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测井资料的解释及应用.ppt
《生产测井资料的解释及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测井资料的解释及应用.ppt(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产测井资料的解释及应用,主讲人 郭新军,前 言,在油井投产后至报废止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凡采用地球物理测井工艺技术进行井下测量并录取资料的工作,统称为生产测井。这里提及的油井,是油田为勘探和开采石油而钻各种井眼的统称。包括产油井、注入井、观察井和资料井。生产测井属于地理物理测井的一个分支。它是相对完井(裸眼井)测井而提出来的,两者在部分内容中,没有绝对的界限。对于一些特殊地层(如碳酸岩)中的井,它不需下油层和技术套管,此时的生产测井则同样在裸眼井中进行。,前 言,生产测井的任务是贯穿于油气田开发的全过程,适时进行动态监测。为不断认识油气层,了解注入或产出剖面、油层改造提供有关资料,并评价其效
2、果。也通过监测井身的技术状况,为油水井大修提供依据,以保证油水井的正常生产,它是提高油气田最终采收率,科学经济合理地开发好油气田的重要手段,对于采取有效的增产措施,制订调整挖潜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前 言,生产测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井温测试 2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测井 3产出剖面(PLT生产组合测井)4C/O比测井 5热中子寿命测井,前 言,一、井温测试,第一节 井下温度测试,井下温度是油田开发中的一项重要参数,测知井下温度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分析地层压力、原油性质等。在油田生产中,井下温度及其变化,一方面为我们设计或选择井下工具和井下仪器提供重要依据,另一方面还可以用来定性地判断吸水层
3、位、油井水淹层位和出气层位,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测点法是将仪器下入井内预定深度,停留足够长时间后,取出仪器得到该点温度。所谓足够长时间是指必须超过仪器的感温时间,若仪器在所测点停留时间少于感温时间,测得的温度值将偏低。,(一)测点法,井下温度测试,此种方法是在测点法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在井筒中某深度开始,每隔一定间隔测若干点。在现场间隔一般选100m。在测第一点时,停留时间必须大于感温时间,以后各点因温差变小,可以适当缩短。测得各点温度后,将其整理在深度温度直角坐标上,并将各点连成连续折线。这条折线显示了温度在井筒中各测点深度上的变化,所以称之为井温剖面(如下图),(二)测井温剖面法,井下温度
4、测试,井下温度测试,井温剖面图,二、井温资料的应用,按层系、区域选择少数井位在关井后测得稳定的地温数据,并将其绘制在深度温度直角坐标上,称为地温曲线。地温曲线呈一直线,用数学通式来表示:t=A+B*H 式中t地层温度,;A地温曲线在坐标系中的截距;B地温曲线的斜率;H深度,m。,(一)研究地温分布规律,井下温度测试,井下温度测试,地温曲线,在油层结蜡或套管严重结蜡的油井中,常采取热洗措施。在热洗前后进行井温测量,可以判断可能结蜡层位。,(二)检查井底热洗措施效果,井下温度测试,例如在井下测压时,因温度不同会引起附加误差;高压物性取样分析化验时,需将样品加热到取样时的温度,这个温度就靠实测井下温
5、度值来提供。,(三)对井下有关参数进行校正,井下温度测试,(四)研究油、气、水生产状况,井下温度测试,1用井温剖面曲线判断注水井吸水层位,水井注入水的温度和吸水层温度是有差别的。若注入冷水,水温在吸水层处温度显低值。因注入水冷却吸水层,使其温度降低,而且注水量越大,冷却程度越大。若注热水,热水加热了吸水层,使其温度升高。同样,注入量越大,加热程度越大。这样,水就使吸水层偏离了正常温度变化规律,其偏离的程度与吸水层的注水量及注水强度度有关。(如图),井下温度测试,井下温度测试,注冷水井温曲线,井下温度测试,注热水井温曲线,只要在井温曲线上找出低温异常点,就可判定见水层。如文10-68井(井温找水
6、曲线),2用井温剖面曲线判断油井出水层位,井下温度测试,3确定压裂裂缝形成部位,油水井压裂后,通常是压开层进入压裂液最多,压裂液挤入油层后,将引起压开层低温异常。压裂前后各测一条井温曲线,二者对比,温度异常处,即为裂缝形成部位。,井下温度测试,井下温度测试,测定地层压裂裂缝,第二节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测井,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测井是一种利用放射性物质人为提高地层的伽玛射线强度,用来研究井的注入剖面和井身技术状况的方法。,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测井,基本方法是:用同位素释放器向井内注入被同位素活化的物质,并在注入活化物质前、后分别进行伽玛测井,对比两次结果,确定活化物质在井内的分布状况。用以判断岩层特
7、性、井身技术状况或油层动态。对于注水开发的非均质多油层的油田,为了充分发挥水驱的效果,防止注入水沿高渗透层单层突进,必须时时了解注入井各小层的吸水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提高注水开发效果。,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测井,一、工作原理,是使用一次下井同位素释放器携带固相载体(GTP塑性微球混凝)的放射性同位素离子,在规定深度上释放,用井内注水形成活化悬浮液,吸水层同时也吸收活化悬浮液。当载体颗粒直径大于地层孔隙直径时,悬浮液中的注入水进入地层,微球载体滤积在井壁上,地层的吸水量与滤积在该段地层对应井壁上的同位素载体量和载体的放射性强度三者之间成正比关系。通过对比同位素载体在地层滤积前、后所测得
8、的伽玛测井曲线,计算对应射孔层位上曲线叠合异常面积的大小,反映了该层的吸水能力,采用面积法解释各层的相对吸水量,从而可确定注入井的分层吸水剖面。,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测井,二、放射性同位素的选择,目前我国各油区经常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是131BaGTP微球,其分子式为BaCL3,半衰期11.7d,伽玛射线能量0.1240.498Mev,微球直径100300m,呈固态,密度1.01.06g/cm3。,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测井,常见放射性同位素物理特征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测井,三、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测吸水剖面的解释及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测井,(一)解释步骤:,绘图测井曲线深度校正绘制叠合基线绘制叠
9、合曲线绘制施工管柱吸水层位的划分(异常值若过泥岩段基线值1.5倍,定为吸水层)相对吸水量解释,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测井,相对吸水量计算公式:Bi=100%Bi某层相对吸水量,%;Si某层吸水面积,cm2;全井吸水面积之和,cm2。,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测井,(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影响资料解释精度分析,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测井,1微球颗粒直径大小的影响,测井施工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131Ba微球,其直径在100300m之间。而地层在长期注水冲刷以及不断地改造中(如酸化、压裂),使地层的原生孔隙及裂缝增大,使得测井时微球不能可靠地吸附在井壁上,特别是当注水量大、注水速度高时,微球被推进地层的深部,造成了
10、渗透性好、吸水能力强的层位,所测得的放射性同位素曲线幅度变小或无显示。因此测剖时,应区分区块的岩层特性制造和选用不同粒度径的同位素微球进行施工。目前还没有针对同位素微球进入地层而造成的散失进行解释中的校正模型研究。采用井温和同位素组合测井,这样较能正确反映地层的吸水能力。,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测井,2现场施工的影响,目前应广泛使用井口防喷测井工艺,但有些井井口压力过高造成仪器下井困难,部分单位在井口放溢流,降低井口压力,虽然可以加快施工速度,但破坏了正常注水情况下各层吸水的启动压力,造成层间干扰,不能真实反映真实的吸水剖面情况。,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测井,3污染影响,(1)油管接箍(2)偏心配水器
11、和封隔器(3)油管外壁和套管内壁(如死油、管柱局部腐蚀)出现污染影响后,解释必须进行污染校正。,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测井,(三)应用,1定量测出分层水量 2定性判断套管漏失点如:文检2井(吸水剖面)3可发现套管窜槽(如文侧15-40井)4利用水井注入剖面定性推测产出剖面(1)吸水剖面基本反映了连通油井同期的产液剖面(2)油井水淹层明显地对应着主力吸水层(3)随着吸水剖面的变化,连通油井产出剖面也相应地变化。,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测井,第三节 产出剖面测井资料的解释方法及应用,在油井生产过程中,其井内和储层的流体变化是相当复杂的。若想获得可靠的反映油井变化的产出剖面结果,除了选择适当测井仪器录取真实
12、资料外,还必须建立起适应各种测井仪器的处理井下不同流动特性的解释方法。,产出剖面测井资料的解释方法及应用,生产测井解释就是从测井曲线中提取井内流体流动特性的定性或定量资料。依据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井内流体流动分析离不开对流速、流体密度、温度、压力以及各相介质分布型态等相对关系的研究。,产出剖面测井资料的解释方法及应用,一、产出剖面测井解释基础方法,递减法是各种测井解释方法的基础。即取得各个产液层之间的夹层位置解释点资料,综合处理得出各解释点合层产出结果(合层产液量、合层产油量、合层产水量及合层产气量),然后逐层递减,即可得出分层的油、气、水产出状况。,产出剖面测井资料的解释方法及应用,产出剖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产测井 资料 解释 应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01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