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材料学第11章纯天然材料.ppt
《环境材料学第11章纯天然材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材料学第11章纯天然材料.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1.1纯天然材料,纯天然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等稻壳、辣椒、杏仁叶、桉树叶、淀粉等也可以作为天然材料。棕、麻,11.1.1 木材的结构和成分木材是利用土壤中的水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及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而成长的有机体,具有各种各样的年轮结构、组织结构、细胞形态、空隙结构及化学组成。从结构上看,木材主要由管状细胞结构和软组织构成;从成分上看,木材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索组成。,木材的结构和成分,木材与钢材和水泥的部分性能比较,11.1.2 木材的环境特性,优异的环境性能 在树木的生长、木材的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具有非常友好的特性。与钢材、铝合金、混凝土及纸材相比,加工木材的过程中
2、,特别是自然干燥木材的矿物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都是最小的。,木材的环境特性,木材是有机体,在生长过程中,大量的碳以固体形态储藏在其内部,用LCA评价其综合温室效应,结果发现木材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的总量为负值。所以,木材的生长过程对生态环境而言,起着调节温度的作用。从成分上看,木材具有生物降解性,经加工使用后,其废弃物可通过自然生物过程进行降解,对环境无不良影响。废旧木材还可以作为二次资源,进行再循环利用。废弃的木材还可以进行焚烧处理,获取能源,且无固态废弃物遗留。,木材及其他材料的环境特性,再生性,木材的可再生性是矿产资源不可比的。人工林资源正在替代天然林资源。从生物多样性和原材料资源
3、的角度考虑,人工林木材作为环境友好型材料的优势更大。通过对人工林的品种、生长方式等定向培育,缩短木材的成熟期,易于工业化利用,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永久利用。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木材是一种最早的、最标准的环境材料。,固碳作用,木材中的C,H,O,N等元素的来源各不相同,以占其中50的C元素而论,它主要来源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早期的树木研究就已表明,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对植物有“施肥效应”,这非常有利于生物圈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通过光合作用,每生长1t木材可吸收1.47t二氧化碳,产生1.07t氧气,将碳元素固定在树木中形成纤维材料。这种固碳作用和造氧机能是其他材料所不能比拟的,对地球生物圈的
4、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木材的调湿性,指靠材料自身的吸湿或解吸作用,直接缓和环境的湿度变化,使湿度稳定在一定范围内。调湿性是木材的独特性能之一,也是其广泛作为室内装饰材料和家具材料的优点所在,对人体健康和物品保存提供了一种环境调节作用。,木材的视觉特性,以特有的质、纹、色、味等特性受到人们的珍爱,是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材料,在居住条件以至生活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木材的视觉特性一般以木材的颜色、光泽、纹理、树节疤痕等来表示。木材颜色给人以温暖厚重、沉静、素雅等感觉;木材表面长纤维切断后表现出的无数个细胞凹槽,反射的光泽有着丝绸表面的视觉效果,其他材料的仿制品很难模拟;纹理和节疤是天然形成的图
5、案,给人以流畅、井然、轻松、自如的感觉,充分体现了造型规律中变化与统一的协调。在树节疤痕的感觉上,东、西方各有不同。东方人认为它有缺陷,想办法清除材面上的树节;西方人则认为它有亲切、自然的感觉,有时设法寻找有节的材面,以使其与颜色有一定的对比度,增加层次和立体感。生活环境中木材的使用量(木材率)对人的心理有直接的影响,木材率的高低与人的温暖感、稳静感和舒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木材的触觉特性,当人体接触到某一物体时,这种物体的接触就会产生刺激值,使人在感觉上产生某种印象。而这种印象往往是以一个综合的指标反映在人的大脑中,一般常以冷暖感、软硬感、促滑感这三种感觉特性综合评定。与金属、玻璃、混凝土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 材料 11 天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99285.html