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沟通艺术-北师大甘肃定西培训.ppt
《班主任的沟通艺术-北师大甘肃定西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的沟通艺术-北师大甘肃定西培训.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讲课人 郑 重铁岭市教师进修学院2011年12月19日,班主任的沟通艺术,banzhurendegoutongyishu,讲座结构 一、沟通的概念 二、沟通的流程 三、沟通的分类,把这看成耳朵就是少女,把这看成眼睛就是老太太。,一幅图片,有人看见了少女,有人看见了老太太,有人既看见了少女又看见了老太太。一般讲,这叫看法不一样,观点不一致,意见不统一。从沟通学的角度讲,这叫信息不对称。,沟通的前提是信息不对称,案例1:你爱学生吗?中国教师报1997年7月16日报道,某师范大学对20所中学师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问老师:“你爱你的学生吗?”100%的老师肯定地回答“爱”。又问这些老师所教的学生:“你
2、们感觉到老师对你们的爱了吗?”仅仅有10%的学生做了肯定的回答。教师和学生对爱的理解和认知信息不对称。,一、沟通的概念 沟通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把信息、情感和思想在个人和群体之间传递,并达成相互理解(共识)的过程。沟通的方式:语言非语言 语 言:口语和书面语 非语言:A 语气、语调、音量、逻辑重音等你站起来。!?、D 肢体语言表情、眼神、手势、姿态、动作等。,B 服装上课、秋游、十里长街送总理、延安颂 C空间距离:靠近、贴近、远离,肢体语言中沉淀着教育习惯是装不出来的培养习惯义务教育完成,一、沟通的概念 沟通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把信息、情感和思想
3、在个人和群体之间传递,并达成相互理解(共识)的过程。沟通的方式:语言非语言 沟通的内容:信息情感思想,李镇西是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2011年11月13日下午1点10分,中央电视台小崔说事栏目采访了李镇西和他的老师、学生们。这台节目的主题叫“因我而幸福”。这是本人2011年5月12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高峰论坛”上和李镇西老师的合影。,全国优秀班主任李镇西,2011年10月21日,第四届全国班(团、队)会课展示大会于山西省晋中市召开。来自全国二十个省市的六十余名班主任进行了主题班会课展示。照片上的班主任是来自浙江绍兴第一中
4、学的王金娣老师。她的主题班会“以梦为马我的人生我做主”获得高中组一等奖。,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乡愁余光中,2011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桂贤娣,作为班主任:你爱学生吗?你会爱学生吗?学生感受到你的爱了吗?你爱的学生爱你吗?爱学生是班主任的责任,会爱学生教育的是艺术,让学生感受到爱是追求,得到学生的爱是班主任施爱的境界。做班主任仅仅有爱心和责任感是不够的,还要悉心研究爱的艺术,提高爱的能力。班主任要不断制造让学生爱自
5、己的理由。,中小学课堂教学必三个须回答的问题:1、把学生带到哪儿啊?(目标)2、如何带啊?(策略)3、带到了没有啊?(评价),爱的对比与分析 我们对自己孩子的爱,大于孩子对我们的爱;我们的孩子对他们的孩子的爱,大于他们的孩子对我们的孩子的爱。中国的家庭之爱呈反向对称总量平衡的状态。不要抱怨 尽情付出,一、沟通的概念 从管理学角度讲,沟通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和群体之间传递,并达成相互理解的过程。沟通的方式:语言非语言 沟通的内容:信息思想情感 沟通内容中,信息数量最大,情感最难以把握,思想观点最具有价值,也最容易引起争议。,二、沟通的流程,背 景,
6、噪 音,符号化,思想(2),举例:我爱你!说出来(用嘴听觉);写出来(用笔视觉);做出来(拥抱触觉);示出来(眼神视觉)。,(途 径),思想(1),收符号,符号还原,我 爱 你!,爱的同义词:尊重、理解、宽容、惦念、喜欢等,微笑是班主任最好得沟通语言,二、沟通的流程,背 景,噪 音,符号化,思想(2),举例:我爱你!说出来(用嘴听觉);写出来(用笔视觉);做出来(拥抱触觉);示出来(眼神视觉)。,(途 径),思想(1),收符号,理想的沟通:思想(1)=思想(2),符号还原,班主任和学生沟通:能用眼睛就别用脸,能用脸就别用嘴,能用嘴就别用手(拍肩、摸头等除外),要杜绝用脚和学生沟通,,案例2:秀
7、才与卖柴人 古时候一个秀才去市场卖烧柴,远远看见一个卖柴人走来。秀才:“荷薪者过来!”卖柴人:走到跟前。秀才:“其价如何?”卖柴人:2块1捆。秀才:“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卖柴人:?走人 事例:英语老师述职,沟通就是信息在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的流动。理想的沟通是信息发出者发出的信息和信息接收者接收的信息完全吻合。信息发出者发出信息的目的就是让信息接受者理解信息。好的沟通一定是站在听者的角度去说。好的沟通不在于说的人说了什么,而在于听的人听明白了没有。,案例3:到底是谁“笨”?某学校,一个老师讲一道例题,第一遍学生没听明白,第二遍学生还是没听明白,第三遍学生还是没听明白。这个时
8、候老师有点忍不住了,说:“你们怎么这么笨,我讲了三遍你们都没听明白!”老师的话音刚落,从教室的角落里传出一个微小的声音:“是啊,真够笨的讲了三遍都没讲明白!”,温馨建议:今后老师们讲课,尽量多问学生我讲清楚了吗?尽量少问学生你们听明白了吗?前者是在苛求自己,后者是在苛求别人。苛求自己能进步但不舒服;苛求别人舒服,但不能进步。,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说当学生学不会的时候,老师要多在自己教的方法上找原因,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教会,特别是不能把每个学生教的一样会。这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教育现实。,二、沟通的流程,背 景,噪 音,案例4:踢球与面子 一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下课在教室里面踢足
9、球,打坏了班级的玻璃。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厉地批评这名学生。批评时有上挂下联的行为。结果该生极力辩解死活不肯认错,师生沟通陷于僵局。,案例分析 作为初二学生,对这件事情的对错是有判断能力的,他之所以辩解,其实不是在捍卫错误,而是在捍卫尊严(面子)。老师教育学生,学生往往拒绝的不是教育的内容而是教育的方法和形式以及教育者的态度。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受到强烈的负面刺激的时候,会产生自我价值保护逆反。,换一种沟通方式 班主任来到教室之后到打碎了的玻璃前查看。上课!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欲擒先纵)下课的时候,老师说:“谁把玻璃打碎了到我办公室去一下。”(沟通背景)学生到办公室一定承认错误。(
10、心服口服)再次上课,严厉批评这种错误行为(就事论事)虽然该同学犯了错误,但是,承认错误的态度还是很不错的(三明治法),班主任的威信是建立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的,既能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又敢于坚持原则的班主任,威信就高。,案例5:你为什么又打架?一名初二学生,一个月内打了三次架。第三次打架后班主任气愤的把该生叫到办公室。班主任:你为什么又打架?学生:低头无语。班主任:上次我和你说的那些道理你都就饭吃了?啊!学生:低头无语。班主任:你自己说说,你上次怎么和我表的决心。学生:仰望天棚 班主任教育无效,把这个学生送到了政教处。,政教主任这样沟通:我想你三次打架一定是有原因的?学生:那当然了。能不能把打架原
11、因和老师说一说?学生:一五一十地说。解决这些问题除了打架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学生:沉思后说,有。能不能保证半个月之内不再打架?学生:尽量争取吧。教导主任和学生拉钩。,沟通应该由听、说、问三种行为组成。应该是三种行为成比例的出现(7:2:1)。总是喋喋不休地说,是不称职的沟通者;总是沉默不语也是不称职的沟通者。教师要学会询问,通过问让沟通对方把真实的想法呈现给你,你再把有针对性的建议告诉对方,避免先入为主,隔靴挠痒。教师要学会倾听,倾听基本要领:竖起耳朵看着对方别轻易打断别心不在焉,三、沟通的分类,1、单项沟通和双向沟通,从信息发出者与接收者的地位是否互变的角度,可将沟通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单
12、项沟通时信息发出者只发出信息不接受信息,信息接收者只接收信息不发出反馈信息。比如政教处用广播通知、班主任网上学习、看学校通告等。双向沟通时双方互为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即双方在沟通中的地位不断变换。比如和学生个别谈话、课堂教学中的师生行为。,农民在种地,教师在讲课,农民种地是把种子播撒在松软的壤里。如果农民把种子播撒在水泥地上,它是不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教师讲课是把知识的种子、智慧的种子、情感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思维之中,如果教师讲课没有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不就和农民把种子撒在水泥地上一样吗!,沟通沟通,沟是手段,通是目的,沟而不通,等于没沟通。教学是一种双向沟通,必须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班主任 沟通 艺术 北师大 甘肃 定西 培训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00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