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金融业务-短期贷款业务(PPT87页).ppt
《现代金融业务-短期贷款业务(PPT87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金融业务-短期贷款业务(PPT87页).ppt(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代金融业务 陈富坤 E-mail:电话:8665326 手机:,第一章 货币与信用 第一节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马克思的分析首先从商品入手:因为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类要生存,首先就必须进行生产劳动。在人类社会产生初期的原始社会中,人们结合为一个个共同体,在共同体内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当时既不存在商品,也不存在货币。只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劳动产品才慢慢地转化成了商品。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认为:货币是商品,是价值形态和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从历史的角度看,随着商品的交换,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1)简单的或偶尔的价值形式(2)扩大的价值形式
2、(3)一般的价值形式(4)货币价值形式 几千年来,货币的形式随着商品交换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迄今为止,货币形式大约经过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这几个演变过程,(注意:它们之间无严格的界限,如中国唐代的钱帛兼行,就是金属货币和实物货币同时使用。)目前正朝着电子货币发展。,二、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有2个基本特征:一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二是具有和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马克思认为货币具有5个职能:1、价值尺度 2、流通手段 3、贮藏手段 4、支付手段 5、世界货币,三、货币层次划分19 国际、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四、货币制度 1、货币制度及
3、其构成(1)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和组织形式,简称币制。货币制度最早是伴随着国家统一铸造铸币开始的,典型的货币制度随着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确立才得以建立。(2)构成:从规范化的金属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来看,包括6方面:a.规定货币材料;b.规定货币单位;c.规定金属货币的铸造,即自由铸造和限制铸造;d.规定主币和辅币;e.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f.准备制度。2、货币制度类型:金属货币制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3、我国的货币制度17,第二节 货币流通与供求21一、货币流通 现金流通:主要是铸币和纸币。非现金流通:转帐结算或者说是存款货币流通。二、货币流通规律三、货币
4、供给四、货币需求五、货币供求均衡,第三节 信用与利率31一、信用的本质 信用:是一种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二、信用的形式33-36 现代信用形式主要包括5种:1、商业信用2、银行信用3、国家信用4、消费信用5、国际信用。(民间信用:分散在居民中自发形成的、调剂民间资金遗缺的借贷行为和信用关系,是最古老的一种信用形式。如“台会”。民间信用在我国较为发达,这是因为我国多年来的金融市场不发达和金融机构业务简单造成的。)其中,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是最基本的信用形式。,三、信用工具信用工具的特征:(1)偿还性(2)流动性(3)收益性信用工具的分类:(1)按发行者的性质(是否是金融机构)分:直接
5、金融工具和间接金融工具。直接金融工具:是非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工具,如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间接金融工具:是由金融机构提供的,如现金、存款、保险单等。(2)按金融工具的可接受程度(是否是货币)分:货币性金融工具(如现金、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和非货币性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3)按金融工具的偿还期限分:长期金融工具和短期金融工具。(4)传统信用工具:债券、股票、商业票据、支票。创新信用工具(在传统金融工具基础上产生的):金融期货、金融期权、(掉期、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这些金融工具特点是保证金比例低、风险大,投机性强。,四、利息和利息率 利息:是借贷关系中由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利率
6、: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贷出资本额的比率。有两种计算方法:单利法和复利法。五、利率的种类:(1)按利率的决定方法,可分为:官定利率、公定利率和市场利率(2)按利率的制定,可分为:基准利率和差别利率(3)按借贷期利率是否浮动,可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4)按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可分为: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5)按利率的真实水平,可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利率体系:就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利率的总和。,六、利率的作用1、引导储蓄与消费。2、影响实质投资和证券投资。3、调节经济与金融。4、调节收入与在分配。,第二章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第一节 金融市场一、金融市场的含义:491、金融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
7、借助金融工具(有价证券)进行各种货币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是各种融资市场的总称。2、融资形式: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3、金融市场的功能:4、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5、金融市场的分类:,二、货币市场541、货币市场:是指以期限1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2、货币市场的特点:(1)交易期限短。(2)交易的目的是解决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3)所交易的工具有较强的货币性。流动性强3、货币市场的种类,三、资本市场591、资本市场:是指以期限1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2、资本市场的特点:(1)期限长。(2)目的是为了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的需要。所筹措的长期资金主要用
8、于弥补固定资本、扩大生产能力,如开办新企业,更新改造或扩充厂房设备,国家长期建设性项目的投资。(3)资金借贷量大。(4)与短期金融工具相比,具有收益较高,流通性差,有一定的风险性和投机性。3、资本市场的分类,第二节 外汇与黄金市场一、外汇市场631、外汇市场:是进行外汇买卖,调剂外汇供求的场所。2、汇率及其标价方法:二、黄金市场,第三节 金融中介机构特殊的金融组织及其体系691、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银行性金融机构:74按各自在经济中的功能划分,包括商业银行、(其他)专业银行、中央银行。它们所构成的银行体系通常被称为现代银行制度。非银行性金融机构:77不以吸收存款作为其主要资金来源,而是以某种特
9、殊方式吸收资金和运用资金,且从中获利。它包括:(1)保险公司(2)信用合作社(3)消费信用机构(4)证券公司和证券交易所(5)财务公司(6)信托投资公司(7)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如租赁公司、邮政储蓄机构、风险投资公司等。2、银行性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性金融机构有何异同。,第四节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79一、我国的金融体系经历了哪些改革与调整。二、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第三章 存款政策和管理制度 87 第一节存款的意义、特征及种类一、商业银行存款的意义和作用(一)商业银行存款的意义871存款是银行发挥其职能的基础。因为银行作为信用中介,必须先有存款的集中,然后才有贷款的发放;作为支付中介,也必须以存
10、款为基础进行货币资金的转移,如办理各种资金的划拨。如果没有存款,这一切都是空的。所以说,存款是商业银行充当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重要支柱和经济基础。2存款的数量决定银行的影响力。从表中看出,存款的数量是衡量银行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制约着商业银行放款的规模,影响着商业银行调节经济的广度和深度。3存款是商业银行签发信用流通工具和信用创造的基础。银行派生存款产生的前提是基础存款。,(二)商业银行存款的作用88 1聚集闲散资金,增加社会积累。2平衡信贷收支,调节货币流通。3加速资金周转,促进经济核算。4合理融通资金,协调经济发展。5密切银企关系,强化金融服务和监督。,二、存款的实质和特征(一)性质
11、:90从性质上分析,存款具有双重属性,它既是银行信贷资金来源,具有资金的特征,又是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具有货币的特征。注意的是:社会再生产对存款资金的需求和流通渠道中对存款货币的需求具有统一性,两者可以互相转化。(二)特征:91银行各类存款都有着共同的性质特征,主要表现如下:1存款作用的性质特征:具有货币借贷性质。2存款的经济基础:是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各项存款都来源于再生产过程中暂时闲置的资金或间歇的货币,只有生产发展、流通扩大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企业资金积累、居民货币收入和财政收入才能得以增长,最终才能使银行的存款增长。3存款具有波动性和相对稳定性。存款存在两个不同的波动变化层次:(1)稳定
12、性高的存款量;(2)流动性强的存款量。,三、存款的分类(来源:社会再生产过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环节)(一)按经济性质划分 按存款的经济性质分类,可分为经济组织存款、储蓄存款和财政性存款三大类。1经济组织存款 2储蓄存款 3财政性存款(二)按存款的对象不同划分 按存款的对象不同划分,各商业银行都把存款分为对公存款和储蓄存款两大类。对公存款,是指各项存款中剥除储蓄存款后的部分,它包括企业存款和财政性存款两部分。对公存款具有数额大、成本低、流动性强等特点。(三)按存款稳定性划分 按存款的稳定性分类,存款可分为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和定活两便存款。(四)按存款的货币形式划分 按存款的货币形式划分,我
13、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又可分为人民币存款和外币存款两大类。,(五)按存款的衍生关系划分 按存款的衍生关系,银行存款可以分为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原始存款(又称初始存款),从一家银行角度看,它来源于现金存款和他行转来的支票存款。若从商业银行体系看,则来源于客户的现金存款和中央银行的再贷款与再贴现。派生存款,是商业银行发放贷款转为存款后而产生的。它是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的,其产生的前提是部分准备金制度和非现金结算制度。(六)按现行的统计口径划分 按现行的统计口径划分,银行存款分为企业存款、储蓄存款、财政存款、机关团体存款、农村存款、其他存款。农村存款。这是农村的乡镇企业、农民集体和个人经济组织存在银行的存款
14、。其他存款。它实际包括了信托存款和一些无法归类的存款。,第二节 存款目标、层次与发展97一、银行存款管理目标和层次(一)存款管理的目标:商业银行存款管理目标是存款经营活动所应达到的标准和要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目标: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三者的协调统一,达到最大效益。因此,商业银行存款管理目标是根据这一要求来确定的。现阶段商业银行存款组织管理目标可概括为:在大力吸收存款的基础上,1、扩大存款的增长率、2、提高存款的稳定率、3、降低存款的成本率。(二)存款管理层次:存款管理包括两个层次,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存款管理和商业银行自身的存款管理。1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存款管理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 2商业
15、银行对存款的管理实行支付准备金制度 3对财政存款实行统一管理,二、银行组织存款的要求1、经营观念:树立正确的存款营运观,即(1)对活期和定期存款的吸收要同等对待;(2)对公有存款和储蓄存款要同等对待;2、加强对成本的分析与控制:存款成本,是指按存款利率计算支付的存款利息以及相应的费用开支。3、调节存款运用率:存款运用率,是指银行存款用于贷款资产的比率。比率过低,说明运用的不充分,出现资金的积压或闲置;比率过高,说明运用过度,有可能形成经营的超负荷,导致银行清偿能力不足,出现支付危机。,三、银行存款的营销策略 商业银行选择什么样的存款营销策略,除了必须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当地所处的环境而决定外,还要
16、尊重市场营销的一般原则予于选择。(1)根据商业银行自身的资产实力以及所处的环境来选择存款的营销策略。(2)根据不同存款种类的特性采取不同的存款营销策略。(3)根据存款人对存款需要的偏好及其他特点采取不同的存款营销策略。(4)根据存款种类推出时间的长短采取不同的存款营销策略。(5)根据竞争的对手所采取的存款营销策略而采取不同的存款营销策略。商业银行开展存款业务,除了遵守一般性的存款经营策略以外,还须配合以下措施,以起到更好的效果。(1)做好存款组织的宣传工作。(2)做好推销和公共关系工作。,四、我国银行存款的发展与分析(看书104页)(一)对存款总量的分析 存款对宏观经济有着特殊的意义。在经济持
17、续稳定发展的条件下,存款余额是会逐步稳定地增长的,因而成为银行信贷资金日益扩大的可靠来源。同时,储蓄存款又是回笼现金的重要渠道,但储蓄存款余额的扩大和居民收入中储蓄比重的扩大,都有客观的限度,并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下有不同的适宜度。忽涨忽落,不正常的变动,都是非常重要的信号,政府和银行都必须注意,分析原因、后果,采取对策。就商业银行经营而言,存款应当努力扩大,但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来看,存款并非越多越好,关键的要求是适度。对单个银行而言,存款多固然标志着其竞争能力强,但存款量要和贷款的可发放程度、吸收存款的成本以及银行管理负担的承受能力这些客观制约因素相比较,不顾这些客观因素的制约,盲目扩大存
18、款只会最终造成银行经营损失。,(二)对存款结构的分析 在存款总量适度的前提下,存款结构也要合理。较有经营意义的结构是期限结构、客户结构和种类结构。长期性存款和短期存款适当搭配是期限结构的主要要求;客户结构既有宏观上的政策分析意义,也有微观上的经营策略意义,就后者而言,主要是对不同性质的客户的储蓄行为特征的把握,以便更主动地管理自己的存款负债;种类结构强调的是各种存取款方式的合理搭配,旨在满足公众的多样化需要和贷款结构的管理要求。,五、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存款种类及其管理()活期存款(1)特点:活期存款是相对于定期存款而言的,是存户不需预先通知便可随时提取或支付的存款。存款时使用送款簿,提款或支付时
19、使用支票,因而也叫支票存款。活期存款是商业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也是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重要条件。由于活期存款的流动性较强,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吸收的活期存款一般都规定要保持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除交纳法定准备金外,各商业银行还要保持一部分库存现金。(2)有利之处(3)品种创新,(二)定期存款(1)与活期存款一样,定期存款也是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在银行存款负债中占有相当高的比重。由于定期存款存期较长且较固定,因而为商业银行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三)储蓄存款(1)吸储机构:种类储蓄存款多为个人存款,为保护存款者的利益,西方国家对经营储蓄存款业务要求比较严格,一般只能由商业银行的储蓄部门和专门的储蓄
20、机构来经营。(2)储蓄存款一般是个人为积蓄货币资金和取得利息收入而开立的存款账户,储蓄存款又可分为活期和定期。储蓄存款不使用支票,一般使用存折或存单,手续比较简单。由于储蓄存款的稳定性较好,因而利率较高。,第三节 存款利率政策与利率计收一、我国银行存款利率及其调整表1:1996年以来七次降息利率变动情况 单位:年利率%,二、存款利息及其计付115(一)存款利息及其作用 存款利息是资金的时间价值,是资金所有者将资金使用权让渡给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取的报酬,是原始金额与偿还金额间的差额。利息的高低决定着利润在借者和贷者之间的分配比例,调节着他们的经济利益。这一调节作用通常称为利
21、息杠杆作用。(二)计算存款利息的基本规定 1计息起点 2不计复息 3算头不算尾 4分段计息 5存期计算 6定期存款到期日,第四章 储蓄与对公存款业务 第一节 储蓄存款业务一、储蓄存款的对象和种类(一)储蓄存款的对象和范围 银行储蓄存款的对象和范围是:城乡居民个人正当、合法的货币收人。(二)储蓄存款的种类 储蓄存款种类,是指银行为客户提供的储蓄存款的具体形式和方法。储蓄种类的设置应根据存款客户的货币资金、闲置情况和客户对闲置资金处置来确定。(是银行根据储源的性质和国家对建设资金的需要以及群众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的基本规律而制定的,是银行提供给群众选择的具体存储方式。)1、储蓄存款的种类根据币种来划分
22、,有人民币储蓄存款和外币储蓄存款。人民币储蓄存款主要有以下几种:(1)活期储蓄存款。(2)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3)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4)存本取息定期储蓄存款。(5)整存零取定期储蓄存款。(6)定活两便储蓄存款。(7)通知存款。按期限划分,人民币储蓄存款分为定期(短期、中期、长期)和不定期(活期、定活两便、通知)两种。,2、外币储蓄存款 外币储蓄: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外币存人储蓄机构,银行开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存单可以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按期限划分,商业银行的外币储蓄存款分为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两种。按存入外汇的性质分:现
23、钞户和现汇户。,二、储蓄存款政策和原则(一)储蓄存款政策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储蓄所有权。1982年12月(1999年3月修正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再次强调了国家保护和鼓励人民储蓄的政策。商业银行法:是指调整商业银行的组织管理关系和业务经营关系的法律规范系统。1995年7月1日实施。经营业务13项。其中第一项是吸收公众存款:其中的1、2两条说,对个人、单位的储蓄存款,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冻结、扣划,但法律另有规定除外。对我国存款人的保护作了
24、明确规定。储蓄实名制:好处:社会财富走向、分布一目了然;杜绝公款私存;加强税收法规的严肃性(以非法经营所取得的非法收入,不经过银行直接寻找投资途径;洗钱、逃税、腐败等);有利于预防风险,保证存款资金安全。与储蓄存款原则有一定的偏差:自由度;税后有息;崇尚勤俭持家、亲善礼让的儒家文化,不露富。(二)储蓄存款原则 储蓄机构办理储蓄业务必须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和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存款实名,取款自由,税后有息和为存款人业外保密),三、储蓄存款管理的内容(一)期限结构管理 期限结构管理要求银行在配置管理储蓄期限时考虑以下因素:1、设计期限应梯形化。短、中、长期皆有,以适应不同阶层的资
25、金拥有者以及银行各类资产运用的需要。2、设计期限应紧紧把握住物价的变动趋势。3、设计期限时,应注意当期市场上已有储蓄种类的期限状况以满足储蓄期限的大众化要求。4、可设置一些有浮动期限的储蓄种类,使储户在储蓄投入后能根据资金需求相应调节存期,增强资金的流动性,以应付现金急需和储种转换的需要。,(二)储蓄存款种类结构的管理123 储蓄存款种类结构的管理是指各种类型的储蓄存款应合理搭配,各具特色,互为补充。结合现行各储蓄种类来看,合理的储蓄种类结构应包括以下几点。1稳定型储蓄种类。最重要、最基本的储蓄种类。2引存型储蓄种类。成本高,应加以限制。3应变型储蓄种类。通用于资金旺季办理。4方便型储蓄种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金融业务 短期贷款 业务 PPT87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00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