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毒理学(董国日)04-3环境化学物毒作用影响因素.ppt
《环境毒理学(董国日)04-3环境化学物毒作用影响因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毒理学(董国日)04-3环境化学物毒作用影响因素.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环境污染物的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第一节 环境污染物的毒作用 第二节 毒作用的分子机理 第三节 影响毒作用的因素,第三节 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一、环境化学物的结构与性质二、机体(宿主)状况三、接触条件四、环境因素,返回本章目录,一、环境化学物的结构与性质,(一)结构与毒性 研究外源化学物的结构与毒性之间的关系,有助于通过比较来预测新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作用机理和安全限量范围。如同系物的碳原子数、烃基、分子饱和度、卤素取代、羟基、酸基和酯基、胺基、构型及有机磷化合物结构与毒性。,(二)物理性质与毒性,环境化学物的物理性质如分子量、熔点、折射率等对其毒性均有影响,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1.脂水分
2、配系数 即化合物在脂(油)相和水相的溶解达到平衡时的平衡常数,称为脂(油)水分配系数。2.电离度 3.挥发度和蒸汽压 4.分散度 5.纯度,毒物在水中的溶解度直接影响毒性的大小,水中溶解度越大,毒性愈大。如As2S3溶解度较As2O3小3万倍,其毒性亦小。,影响毒性作用部位:如刺激性气体中在水中易溶解的氟化氢(HF)、氨等主要作用于上呼吸道,而不易溶解的二氧化氮(NO2)则可深入至肺泡,引起肺水肿。,脂溶性物质易在脂肪蓄积,易侵犯神经系统。,1.脂水分配系数,2.电离度,电离度愈低。非离子型比例越高,越易被吸收而发挥毒效应反之,离子型比例越高,较难吸收而易随尿液排出,3、挥发度和蒸汽压,有些有
3、机溶剂的LD50值相似,即其绝对毒性相当,但由于其各自的挥发度不同,所以实际毒性可以相差较大。如苯与苯乙烯的LC50值均为45mgL,即其绝对毒性相同。但苯很易挥发,而苯乙烯的挥发度仅及苯的111,所以苯乙烯形成空气中高浓度就较困难,实际上比苯的危害性为低。在慢性毒性试验时,用喂饲法染毒应注意毒物的挥发性,毒物加入饲料中可因挥发而减低剂量。,4、分散度,粉尘、烟、雾等状态物质,其毒性与分散度有关。颗粒越小分散度越大,比表面积越大,生物活性也越强。分散度还与颗粒在呼吸道的阻留有关。大于10m颗粒在上呼吸道被阻,5m以下的颗粒可达呼吸道深部,小于0.5m的颗粒易经呼吸道再排出,小于0.1m的颗粒因
4、弥散作用易沉积于肺泡壁。毒物颗粒的大小可影响其进入呼吸道的深度和溶解度,从而可影响毒性。,5、纯度,在生产环境中生产或使用的化学物质常含有一定数量的不纯物,其中有些不纯物的毒性比原来化合物的毒性高,对此若不加注意,可影响对一些化合物毒性的正确评定。,例:除草剂2,4,5-三氯苯氧乙酸(2,4,5-T),在早期对此化合物进行研究时,由于样本中夹杂有相当量的四氯二苯-对位-二恶烷(TCDD)(30mg/Kg),此种杂质毒性非常大,急性经口LD50(雌大鼠)仅为2,4,5-T的雌大鼠经口LD50的400万分之一。因此,即使2,4,5-T中杂质含量很低(低于0.5mg/kg),仍影响其毒性。2,4,5
5、-T的胚胎毒性是由于杂质所引起,而不是2,4,5-T本身所致。,二、机体(宿主)状况,(一)种属和个体差异,(二)性别与激素,(三)年龄,(四)营养与健康,(五)生物节律,机体对环境化学物的感受性和耐受性,与其种属、年龄、性别、营养和健康状况等有关。,(一)种属和个体差异,(二)性别与激素,(三)年龄,(四)营养与健康,(五)生物节律,不同种属的动物和同种动物中的不同个体之间对同一毒物的感受性有差异,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毒物在体内的代谢差异(如代谢酶)所致。,物种间遗传学差异:,解剖、生理的差异:不同物种、种属、品系的动物的解剖、生理、遗传学和代谢过程均有差异。例如,肝脏分叶,狗为7叶,兔5叶,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 毒理学 董国日 04 化学 作用 影响 因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99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