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毒理学(董国日)04-2毒作用分子机理.ppt
《环境毒理学(董国日)04-2毒作用分子机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毒理学(董国日)04-2毒作用分子机理.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环境污染物的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第一节 环境污染物的毒作用基本概念毒作用类型 第二节 毒作用的分子机制第三节 影响毒作用的因素,2023/9/13,1,毒性作用的机制,污染物的毒作用机理污染物与生物靶分子相互作用而产生有害生物效应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过程。靶位点学说受体学说共价结合学说自由基作用学说,2023/9/13,2,靶位点学说,当污染物达到某一浓度,并足以引发一系列有害生物效应的部位,称之为污染物毒作用的靶位点。终毒物在靶位点达到某种浓度,并与靶位点结合,导致靶位点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是产生有害生物学效应的基础。,2023/9/13,3,靶位点学说,1 靶位点的位置和结构污染物及其
2、代谢产物与生物体接触的部位许多污染物对皮肤粘膜和呼吸系统的损伤作用,多发生在与生物体直接接触的部位;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过程所发生的部位百草枯在肺部代谢活化,诱发活性氧自由基,造成肺部损伤,2023/9/13,4,靶位点学说,2 靶位点的功能肝脏(代谢转化的重要部位)混合功能氧化酶的代谢活化作用,可以使外源化合物的毒性大大增加,造成肝细胞的损伤。CCl4、氯仿、氯乙烯等肝细胞代谢活化脂肪变性、坏死、突变和肿瘤细胞形成和发展肾脏(排泄污染物及其代谢产物的重要脏器)对体内生物活性物质也具有高度的重吸收功能,许多污染物因而也可选择性地贮存或作用于肾脏组织。有机氟代谢为氟离子肾脏损伤,2023/9/13
3、,5,靶位点学说,2 靶位点的功能靶位点的生理学功能不同,对污染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敏感性或耐受性也不同。不同部位酶不同对污染物代谢转化能力不同(环氧化物水化酶)机体各部位对稳定性较强的中间代谢产物的进一步代谢灭活所需酶也存在分布上的差异,当缺乏代谢灭活所需要的酶时,这一部位就会出现损伤现象。甲醇代谢转化为甲醛和甲酸人的眼组织缺乏代谢降解中间代谢产物(甲醛和甲酸)的酶眼成为靶位点,2023/9/13,6,受体学说,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对特定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地与其结合的大分子蛋白质。生物活性物质能引起生物效应的各种物质内源性活性物质神经递质、激素、抗体等外源性活性物质食物、药物和毒物
4、,2023/9/13,7,受体学说,配体对受体具有选择性结合能力的生物活性物质。反应体受体与配体结合后进而引发机体中某一特定结构产生初始生物效应,这种受体-配体结构称为反应体。,2023/9/13,8,受体学说,作用机制(引发生物效应的过程)受体在识别相应配体(毒物)并与之结合后需要细胞内第二信使将获得的信息增强、分化、整合并传递给效应机制才能发挥其特定的生物学效应。细胞表面受体接受细胞外信号后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称为第二信使;将细胞外的信号称为第一信使 细胞内的第二信使环磷腺苷(cAMP)、钙离子,2023/9/13,9,作用机制(引发生物效应的过程)腺苷环化酶(C-AMPase):毒物C-
5、AMPase活化催化ATP C-AMP(环腺苷酸,第二信使)催化蛋白质磷酸化膜透性等改变有关的生物效应,2023/9/13,10,受体学说,作用机制Ca2+与钙调蛋白复合物的形成:正常细胞保持严格的钙稳态:胞外10-3 mol/L,胞内10-7 10-6 mol/L。M+Acceptor 激活磷脂酶磷脂酸肌醇水解 Ca2+增加(10-7 10-5 mol/L)钙调蛋白复合物系列酶非生理性激活:环核苷磷酯酶;脑腺苷酶;蛋白激酶、磷酸化激酶等在不同的组织产生不同的生物效应(肌肉收缩、腺体分泌、K+外流等,甚至细胞或组织坏死)。,2023/9/13,11,2023/9/13,12,作用机制Ca2+与
6、钙调蛋白复合物的形成:正常细胞保持严格的钙稳态:胞外10-3 mol/L,胞内10-7 10-6 mol/L。M+Acceptor 激活磷脂酶磷脂酸肌醇水解 Ca2+增加(10-7 10-5 mol/L)钙调蛋白复合物系列酶非生理性激活:环核苷磷酯酶;脑腺苷酶;蛋白激酶、磷酸化激酶等在不同的组织产生不同的生物效应(肌肉收缩、腺体分泌、K+外流等,甚至细胞或组织坏死)。,共价结合学说,在生物体内,污染物或其代谢产物可以与生物大分子发生共价结合,从而改变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引起一些列的有害生物效应。该学说认为,机体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DNA、RNA、酶和其他多种生物活性物质,都可与污染物或其代
7、谢产物发生不可逆的共价结合。,2023/9/13,13,共价结合学说,与蛋白质(酶)的共价结合与核酸的共价结合与脂质的共价结合,2023/9/13,14,共价结合学说,各种污染物或其代谢产物通常可与结构蛋白质或酶的活性中心的配位体巯基、羟基、胍基、氨基等部位发生共价结合,最终抑制这些蛋白质的功能。1 与结构蛋白结合蛋白质的一个重要生理功能是构建生物体,这类蛋白质被称为结构蛋白。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等都是由蛋白质和脂类组成的,具有各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除了结构作用外),易受到污染物的毒作用。醌类、醛类,羟胺化合物和环氧化物等污染物,可与脂蛋白、糖蛋白发生共价结合,引起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和细胞内营
8、养物质合成障碍,最终导致细胞或组织坏死。,2023/9/13,15,共价结合学说,1 与结构蛋白结合污染物或其代谢产物还可与胞浆蛋白发生共价结合,使胞浆蛋白变性可作用于细胞核内的DNA、RNA等遗传物质,引起畸变、癌变和突变。某些具有抗原或半抗原作用的污染物与机体组织蛋白(如载体、抗体、补体等)可形成共价结合,所形成的复合物可以引起特殊的变态反应。,2023/9/13,16,共价结合学说,2 与酶结合单纯蛋白酶结合蛋白酶酶蛋白辅因子(金属离子、金属有机化合物、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辅酶(非蛋白质部分与酶蛋白以非共价键相连)辅基(非蛋白质部分与酶蛋白以共价键相连)污染物或其代谢产物可与酶的活性中心、
9、辅酶、辅基或底物发生共价结合,导致酶活性的抑制,从而引起一些列的有害生物效应。,2023/9/13,17,共价结合学说,2 与酶结合与酶的活性中心共价结合有机磷农药与乙酰胆碱酯酶竞争性地共价结合乙酰胆碱酯酶的磷酰化胆碱酯酶活性受抑制(不能起分解乙酰胆碱的作用)组织中乙酰胆碱过量蓄积使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主要职能是从神经细胞携带信号到肌肉细胞。,2023/9/13,18,共价结合学说,与酶结合与酶的活性中心共价结合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Fe和许多金属辅酶中的Cu、Zn等元素结合:CO、CN-、叠氮化物、亚硝酸盐、硫化物等,阻断电子传递过程,引起细胞窒息。含有-SH
10、基酶在巯基部位结合多种重金属(Cd,Hg,Pb,As等),导致酶活性抑制。,2023/9/13,19,共价结合学说,与酶结合与辅基共价结合砷类化合物、有机锡化合物可与丙酮酸脱氢酶的辅酶硫辛酸结合,使丙酮酸形成乙酰辅酶A进入TCA环中断。,2023/9/13,20,机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氧化的共同代谢途径,共价结合学说,与酶结合致死性合成许多与酶的底物结构类似的污染物或其代谢产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参与生物合成或其他代谢途径,形成无功能的中间代谢产物,扰乱正常的代谢过程。,2023/9/13,21,共价结合学说,3 与核酸的共价结合核酸是生物信息遗传的物质基础,可分为RNA,
11、DNA两类。污染物不仅可与这些核酸物质发生共价结合,还可与核酸的氢键进行氢键结合,或者嵌入碱基对之间,造成遗传信息的错误表达。4 与脂质的共价结合能直接与脂质共价结合的化合物不多,部分有机卤化物。,2023/9/13,22,共价结合学说,一些事实不能解释。毒作用程度与共价结合能力不符合某些污染物或其代谢产物在靶器官内的共价结合量反而低于非靶器官有大量污染物以非共价键的形式作用于生物大分子,导致各种有害生物效应。常常发现污染物与生物大分子共价结合的部位并未产生毒作用。,2023/9/13,23,自由基作用学说,自由基的产生和特点自由基(自由激进分子)是具有不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分子产生主要是由于共价
12、键耗能均裂形成CH3:HCH3+H 也可通过俘获电子形成CCl4+eCCl3+Cl-,2023/9/13,24,自由基作用学说,自由基的产生方法主要有3种 光照法具有一定能量的光辐照某些化合物时,使化学键断裂,生成自由基。热均裂法很多过氧化物和偶氮化合物受热时均裂,生成自由基。氧化还原法通过电子转移生成自由基。,2023/9/13,25,自由基作用学说,自由基特点特点 大多数自由基都很活泼,反应性极强,容易反应生成稳定分子氧化(在所有分子成键过程中,电子都是倾向配对的,自由基中的未成对电子也有配对的倾向)多数自由基反应性很强,寿命很短,如羟基自由基的寿命只有10-6秒;但也有少数自由基反应性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 毒理学 董国日 04 作用 分子 机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99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