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材培养.ppt
《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材培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材培养.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材培养,何克抗Email:http:/学者专访/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一、培养创新人材的核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五、现代教育技术对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意义,二、当前在创造性思维认识上的五个误区,三、创造性思维的六要素结构,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五个环节,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材培养,一、培养创新人材的核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关于“创新”与“创新人材”,1、“创新”是指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 值的、前所未有的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创新过程就是创造性劳动的过程。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创新,就必须进行创造性劳动。因为创造了生产工具才使人类脱离动物界;因为创
2、造了语言文字才使人类脱离原始人的蒙昧状态逐渐发展成为有高度智慧的现代人。人类与自然作斗争的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创新。,2、“创新人材”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等三方面素 质的人材。,一、培养创新人材的核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创新人材应当具备的三方面素质中,其核心素质是创新思维(即创造性思维)。这是因为:创新意识是指,具有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作出贡献的远大理想、为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而献身的高尚精神和进行创造发明的强烈愿望;创新思维(即创造性思维)是指能形成有创新意义的思想观念、理论方法的一种复杂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则是指具有把上述理想、精神、愿望转化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精神
3、产品或物质产品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主要解决“为什么要创新”即创新的动力问题,显然,创新意识要通过长期的、坚持不懈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教育才能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则解决“如何创新”的问题。创造性思维解决如何形成创新的思想、理论、方法及设计;创新能力则解决如何把创新的思想、理论、方法及设计转化为实际的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即写成文学作品、谱成乐曲、形成绘画或是制造出各种专利产品)。可见,创新意识是实现创造发明的前提与动力,对于创新人材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又必须要有创造性思维作基础,离开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将成为不切实际的空谈;离开创
4、造性思维,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的产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的“创新能力”也不过是事倍而功半的傻干,甚至是徒劳而无功的蛮干。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创造性思维又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与核心。,二、当前在创造性思维认识上的五个误区,认为发散思维等同于创造性思维;把直觉思维混同于形象思维,否认直觉思维也是人类的基本思维形式;片面夸大逻辑思维的作用,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对立起来;片面夸大形象思维的作用,并且认为发展右脑就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忽视辩证思维的重要作用。,二、当前在创造性思维认识上的五个误区,1认为发散思维等同于创造性思维 目前国内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在讲创造性思维时,不讲别的
5、,只讲发散思维,以为发散思维就等同于创造性思维。其实,发散思维固然是创造性思维结构的一个组成要素,它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也确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思维活动指明方向,即要求朝着与传统的思想、观念、理论相反的方向去思维,其实质是要冲破传统思想、观念和理论的束缚。发散思维的这一作用是很重要的,但不应夸大,而且要看到它仅仅起这一个作用(思维定向作用);发散思维并非创造性思维过程的主体,更不是创造性思维的全部内容。把发散思维等同于创造性思维,这是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在60-70年代所持的基本观点(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其弟子托兰斯还补充了一个“精致性”),现在已经过时
6、,而我们很多同志仍把这种片面观点当作时髦到处宣扬。,二、当前在创造性思维认识上的五个误区,2把直觉思维混同于形象思维,否认直觉思维也是人类的基本思维形式 直觉思维是目前心理学界尚未进行深入研究,因而对其本质以及思维加工特征还不十分清楚的一个领域。正因为如此,所以不仅在一般群众中,甚至在一些学者中也往往把直觉思维混同于形象思维;或把直觉思维看作是形象思维的一种属性;甚至还流行一种说法:“直觉是第六感觉”。什么是“第六感觉”,就是一种说不清楚的、莫名其妙的感觉。“直觉”在许多人看来似乎是一种凭空而来的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断。这种对直觉的理解是不对的,直觉是人类另一种重要的基本思维形式(它与形象思维、时
7、间逻辑思维三者并列、同等重要、缺一不可),而不是在五种感官所产生的五种感觉之外的第六种感觉(第六种感觉确实存在,但并非直觉,而是语觉语义知觉)。,二、当前在创造性思维认识上的五个误区,直觉思维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基本特征:第一,整体把握撇开事物的细微末节,从整体、从全局去把握事物,是一种从大处着眼、总揽全局的思维。第二,直觉思维的心理加工方式是直观透视、空间整合与模式匹配对直觉思维来说,整体把握是指对事物之间关系的整体把握,即直觉思维只考虑事物之间的关系,而不考虑每个事物的具体属性(对事物具体属性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任务,不是直觉思维的任务);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的
8、关系,直觉思维所用的心理加工方式是“直观透视”、“空间整合”和“模式匹配”,而不是靠运用概念进行逻辑分析与综合,或是利用表象进行联想和想象。第三,空间立体思维直觉思维要求在瞬间对空间结构关系作出判断,所以是一种快速的、跳跃的空间立体思维(而逻辑思维则是在一维时间轴上展开的线性、顺序的慢节奏思维)。目前许多文献把直觉思维也称为“直感思维”,并把它和形象思维等同起来视为同一种思维,有的文献则认为直觉是属于形象思维的一种观察能力,即把直觉看作是形象思维的一种属性。总之,它们都抹杀直觉思维的基本特征,否认直觉思维是一种独立的思维形式,更不属于人类的基本思维形式。这样做的后果必然是削弱甚至完全取消对青少
9、年在直觉思维方面的培养与训练。,二、当前在创造性思维认识上的五个误区,3片面夸大逻辑思维的作用,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对立起来 只看到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或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之间有差异或对立的一面,看不到它们之间还有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的另一面,因而总是孤立地、割裂地看待这三种思维,并且不适当地在三种基本思维形式之间划分高低等级。本来,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三者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基本思维形式,彼此之间只有思维材料和思维加工方式的不同,没有高低级之分。但是长期以来,在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许多教材和著作中,却一直在宣扬这样一种观点:只有逻辑思维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
10、即可以使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感性提升至理性,因而是高级思维;而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只能使我们获得对客观事物的直观、形象的感性认识,难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言下之意是比较低级的思维。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必然是重视逻辑思维而轻视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由于这三种思维之间事实上存在相互支持和相互依存关系,因此片面强调逻辑思维的结果,不仅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被大大削弱,就是逻辑思维本身也得不到健康的发展。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对每一种思维都不可能建立起一套正确的培养与训练方法,换言之,对青少年来说,三种思维能力都不可能得到最有效的培养与训练。,二、当前在创造性思维认识上的五个误区,4片面夸大形象思维的作用,并且
11、认为发展右脑就是发展创造性思维 由于逻辑思维的加工特点是直线性、顺序性,只能沿着一维时间轴,依据原有的知识概念一步步进行慢节奏的逻辑分析、推理,不可能实现思维过程的跳跃或突变,因而通常认为逻辑思维不大可能像形象思维与直觉思维那样直接形成灵感或顿悟(即实现创造性突破),换句话说,实现创造性突破主要靠形象思维与直觉思维。如上所述,目前学术界往往把直觉思维混同于形象思维,而且根据诺贝尔奖得主斯佩里在70年代所提出的“右脑倾向加工整体性刺激”(即右脑对表象类整体性刺激的加工有优势)的观点,认为右脑同时具有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的优势,因而断定,要实现创造性突破就必须发展右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目前仍然如此
12、)“发展右脑”成了“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同义词。事实上,由于七十年代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斯佩里当时只能对少数脑部受损的“裂脑人”进行实验,因而得出的结论难免有片面性;而到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由于正电子断层扫描(PET)技术和磁共振成象(MRI)技术的出现,科学家们已能对成批正常人在不同思维状态下的脑电波进行精确测量,从而证实:形象思维的加工机制和工作记忆主要是在左脑而非右脑(只有直觉思维的加工机制和工作记忆才主要是在右脑)。可见,认为发展右脑就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一种误导。,二、当前在创造性思维认识上的五个误区,5忽视辩证思维的重要作用 辨证思维(即辨证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
13、结构的组成要素之一,但是目前在国内外心理学界涉及辨证思维的文章及论著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对其进行认真研究的文献更是难以看到。似乎辨证思维纯粹是哲学问题,只有哲学家才应对此进行研究(目前关于辩证逻辑思维的研究,也确实只能在哲学著作中才能找到)。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有失偏颇,将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研究的深入开展,所以希望心理学家们也能重视并认真研究这一领域的问题。,三、创造性思维的六要素结构,“创造性思维结构”由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辩证思维和横纵思维等六个要素组成。,发散思维指引思维方向(其本质是要冲破传统思想、观念、理论、方法的束缚,而不是吉尔福特等人所定义 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14、、精致性);,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构成创造性思维的主体;,辩证思维、横纵思维提供宏观的哲学指导思想和微观的心理加工策略 所谓创造性思维结构就是由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辩证思维和横纵思维等六个要素按上述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五个环节,由于六要素之一的“横纵思维”是要为高难度复杂问题的解决(即促进灵感或顿悟的发生)提供心理加工策略,它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有更直接的关系,并且要有“思维复杂性”理论的支持才易于理解,所以,就一般大、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而言,对这一要素可暂不考虑。下面仅就其余五个要素来讨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问题,即培养创造性思维必须关注以下
15、五个环节。,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五个环节,环节1: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同中求异,正向求反,多向辐射)环节2:重视直觉思维的培养(大处着眼,总揽全局,只抓关系)将知识结构化 图表化 鼓励猜测 运用软件工具和建模工具 环节3:重视形象思维的培养(积累表象,启发联想,大胆想象)不要孤立地培养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要用与逻辑思维相结合的观点培养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 环节4: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环节5:重视辩证思维的培养(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对立统一),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五个环节,环节1: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同中求异,正向求反,多向辐射)聚合思维由于要求思维内容、思维成果都要
16、集中、统一到传统观念或原有概念上来,所以其优点是有利于学科知识的传授与学习,有利于对前人知识与经验的掌握;其弊端则是容易造成学生对书本、对教师、对权威的迷信,以为书本上的都是经典,教师讲的都是真理,不敢提出半点怀疑。所以只讲聚合思维,只能使我们的认识永远停留在前人的水平上,不可能产生新的理论、新的思想。为了创新,必须强调发散思维,没有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或多向思维)就不会有任何创造性的萌芽和创造性的成果。可以说一切创造都起源于发散思维,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1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 1820年丹麦奥斯特就已发现通电导线能使旁边的磁针偏转,说明通电导线周围能产生磁场(电可以产生磁)。同年
17、法国的安培也发现两根通电导线之间有相互作用电流同方向时相斥,异向时相吸。法拉第知道这个消息后立即想到:“既然电可以产生磁,那么反过来,磁也应该可以产生电”。这就是逆向思维、求异思维,正是在这种思维的指引下,法拉第经过11年的努力,终于用实验证实了这一假说,并且发现了感生电动势大小与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的电磁感应定律。不仅这一创造性发现的萌芽,是来自逆向思维、求异思维,而且这一创造性成果的取得也要仰仗逆向思维、求异思维。法拉第尽管始终坚信“磁也能产生电”的信念,但是他作了几百次实验始终未能成功,因为他还是沿着传统观念去做实验:认为电流总是沿平直导线流动,所以实验中总是将各种变化的磁场作用到平直导线
18、上(求同思维),然后去观察该导线上是否有电流产生,结果总是失败。直到后来他才想到电流可以沿任意方向流动,作为电流载体的导线也可以是任意形状,于是他把导线弯成圆形(求异思维),并作成螺线管形式,然后把永久磁铁插进去再拔出来(以改变磁通量)结果成功了这正是电磁感应定律的实验基础。,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五个环节,2德布罗依关于光的“波动说”1905年爱因斯坦就已从理论上提出光有粒子性,每个光子(也叫光量子)具有速度和质量(光量子的静止质量为零),不久以后,康普敦还通过实验证实了这种粒子性(康普顿效应)。于是在20世纪初,光具有粒子性已成了无容置疑的结论,几乎没有人对此产生怀疑。只有德布罗依反其道而行
19、之,运用逆向思维提出:光具有粒子性,也可以具有波动性(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完全对立的两种性质)并在此思想指导下于1924年提出“波动说”,3年后,果然被戴维逊的电子衍射实验所证实(干涉与衍射现象是波动性的本质特征),这就是物理学上著名的“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论对爱因斯坦的权威结论作了重大的修正与发展。,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五个环节,3比尔盖茨与个人计算机革命 1975年1月比尔盖茨还是哈佛大学法律系二年级学生,一天他从“大众电子学”(Popular Electronics)封面上看到MITS公司研制的第一台个人计算机照片。该计算机使用了Intel 8080CPU芯片(8位机),他马上认识到,这种个人
20、机体积小、价格低,可以进入家庭,甚至人手一台,因而有可能引起一场深刻的革命不仅是计算机领域的革命,而且是整个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的革命。他意识到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他下定决心要紧紧把握住这个机遇。比尔盖茨的这个想法在当时是异乎寻常的,是与当时计算机界的主导思想背道而驰的。当时统治计算机王国的是IBM公司,他们的看法是微型的个人电脑不过是小玩意,只能玩玩游戏,简单应用,不能登大雅之堂,领导计算机的发展潮流只能靠大型机、巨型机。正是比尔盖茨奇特的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和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的精神才导致他巨大的成功。他对自己说,必须抓住这个一生中最宝贵的机遇,他这样说了,也确实这样做了他主动写信
21、给MITS公司老板,要为他的个人电脑配BASIC解释程序(他知道若没有便于用户掌握的计算机程序语言,个人电脑难以普及),在他的好友艾伦的帮助下,花了五个星期时间终于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为个人电脑的普及作出了重大贡献。接着他从哈佛中途退学并和艾伦创办了自己的公司“Microsoft”,这就是现在名闻遐迩的“微软”。除此以外,象直升机的发明(起源于对螺旋浆安装方式的求异思维将螺旋桨安装位置由机身前方改到机身上方),航空母舰的创造(起源于异想天开的发散思维幻想钢筋水泥浇铸的飞机跑道能灵活地移动起来)和新一代治癌药物的出现(起源于与传统观念完全对立的的逆向思维不是用放射线把癌细胞杀死或消极地用药物来
22、抵御癌细胞对健康机体的侵袭,而是按照“化敌为友”的思想,设法把癌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等等,椿椿件件发明创造,无一不闪耀出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光辉。可见,发散思维尽管只解决“方向性”问题(而不涉及具体如何思维),但在创造性活动中却往往能起决定性的作用。,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五个环节,环节2:重视直觉思维的培养(大处着眼,总揽全局,只抓关系)将知识结构化、图表化、鼓励猜测、运用软件工具和建模工具 关于依靠直觉思维形成灵感或顿悟,从而实现科学领域理论上突破的一个著名例子是“阿基米德原理”的发现。正是通过直觉思维使阿基米德在坐下浴盆的瞬间突然领悟到(顿悟):浴盆中水面升高的体积很
23、可能等于身体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水面升高部分的体积”和“身体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这两件事,从表面上看互不相干,但是阿基米德通过直观透视与整体把握方法,却在瞬间发现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或称“内隐关系”)体积相等。牛顿从苹果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也与直觉思维分不开:“苹果落地”和“月亮绕地球旋转”,在一般人看来,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但是牛顿却从中领悟到苹果之所以掉到地上而不朝天上飞,和月亮始终绕着地球转而没有脱离地球和太阳系飞向宇宙深处,都是由于有地心引力作用,即看到了两个表面互不相关的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内隐关系),这就是一种高度发展的直觉思维能力。要想能看出一般人所看不到的内隐关
24、系,就要依靠这种能力。,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五个环节,环节3:重视形象思维的培养(积累表象,启发联想,大胆想象)不要孤立地培养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要用与逻辑 思维相结合的观点培养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 事例1:“大陆漂移说”的提出 在20世纪初,一些地质学家和气象学家(如美国的泰勒和贝克以及德国的魏格纳等人)在观看世界地图过程中都发现南美洲大陆的外部轮廓和非洲大陆是如此相似,遂产生一种奇妙的想象在若干亿年以前,这两块大陆原本是一个整体,后来由于地质结构的变化才逐渐分裂开来。在这种想象的指引下,魏格纳进行了大量的地质考察和古生物化石的研究,最后以古气候、古冰川以及大洋两侧的地质构造和岩石成分相吻合等
25、多种论据为支持,提出了在近代地质学上有较大影响的“大陆漂移说”(这一学说到50年代进一步被英国物理学家的地磁测量结果所证实)。可见,“大陆漂移说”的提出离不开上述奇妙的想象。事例2:红外跟踪技术的发明 生物学家都知道,响尾蛇的视力很差,几十厘米近的东西都看不清,但是在黑夜里却能准确地捕获十多米远的田鼠,其秘密在于它的眼睛和鼻子之间的颊窝。这个部位是一个“生物红外感受器”,能感受到远处动物活动时由于有热量产生而发出的微量红外线,从而实现“热定位”。美国导弹专家由此产生联想若用电子器件制造出和响尾蛇的生物红外感受器类似的“电子红外感受器”,用于接受飞行中的飞机因发动机运转发热而辐射的红外线,岂不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教育技术 创新 人材 培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99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