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人口、人力.ppt
《第五章人口、人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人口、人力.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人口、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学习目标1.理解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理解人口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3.掌握包含人口增长因素的索罗模型推导4.掌握包含人口质量增进因素在内的索罗模型和卢卡斯模型5.理解发展中国家人口政策和人力资本形成政策的内涵,人口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他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共同影响着经济发展。数量方面,充足的劳动力供给是一个国家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但人口过多,又会使得在产出给定的情况下,人均的所得减少,而这也正是很多人口过多发展中国家难以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质量方面,高素质的劳动力往往较之于低素质的劳动力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因为前者可能有更健康的体魄,更好
2、的文化条件和技术水平,而这些都与后天良好的生活条件,教育和培训水平是密不可分的。研究如何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以促进发展,也成为了探究一国发展之途的重要方向。所以,了解经济发展中的人口作用,将是学习发展经济学必须要做的功课。本章将首先介绍人口数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然后会谈到人口素质提升与一国经济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本章的第三部分,我们将来看看一个发展中国家应当如何制定人口政策和人力资本投资政策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5.1 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人口总量与经济发展的基本关系 经济学家们对人口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历史考察后发现:人口的增长与经济发展存在一种特殊的关系: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未得
3、到发展时,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人口的增长率会比较低(前工业化的世界人口增长就有这种情形,),但随着工业化的启动,出生率很高,死亡率开始下降,人口会进入一个快速的增长期,这一期间,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成为相辅相成的情形;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出生率下降,人口的增长率将逐渐的放缓,这种人口增长率随着发展水平而呈现出“倒U型”变化的现象,被称为“人口转型”。以上这种关系是对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一个现象特征的描述,但人口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到底意味着什么,却未作涉猎。而我们已经在前面谈到,早在两千多年的中国著名的文化典籍大学中,已经提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生之者众,用之者寡”,这一文雅的说法
4、后来在张培刚先生的风趣的表述中,变成了“人多好种田,人少好过年”。两种表述各异,但旨趣相同,都是强调了充足劳动力对产出增加的重要性以及过多的人口对社会财富分配的负面性,人类的发展史也是在不断的在两种关系中不断权衡得以前进:一方面,生产发展离不开劳动力,特别是对前工业化时期的经济发展来讲,依靠劳动力的大量投入来获得产出的增加更是一条不可违抗的经济铁律,进入工业化时期后,劳动力仍然是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西方工业革命的历史表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初期,生产队劳动力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人口爆炸与经济成长成为西方国家经济成长早期图景中并行不悖的两条主线。但另一方面,人口增加以后,所有的人都
5、需要吃喝拉撒睡,这些基于人基本生存需要的需求,会要求一个社会必须向所有的人提供这些基本的物质条件,不这样,这个社会发展将会面临严重的人道灾难。将生产出的财富首先用于满足新增人口的基本物质需求,这是人类社会简单再生产;在此基础上,财富多余的部分才有可能被用于进一步的生产发展,这种扩大再生产的不断进行,人类社会才会不断的发展。所以,由以上这种简单的描述我们可以得知:一个国家的人口太少,将难以实现发展;人口太多也将阻碍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从全球范围来看,发达国家普遍面临一个较低的人口增长率,而发展中国家都有一个较高的人口增长率,这意味着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的数量问题都构成了影响其发展的
6、重大因素:,表5-1 世界人口增长趋势(0-2050),人口问题困扰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犯愁人口过少。在世界人口出生率最低的个国家中,个为欧洲发达国家。欧洲已有个国家的人口出现负增长,其中最着急的恐怕是俄罗斯。俄罗斯是世界上人口减少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截至今年月日,俄罗斯总人口已降为亿,比去年减少万,与年相比更是减少了多万。德、法、英、日等其他发达国家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尽管各国采取种种措施鼓励生育,但收效甚微。人口数量减少成为一些发达国家最大的人口问题,给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发展中国家则苦于人口过多。世界上人口增长率高的都是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如阿富汗、布隆迪、利比里亚、尼日尔等。而中国
7、、印度、埃及等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发展中国家,也时时感受到庞大人口给经济和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埃及在阿拉伯国家中人口最多,自然环境恶劣,全国的土地是沙漠,的人口挤在占全国土地的尼罗河河谷和三角洲地区。今年月初,埃及公布的最新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该国人口已突破万,全国上下为此忧心忡忡。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严重的水荒、粮荒接踵而至,地处亚非的发展中国家首当其冲,人口增速过快则使这些国家的困难局面雪上加霜。遗憾的是,虽然发展中国家普遍意识到了人口过多的灾难性后果,但成功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国家尚属少数。虽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人口数量问题上各有苦处,但由于世界上绝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使人口增长过快成为全球
8、的主要人口问题。月日,联合国发表最新的世界人口报告,预测全球人口将在今年月达到亿,比年增加近亿,平均每年增长万,相当于德国的人口数量。如果让世界上的人一个接一个地排列起来,可以在地球与月球之间站出排。资料来源:作者:赵金红,人民日报(2007-04-23 第07版),年龄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数量对经济的影响除了总量的影响外,人口的年龄结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大家知道,在我们成年以前和老年以后,我们都不是劳动力,也就是说,处于这两个阶段的人们,他们生存所需消耗的物质资料都是来自于这个社会中成年劳动力生产。这样,就存在一个问题:一个社会中,如果未成年人和老人的比例过大,那么,社会的抚
9、养(对未成年人)和赡养(对老年人)负担就会很重,这就要求社会要将大量的产品用于儿童和老人的消费,社会发展就不可避免地受影响。但未成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高与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还不一样:未成年人多,一般是由高生育率带来的。但高生育率不可能无限制的高,受着社会、经济、科学的多种条件的影响,一个国家的生育率会经历一个由低到高又进而下降的过程(人口转型),假设在某一年,这个国家所扶养的未成年人数量达到了顶峰,但随后生育率的下降,会使这些未成年人成长为成年劳动力后,需要供养的子女和老人相对较少,从而他们有了一个把钱花到其他方面的机会窗口,这就会使得这个国家在未来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这种由
10、于现期承担抚养成本而在未来有更高回报的人口现象,被称为“人口红利”。这是一个年轻人众多的社会都可以享受的利益,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有着这样一个窗口期。当然,在获得红利以前,过多的未成年人也会拖发展的后腿。而一个社会老年人过多,是由于人口的出生率下降以及人均寿命的延长两方面作用的结果。特别是人均寿命的延长这一点影响尤为突出。我们能活得更长一些,这既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同时也是每一个个体的人所希望的;但一个社会老人过多以后,便出现所谓的“银色浪潮”,“老龄社会”的社会特征,这种社会特征从经济上讲,就是更少的年轻人要赡养更多的老人,由于老人是逐渐走向衰亡,所以,老人过多的社会将不会有前面我们所讲
11、的“人口红利”,而只会是社会中必须消化的负担。而为了消化这种负担,一个国家将不得不牺牲发展的速度,将更多的资源要配置到满足老人的基本生活领域:建设更多的医院,更多的养老院,支付更多的社会养老开支等,这种老龄社会的结构尽管目前还主要体现发达国家,但有些发展中国家,也已初露端倪,比如在中国,老龄问题就日益突出,这种“未富先老”也使得发展中国家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中国的人口红利与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指出,过去的多年里,劳动力的充足供给和高储蓄率,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了可观的“人口红利”,其对人均增长的贡献超过四分之一。但是,这一贡献将随着人口结构变化而逐渐减弱。目前中
12、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低于.,而随着出生率的下降,中国的劳动人口数量可能在年从增长变为稳定,然后逐渐下降,这意味着中国的“人口红利”即将枯竭。蔡昉分析,现在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净增量只有万左右,而且在逐年减少,大概在若干年之内劳动年龄人口的净增量就会为零。与人口红利在逐渐消失相对应,中国社会正在进入一个老龄化阶段。国务院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6年2月在京发布的2001 年至 2100 年中国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1990 年至 2033 年是中国的“人口机会窗口”或称“人口红利期”,2010 年至 2013 年中国劳动力人口将达到峰值 9 亿多人。此后“人口红利期”将转化为“人口负
13、债期”,即需要抚养的老年人口迅速增长,预计 2033 年中国的“人口机会窗口”将会关闭。2030 年至 2050 年,中国老年人口抚养比将达到 40%至 50%,是老龄化形势最严峻的时期。报告披露:中国在1999年已经进入老龄社会时期,2004 年底,中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 1.43 亿,占总人口的 10.97%。目前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报告分析,中国老龄化会呈现出 3 个阶段:第一阶段 2001 年至 2020 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年均新增 596 万老年人口,2020 年老年人口将达 2.48 亿,老龄化水平为 17.17%。第二阶段 20
14、21 年至 2050 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20 世纪 60 至 70 年代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群进入老年,年均新增 620 万老年人口,老龄化水平达 30%以上。第三阶段 2051 年至 2100 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 年老年人口达到峰值 4.37 亿。此后老年人口稳定在 3 亿至 4 亿,老龄化水平稳定在 31%左右,8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 8000 万至 9000 万人,高龄化问题凸显。报告同时指出:目前中国应对老龄化在思想、物质、制度等方面的准备严重滞后,应把应对老龄化列入未来中国的发展战略。我们应充分利用“人口红利期”,为即将到来的老龄化最严峻时期做好应对准备。(资料来
15、源:蔡昉的观点来自新华网济南月日电(作者:王志、何柳,“专家:中国享受了20多年的人口红利即将枯竭”,http:/,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西方经济学界有关于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系统性讨论可以追溯到马尔萨斯时期,针对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人口爆炸,托马斯R马尔萨斯(17661834)表现出了空前的忧虑,他认为人口过快的增长终将会毁灭整个经济,马尔萨斯预言经过了近一百多年,人类社会并未出现他说描述的惨剧,然而,发展中国家过重的人口负担使得很多国家的发展举步维艰却也是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实,如何看待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不仅是个理论问题,而且还涉及更复杂的社会及伦理问题。马尔萨斯提出的人口论历经一百多年,
16、至今仍是非常富有争议的论题。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首先提出了两个公理:(1):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之物;(2)两性之间的情欲是必然的;然后,马尔萨斯提出了两个非常大胆的设定:(1)人口会以几何级数实现增长;(2)食物将只以算术级数增长。这样,由于算术级数的增长速度赶不上几何级数的增长,作为对小学应用题中“追赶问题”的一个简单应用,我们必可知道:人口增长最终会使得食物供应难以为继,人口和社会增长由此便陷入停滞。这便是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的大要。为了防止人类社会面临无以为继的困境,马尔萨斯进而提出要控制人口,但其所提出的方案在伦理上非常具有争议:在马尔萨斯的控制人口的对策中,他将之分为“积极的抑制”和“消
17、极的抑制”,所谓积极的抑制,便是依靠战争、饥荒、瘟疫等手段来减少人口;而消极的抑制,则是指通过晚婚、节育甚至独身来减少人口。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发表之后,学者们一方面为他大胆的结论而感到震惊,另一方面,人们也在审慎的看待马尔萨斯的理论中的合理与谬误之处。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人口论的评价是:他揭示了人口过快增长对经济发展所具有的负面效果,但他显然忽视了技术进步的力量。事实上,200多年来,由于技术进步的作用,仅从人们最简单的食物需求来看,在全球人口总量较之马尔萨斯时期已经增长了6倍还有余的今天,全球的粮食总产量并未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人口与经济增长的现代解释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
18、人口增加和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是并行不悖的,那么,我们能否用较为正规的理论模型来描述这种现象?我们在第四章所介绍的哈罗德-多马模型已经表明,人口的增长会使得经济增长率下降。但这一模型在假设条件上认为资本和劳动之间不存在替代性,这无疑过于苛刻,考虑到要素之间存在替代性这一更为现实的假设,人口增加到底会对经济增长带来怎样的影响?下面,我们将通过对前面已经介绍的索罗模型的进一步探讨,来展示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人口增加对增长的影响。我们知道,新古典的资本积累方程可以表示为:1 假设时期人口数量为,并假设人口增长率为常数,则在时期,人口数量为现在让我们考虑一下,在时期的人均资本存量到底是多少呢?道理很简单
19、,用时期的总资本存量除以总人口就可以得到,于是,我们便有了下面的结果:,其中,代表时期的人均资本存量;.,代表时期的人均资本存量;,代表时期的人均国民收入。1将(投资等于储蓄),(储蓄的定义方程)代入(资本积累的定义方程)即可得到,关于这一部分,还可参考第四章的注释,这一公式的意义是非常直观的:如果人口增长率越高,则在时期的人均资本存量就会越小,这是由这种推理我们得到的与人口增长相关的第一个结论;现在让我们回到索罗模型,我们设想这样一种情形:假设人均资本存量越来越高,那么,按照边际报酬递减原理,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将会递减;基于此,人们对资本积累的积极性也会下降,资本积累本身将会放缓,并最终会在某
20、一水平下稳定下来。当它在某一水平下稳定下时,我们将很容易想到一个词:稳定。即人均资本存量会保持一个不变的数量。这一数量,便是长期经济增长中的最优资本存量,意味着这一时期的人均资本存量和前一期的人均资本存量是相等的,即,由前面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出:。,由于长期经济增长中的最优资本存量是稳定不变的,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当人口增长率增加时,在不变的情况下,都将会使得人均收入下降。这是我们由索罗模型得到的有关人口与经济增长的第二个认识1。我们需要弄清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长期来看,人口的增长对经济增长有无影响?索罗模型得出的结论是:长期来看,人口的增长率的变化,对长期的经济增长率不会有影响,但会影响经济的
21、整体产出水平。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结果?简单的说,还是在于索罗模型的假设:规模报酬不变与边际生产力递减原则,当人口增加时,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但与之相对应,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却在上升,所以,人口的增加不仅对产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多的人需要养活),而且也使得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在增加,从而产出最终还是会增加,因而,长期中,人口的增长不会影响经济增长率;但由于人口的增加,人均国民收入将会在较低的水平下实现增加。经济的整体增长规模将会被限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之下。1 准确地讲,储蓄率的增长,将会导致人均收入的增加,折旧率和人口增长率的提高,则会降低人均收入。理解这一点,我们只需对上述公式作一变形,就可看出
22、:当增加时而折旧率和人口增长率不变时,方程左边也将增加,这意味资本产出比也会更高;在边际收益递减的情况下,这将要求,都增加;同理,折旧率和人口增长率的增加将导致方程左边下降,也会随之下降。,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率,图5-1就描述了索罗的这一思想:不考虑人口增加时,稳态条件下,长期经济增长的最优资本存量,它与产出曲线的交点就代表最优的资本存量;当人口增加以后,变形后有,由稳态条件我们可以得知,此时的资本存量将变为,两条演化路径表明,即使经济增长率不发生变化,但人口增加仍会使得经济增长被在限制较低的水平,大家通过比较和所对应的国民收入就可明了。,5.2 人口质量的提升与经济发展,我们前面一再强调,劳
23、动力对经济发展影响除了劳动者的数量外,质量也很重要。劳动者的质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劳动者是否拥有较高的教育水平;(2)劳动者是否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突出这两点的理由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劳动者是文盲或者文化水平低,那么,在现代工业化体系中,他们对设备的掌握能力以及在经济活动中创造新的思想与方法的能力,将比不上一个受过更高教育的人,也就是说,他们的生产效率要低一些;如果劳动者普遍营养不良或者说健康水平堪忧,那么,他们的生产效率显然没有健康的劳动者效率高。而我们也知道,无论是保健还是教育,都是是需要投资的,通过保健和教育投资以后,我们会获得能力上的增进。这种通过教育来提高能力的过程,与我们对资本
24、品进行升级换代的投资有异曲同工的效果,所以,我们将这种方式形成的个人在能力上增进的结果,称之为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需要通过投资来获得,不同的是,物质资本的生产能力是物化在具体的机器设备上,而人力资本的投资是内化在我们人体内。但最终结果都是一样:都能促进产出的增加。这样一来,我们将劳动力素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考察就顺理成章地转化为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考察,而这正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所关注的一个重点领域规模报酬递增下的增长问题研究。由于经济学家们发现:发达国家的人均产出水平一直在持续增加(麦迪逊,2001),这使得传统的边际报酬递减假说基础上的增长模型对现实缺乏合理的
25、解释。因此,1980年代以来,对规模报酬递增下的增长问题的研究日渐深入,在这一研究中,人力资本正好被看成了导致规模收益递增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拓展的索罗模型 我们不妨考虑一下这种情况:我们的储蓄一部分用于物质资本的投资,一部分则用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假设人均意义上的Coob-Douglass 生产函数为:.其中,的等符号含义和前面一样,所不同的是,我们使用了代表人力资本,忽略非熟练劳动力。为了分析人口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还需假定总人口恒定不变,同时也不考虑折旧1。在此规定下,物质资本积累方程可以表示为:;同样,人力资本的积累方程可以表示为:,其中,代表以人力资本的储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人口 人力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99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