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现状监测.ppt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质量现状监测.ppt(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9/13,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环境监测概述 监测方案的制定 大气质量现状监测 水质现状监测 声环境监测 土壤环境监测,2023/9/13,监测方案的制定,一个完整的监测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确定监测项目 确定监测范围 确定监测周期 确定监测点位,2023/9/13,确定监测项目,1、对环境质量影响大的污染物优先;2、有可靠监测手段并能获得准确数据的污染物优先;3、已有环境标准或有可比性资料依据的污染物优先;4、人类社会行为中预计会向环境排放的污染物优先。,2023/9/13,确定监测范围,确定监测范围的目的是为了布置监测点位。不同的环境评价任务应有不同的监测范围。,2023/9/13,确
2、定监测周期,选择监测周期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环境质量在时间域上的变化规律。由于这一规律既决定于污染物的排放规律,又受到相应的环境要素特性的影响,因此它必须根据排放的实际情况和环境要素的实际情况来研究决定。,2023/9/13,确定监测点位,确定监测点位是为了掌握环境质量及其变化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在不同的环境要素中和对不同的监测项目监测点位的布置也不同。,2023/9/13,大气质量现状监测,大气质量现状监测除为预测和评价提供背景数据外,其监测结果还可用于以下两个方面:结合同步观测的气象资料和污染源资料验证或调试某些预测模式;为该地区例行监测点的优化布局提供依据。监测范围主要限于评价区内。,202
3、3/9/13,1.大气监测方案(1)现场调查:污染物扩散环境、条件;背景情况;植被等;现有源:排放量、强度、排放方式及高度、总量及最大量。扩散环境。(2)监测项目:依据:质量标准、排放标准 建设项目排放特征污染物(3)监测范围(布点)依据:项目排污特征、种类及扩散(高度、流速、流量)风向、风速、地理环境 是否敏感区:居民、风景旅游、古迹保护;评价范围(基本一致)一级 1620Km;二级 1014Km;三级 46Km;平原取上限,复杂地形取下限。,2023/9/13,(4)点位布设 功能区划(质量及污染现状)一级 10个 二级 6个 三级 13个 下风向,工业密集区,人口密集区,增加点位,其它
4、可减少些,满足精度要求。目的:反映区域污染水平,消减或增加规律。要求:长期性、连续性、可比性。避开干扰地带,点位在开 阔处,采样点至建筑物距离为其高度的2倍以上。距林木1020m,进样口270范围的气流进入,在行车道0.51m设点,采样口与建筑物夹角小于30,平行样采集距离1m(L)2m(H)。,2023/9/13,不同工业行业排放大气主要污染物,2023/9/13,不同工业行业排放大气主要污染物,2023/9/13,大气质量现状监测,监测项目 监测布点 监测制度 采样及分析方法,2023/9/13,监测项目,可按大气污染源调查中筛选的主要污染因子确定。一般总是选择总悬浮微粒、飘尘、二氧化硫、
5、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光化学氧化剂等几种。由于大气环境污染物的时空变化规律还要受到气象条件的很大约束。因此还需要同时对气象因素进行同步观测。表2-19给出的是气象条件调查的一些项目。,表2-19 大气污染气象资料调查内容,2023/9/13,监测布点,大气环境监测中,采样点位置和数量的确定是一个关键问题,它对所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实用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023/9/13,1、监测点设置的数量应根据拟建项目的规模和性质、区域大气污染状况和发展趋势、功能布局和敏感受体的分布,结合地形、污染气象等自然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对于一级不少于10个,每个周期7天;二级不少于6个,全期至少5天;三级如果评价区已有
6、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否则可布13个点。全期至少5天。,2023/9/13,2、监测点的位置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实用性,设点的测量值能反映一定地区范围的大气污染的水平和规律。通常采用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匀布性、主导内向结合均匀性的原则。此外,在一些较特殊的环评项目中,还采用网络布点法、同心圆多方位布点、扇形布点法、配对布点法、功能区布点法等方法。一般讲,主导风下风向、保护目标要布点,监测布点图一般应附风玫瑰图。,2023/9/13,监测点位置的布设方法,2023/9/13,网格布点法,这种布点法,适用于待监测的污染源分布非常分散(面源为主)的情况。具体布点方法是:把监测区域网格化,根据
7、人力、设备等条件确定布点密度。,2023/9/13,同心圆多方位布点法,该布点法适用于孤立源及其所在地区风向多变的情况。布点方法是:以排放源为中心,画出16个或8个方位的射线和若干个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同心圆周围与射线的交点即为监测点,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客观条件和需要,往往是在主导风的下风方位布点密些,其他方位疏些。确定同心圆半径的原则是:在预计的高浓度区及高浓度与低浓度交接区应密些,其他区疏些。,2023/9/13,扇形布点法,该布点法适用于评价区域内风向变化不大的情况。方法步骤如下:沿主导风向轴线,从污染源向两侧分别扩出45、22.5或更小的夹角(视风向脉动情况而定)的射线。两条射线构成的扇
8、形区域即是监测布点区。再在扇形区内作出若干条射线和若干个同心圆弧。圆弧与射线的交点即为待定的监测点。,2023/9/13,配对布点法,该方法适用于线源。例如,对公路和铁路建设工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在行车道的下风侧,离车道外沿0.51m处设一个监测点,同时在该点外沿100m处再设一个监测点。根据道路布局和车流量分布,选择典型路段,用配对法设置监测点。,2023/9/13,功能分区布点法及其它,该方法适用于了解污染物对不同功能区的影响。通常的作法是按工业区、居民稠密区、交通频繁区、清洁区等分别设若干个监测点。此外,通常应在关心点、敏感点(如居民集中区、风景区、文物点、医院、院校等)以及下风向距离
9、最近的村庄布置取样点。往往还需要在上风向(即最小风向)适当位置设置对照点。,表2-20 布点类型及适用范围,2023/9/13,确定监测范围,监测区域范围与大气评价范围相当。为了查清对照点(背景点)的浓度,往往需要在评价区外选择拟建项目主导风向的上风侧(不受当地工业的废气污染)的地点进行监测。对于评价区附近的名胜古迹、游览区等特定保护对象,可以根据特殊要求设置专用监测点。,2023/9/13,监测制度,根据污染物排放的规律,有周期性和不均匀的变化,大气湍流运动也有周期性变化,使污染物浓度分布出现以年、季、月、周、日为周期的变化。对于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数据的现状评价,确定监测周期与频率的原则如下
10、:如果条件允许,应在一年中的1月、4月、7月、10月(分别代表冬、春、夏、秋)各进行一次监测;如果条件不允许,则一级评价项目应在冬、夏两季各进行一次,二级评价可取一期(季)不利季节,必要时才作二期(季)。,2023/9/13,监测制度,一级评价项目的空气污染现状监测应与气象条件相对应,至少每次连续监测7天,每天采样次数不少于6次,时间最好考虑到不同大气稳定度。应在白天之内,每隔2小时同步采样一次,每天采样68次。在采样时还要求同时进行风向、风速、气温、云量等气象条件观测。对二、三级评价项目,进行条件最不利的一个季节的监测,每次5天,每天至少采样4次。,2023/9/13,采样及分析方法,对于大
11、气环境现状监测,采样及分析方法应尽量选择国家环保总局统一制定的标准方法。,2023/9/13,各评价等级的主要工作内容,2023/9/13,水质现状监测,水质监测的目的是查清水体评价范围内水质的现状,作为影响预测和评价的基础。地表水水质现状监测 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2023/9/13,地表水水质现状监测,选择水质调查参数 水质取样原则与方式 水质取样的次数,2023/9/13,选择水质调查参数,需要监测的水质参数有两类:一类是常规水质参数,它能反映水域水质一般状况;一类是特征水质参数,它们能代表建设项目将来排水水质。,2023/9/13,常规水质参数,以GB38382002中所列的pH值、溶解
12、氧、高锰酸钾指数或化学耗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凯氏氮或非离子氨、酚、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磷及水温为基础,根据水域类别、评价等级及污染源状况适当增减。,2023/9/13,特殊水质参数,根据建设项目特点、水域类别及评价等级以及建设项目所属行业的特征水质参数表进行选择,具体情况可以适当删减。,2023/9/13,水质取样原则与方式,河流水质采样 河口水质的取样 湖泊、水库水质取样 大、中型湖泊水库 小型湖泊水库,2023/9/13,断面设置原则,流域或水系背景断面、控制断面(若干)和入海口断面行政区域背景断面(对水系源头)或入境断面(对过境河流)或对照断面、控制断面(若干)和入海河口断面
13、或出境断面。在各控制断面下游,如果河段有足够长度(至少10km),还应设消减断面。同一水体功能区至少要设置1个监测断面断面位置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处,尽量选择顺直河段、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水面宽阔、无急流、无浅滩处。监测断面力求与水文测流断面一致,以便利用其水文参数,实现水质监测与水量监测的结合。,2023/9/13,背景断面能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景值。远离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农药化肥施放区及主要交通路线。水系源头处或未受污染的上游河段,如选定断面处于地球化学异常区,则要在异常区的上、下游分别设置。如有较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则设在水土流失区的上游。,2023/9/13,控制断面反映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质量 现状 监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99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