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神奇的货币(共45张).ppt
《1.1神奇的货币(共45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神奇的货币(共45张).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什么是商品?2.货币与商品有什么关系?3.为什么一张薄薄的纸片(纸币)竟然能购买各种商品?,?,服装,食品,家用电器,交通工具,住房,这些不同种类的商品有什么共同特征?,交换,交换,交换,劳动,劳动,劳动,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也一定是商品?,一、商 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一)含义:,超市里待售的饮料,自然界存在的空气,母亲为你织的毛衣,你在使用的笔,农民种的自己吃的粮食,回收的啤酒瓶,你认为下列哪些是商品?为什么?,1、使用价值(1)含义: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二)基本属性,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否就是商品?,空气等,人们为什么要购买商品?,商品
2、一定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是商品。,讨论:牛奶、盐、咖啡、红珍珠、书籍作为商品它们有何共性?,都是劳动产品、都要消耗人的脑力和体力劳动,(1)含义: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价值,任何商品都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否有价值?为什么?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是商品所特有的。,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价值,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1)从概念上判断:必须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从商品的两个属性上判断:必须有使用价值和价值。(3)从所在的领域判断:必须处在生产领域、流通领域中。,如何判定物品是
3、否是商品?,?,1.货币是怎么产生的?2.它和商品是同时出现的吗?3.如果不是,哪个在先哪个在后?,人类最初的交换情景:清晨路边蹲着一个人,面前有羊等待和有斧头的人进行交换,一直到黄昏才交换成功。,等 价 物,能够表现其他商品价值大小并能和它相交换的商品,第一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商品 商品,在荷马史诗里有这样的描述:长发的希腊人在卖羊,有的人用斧头去换,有的人用布去换,有盐去换,有的人用金银去换。,第二阶段:扩大的物物交换,商品 商品,第三阶段: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二、一般等价物的含义、特点,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东西
4、有很多,如牲畜、布匹、贝壳等。,太平洋的一个群岛以狗牙来交换商品。居民普遍养狗,一颗狗牙能买100个椰子。娶一位新娘必须有好几百颗狗牙作礼金。,夏威夷的一个群岛上,居民至今仍在使用一种石币。这种石币大小不一,价值也不等,小的直径几十厘米,最大的直径达3.5米。许多石币太大,室内放不下就置于露天。人们交易时,通常不搬运石币,只是更换石币的主人。,牲畜,布帛,贝壳,总会老,终会死,不易分割,容易污染破碎,携带不便,比较小,容易碎,大宗交易非常不便,牲畜、布匹、贝壳等作为一般等价物,有何缺陷?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物品,最好具有哪些优点?什么物品最适合?,价值大、易于分割、易于保存、利于携带等,第四阶段:
5、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的产生发展过程,第一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第二阶段:扩大的物物交换,第三阶段: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第四阶段: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商品货币商品,商品交换的阶段,商品商品,商品商品,结论: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三、货币,(一)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使用价值?价值?,(二)本质,货币是商品,但不是一般的商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三)与商品的关系:,一般等价物,卖炭翁在卖炭,不断有人来问价,有人问,木炭多少钱?另一个人问:竹炭多少钱?于是他不停
6、地回答:木炭一钱白银,竹炭二钱白银。一会儿,他就口干舌燥了,旁边一个人给他出主意,拿张纸分别写上木炭和竹炭的价格放在炭车上,顾客自己看着标价牌就明白价格了。,卖炭翁卖炭,标价牌上标明的是什么?哪种炭价值更大?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货币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货币能起到这种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你有没有看到真实的货币?这表明什么?,木炭:1钱白银/斤,竹炭:2钱白银/斤,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本身也是商品,有价值,(3)货币执行这一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1、价值尺度(基本职能之一),(1)含义:,(2)货币具有这一职能的原因:,(4)货
7、币如何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商品价值的大小表现为货币的多少。,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的商品价值。,货币的计量单位:人民币的“元”、英镑的“镑”,(四)货币的职能,卖炭翁刚挂出标价牌,就迎来一批顾客,顾客们看了看标价牌,又仔细打量了竹炭和木炭,最终,顾客们分别将木炭和竹炭买走了,卖炭翁赚到了很多钱,高高兴兴地买了足够的粮食、衣物回家了。,卖炭翁用木炭换取货币,是最终目的还是一种手段?卖炭翁卖炭得到货币,用货币买粮食的过程与以前物物交换有何不同?,此过程中货币起到了什么作用?他会不会接受观念上的货币?,如果卖炭翁卖不掉炭,对他会有什么影响?,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 神奇 货币 45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00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