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例如,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森林中,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猎捕,兔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追猎。可见,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自主梳理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 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2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调节:是一种 调节,其调节基础是。,保持或恢复,自我,负反馈调节,3种类(1)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 并使自身 保持原状的能力。(2)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 恢复到原状
7、的能力。,外界干扰,结构和功能,破坏后,4特点(1)不同的生态系统在两种稳定性的表现上有差异: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越复杂,其 能力就越强,就越高。(2)生态系统在受到不同的干扰(破坏)后,其 与恢复时间不同。,食物网,自动调节,稳定性,恢复速度,互动探究生态系统在受到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提示与生态系统本身的组分、营养结构和自我调节能力有关。除此之外,还与生态系统的一些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有关,如温度、光照、水分和空气等。,要点归纳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时,表现出来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
8、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结构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及数量不是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但不会变化太大。(2)功能的相对稳定:生物群落能量的输入量与输出量保持相对平衡,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3)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一般可表示如下:,(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系统内部自我调节的结果,这种自我调节主要是依靠群落内部种间关系及种内斗争来实现的。,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负反馈调节作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能使生态系统达到相对平衡实例:草原上食草动物和植物的数量变化,结果: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变化,从而达到和保持动态平衡
9、。(2)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二、生态缸的设计制作及结果的观察与分析1制作生态缸的目的是探究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条件。2气态缸稳定性观察与分析(1)观察稳定性,可观察动植物的生活情况、水质变化、基质变化等判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由于生态缸极为简单,自我调节能力极差,抵抗力稳定性极低,其稳定性易被破坏。因此,生态缸内的生物只能保持一定时间的活性。,(3)若生态缸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则生态系统的成分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在没有巨大外界环境干扰的情况下会长期保持相对稳定。,感悟拓展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2(2009扬州)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其调节能力就越大,原因是()处于同一营养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系统 信息 传递 稳定性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01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