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ppt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04 idt ISO14001:2004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Requirements with guidance for use,2023/9/13,P1,P2,要点:EMS运行模式 术语与定义 标准理解 要素间的逻辑关系,P3,一、标准前言、引言(一)前言(二)引言(ISO14001主要特点)1.ISO14001遵循自愿原则,不增加也不改变 组织的法律责任 2.ISO14001标准未对组织的环境绩效提出绝 对要求,实施标准也不一定取得最优结果,P4,3.ISO14001标准的应用具有广泛适用性4.实
2、施ISO14001标准要坚持持续改进和 污染预防5.ISO14001标准是认证性标准6.体系的运行遵循PDCA模式,环境管理体系模式,环境管理体系的要素,P7,二、标准正文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根据法律法规和它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以及关于重要环境因素的信息,制定和实施环境方针与目标。它适用于那些组织确定为能够控制,或有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但标准本身并未提出具体的环境绩效准则。,P8,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组织:a)建立、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b)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c)通过下列方式展示对本标准的符合:1)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
3、;2)寻求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对其符合性予以确认;3)寻求外部对它的自我声明予以确认;4)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注册。,P9,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都能纳入任何一个环境管理体系。其应用程度取决于诸如组织的环境方针、它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以及它的运行场所及条件等因素。本标准还在附录A中对如何使用本标准提供了资料性的指南。,P10,2 引用标准 无引用标准。保留本章是为使本版中的章节号和上一版(GB/T 240011996)保持一致。,P11,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共有20个术语,但本课程仅讲其中部分:,P12,3-1-1 环境 environment 组织(3.16)运行活
4、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P13,3-1-2 环境因素 environmental aspect 一个组织(3.16)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3.5)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P14,3-1-3 环境影响 environmental impac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3.16)的环境因素(3.6)给环境(3.5)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环境因素与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举例,P16,环境因素与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举例,P17,3-
5、2-1 环境方针 environmental policy 由最高管理者就组织(3.16)的环境绩效(3.10)所正式表述的总体意图和方向。注:环境方针为采取措施,以及建立环境目标(3.9)和环境指标(3.12)提供了一个框架。,P18,3-2-2 环境目标 environmental objective 组织(3.16)依据其环境方针(3.11)规定的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P19,3-2-3 环境指标 environmental target 由环境目标(3.9)产生,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须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绩效要求,它们可适用于整个组织(3.16)或其局部。,P20,3-2-4 环境绩
6、效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组织(3.16)对其环境因素(3.6)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结果。注:在环境管理体系条件下,可对照组织(3.16)的环境方针(3.11)、环境目标(3.9)、环境指标(3.12)及其他环境绩效要求对结果进行测量。,P21,3-3-1 组织 organization 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社团或其结合体,或是上述单位中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一部分,无论其是否有法人资格,公营或私营。注: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可以把一个运行单位视为一个组织。,P22,3-3-2 相关方 interest
7、ed party 关注组织(3.16)的环境绩效(3.10)或受其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P23,3-4-1 污染预防 prevention of pollution 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3.7)而采用(或综合采用)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排放或废弃。注:污染预防可包括源削减或消除,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料或能源替代,再利用、回收、再循环、再生和处理。,P24,3-4-2 持续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 不断对环境管理体系(3.8)进行强化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3.16)的环境方
8、针(3.11),实现对整体环境绩效(3.10)的改进。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P25,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1 总要求 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确定如何实现这些要求。并形成文件。组织应界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并形成文件。,4.2 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确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在界定的环境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内,确保其:a)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b)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c)包括对遵守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适用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的承诺;d)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e)形成文件,付诸实施,并
9、予以保持;f)传达到所有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g)可为公众所获取。,4.3 策划 4.3.1 环境因素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a)识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b)确定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组织应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P28,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是组织建立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初始环境评审阶段的最主要内容。准确、全面
10、识别和评价出企业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是企业成功运行环境管理体系的关键。,P29,环境因素的识别应考虑:(1)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2)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3)及时更新。,(4)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八个方面的环境因素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三种时态:即过去、现在和将来。八个方面:向大气排放 向水体排放 向土地排放 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 能源使用 能量释放(如热、辐射、振动等)废物和副产品 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P31,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1)问卷调查法(2)
11、现场调查法(3)专家识别法(4)过程分析法(5)工艺流程物料衡算法(6)生命周期评估法,P32,环境因素的描述(1)环境因素的分类;(2)环境因素的汇总;(3)环境因素登记表。,P33,重要环境因素评价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的依据:(一)环境方面 环境影响的规模;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发生的频率;环境影响的持续时间。,P34,(二)商业方面 法律法规及环境标准的符合程度;改变环境影响的技术难度;改变环境影响的经济费用;相关方的利益;组织的公众形象。,P35,评价的方法一般有:(1)是非判断法。(2)专家评估法。(3)对比法。(4)跟踪法。(5)排放量对比、频率对比法。(6)等标污染负荷法、权重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管理 体系 要求 使用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99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